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發現古墓葬是在哪裡?古墓葬涉及多個朝代

2020-12-16 閩南網

中山大學發現古墓葬是在哪裡?古墓葬涉及多個朝代

­  近日,中山大學一在建食堂發現古墓葬的新聞引發關注,當地考古部門已經介入勘探。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已發現的墓葬包括漢代、明清等多個時期,但受後期活動影響,破壞較為嚴重,目前考古工作者仍在現場進一步勘探。

­  據媒體報導,本次發現的墓葬位於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擬建學生食堂項目選址處,學校已經上報,文物部門已經進駐現場。北青報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本次發現墓葬中山大學南校區位於2014年廣州市公布的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葬區,早在50、60年代也曾發現過古代墓葬。工作人員介紹,本次發現古墓葬的中山大學南校區地勢較高,在潮溼的南方,地勢較高的山崗地區更事宜人類生產生活,因而古人也會將墓地選擇在此。

­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經發現有幾座東漢及明清時期的墓葬,但具體數量和面積仍在統計中,要到後期發掘結束後才能確定。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後期墓葬建設以及現代建築活動對這些墓葬影響較大,導致破壞較為嚴重,一些磚室墓的頂部已被破壞。待考古挖掘工作結束後,將組織專家驗收,確定相關文物價值後,進行下一步的保護工作。

原標題:中山大學內古墓葬涉漢明清等多個朝代 受破壞嚴重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發現古墓葬是在哪裡?古墓葬涉及多個朝代
    中山大學發現古墓葬是在哪裡?古墓葬涉及多個朝代­  近日,中山大學一在建食堂發現古墓葬的新聞引發關注,當地考古部門已經介入勘探。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已發現的墓葬包括漢代、明清等多個時期,但受後期活動影響,破壞較為嚴重,目前考古工作者仍在現場進一步勘探。
  • 中山大學現古墓葬 涉及多朝代
    原標題:中山大學現古墓葬 涉及多朝代大學校園內發現古墓!近日,「中山大學發現古墓」的新聞在網絡熱傳。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本次發現的墓葬包括漢代、明清等多個時期,但受晚期人類活動影響,該處墓葬破壞較為嚴重,目前考古工作者仍在現場進行考古挖掘。中山大學校園內一擬建食堂發現古墓1月6日,廣州中山大學南校區一擬建食堂發現一處古墓。
  • 中山大學現古墓葬 包括漢代、明清等多個時期
    近日,「中山大學發現古墓」的新聞在網絡熱傳。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本次發現的墓葬包括漢代、明清等多個時期,但受晚期人類活動影響,該處墓葬破壞較為嚴重,目前考古工作者仍在現場進行考古挖掘。
  • 延平西芹鎮高鐵站施工現場發現元代古墓葬一座
    原標題:延平區西芹鎮發現古墓葬清理墓葬場景 本報訊 1月25日,記者從市博物館獲悉,南龍鐵路西芹段高鐵西站施工現場於1月19日發現古墓葬一座,該墓葬位於延平區西芹鎮板應一路臨水宮北側,搶救性發掘工作已順利完成,相關資料正在進一步整理之中。
  • 河北承德市區在建小區發現遼代古墓葬
    中新社承德5月1日電 (張帆 白子軍 張群嶺)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宣傳部1日透露,雙灤區雙峰碧境的在建小區內發現了遼代古墓葬,並挖掘出數件文物。據介紹,經過挖掘清理,發現該墓葬為單室六角墓,坐北向南。墓門兩側用青色方磚和條磚壘砌而成,一側殘高約1.5米,另一側已被建設單位完全損毀,中間用不規則石塊封堵。
  • 三門峽發現600多座古墓葬現場圖 距離黃河大概有500米
    三門峽發現600多座古墓葬現場圖 距離黃河大概有500米時間:2020-06-05 21:54   來源:大河報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門峽發現600多座古墓葬現場圖 距離黃河大概有500米 近日,黃河邊古陝州城附近發現一片古墓群,到目前為止,文物考古研究所已經挖掘出來六百多座墓葬,出土各類器物兩千餘件
  • 村民開荒挖出春秋古墓葬
    從古墓出土的陶鼎和陶豆。古墓殘存的部分零碎陶片。    河源和平縣文物普查隊對古墓葬進行搶救性挖掘 出土多件陶鼎與陶豆    河源市和平縣大壩鎮水背村村民吳某日前在自家山嶺甲子崗(地名)開山墾荒時,意外挖出一處古墓。當地文物普查隊隨後在大壩鎮水背村進行搶救性挖掘,先後從古墓內出土完整文物4件及部分零碎陶片。
  • 海南三亞新發現南宋古墓葬等21處文物點
    新華網海口7月18日電(記者趙葉蘋)記者從三亞市文化體育局獲悉,該市在執行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過程中,新發現文物點21處,其中包括南宋時期的古墓葬。  從去年12月開始,三亞成立專門的文物普查小組,對全市範圍進行文物普查。
  • 廣州挖掘110座多朝代古墓 發現罕見唐代人骨架
    廣州挖掘110座多朝代古墓 發現罕見唐代人骨架 二廣高速連州段發現大批古墓。  二廣高速連州段工地先後發現大量古墓  涉及晉、南朝、隋唐、宋等多個朝代  出土陶瓷器、銅錢、裝飾品等文物200餘件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發布的《二廣高速連州段考古發掘報告》顯示, 鑑於二連浩特至廣州高速公路連州段施工現場有大量古墓葬露出工程作業面,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受省文物局委託,從去年11月至今年4月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分兩組開展田野考古勘探及發掘工作
  • 合謀盜掘古墓葬 8名「摸金校尉」未得手仍獲刑
    案情回顧在定遠縣拂曉鄉某村民組,有一處漢代墓葬,當地人稱之為小雙墩漢墓,經鑑定,該古墓葬具有較高文物價值,並具備申報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條件。因挖掘期間出現矛盾,被告人任某瑞、崔某光及趙某堂中途翻牆逃離現場,剩餘人員最終將墓穴挖通,但並未發現任何文物。現場挖掘過程中,被告人張某星負責外圍採購物資並運送至現場,偶爾參與現場提土工作,被告人餘某海為現場挖掘人員送糧送菜、繳納水電費。案發後,根據現場勘探,此次盜墓現場留下一條總長約58米,寬約1米,高約1.1米,頂部距離地面約2米的盜洞。
  • 常熟古墓裝高清探頭 充分保障古墓葬安全
    為了更好地對這些古墓進行保護,常熟市文廣新局會同公安部門為古墓裝上了高清探頭,並與110指揮中心聯網,確保文保古墓葬安全。常熟歷史悠久,是吳文化重要發祥地之一,常熟虞山名人墓葬眾多,被學者譽為吳文化第一山。不過,由於古墓大多依山靠水,遠離市區,給古墓保護工作帶來巨大的難題。今年4月,文保部門發現位於虞山鵓鴿峰麓的兩朝帝師翁同龢墓石構建被盜,給虞山尚湖古墓葬保護再次敲響警鐘。
  • 中山大學校園內挖出古墓:學生調侃「我在古墓上吃了四年飯」
    1月6日,有媒體報導中山大學南校園一處基建工地傳出消息,在施工現場發掘出數處古墓。後據南方都市報消息,中山大學回應食堂工地挖出墓地情況屬實。廣州市考古文物研究所表示,目前勘探發現多座東漢和明清時期墓葬,以及唐代水井等遺存。
  • 貴港羅泊灣漢墓群新發現10處古墓葬
    廣西日報 作者:唐正芳 林麗芳 編輯:陳麗婕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貴港訊 (記者/唐正芳 通訊員/林麗芳)陶灶、青銅殘片……貴港驚現古墓葬
  • 男子自製「法寶」掘漢至六朝古墓葬 換取十年刑罰
    男子自製「法寶」掘漢至六朝古墓葬 換取十年刑罰 2015-03-12 16:21:48之後一天,嚴某又在此古墓中盜挖出一隻青釉雙復系盤口壺。經鑑定,二人盜挖的墳墓系漢至六朝古墓葬,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涉案三件物品均為一般文物。
  • 湖南偵破部督盜掘古墓葬案 嫌疑人迷戀盜墓類小說
    警方從舉報電話入手,經過近10個月的艱苦偵查,一舉摧毀5個涉及9省30多個市(州)的盜掘古墓葬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34名,破獲盜掘古墓葬案件5起,制止盜掘古墓葬案件7起,追繳文物9件,收繳洛陽鏟、探測儀、挖掘工具等一大批作案工具。近日,湖南省公安廳、株洲市公安局對外披露了公安部督辦的「9·26」盜掘古墓葬案件偵破詳情。
  • 中山大學挖出漢代古墓,墓中出土十餘件文物,學生:我們是古墓派
    但是隨著近些年來考古工作的發現,向世人證明了嶺南的廣東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最近在廣東中山大學發現的一座漢代古墓。近日,廣東中山大學廣州南校區春暉園食堂附近正在施工建設體育館,就在工人們挖地基的時候意外發現一座古墓。很快工地領導把這一消息上到了有關部門,廣州考古院文物專家聞訊後迅速趕到了現場,並對施工現場進行了封鎖。
  • 青海都蘭檢察院提起該省首例盜掘古墓葬訴訟
    圖為都蘭縣熱水古墓群內一角。(資料圖) 孫睿 攝中新網西寧6月24日電 (孫睿)記者24日從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委宣傳部獲悉,由海西州都蘭縣人民檢察院提起的張某某、韓某某等五人盜掘古墓葬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日前依法開庭審理,五名被告人前往都蘭縣熱水古墓群盜掘文物雖未遂,仍被判賠償文物保護費用27600元,這也是青海省首例盜掘古墓葬訴訟案件。
  • 中山大學南校區施工現場挖掘出古墓 知情人士:疑似漢墓
    南方+客戶端1月6日消息,6日,中山大學南校園一處基建工地傳出消息,在施工現場發掘出數處古墓。南方+記者第一時間前往現場。在位於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清暉園食堂旁的工地現場,幾位考古人員正在測量墓穴大小,標記隨葬品數量和位置,繪製墓穴的平面圖。記者在現場看到,在一處呈三角形的墓穴裡散落著數十件古物,有十多個罐狀器皿和蓋子,還有一些牛、雞等動物形狀的物品。
  • 千年古墓葬發現後,考古人員破門而入,裡面的景象讓人欣喜若狂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珍貴文物被埋在地下,但也有不少盜墓賊會破壞古墓葬,盜取裡面的貴重物品。所以有些人會選擇把自己的墳墓埋在偏僻的地方,但還是會有盜墓賊,所以會設置很多機關。中國古代有許多珍貴的文物。他們將與主人一起葬在墓中,而且會有許多與王室有關的人。自然,這些古墓葬將成為盜墓賊的首選。
  • 渾源發現較完整遼代時期古墓葬
    晨報訊(記者馮建軍通訊員張富)近日,在渾源縣南榆林鄉二嶺村發現一處遼代時期古墓葬。7日,記者在清理挖掘現場看到,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和該縣文物局工作人員正在開展勘探和搶救性發掘清理工作。  古墓葬位於二嶺村西野外,墓坑為圓形,坑徑約3.2米,深度約2.1米,通體石甃,石塊均勻光滑,墓床為坐北朝南格局,高約0.45米,最長處2.4米,最寬處1.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