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營養價值還是值得肯定的,所含蛋白質、鐵、B族維生素等都高於稻米,還含有一定胡蘿蔔素,小米的做法也很多,可以作為主食的一部分,小米南瓜粥是很多人酷愛的美食,小米還有「月子米」的說法,因為其中富含能量、維生素和礦物質,利於吸收,而且其中還有豐富的鐵含量,能輔助身體虛弱的人更快恢復狀態。
小米也可以作為主食的一種,所以其中也是含有較高澱粉的,也就是代表吃多了糖分也會相應攝入較多,把小米作為主食也應該適量食用,主食通常包括谷薯類食物,如大米、小米、麵粉、玉米、燕麥、紅薯、土豆、山藥等,這些主食均適合糖尿病患者吃。
主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有些糖尿病患者擔心吃主食血糖會升高,不敢吃主食,總是少吃甚至不吃主食,主食攝入不足,機體還會動員脂肪和蛋白質分解供能,導致免疫力下降、消瘦、乏力等,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靠不吃主食來控制血糖。
小米的營養價值及功效:滋陰養血、抗菌、治腳氣、補虛健脾、助消化、滋陰補血。
小米具有滋陰養血、防治消化不良、防止泛胃的功效,可以使產婦虛寒的體質得到調養,幫助她們恢復體力,小米對抗瀉肚子、嘔吐、消化不良及糖尿者都有幫助,祛斑美容減輕皺紋、色斑、色素沉著的功效。
想知道一種食物糖尿病人能不能吃,並不僅僅是看它含糖多還是少,至少有這樣幾個問題需要了解:
含糖量每次/每天/長期能吃的量升糖指數是否高脂是否高鹽
那麼,糖尿病人是否能吃小米?
小米作為主食的一種,比起我們日常吃的精米麵,有許多優勢:
營養更全面(富含各種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富含更多的膳食纖維,能延緩升糖反應;也有助於膽固醇代謝;含糖量低於精白米麵、但也不算低糖食物,畢竟是糧食,澱粉少不了;升糖指數也低於精白米麵,但也高於豆類、蔬菜類以及麥類主食。低脂
綜合起來,糖尿病人以小米為糧是優於日常所吃的白飯、白粥、麵條等。
糖尿病的主食儘量多樣化,小米是很好的食材,做成小米粥血糖生成指數是61.5,屬於中等血糖生成指數食物,糖尿病人可以適量用小米替代部分白米、白面做主食,所以小米對糖尿病人是有益的,那麼對於我們身體正常的人益處更多,小米有養護調理輔助功效,但不具備病症治療功效,唯有跟其他食材、藥材、搭配才會有更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一點,小米並不是具有治療糖尿病的功效,而是可以替代一些精白米、麵粉主食,所以不要把功效誇大了,誤導糖尿病人,針對病情選擇食物食療的時候,要搞清楚哪些食物具有預防功效?哪些食物食療具有治療功效?食療組合配方大部分都是經過驗證有效的,但是也不是絕對有效,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個人的病情不同,看到一種功效性食物也不能一概而論的去針對某些特殊情況,應當理智的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養組合食物,自然小米也可以配合其他粗糧,如豆類、大麥等一起吃。
小米適合人群?
小米適合8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兒童、成人食用,只是由於6~24月齡這個階段需要注意每天從飲食中大約獲得10毫克鐵,普通的穀類食物含鐵不高且鐵的吸收率不高,100克小米含鐵5毫克左右,而稻米含鐵才2.3毫克/100克,而燕麥片含鐵7毫克/100克。
對於糖尿病病人,不適合喝小米粥或大米粥。但可以用大黃米+糙米+稻米或大黃米+黑米+稻米等煮飯,而小米煮飯口感不夠理想,兒童也有糖尿病,只是多為1型糖尿病,成人多為2型糖尿病,對於兒童糖尿病,有的年齡比較小,不願意吃糙米或黑米,可以試試大黃米+白米煮飯。
小米的做法
小米的做法很多,通常用來煮粥,可以做成小米粥、小米南瓜粥、小米紅薯粥等;還可以煮飯,單獨的小米飯很少有人吃,小米還可以製成麵粉做黃饃饃。當然更多的吃法做法都是創造出來的,你也可以大膽地創造一種美食。
小米粥也有好幾種組合,如果按照營養學的標準,小米粥用花生、黃豆一起熬粥,每天一小碗足夠整天的全部應用需求,但是小米粥加入黃豆口味不是太好,所以很多人不願意用黃豆,因為黃豆還需要提前泡水,比較麻煩,花生可以泡水也可以直接加入煮粥,不管是哪一種粥,加入黃豆、花生、紅棗、紅豆、綠豆等粥會變得比較清,不是很粘稠,所以口味較差,要想粥變得粘稠必須口味好,儘量少放豆類,不管按照功效的不同可根據自己的愛好來挑選組合食物穀物互相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