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城縣切實抓好岱海生態綜合治理

2020-12-24 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網站

    春暖大地,萬物勃發。在這個生機盎然的季節裡,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抓好內蒙古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的生態綜合治理,對症下藥,切實抓好落實。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殷切關懷,讓涼城縣的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倍受鼓舞,他們表示:一定要落實好總書記的指示,把岱海治理好!

  2019年,涼城縣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抓好岱海生態綜合治理。

  通過主題黨日、團日、隊日活動、集中宣講、文藝活動、媒體宣傳等形式,在全縣掀起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岱海生態綜合治理重要講話精神新高潮,使保護岱海母親湖行動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緊緊圍繞水量增加和水質改善兩大目標,充分論證,反覆醞釀,科學合理修定目標,調整完善《規劃》,實施切實可行的措施。繼續圍繞「兩節兩補兩恢復」六項措施,完成農業節水改造、電廠技改、水庫擴建與向電廠調水、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溼地圍封與清理、環湖綠道、退耕還溼、弓壩河生物淨化、垃圾處理廠、畜禽糞汙處理、環岱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等項目的年度任務,繼續抓好「引黃濟岱」前期工作。

  充分發揮市縣兩級專業人才與外聘專業機構作用,健全水量水質指標定期監控制度,開展經常性科學研究,形成科研成果,為科學治理岱海水生態提供依據。

  加強督導督察工作,抽組足夠力量對機電井封停進行檢查,對項目資金進行全面審計;要深入落實河長制和部門責任,嚴格管理採礦釆砂行為;加強空氣汙染源管控,淘汰不合格燃煤鍋爐,推動岱海電廠熱電聯產項目;抓好國家級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義務植樹,加強禁牧工作;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一年春作首,萬事幹為先。24萬涼城人民深刻領會習總書記「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生態戰略思想,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發力保護岱海母親湖。讓岱海水清蘆葦綠、魚躍海鷗飛,還其清澈晶瑩、明鏡般秀美的內陸湖泊真面貌,為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添彩增色!

相關焦點

  • 涼城縣紮實推進岱海水生態綜合治理
    如今,涼城縣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即將步入全面小康,我們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    與歷史同步 與祖國同行    涼城縣岱海湖的水量在歷史上有過五次較為明顯的變化,上世紀20年代曾縮減到50平方公裡,不足於當前55平方公裡左右,在此之間有過200平方公裡的迅速上升和乾旱導致的持續下降。
  • 岱海生態應急補水工程開工
    本站訊 5月16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2020年重點項目,岱海生態應急補水工程在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六蘇木鎮弓壩河水庫下遊右岸灘地開工建設。近年來,岱海出現湖面萎縮、水質惡化的現象。岱海治理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2018年、2019年在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好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的生態綜合治理,對症下藥,切實抓好落實。
  • 【岱海水生態綜合治理】媒體記者與專家共同見證岱海治理成效
    【岱海水生態綜合治理】媒體記者與專家共同見證岱海治理成效 2020-12-11 15: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呵護綠水青山涼城縣治理岱海流域22條一級支溝河道
    10月31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涼城縣獲悉,為保障河道沿岸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減少岱海流域各河溝洪水期水流漫溢,有效增加入湖水量,減少入湖汙染負荷,涼城縣規劃對岱海流域22條一級支溝進行綜合治理。
  • 岱海生態應急補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諮詢評估會在涼城縣召開
    4月17日,岱海生態應急補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諮詢評估會在我縣召開。會議指出,岱海生態應急補水工程是一項重大生態工程。會議強調,岱海生態應急補水工程專家組可研報告初稿已經基本形成,接下來是黃委院牽頭修改完善。作為具體實施責任的涼城縣和烏蘭察布市委政府,一定要高效率、高質量的組織協調,修改完善所涉及到的各項工作要高效率推進。
  • 岱海湖水發黑、水面不斷萎縮 4個整改項目僅完成1項
    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中國網7月5日訊 6月30日,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副組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帶隊對岱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情況開展現場督察。督察發現,近年來岱海水位持續下降,水面不斷萎縮,生態環境退化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 內蒙古開展「一湖兩海」綜合治理 擦亮草原上的「明珠」
    (資料圖片)  作為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的生態功能區,內蒙古從東到西分布著呼倫湖、岱海、烏梁素海等湖泊,在調節氣候、維繫生態平衡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擦亮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這幾顆草原上的「明珠」,內蒙古推進「一湖兩海」綜合治理,並從「治湖泊」向「治流域」轉變,使「一湖兩海」重現勃勃生機。
  • 潮水連海平,中流自在行 內蒙古「一湖兩海」之岱海治理綜述
    這片流域面積2312平方公裡的水系,滋潤了流域內62萬畝耕地,186.2萬畝林地,126萬畝草地,以及13萬常住人口和32萬隻(頭)牲畜,15萬隻(羽)禽類……這片水域,就是岱海!岱海,位於烏蘭察布市涼城縣,是內蒙古的第三大內陸湖,與呼倫湖、烏梁素海被稱為內蒙古的「一湖兩海」;岱海,是被列入「中國溼地保護行動計劃」179 塊國家重要溼地之一。
  • 中國湖泊之內蒙古篇:岱海
    認識岱海,最早是從一條沸沸揚揚的新聞,知道鴻茅是個鎮,鴻茅鎮是剛成立沒多久的一個新鎮,它是從岱海鎮分出來的一部分。再後來,兩會上,多次聽到岱海。就想深入了解了解,為日後探營準備。岱海位於內蒙烏蘭察布市涼城縣,是內蒙古第三大內陸湖和自治區級湖泊溼地自然保護區,素有「塞外仙湖」的美稱,被當地人譽為
  • 岱海國際滑雪場整裝待發迎接「十四冬」
    屆時,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岱海國際滑雪場作為分賽場也將亮相「十四冬」。新華網對滑雪場進行探訪發現,岱海國際滑雪場前期工作已準備就緒,正在靜候「十四冬」到來。    岱海國際滑雪場場館負責人喻鐵錚介紹,「十四冬」進入倒計時以來,隊員們更加刻苦訓練,積極備戰,目前有9支運動隊正在集訓,每天上午訓練2.5小時。
  • 岱海——休閒療養的好地方
    岱海處在一個狹長的陷落盆地,在呼和浩特、烏蘭察布、山西大同三市環繞的三角中心,山明水秀風景極佳,是內蒙古僅次於呼倫湖和達裡諾爾湖的第三大內陸湖,湖水微鹹。清朝康熙帝多次巡邊來到岱海,並在此興建了行宮,取名「
  • 涼城縣有機綠色農產品產業健康發展
    近年來,涼城縣把發展綠色食品產業與種植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相結合,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將無公害農產品發展作為綠色產業的啟動點和突破口,全面推動了綠色食品產業的健康發展。一是推進總量規模增長。
  • 涼城縣岱海國際滑雪場項目完成投資7.1億元
    岱海國際滑雪場項目位於岱海旅遊區辦事處臥佛山陰坡、溫泉冰雪小鎮規劃區西北角。規劃面積5.85平方公裡,總投資10.37億元,以PPP模式由北京京藍科技公司投資建設,分二期建設。一期建設48.7公頃的比賽和娛雪雪道,分兩年建設。
  • 烏蘭察布岱海水面一直縮減,大片水域變成了蘆葦灘!
    今天離開烏蘭察布市的黃花溝景區,一路找尋來到涼城縣的岱海,只為它曾經是內蒙古第三大湖泊。岱海曾是內蒙古第三大內陸湖泊,據史書記載,岱海四周原為水草豐盛的遊牧之地,每到春、夏、秋季,岱海兩岸綠草如茵,牛羊遍地,湖面上鴛鴦戲水,鴻雁成群,堪稱塞外明珠。
  • 唐山綜合治理地下水超採問題
    中國環境報記者 張銘賢 通訊員 李新義 唐山報導 河北省唐山市近日召開全市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暨河湖長制工作推進會議。會議要求,要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地下水超採治理和河湖生態保護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 書記張羅建民宿,村民做起農家樂 岱海旁的趙家村端起旅遊「金飯碗」
    因為挨著岱海,涼城縣岱海鎮三蘇木行政村趙家村(自然村)走上了發展旅遊致富之路。 趙家村南靠4A級景區岱海湖,北通4A級景區岱海國際滑雪場及溫泉冰雪小鎮,東臨匯祥寺,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造就了趙家村發展鄉村旅遊、體育旅遊完善的基礎。
  • 涼城岱海,內蒙古中部最大內陸湖,歷史上著名的療養避暑勝地
    這次來到涼城岱海旅遊區時,已經是秋天最濃鬱的季節,這裡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岱海湖畔,在呼和浩特、烏蘭察布、大同三市環繞的三角中心,古往今來,岱海吸引著無數遊人。秋天的涼城岱海顯得更安靜,岱海南北長10公裡,東西寬35公裡。盛夏時節,略呈橢圓形的岱海宛如蓮葉初露,翠色可人。岱海在歷史上文字記載甚詳。漢代稱「諸聞澤」,北魏叫「葫蘆海」,宋元時代稱「鴛鴦泊」,清代蒙古人稱之為「岱根塔拉」,後稱岱海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