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官邸|劉紀文|民國|蔣介石官邸|劉良棟|南京|總理奉安紀念冊

2020-12-25 騰訊網

劉紀文結婚照 資料圖片

劉良棟捐出《總理奉安紀念冊》 現代快報記者 施向輝 攝

《南京市市區一萬分一圖圖表》,上世紀30年代的南京地圖

中山紀念館正在舉辦劉紀文生平展

作為民國時期的首任南京市長,劉紀文親自規劃設計南京的城市交通,被譽為「鐵腕市長」。19日,在中山陵的中山書院舉辦劉紀文生平展。他的次子劉良棟將珍藏已久的《總理奉安紀念冊》和《南京市市區一萬分一圖圖表》捐贈出來,包括158張照片和57張文物史料。

「整理完畢後,這些照片和史料都將在館內獨立展示。」中山紀念館館長任青說,歡迎市民前往免費觀看。

《總理奉安紀念冊》:

夫人許淑珍珍藏一生

在中山紀念館,現代快報記者有幸看到了珍貴的《總理奉安紀念冊》。「這本相冊凝聚了母親許淑珍一生的心血。」80歲的劉良棟先生說,紀念冊出版於1929年。1930年,父親劉紀文辭去南京市長一職,幾經動亂波折,但母親許淑珍始終將它隨身收藏。「從上海帶到廣州,再輾轉香港、重慶、南京、美國……現在它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

翻開紀念冊,從1929年5月22日開始從北平西山碧雲寺起靈,到28日抵達南京,再到6月1日奉安大典告成,整個過程都清晰記錄。其中北平各界代表恭送靈櫬及紀念大會照片,如「恭移時炮隊鳴禮炮一百零一響致敬」「靈櫬經西長安牌樓」「靈櫬經中華門」「靈櫬經天安門」等,彌補了紀念館關於中山陵奉安史料的空白。捐贈儀式後,紀念館將紀念冊暫時陳列在館內,「日後還要整理,每張照片都要單獨進行展陳。」

《南京市市區一萬分一圖圖表》:

他拍板打造林陰大道

同時被捐贈的,還有《南京市市區一萬分一圖圖表》。

一張藍色的總覽地圖上,當時南京的核心區域都用方格標註了出來。任青介紹,其中一條「民國子午線」,便是中山大道。地圖的正中央,便是紫金山和玄武湖。這套地圖共由57張組成,按10000:1的比例繪製。

劉良棟說,父親每天下班後都回家趕工,「把地圖擺在地板上,跟工程師一起手繪。」當時並沒有中山北路、中山南路等路段,劉紀文親自將這條標誌性林陰大道拍板定了下來。他在中山大道上種下了一萬多株從上海購買的法國梧桐。這是南京的第一條快車道,也是著名的迎櫬大道。

隨手翻開一張子圖,精確到大街小巷和各種建築,地圖上都很齊全。

往事

曾拆除蔣介石官邸

「拆屋市長」在南京沒有私宅

作為熟悉西方市政管理的專家,執政短短兩年,劉紀文給市民留下了一個全新的古城。昨天,劉良棟在現場深情回憶起關於父親的往事。

「常府街四條巷三山裡,當時審計部的宿舍就是我家。」劉良棟告訴記者,當時,南京的交通衛生狀況很差,為了建立一個全新的南京城,劉紀文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市政改革。「很多房子都要拆,不少人都藉機抬高房價。」劉良棟說,父親得知後便下了一項規定,所有政府官員不能在南京購置房產,「所以我們家在南京一直沒房子。」抗戰勝利後,劉良棟一家再度回到南京時,仍然住的是宿舍。

「為修建中山大道,一共拆除了400戶的房屋。」劉良棟說,其中包括國民政府的總司令部和蔣介石的官邸。「當時,父親找到蔣中正說,他的官邸一定要拆掉,不然別人也不會拆。蔣介石的官邸應該位於中山東路的西側,現在是海軍司令部。」

連結

劉紀文:

生於1890年,早年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加入同盟會,參加中華革命黨,參與了討袁護國、護法運動等許多重要的革命活動。1928年,國民政府為了迎接孫中山迎櫬奉安決定修築迎櫬大道。在劉紀文的主持下,迎櫬大道於1928年8月12日開工,1929年4月2日開通,從下關碼頭至中山陵,表達了對孫中山先生的無限崇敬和紀念,奠定了南京城市交通幹道的基礎,改變了南京城市交通落後的狀況。來源:東方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民國南京首任市長:曾為修林蔭道強拆蔣介石官邸
    劉良棟捐出《總理奉安紀念冊》 現代快報記者 施向輝 攝 他的次子劉良棟將珍藏已久的《總理奉安紀念冊》和《南京市市區一萬分一圖圖表》捐贈出來,包括158張照片和57張文物史料。 「整理完畢後,這些照片和史料都將在館內獨立展示。」中山紀念館館長任青說,歡迎市民前往免費觀看。
  • 媒體報導稱民國南京市長為修道路拆蔣介石官邸(圖)
    1928年,在他擔任民國南京特別市長期間,主持修建了這條從下關碼頭至中山陵的迎櫬大道,如今道路兩側林立的法桐行道樹已成為南京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昨天劉紀文先生的次子劉良棟先生時隔20年再次回到南京,他在追憶父親的同時,還披露了這位民國的南京老市長修建迎櫬大道以及老南京規劃建設過程中鮮為人知的內幕。
  • 民國首任南京市長,曾強拆蔣介石的官邸,逃到臺灣後結局怎麼樣?
    1927年4月,寧漢分裂之際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將國民政府的首都遷到南京,並親自指定劉紀文為南京市市長。劉紀文由此成為民國首任南京市長,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民國南京市第一任市長劉紀文逃到臺灣後的結局怎麼樣?
  • 民國秘史:蔣介石在南京的三處官邸,有一處人稱「美齡宮」!
    「虎踞龍蟠形勝地」的南京作為國民政府的首都,一個時代的政治中心,自然是蔣介石在大陸居住時間最長的一個城市。蔣介石在南京的三處府邸都保護得十分完好,至今仍然保持著當年「華宇佳構」的風貌。1927年12月,蔣之老友張靜江在湯山溫泉路3號江寧名人陶保晉原有「陶聲」基礎上建造了一幢溫泉別墅,見蔣介石攜新婚愛妻重返南京復職,張便將這幢別墅作為新婚禮物贈送給了蔣氏夫婦。
  • 他是宋美齡的傳說男友,曾任民國第一市長,後來拆了蔣介石官邸
    後來,逐漸有人傳言宋美齡有一位名字叫做劉紀文的前男友。據說是宋美齡在美國讀書的時候,認識了這位才華橫溢、外表俊美的劉紀文,兩人相互吸引,彼此表露心跡,迅速墜入愛河過起了戀人生活,據說宋美齡和劉紀文還私定終身。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傳聞,是因為一些相關書籍的臆測,其實並沒有事實依據。
  • 走進蔣介石士林官邸
    自1996年開闢為公園以來,蔣介石臺北故居士林官邸堪稱臺灣最熱門的景點之一。然而,每個到此參觀過的遊客,都遺憾未能一窺蔣介石與宋美齡的生活起居處,也就是官邸正館。2011年1月2日,士林官邸正館60年來首次正式對外開放。蔣介石的臺北舊居正逐步脫去最後的「神秘外衣」,從一個歷史場域變為一個文化場域,向民眾敞開大門。
  • 蔣介石在重慶的4處官邸:曾家巖官邸建有防空洞
    建設手續還在審批  市社科院專家鄧平介紹,「行營」原是三幢兩樓一底的磚木結構建築群,屬於民國時期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  「有些人將『行營』誤以為是蔣介石居住的地方,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張榮祥說。  蔣介石在重慶的四處官邸  蔣介石曾在重慶哪些地方住過?在那些地方又發生了哪些重要的事情?7月11日,三峽博物館副館長張榮祥向記者一一作了介紹。
  • 日軍佔領南京,瘋狂洗劫蔣介石官邸,為此寶貝搶破了頭
    1937年12月13日,這是日軍侵佔中華民國首都南京的日子,在進入南京城之後,日軍為了達到殺雞儆猴的目的,更是瘋狂的屠殺南京的軍民,而當時作為蔣介石當時的官邸也馬上被日軍第十六師團的中將中島霸佔為日軍司令部,並且在門口顯眼的地方掛上了「日軍師團司令部」的掛牌。
  • 士林官邸裡的蔣介石
    他和宋美齡在這裡下棋、畫畫、看電影,度過了26個春秋《環球人物》雜誌駐臺北特約記者蕭師言蔣介石臺北故居士林官邸自1996年開闢為公園以來,堪稱臺灣最熱門的景點之一。然而,每個到此參觀過的遊客,都遺憾未能一窺蔣介石與宋美齡的生活起居處,也就是官邸正館。2011年1月2日,這個遺憾不復存在了。
  • 民國「富二代」評價蔣介石官邸:比我家差遠了
    蔣介石見狀忙讓侍從把警犬拉開,並叫兄妹倆過去聊天,或許是出於年少,康國雄並不害怕蔣介石,這讓身居高位的蔣委員長著實有些欣喜。 熟絡之後,蔣介石也曾邀請康國雄去黃山官邸玩耍,只是在少年人看來,委員長的官邸著實有些簡陋。
  • 民國"富二代"評價蔣介石官邸:比我家差遠了
    委員長官邸比我家差遠了  初遇蔣介石的1941年,康國雄12歲。一天,蔣介石、宋美齡在汪山康家別墅後的山坡上野餐。康國雄聽僕人說委員長來了,就拉著妹妹跑去看,未想惹得警犬一陣狂吠。蔣介石見狀忙讓侍衛把狼狗牽走,並叫兄妹倆過去聊天,還給了每人一塊點心。臨別時,蔣介石說下次來汪山再找他們玩。
  • 南京中山陵9號、蔣介石花六年時間建造的國民政府主席官邸!
    國民政府主席官邸,亦稱「小紅山主席官邸」,位於南京中山陵9號。1931年冬,以「小紅山主席官邸」為名,工程全面鋪開。整座建築,因過於富麗堂皇,建築過程中經費大大超支,受到輿論的非議,以致一度停建,直到1936年六七月才驗收竣工。1945年抗戰勝利,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官邸重新翻修。
  • 蔣介石官邸和行宮的秘密
    蔣介石敗退臺灣的首座官邸  蔣介石夫婦在臺灣各地的「行館」多達數十處,都在山川秀美、風景絕佳之處,位於臺北市郊陽明山上的草山行館,是蔣介石敗退臺灣後的首座官邸。2011年12月30日,經過兩年多的重建,草山行館重新對外開放。  海拔443米的陽明山原名草山,因山上茅草叢生而得名。
  • 抗戰時蔣介石駐渝四大官邸
    蔣介石和宋美齡在黃山別墅防空洞前小泉官邸:臨時休閒與宴請之所小泉官邸位於重慶巴南區南泉鎮往西1.5公裡處,花溪河畔百米外。1938年秋,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從南京遷到重慶南溫泉,蔣介石同時也兼任學校校長。蔣介石是以黃埔軍校校長起家的,他很熱衷於校長這一職務,常去訓話和主持典禮。教育長陳果夫特意在此建了一幢西式平房,供他臨時休息或住宿。南泉一帶風景秀麗,當時林森、孔祥熙、陳立夫、陳果夫等都在這一帶建了別墅。蔣介石有時會在此休閒並舉行宴請交際活動。
  • 重慶黃山蔣介石官邸——為抗戰時期蔣介石的主要官邸之一
    黃山官邸依山傍水,位於一座陡峻的山峰頂部,是一片中西兼具有磚砌瓦頂三閣式建築群,本是蔣介石、宋美齡的避暑山莊,後成為抗戰時期蔣介石的主要官邸之一。主要建築為雲岫樓和松廳,雲岫樓是一個中西結合的三層磚木結構小樓.兩側林木茂密、蒼松翠柏遮天蔽日,四周山崖陡峭,前後石梯相連,登樓遠望能夠一覽青山秀色,現在在別墅二樓臥室、辦公室、會客室裡,分別展出了蔣介石在黃山工作、生活的歷史圖片和重要文稿等重要文史資料。因為這裡峰頂懸崖上,山勢高峻,樹木蔥蘢,群山疊翠,風景秀麗,並且周圍雲遮霧繞,故又有「雲觸」之名。
  • 民國秘史:蔣介石最愛的別墅美廬,和他最神秘的官邸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官邸內最新的一件家具一部電梯,這是當時全臺灣唯一的一部只供二樓住宅使用的電梯。1969年7月,蔣介石在陽明山仰大史道車鍋中腿部受了傷,爬樓不便,於是裝了這部電梯。蔣介石守臺島,偏安一隅,卻從未放棄反攻大陸的圖謀,所以士林官防禦軍固,整座官哪猶如軍營。早在官邸地面建築施工的同時,地下也在施工,軍方在劍潭山、雞籠山及福山內部挖據坑道工事,成立了「衡山指所」,一且戰爭爆發,蔣介石即可由官直接進入地道,到「衡山指揮所」指揮三軍作戰。
  • 蔣介石士林官邸起居室曝光
    文章指出,士林官邸前身為日據時期士林園藝試驗所,北倚芝山巖,南接劍潭山,因擁易守難攻之絕佳戰略地位,獲剛遷來臺灣的蔣介石青睞,選為官邸所在地,從簡樸卻考究的建築與裝潢、陳列的各式書籍,都不難看出蔣介石心念「反攻大陸」,卻沒想到,他竟在此長住26年,最終斷氣於書房兼起居間的躺椅上。
  • 臺北蔣介石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有精緻的庭園造景設計,蟲鳴鳥叫、 景色秀麗,是休閒遊憩的絕佳場所。當年因為緊鄰中山北路,佔據極佳的地理位置,可快速直達臺當局「總統府」,加上後有福山作為倚靠,優越的地勢,所以成為蔣介石官邸。   官邸包括了「官舍」、「招待所」、「凱歌堂」、「慈雲亭」四處。
  • 蔣介石士林官邸雨夜失火(圖)
    據臺媒報導,28日晚臺北市滂沱大雨,蔣介石士林官邸卻發生火警,正房慘被燒毀。  當日22時46分臺北市消防局接獲通報蔣介石士林官邸發生火警,雖立即調派消防車緊急搶救,並在半小時內撲滅大火,但勘查現場發現官邸內蔣介石所住的正房約33平方米已被燒毀,疑為電線走火,詳細起火原因正在鑑定調查中。起火時,官邸沒有人。士林官邸不僅是重要歷史古蹟,也是臺灣民眾和大陸遊客遊訪的熱門景點,具有重要歷史和觀光價值。
  • 臺灣風光【臺北 蔣介石 士林官邸】處處都是故事和美景
    士林官邸位於福山山系,三面環山,地形猶如口袋,既利防衛,也合乎中國人所謂藏風聚氣的格局。蔣介石從1950年入住,到1975年辭世,在這裡度過26個春秋。1996年,官邸首度開放市民觀賞園藝與休憩使用。1949年國民黨從大陸敗退後逃到臺灣,蔣介石和宋美齡夫婦先是住在草山招待所(陽明山),1950年5月遷入士林官邸,直至1975年4月蔣介石辭世,蔣夫婦在此居住達26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