五臺山是佛教聖地,歷史非常的悠久而聞名於國內外,很多信仰佛教的人都慕名到五臺山進行跪拜祈禱。而五臺山上的黛螺頂,這一座古剎更是受到人們的景仰和追捧。黛螺頂同時它也有很多的名稱,有的稱為青山頂,也稱大螺頂等等,但是普遍的都會叫它為黛螺頂。
據說在唐代的時候,就有僧人在這裡開始念經,頌佛在此修行,並且建上了一個小廟宇,而後來慢慢的生,人多起來之後擴建了,有更大的廟宇和宮殿,穿過黛螺頂的後院,進到有一個大雄寶殿的前方有,一棵松樹和一棵柏樹,在南面是柏樹,特別的粗壯而高聳入天,一直是挺拔翠張翠的。
據說這是乾隆皇帝,當時寫詩中,提到的,階下千年不老松。而正是這棵松樹和柏樹,歷朝歷代的僧人們,都會在這棵松樹與柏樹下誦經念佛,見證了這個黛螺頂的歷史。黛螺頂上又分有好幾個小景點,比如大智路,望景亭,天王殿,等等好幾個小景點。
而大智路也是非常的出名,要登到黛螺頂的頂部,必須經過大智路,大智路是由青石板塊鋪成,全程共計1080個臺階。據說你要是登上這個大思路,所有的煩惱都會拋之腦後,而登上了大智路到了黛螺頂的上方之後,就能看到時,石獅和山門,非常的肅穆莊嚴。
而據當地的僧人們,更是把這個大智路說得神乎其神,說是只要登上這個大智路,就能給人增添智慧,消除一切煩惱,所以才把這條路稱為大智路,大概是有大智慧的意思。這條路是登上樓頂最快的辦法,但是,因為陡峭,而時間太多,如果年老體病的遊客就走起路來,十分的費勁,也不太安全,所以後來人們又開始修建起了纜車,纜車的建成方便了人們,以及從另外一條道路成馬上去也是可以的。
左邊有一條古道,坡度較為緩和,並且有,松柏相間。亦有小徑通幽的感覺。到樓頂高度是非常高的,但是為什麼還有人一直慕名前往攀登了,並且那些虔誠的,信徒三步一跪拜的爬上黛螺頂,據說黛螺頂上方是有,五方萬殊菩薩,在此有一個叫「小朝臺」的地方,據說康熙雍正這些皇帝都分別來此跪拜。
所以正是因為有這些皇帝帶頭,五臺山的佛教文化才能進一步的傳播,並且弘揚內外,而在當時也帶來了一個非常長時間的繁榮昌盛。這就是令無數遊客嚮往的黛螺頂,如果你也想到黛螺頂聽聽念經誦佛的聲音,上一上香,領略當地的風景,要麼就趕緊動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