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涼城縣紮實推進岱海水生態綜合治理
早在本世紀初,涼城縣作為國家級貧困縣還掙扎在溫飽線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單純地停留在「金山銀山」。當時為了突破年財政收入僅4000萬、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的困局,當地積極培育工業化支柱性產業,粗放式地發展農牧業,力求實現縣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改變當時貧困落後的面貌。
-
【岱海水生態綜合治理】媒體記者與專家共同見證岱海治理成效
【岱海水生態綜合治理】媒體記者與專家共同見證岱海治理成效 2020-12-11 15: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涼城縣切實抓好岱海生態綜合治理
在這個生機盎然的季節裡,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抓好內蒙古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的生態綜合治理,對症下藥,切實抓好落實。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殷切關懷,讓涼城縣的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倍受鼓舞,他們表示:一定要落實好總書記的指示,把岱海治理好! 2019年,涼城縣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抓好岱海生態綜合治理。
-
潮水連海平,中流自在行 內蒙古「一湖兩海」之岱海治理綜述
這片流域面積2312平方公裡的水系,滋潤了流域內62萬畝耕地,186.2萬畝林地,126萬畝草地,以及13萬常住人口和32萬隻(頭)牲畜,15萬隻(羽)禽類……這片水域,就是岱海!岱海,位於烏蘭察布市涼城縣,是內蒙古的第三大內陸湖,與呼倫湖、烏梁素海被稱為內蒙古的「一湖兩海」;岱海,是被列入「中國溼地保護行動計劃」179 塊國家重要溼地之一。
-
岱海生態應急補水工程開工
本站訊 5月16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2020年重點項目,岱海生態應急補水工程在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六蘇木鎮弓壩河水庫下遊右岸灘地開工建設。近年來,岱海出現湖面萎縮、水質惡化的現象。岱海治理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2018年、2019年在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好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的生態綜合治理,對症下藥,切實抓好落實。
-
岱海湖水發黑、水面不斷萎縮 4個整改項目僅完成1項
《整改方案》針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提出的「岱海湖流域生態功能退化嚴重」問題,確定了10項整改任務和19項具體工作內容,並對完成時限、責任分工、具體措施等作了細化。然而,督察發現,《整改方案》雖明確了相關治理工程的時限要求,但與自治區《規劃》嚴重脫節。
-
岱海生態應急補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諮詢評估會在涼城縣召開
4月17日,岱海生態應急補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諮詢評估會在我縣召開。會議指出,岱海生態應急補水工程是一項重大生態工程。會議強調,岱海生態應急補水工程專家組可研報告初稿已經基本形成,接下來是黃委院牽頭修改完善。作為具體實施責任的涼城縣和烏蘭察布市委政府,一定要高效率、高質量的組織協調,修改完善所涉及到的各項工作要高效率推進。
-
中國湖泊之內蒙古篇:岱海
岱海位於內蒙烏蘭察布市涼城縣,是內蒙古第三大內陸湖和自治區級湖泊溼地自然保護區,素有「塞外仙湖」的美稱,被當地人譽為岱海形狀像一個長冬瓜。四周環山,入湖大小河流有20多條,其中弓壩河、五號河等8條河流常年有水入湖,其餘河流多為季節性河流,只有汛期有水時才有水匯入湖中。
-
楊亞林:強化河道治理 科學保護流域生態!
楊亞林:強化河道治理 科學保護流域生態! 2020-08-12 22:2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岱海國際滑雪場整裝待發迎接「十四冬」
屆時,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岱海國際滑雪場作為分賽場也將亮相「十四冬」。新華網對滑雪場進行探訪發現,岱海國際滑雪場前期工作已準備就緒,正在靜候「十四冬」到來。 岱海國際滑雪場場館負責人喻鐵錚介紹,「十四冬」進入倒計時以來,隊員們更加刻苦訓練,積極備戰,目前有9支運動隊正在集訓,每天上午訓練2.5小時。
-
內蒙古一湖兩海治理擱置:發改委不知咋牽頭水利廳三百字交差
烏梁素海既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溼地,也是黃河生態安全的「自然之腎」。但是,由於面源汙染嚴重,烏梁素海水質始終處於五類或劣五類狀態。2016年7月,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向內蒙古自治區反饋意見時指出,烏梁素海的面源汙染問題一直沒有下大功夫治理。而化肥的大量使用是造成烏梁素海面源汙染嚴重的根本原因之一。
-
行走南明河之河道治理:19條大溝整治為南明河疏通「血脈」
8月19日,「為有源頭清水來——貴陽市南明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大型集中採訪活動」媒體團來到南明河中段,實地採訪河道大溝治理情況。南明河沿線,分布著19條大溝。這些大溝的治理工程,佔南明河治理工程總量的17%―20%,起著疏通南明河「血脈」的作用。陽河大溝是南明河19條大溝之一,包括主溝、老溝及老溝支溝,總長5.2km,其中,主溝長度為3.6km。
-
強化一體化治理思維 「永定河模式」提升流域治理成效
原標題:強化一體化治理思維 「永定河模式」提升流域治理成效 悠悠永定河,既是北京的母親河,也滋養著京津冀晉蒙數千萬人民,是華北地區重要的文化、經濟和生態紐帶。 「目前全國120多萬省、市、縣、鄉、村5級河長中,還少有整條河的河長,更沒有跨行政區的河長。
-
岱海——休閒療養的好地方
岱海處在一個狹長的陷落盆地,在呼和浩特、烏蘭察布、山西大同三市環繞的三角中心,山明水秀風景極佳,是內蒙古僅次於呼倫湖和達裡諾爾湖的第三大內陸湖,湖水微鹹。清朝康熙帝多次巡邊來到岱海,並在此興建了行宮,取名「
-
絳縣境內共有河流8條,分屬涑水河和汾河流域,河道總長148.9km
絳縣境內共有河流8條,分別是:涑水河絳縣段、洮河、裡冊峪河、黑河、續魯峪河、澮河絳縣段,沸泉河和二曲河,河道總長148.9km,其中:洮河、涑水河絳縣段屬涑水河流域,河道長60.5km,流域面積絳縣段地處涑水河上遊,地理坐標位置為東經111°22′~111°43′,北緯35°22′~35°25′.涑水河發源於絳縣陳村峪南盡頭山谷中的杜家溝、蓮花池、石碑溝及過峪溝峪水,向北流經花兒疙瘩等山村,流至峪口潛入地下,出峪後經陳村折向西流,中途匯入紫家峪河、冷口峪河及18條溝泉水,流經我縣5個鄉鎮32個行政村至東劉家流入聞喜縣境。
-
武山縣召開全面落實河長制加強渭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推進會
他強調,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甘肅視察指導工作時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全力把渭河流域武山段生態環境保護好治理好,為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作出應有貢獻。 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勤學主持會議。
-
一江清水送下遊,綠水青山入畫來!衢州全流域生態治理煥發綠色新活力
從綠水青山到美麗風景,再到美麗經濟,這是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衢州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河道治理與生態、景觀、休閒、文化及產業發展相結合,在全省乃至國內率先走出了一條河流生態系統治理之路。
-
涼城縣有機綠色農產品產業健康發展
近年來,涼城縣把發展綠色食品產業與種植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相結合,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將無公害農產品發展作為綠色產業的啟動點和突破口,全面推動了綠色食品產業的健康發展。一是推進總量規模增長。
-
讓一泓清水永續長流——汾河太原城區段大力推進全流域生態治理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更是為太原市進一步加強汾河流域生態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6月22日,太原汾河治理美化四期工程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加緊實施土方作業,不時能看到機械車輛往來穿梭的身影。工程於6月初開工,南起柴村橋北500米,北至汾河一壩流域生態修復一壩段綜合治理工程漫水橋,總長約10公裡。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河道疏浚、岸線修整、景觀道路、跨河橋梁、廣場、綠化和停車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