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國雄依稀記得,他第一次陪蔣介石散步時,那不緊不慢的身影。
1941年的重慶像往常一樣酷熱難耐,還在上小學的康國雄照例在家中等候前來拜訪的國民黨要員。那年康國雄12歲,蔣介石54歲。
那天,康國雄等了好一會都不見「貴客」到來,便不顧父親的囑託,帶著妹妹跑去屋外玩耍。恰在此時,有人大喊:「蔣委員長來山上野餐去了!」康國雄一時興起,就領著妹妹跑去看。
不料,沒等康國雄兄妹靠近,負責警衛的警犬就一陣狂吠。蔣介石見狀忙讓侍從把警犬拉開,並叫兄妹倆過去聊天,或許是出於年少,康國雄並不害怕蔣介石,這讓身居高位的蔣委員長著實有些欣喜。
臨別時,蔣介石說下次來汪山再找他們玩。事後,剛剛和宋美齡拉過手的妹妹對康國雄說:「夫人的手好香啊!」年少慕艾之情閃爍在眉目間。
從此,蔣介石每到汪山散步都要特意經過康宅。剛開始,蔣介石還專門派警衛去請這位小朋友,後來索性就兀自呼喚「國雄,國雄!」一來二去,一老一少竟結成了忘年交。
熟絡之後,蔣介石也曾邀請康國雄去黃山官邸玩耍,只是在少年人看來,委員長的官邸著實有些簡陋。
蔣介石的黃山官邸是一棟二層小樓,一層的客廳裡放著幾隻普通的沙發,牆上也比較單調,沒有字畫裝飾。晚餐是四菜一湯,除了一盤燉蠶豆以外,再沒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吃食。總之,見識了委員長官邸以後,康國雄覺得「比我家差遠了」。
康國雄說的「我家」確實比委員長官邸更為奢華。「我家」不僅僅指汪山上的花園別墅,還有重慶市區內佔地面積高達3300平米的康公館。在這座豪宅裡,不少東西都是進口的,啤酒、絲襪等當時罕見的高檔商品更是在康家淪為俗物。
據康國雄回憶,「家中僅僕人就有四十多位,每逢吃飯,必有人專職在飯廳搖鈴」。可儘管如此,康家還是要孩子遵守規矩,如上下學,必須搭公交,或者自己走路,乘小汽車去學校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關於家裡的具體情況,康國雄從未提及,蔣介石也沒有過問過。直到相識很長時間後,蔣介石才得知康國雄的背景。
「你姓康,那你和康心如是什麼關係?」後來蔣介石問道。「康心如是我爸爸,」康國雄回答。蔣介石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年紀輕輕就懂得知進退。
康心如是何許人也,為何連蔣委員長都知道他的大名?其實,在當時的重慶乃至整個大西南,康心如是個極具影響力的大人物。
嗯康心如是同盟會元老,曾與《大公報》主編張季鸞共同辦報。1922年,32歲的康心如在重慶創建「美豐銀行」,使之成為四川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後來,康心如利用自家銀行的雄厚資產,在重慶大肆興辦實業,稱得上是愛國企業家。
抗戰時期,康心如進入政界,擔任重慶銀行業公會主席和重慶臨時參議會議長。 對於這樣的實力人物,蔣介石自然不會輕視。實際上,剛到重慶之初,蔣介石就邀請康心如去家中做客,信重之意溢於言表。
然而,雖與國民黨淵源深厚,其子康國雄甚至一度被時人稱為蔣介石「乾兒子」,但康家卻對延安方面有著更美好的嚮往。
康家與我黨關係深厚。例如,康心如曾向八路軍辦事處捐贈過一批家具。抗戰期間,康心如通過美豐銀行的特殊背景,暗地裡進口了一批藥品,在得知延安方面急需後,派人將這些物資全部捐給了八路軍。不僅如此,康家的「美豐銀行」還是抗戰時期我黨向延安方面匯款的首選通道。
至於康國雄與蔣介石的特殊關係,實則頗為有趣。那時的康國雄年紀雖小,膽子卻大,不怕與成年人交往。所以蔣介石喜歡與他交談,這也是康國雄被稱為蔣介石「乾兒子」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