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雜糅的澳門,以大陸農村的面積,創造諸多世界文化遺產

2020-12-13 山野幽居

澳門是我國最小的城市,陸地可利用面積不足40平方公裡,與大陸農村面積差不多。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這麼小的地方卻創造出諸多的世界文化遺產。受歷史原因,澳門雜糅著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座中西方雜糅的澳門。

澳門不止是博彩業,還有很多被人遺忘的歷史文化遺產,整個澳門半島特色建築、古剎與教堂處處可見,成為世界公認的文化遺產集中地。與此同時澳門歷史街區的22座建築全部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無論走在澳門哪裡都會看到的建築物頗具歷史沉澱感,歷史沉澱感的建築物、各國語言體系、諸國宗教場所等一起成為澳門文化遺產重要的組成部分,若要了解澳門歷史文化,這些建築物不容錯過!

全國唯一的以教堂的名字來命名城市街道的地方古蹟僅此澳門一城了。從嘉模堂到花地瑪、從聖方濟各堂到風順堂、再從望德堂到花王堂這些地方名字都是外國遺留在澳門的教堂之名,教堂建築是澳門無法抹去的文化遺產。

早在400多年前,葡萄牙就看中了我國南方海域的一些島嶼,澳門是一個重要的港口貿易點,自然而然就被葡萄牙侵略者所佔領了。隨後而來的就是葡萄牙籍傳教士們,他們帶著最虔誠的上帝的信仰來到澳門並於公元1562年建了一座名為「聖保祿」的教堂,屬於聖保祿學院的一部分,而聖保祿學院是當時遠東地區最大的西式大學,也是西式高等教育機構進入我國的第一站。

藍天白雲下的金蓮花廣場是那麼的美那麼的有朝氣,這個廣場是非常有紀念意義的,所以來到澳門的話哪能不來這個廣場打卡呢?金蓮花廣場所在之地屬澳門最為繁華的片區,這裡有通往老城區的公路,周邊環境也非常好。過了這條馬路就是各種娛樂城、遊玩中心和澳門漁人碼頭了。

澳門漁人碼頭是整個澳門唯一的主題文化公園,這裡除了觀光之外還有一些美食集中區、購物中心以及娛樂中心,是一個功能性較強的商貿旅遊綜合體。其建築風格是以歐美風味特色,遊客們到了漁人碼頭都會以為是來到了歐美國家的哪個小鎮上了呢,有著明顯的異國風情。

隨著澳門城市的發展,馬路兩側的綠化與美化得到了當地重視,不過能夠利用公路之間的空隙並完美的組合而成一片大型的綠地公園在全國還是不多見的,澳門就是不多見中的那麼一個。

澳門最大的城市公園就是這座何賢公園,雖然澳門可利用的土地資源非常有限,但是利用土地資源的能力超強,利用縱橫交錯的馬路之間的空間建設城市公園。公園的主題文化非常突出,是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並帶有西方文化的特色主題公園,同時也是澳門最大的城市公園,作為打卡景點的話,山野君還是比較推薦到此一遊。

用「彈丸之地」來描述澳門的面積之小是比較恰當的。這座面積不足40平方公裡的小型大都市,卻有很高的發展指數,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澳門的人均GDP在全球排名前三位,這是不是有點出人意外?如果說白天的澳門是中西雜糅風貌的話,那夜晚就是夢幻的、安逸的!這是山野君在去年初秋拍攝在澳門半島與氹仔島之間的南灣湖,你們喜歡嗎

相關焦點

  • 澳門回歸20周年,以日新月異的變化,綻放中西雜糅的都市輝煌
    澳門是我國重要的海島城市之一,當我們提到澳門的時候,很多人的印象莫過於世界聞名的博彩之都。然而,與充滿著澳門元素的不止是發達的博彩業,還有很多現代化的城市風光與中西文化雜糅的歷史古街區。夜晚下的澳門顯得更加有大城市應有的氣氛。
  • 世界文化遺產之 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半島位於中國大陸南端,從16世紀中葉起就處於葡萄牙統治之下,直到1999年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歷史城區世遺面積0.162平方公裡,世遺緩衝區面積1.06平方公裡,由22處歷史建築和遺址,以及將這些建築連接為完整歷史城市景觀組合的8處城市空間組成。「大三巴牌坊」本是17世紀初年遠東最大天主教堂—聖保羅教堂的前壁。教堂建於1580年,1835年1月26日失火,最後僅剩教堂前壁,由於形似中國傳統牌坊,故稱之為「大三巴牌坊」。
  • 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 C(ii)(iii)(iv)(vi)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澳門歷史城區保存了澳門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精髓。它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遠、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築為主、中西式建築互相輝映的歷史城區;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和遠東地區傳播歷史重要的見證;更是四百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互補、多元共存的結晶。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
    是中國境內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中西特色建築共存的歷史城區,是400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多元共存的結晶。 澳門歷史城區在第2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2005年7月15日會議上,獲得21個成員國全體一致通過,中國"澳門歷史城區"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
  • 澳門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第2頁: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育爭議  澳門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一 引言  2005年7月15日,「澳門歷史城區」成功申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的保育呼籲,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重視和採納,1972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一個影響人類文化與自然遺產命運、改變全球文化觀念的世界性公約誕生,「世界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等概念由此成為世界熱門的關鍵詞。
  • 澳門,生活在世界文化遺產中
    古老的教堂、西洋式炮臺、中國沿海第一座歐式燈塔、中西風格結合的民居以及相鄰的廣場和街道構成了「澳門歷史城區」。2005年7月,在南非舉行的第二十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作為當年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唯一項目,「澳門歷史城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  10多年時間過去,澳門文化遺產保護情況如何?
  • 澳門,生活在世界文化遺產中(看澳門)
    圖為鄭家大屋(左圖)與戀愛巷(右圖),體現著澳門中華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兼容。資料圖片古老的教堂、西洋式炮臺、中國沿海第一座歐式燈塔、中西風格結合的民居以及相鄰的廣場和街道構成了「澳門歷史城區」。2005年7月,在南非舉行的第二十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作為當年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唯一項目,「澳門歷史城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10多年時間過去,澳門文化遺產保護情況如何?澳門因為申遺又帶來了哪些好處與發展?
  • 有關世界遺產城市的澳門記憶
    澳門令人唏噓的歷史已遠去,而東西方文明的交匯、多元文化的碰撞成為澳門今天的城市名片。在又一個回歸日到來之際,我們特別推送這篇文章,邀您與我們一起隨著作者的筆端,感受它作為世界遺產城市多元交融的魅力!2020年8月7日,澳門繼蘇州和都江堰之後,成為我國第三個加入世界遺產城市組織的正式會員城市。
  • 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澳門的閃亮名片
    本報記者 蘇寧攝   古老的教堂、西洋式炮臺、中國沿海第一座歐式燈塔、中西風格結合的民居,以及相鄰的廣場和街道構成了「澳門歷史城區」。2005年7月,在南非舉行的第二十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作為當年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唯一項目,「澳門歷史城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三十一處世界遺產。
  • 中國的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
    著名建築學家、兩院院士吳良鏞先生曾說:「每一個民族的文化復興,都是從總結自己的遺產開始的。」
  • 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
    【環球網綜合報導】由環球網主辦的「中國網絡名人澳門行此行邀請了多位網絡名人與主播一同前往澳門,深度了解澳門自回歸以來取得的巨大發展,並探索澳門獨特的人文環境,立體多元地展示澳門形象。澳門歷史城區是一片以澳門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其間以相鄰的廣場和街道連接而成,包括媽閣廟前地、亞婆井前地、崗頂前地、議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穌會紀念廣場、白鴿巢前地等多個廣場空間,以及媽閣廟、港務局大樓、鄭家大屋、聖老楞佐教堂、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崗頂劇院、何東圖書館、聖奧斯定教堂、民政總署大樓、三街會館(關帝廟)、仁慈堂大樓、大堂(主教座堂)、盧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
  • 澳門,生活在世界文化遺產中(港澳在線)
    本報記者 蘇寧攝   古老的教堂、西洋式炮臺、中國沿海第一座歐式燈塔、中西風格結合的民居,以及相鄰的廣場和街道構成了「澳門歷史城區」。2005年7月,在南非舉行的第二十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作為當年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唯一項目,「澳門歷史城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三十一處世界遺產。
  • 澳門《文化遺產保護法》(草案)公開諮詢
    中廣網澳門2月11日消息(記者宋薇)澳門特區政府完成《文化遺產保護法》(草案)並進行公開諮詢,諮詢期由即日起至4月30日結束。10日下午文化局局長何麗鑽,副局長王世紅、陳澤成,文化局文化財產廳廳長張鵲橋及澳門博物館館長陳迎憲出席新聞發布會,介紹法案的有關內容。
  • 澳門歷史城區,多元文化鑄造的世界遺產
    文化遺產是一座城市的獨特印記,更是座城市不朽的靈魂。盧浮官是巴黎的代表,自由女神像是紐約的名片,天安門是北京的象徵,歷史城區則是澳門的靈魂。一座城市,如果設有了靈魂,再喧鬧也是一座空城。 2001年,澳門特區政府啟動了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
  • 澳門已向內地恢復籤注,哪些地方值得推薦?
    04澳門南灣湖有人要問澳門有哪些文化遺產呢?澳門大街小巷的建築物和廣場都是世界頂級的文化遺產,截止到目前整個澳門22座建築以及8個前地廣場都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成為全國擁有此名錄最多的城市。南灣湖雖然不是世界文化遺產,但風光太美了,作為澳門地標,不得不推薦此打卡!人們印象裡的澳門除了電影《澳門風雲》裡面場景之外,還有就是這個城市的面積非常小。
  • 澳門世界文化遺產景點特色表演吸引遊客
    澳門世界文化遺產景點特色表演吸引遊客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08日 22:4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澳門7月8日電 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推出的旅遊助興節目受到遊客歡迎,歡快的葡萄牙土風舞和中式醒獅表演令澳門的世界文化遺產景點媽閣廟和大三巴牌坊比往日更加熱鬧,這些表演將持續到8月底。
  • 力推社區遊 澳門文化遺產展臺北登場
    原標題:力推社區遊 澳門文化遺產展臺北登場  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7月31日在臺北表示,臺灣是澳門旅遊的第三大市場,臺灣遊客近年已從「購物遊」逐漸轉變成文化深度遊,希望通過推廣社區旅遊,讓更多遊客深度感受在地風情。
  • 澳門歷史城區等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獲得證書
    28日,澳門歷史城區、高句麗王城、五陵及貴族墓葬、瀋陽故宮、遼寧清永陵、福陵、昭陵等世界文化遺產的證書頒發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務委員陳至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松浦晃一郎、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等出席儀式。    澳門歷史城區是於2005年7月在南非德班舉行的第2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被通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
  • 澳門文化遺產——盧家大屋
    大三巴附近有個不起眼的世界文化遺產建築,外觀古樸,可能很多遊客都不知道呢!沒錯,它就是盧家大屋,是澳門少見的中式建築之一。盧家大屋是澳門的百年古宅文化遺產,屋子內部模仿廣州西關大屋的建築風格,每個細節都凝注了工匠們的心血,連腳下的地板也是精雕細琢。屋內的桌椅、屏風、柜子等,都是採用名貴的木材加工製作,據今仍保存完好。
  • 澳門:見證中西方交流的世界文化遺產
    於被收錄為世界文化遺產。這裡保留著葡萄牙和中國風格的古老街道、住宅、宗教和公共建築,見證了東西方於美學、文化、建築和科技的交融。此城區是在國際貿易蓬勃發展的基礎上,中西方交流最早且持續溝通的見證。從地理上看,澳門主要由澳門半島,就是與珠海相連的一側,還有路環和氹仔兩個離島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