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藥丨患肺疾的李時珍,全靠黃芩的苦寒救命

2020-12-14 騰訊網

黃芩

山茶根、黃芩茶、小黃芩

傳說故事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回憶說:他在26歲時,感冒咳嗽,久咳不止,發熱,火燎皮膚,痰每日碗許,口渴多飲,寢食幾疲。其父是當時名醫李言聞,用柴胡、荊芥、竹瀝、麥冬之類均無效,病逐日加劇。家人及鄰居認為必死無疑。李言聞查遍醫書,偶然發現金元時期名醫李東垣治肺病如火燎的論述,恍然大悟,原來煩躁引飲而盛者屬氣分之熱,宜一味黃芩湯以瀉肺氣分之火。遂取黃芩片一兩,水兩鍾,煎成一鍾,給李時珍服。次日即身熱盡退,痰咳皆愈。事後,李時珍頗有感嘆:「藥中肯綮,如鼓應桴,醫中之妙,有如此哉!」據分析,李時珍所患可能是大葉性肺炎、肺膿瘍之類,屬中醫肺熱實火之證。因黃芩苦寒,以瀉實火除肺熱見長,從而挽救了這位大藥物學家,才使《本草綱目》能問世,而造福人類。

功效作用

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燥溼藥

性味歸經

性寒,味苦。歸肺經、膽經、脾經、大腸經、小腸經

藥材性狀

圓錐形或不規則條形,常有分枝,扭曲,長5~20釐米,直徑1~1.6釐米。表面黃褐色或棕黃色,常有粗糙的栓皮,下部有支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鮮黃色或微帶綠色。氣微,味苦

藥理研究

黃芩具有較廣的抗菌譜,體外試驗,對桿菌、球菌有抑制作用,對流感病毒、皮膚真菌亦有作用,臨床用於治療病毒性眼病及上呼吸道感染有較好療效。動物試驗表明,水煎劑具有抗炎、免疫促進和鎮靜解熱作用;提取物有抑制HIV-1生長的作用。具有抗微生物、抗變態反應、降血壓、利尿、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保肝、保護腎損傷的作用;低劑量促進免疫細胞增殖,高劑量則抑制;延緩白內障發生

使用禁忌

脾胃虛寒,少食便溏者禁服

配伍藥方

治痰火咳嗽,氣盛喘急:黃芩9克,黑山梔、蘇子各4.5克,茯苓、杏仁各3克。水煎服。(《本草匯言》)

治肺癆潮熱,咳嗽:黃芩、丹參各9~12克,百部12~18克。水煎服。若作片劑、丸劑長服,尤為方便。(上海中醫學院《方劑學》芩部丹)

治少陽頭痛及太陽頭痛,不拘偏正:片黃芩,酒浸透,曬乾為末。每服3克,茶、酒任下。(《蘭室秘藏》小清空膏)

治胃經有熱,牙齦作腫,出血不上:黃芩、黃連、生地黃、牡丹皮、升麻、石膏各3克。水煎,食後服。(《外科正宗》清胃散)

治胎熱不安:用黃芩、白朮各等分。俱微炒,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早晚9克,白湯下。(《丹溪纂要》)

來源:中藥查詢網

相關焦點

  • 農村一種「苦草」,曾是李時珍的救命藥,與黃連齊名,止咳有奇效
    (圖為黃芩的花)黃芩在我國分布其實挺廣的,不過主要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甘肅、陝西、山西、山東、四川、湖北等地,在北方大部分都是人工種植的,特別是山東、陝西、山西、甘肅四個省,是黃芩的種植大省,而野生的話主要生在於山頂、山坡、林緣、路旁等一些海拔比較高且向陽較乾燥的地方,所以很多朋友可能沒有見過它。
  • 【中藥學堂】黃芩
    飲片 黃芩片為類圓形或不規則形薄片,外表皮黃棕色至棕褐色,切面黃棕色或黃綠色,具有放射狀紋理。酒黃芩形如黃芩片,略帶焦斑,微具酒香氣。炒黃芩苦寒之性略減,胎熱胎動不安宜用。酒炒黃芩能上行,清上焦熱宜用。炒炭涼血止血力較強,血熱出血宜用。傳統認為,條芩善清大腸火,枯芩善清肺火。使用注意本品苦寒燥洩,能伐生發之氣,故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忌服。
  • 《本草綱目》故事:黃芩善治肺熱咳嗽
    遍服柴胡、麥門冬、荊瀝諸藥,月餘益劇皆以為必死矣,先君偶思李東垣治肺熱如火燎,煩躁引飲而晝勝者,氣出熱也,宜一味黃芩湯,以瀉肺經氣分之火,遂按方用片芩一兩,水二錢,煎一鍾,頓服。次日身熱盡退而疾嗽皆愈,藥中,如鼓應桴,醫中之妙,有如此哉。
  • 黃芩,清熱燥溼的的藥,善於清肺熱,治少陽,要預防燥傷正常津液
    這類藥祛溼熱力度強,但苦寒之性及燥性偏強。所以用的時候,那種寒溼的需要配合溫藥。燥易傷陰,對於陰虛的要適當養陰。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黃芩,出自《神農本草經》。是採集一種叫黃芩的草的根部來入藥。主產於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地。
  • 中醫中藥,黃芩的功效及應用
    溼溫暑溼,胸悶嘔惡,溼熱痞滿,瀉痢,黃疸:本藥苦寒,能清肺胃,肝膽,大腸溼熱,尤善清中上焦溼熱,治溼溫或暑溼初起,身熱不揚,胸脘痞悶,舌苔黃膩等症,常與滑石,白豆蔻,通草等藥配伍;治溼熱中阻,痞滿嘔吐,常與黃連,半夏,乾薑等配伍;治溼熱瀉病,常與黃連,白芍等藥配伍;治溼熱黃疸,與茵陳,梔子等清利溼熱,利膽退黃藥配伍。
  • 安宮牛黃丸,非「萬能救命藥」
    急救秘訣,在於「11味中藥」就如人有五臟六腑一樣,牛黃、水牛角濃縮粉(原為犀牛角,此後後略)、麝香、黃連、黃芩、梔子、硃砂、珍珠、鬱金、雄黃、冰片等11味中藥,便是我的「臟器」。牛黃、水牛角濃縮粉、麝香可謂之君主,其有極強的開竅通閉作用,為醒神回蘇之要藥;黃連、黃芩、梔子為臣僚,可瀉火解毒,以助牛黃、水牛角濃縮粉,清洩心包之熱;硃砂、珍珠、鬱金、雄黃、冰片則為僚佐,以鬱金、冰片草木之香,芳香去穢,助牛黃、麝香內透包絡,再由硃砂、珍珠鎮心安神;最後以蜂蜜為使者,調和諸藥。
  • 黃芩的功效和作用 黃芩的功效和作用禁忌症
    黃芩的功效和作用炒黃芩的別名為山茶根,具有清熱燥熱、涼血安胎等功效,然而炒黃芩是有食用宜忌人群的。1、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的人群;2、涼血安胎、治療胎動不安的孕婦們;3、治療溼溫、暑溼的人群;4、治療肺熱咳嗽,高熱煩渴的患者。
  • 第五節 清熱燥溼藥 黃芩
    【藥用】本品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根。   【性味與歸經】苦,寒。入心、肺、膽、大腸、小腸經。  【功效】清熱燥溼,瀉火解毒,安胎。  【臨床應用】1.用於溼溫發熱、胸悶、口渴不欲飲,以及溼熱瀉痢、黃疸等症。
  • 清氣化痰丸_尋醫問藥中醫頻道
    《醫方考》     [組成]陳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  枳實麩炒  黃芩酒炒  瓜蔞仁去油  茯苓各一兩(各30g)  膽南星  制半夏各一兩半(各45g)    [用法]薑汁為丸。每服6g,溫開水送下(現代用法:以上8味,除瓜蔞仁霜外,其餘黃芩等7味藥粉碎成細粉,與瓜蔞仁霜混勻,過篩。
  • 厲害了,我的黃芩!黃芩湯對癌症治療有功效,中藥成分黃芩苷和黃芩黃...
    近來,關於中醫中藥的研究成果與進步,也有推進,特別是在黃芩這味中藥上,最新的發現是:黃芩苷和黃芩黃素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今年1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研究《傷寒論》中黃芩湯對癌症治療的功效。
  • 藥聖「李時珍」:一板一眼唱秦聲隴韻 一顰一蹙顯藥都文化
    入冬以來,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文化交流、經貿合作,打造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傳奇經歷的大型新編歷史秦劇《李時珍傳奇》演出。圖為隴西堂布景的表演現場。 張婧 攝中新網蘭州11月24日電 (張婧 李亞龍)「我愛醫,卻不願做太醫,只為一人一家所用;我喜藥,也不想只照書開方,不識藥性藥理。我要走遍天下,把百草千花都親口嘗過……」唱腔鏗鏘有力,舞臺上的宋少峰氣宇軒昂,伴隨二胡、板胡、鐃鈸、小鑼等傳統樂器一併響起,大型新編歷史秦劇《李時珍傳奇》便由此拉開序幕。
  • 一針救命藥,國內賣70萬,日本卻免費:真相是什麼?
    近日,網上有個「求藥」的消息引起了多方關注和熱議。 幾天前,有個自媒體發布了一篇標題為《湖南一男嬰ICU中急需特效藥救命,5毫升70萬元,父親瞬間絕望》的文章。
  • 突發心臟病,哪種藥能夠救命?首位你肯定想不到
    很多患有心臟病的人,家裡常備硝酸甘油,阿司匹林,速效救心丸,可以在關鍵的時候救自己一命,但是不能一下子吃這三種藥吧!哪種藥效果會更好,很多人會犯難,導致丟掉了性命。今天就跟大家來了解一下,如果觸發心臟病,這三種藥裡面哪種藥物能及時救命。突發心臟病,哪種藥能夠救命?
  • 為何簡簡單單的三味藥,卻有抗病毒的妙用?
    雙黃連全方僅僅三味藥,也就是雙花、黃芩、連翹。三味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是不是就是雙黃連了。金銀花既是溫病名方銀翹散的主藥,也是宣散風熱、清解血毒的良藥。黃芩與黃連雖有一些相似的作用,但是二者仍然有區別,但是黃芩在瀉實火、除溼熱方面的實力不輸黃連,黃芩的苦寒之性要比黃連溫和,而且黃芩是「三黃」(黃連、黃芩、黃柏)中歸經最多的中藥,也是「三黃」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中藥。
  • 李時珍的傳說
    在蘄州至今還活在人們口頭的許多民間俚語,都是源於李時珍的傳說。比如,形容醫術高明的俚語「能診死人翻身,能斷活人倒地」;形容人窮的俚語「葛麻藤系腰,半邊碗吃飯」等等。就連鄂東南一帶的許多民俗、醫俗,也是源於李時珍傳說。比如,煎中藥後的藥渣為什麼要倒在大路上?抓中藥為什麼要用三個指頭?這些都說明李時珍的傳說已滲透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中了。
  • 93 黃芩:外黃內黯性空腐
    綠葉細長,其花色紫,因何得黃芩之名?「挖出根瞧一瞧。」黃芩根粗壯,圓錐形,莖方形四稜,稍木質化。新根堅實條細且圓,皮黃中綠,稱條芩或子芩。黃芩的老根稱宿芩,因中空且爛,又名腐腸、內虛、空腸、妒婦。黃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為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莖基部伏地,鈍四稜形,綠色或帶紫色,自基部多分枝。葉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頂端鈍,基部圓形,全緣。
  • 湖南嬰兒救命藥標價70萬!網友:澳洲只需兩百元
    然而,網友發現這種售價高達每5毫升70萬元人民幣的特效藥,在澳洲只要不到兩百元。湖南一個小嬰兒患上了脊髓性肌萎縮症疾病,急需特效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nusinersen)救命,但這種藥在中國的售價,一隻高達70萬元人民幣,讓孩子的父母絕望,只能向公眾求救。(視頻截圖)湖南一名年輕的父親近日發帖向網友救助,他的孩子如今在ICU中命懸一線,亟待特效藥救命。
  • 新生女嬰病重續:西安』救命藥"空降榆林(圖)
    昨日,承載著愛心的12盒救命藥的班車和飛機先後抵達榆林,眾人的愛心就這樣被傳遞著……  陸空送藥  大巴搶先送來救命藥  昨日上午10時,綜合本報讀者熱線提供的眾多線索,記者和曉曉的表姑朱女士來到了西安粉巷康新大藥房。
  • 吃錯了藥,「救命」會變「要命」!讓急診科醫生一條條說
    北京市密雲區醫院急診科醫生支招,趕緊吃這些藥……看得多了,很多人就以為自己有了護身符,在家裡備了不少有急救功效的藥。但這些藥的用處是否完全一樣,它們又應該在什麼情況下吃,人們可能並不清楚。在醫生看來,救命藥吃錯了是會要命的!有不少患者向我諮詢硝酸甘油、複方丹參滴丸、速效救心丸、阿司匹林這幾種藥的急救使用方法。
  • 陽明病葛根黃連黃芩湯證
    乃有其病原屬太陽,誤治之後,而又純屬陽明者,葛根黃芩黃連湯所主之病是也。《傷寒論》原文︰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葛根黃連黃芩湯方】葛根半斤,甘草二兩炙,黃芩三兩,黃連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渣,分溫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