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3億美元赴港IPO,映客的最後一搏?

2021-01-10 鈦媒體APP

據外媒報導,映客正籌劃今年赴香港IPO,計劃募資3億美元。

雖然映客方面的回應是不予置評,但這個新聞的真實程度大家心裡都明白,繼借殼宣亞國際被否之後,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映客再次接觸資本市場,急迫之心由此可見。

如果說鬥魚、虎牙和B站等視頻公司IPO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完成一次成人禮,向投資人和團隊一個交代;那麼映客則複雜得多:DUA加速下滑導致在國內IPO幾乎等不起;變相借殼失敗讓國內資本運作空間幾乎被封死;全力押注的直播答題無疾而終意味著想找到下一個增長引擎的失敗……

這一切讓映客壓力陡增,也讓其IPO衍生出更多的解讀,映客直播似乎只能孤注一擲赴港IPO。

映客借殼上市失敗,資本運作路徑和投資人退出均不理想

去年4月份,上市公司宣亞國際突然停牌,宣布有重大資產重組,9月份宣亞國際公布重組方案,擬以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奉佑生、廖潔鳴、侯廣凌、映客常青、映客遠達和映客歡眾分別持有的蜜萊塢20.9429%、4.6934%、4.6934%、7.7915%、 5.0633%、5.0633%的股權,合計資金28.95億元。

然而,實際上宣亞國際本身並沒有能力收購映客,因為宣亞國際的帳面資金也只有不到3億元,披露的更多細節顯示,收購的現金主要來自宣亞國際股東借款,值得注意的是,這筆借款有70%來自映客的創始團隊。

這種操作曾一度被業內解讀為映客的「借殼上市」,儘管宣亞收購映客的情況並未滿足借殼的所有條件,但這些都被解讀為精巧設計而躲避監管層多重審查。

這種鋌而走險的操作無異於火中取慄,尤其是在監管層收緊文娛產業重組併購的情況下,宣亞國際與映客這種左手倒右手的方式,無疑是挑戰監管底線。在宣亞國際停牌七個月之後,這項備受爭議的併購案被迫終止。

重組失敗對於映客的投資者來說卻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映客自2015年成立以來,正趕上了直播風口,映客作為直播領域的獨角獸公司也受到資本的青睞:

2015年7月,映客獲得A8音樂500萬元天使輪融資;2015年11月,映客獲得賽富基金領投,金沙江創投、紫輝創跟投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2016年1月,映客獲得崑崙萬維領投的8000萬元A+輪融資;2016年9月,崑崙萬維轉讓映客3%股權給光信資本,總作價2.1億,對應100%股權估值70億元人民幣。

映客前後經歷了不下六次融資,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估值翻了近400倍,獨角獸企業無疑。

然而,隨著直播行業的整體增速放緩,映客的估值也將面臨著重新評估,映客急需接觸資本市場,其投資機構才有機會脫手,這也是為什麼在宣亞國際重組失敗不久之後,映客就做好了港股IPO的準備。

月活急速下降,映客盈利陷入困境

對於大多數的直播平臺來說,流量無法變現已經是行業共同的難題。根據此前映客公布的財務狀況可以看出,映客直播業務收入佔據了絕大部分比例,2017年1-3月份、2016年、2015年比重分別達到99.84%、99.71%、94.63%。

與花椒、鬥魚等直播平臺不同,映客沒有籤約主播制度,在這一塊省下了大量成本,而這意味著平臺對主播沒有掌控能力,主播可以輕易跳槽。2017年1月1日,映客針對微信紅包的提現採取了新政策——每月提現總計小於等於2萬免費,每月超過部分收取5%手續費,平臺上的大主播可以申請大額提現。

顯然,映客直播並不想只把與主播的分紅變成唯一的收入來源,而流量變現的另外一種方式便是廣告。而2016年映客為了實現業務多元化,嘗試廣告變現業務卻十分不理想,2016年的廣告業務僅僅只佔到0.22%,金額也不足一千萬,2017年前3月更是一單也沒有。

這使得映客陷入了收入困境:一方面,映客的商業化之路並不順利,另一方面隨著月活下降,直播業務收入也會隨之減少,根據此前映客直播的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10月,映客直播的下載量超過一億次,日活量超過1500萬,日前網上曝光一張映客直播的日活數據圖顯示,2018年2月21日,映客用戶活躍量僅有68.54萬。

這一項映客賴以生存的數據也表明如今的映客已經到了危急時刻,港股上市或許是映客的最後一搏。

曾經寄希望的直播答題無疾而終

就在映客用戶日活量急速下降的2018年初,直播答題橫空出世,映客旗下《芝士超人》以直播撒錢的方式,迅速圈住了新的用戶,從上圖日活量圖中也可以看出映客的日活量在2018年1月份有所回升,但從單日流量來看再也無法與往日同語。

直播答題來勢洶洶,引來了監管層的注意。就在春節前夕,廣電總局正式發出通知,要求加強管制網絡視聽直播答題活動。通知中明確指出,未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下稱《視聽許可證》)的任何機構和個人,一律不得開辦網絡直播答題節目。

整個春節期間,芝士超人APP上不再是直播答題遊戲,取而代之的是「血戰麻將」和一檔語音類的「1v1小遊戲」。

在監管之下,直播答題之於映客或許只是一次「迴光返照「。

伴隨著直播平臺從高潮滑向低谷,從泡沫化走向正規化,整個直播行業的頭部力量迎來了IPO潮:鬥魚獲得騰訊獨家投資40億之後,虎牙也收到了騰訊4.6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很明顯的是,直播平臺迎來了資本收割期,扎堆上市的原因一部分來自企業發展的局限,更重要的還是來自投資人的壓力。

直播行業的整體增速已經放緩,而資本市場留給映客的時間也不多了。

相關焦點

  • 映客破發港股「僧多粥少」 鬥魚臨時轉舵赴美IPO
    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有消息稱,原計劃赴港上市的遊戲直播平臺鬥魚,轉身投奔納斯達克。7月24日,鬥魚官方在面對《證券日報》記者求證時表示,暫無回應。而一位了解情況的券商向記者證實了此事。   此時及時轉向,赴美上市是最好的選擇。艾瑞諮詢CEO張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方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鬥魚在港股很難拿到預期估值;另一方面,競品虎牙在美股表現優秀。
  • 映客CEO發內部信宣布全員持股 IPO最終定價3.85港元
    赴港上市浪潮中再添一員。   7月11日上午消息,映客將於7月12日在港交所掛牌交易,IPO發行價確定為每股3.85港元,發行3.0234億股。在2017年,映客經財務數據調整後錄得利潤7.91億元。位於發行價區間偏下方,超購約1.67倍。
  • 曾打敗雷軍、王思聰的他帶著映客去港股IPO了
    在此背景下,映客直播開始在資本市場尋找機會。6月27日,作為映客直播董事長兼CEO,奉佑生在香港舉行的投資者路演會上宣布映客直播在香港聯交所主板的上市計劃,預計募資11.64-17.38億港元。路演當天,奉佑生稱,從2015年5月映客App上線開始已實現盈利,8個月累計充值破億,11個月破10億,19個月破50億,截至目前累計充值額突破100億。
  • 映客港股IPO大漲,投資人朱嘯虎稱網際網路上市潮才剛開始
    以開盤價計算,映客的市值為87.1億港元(約合11億美元)。盤中漲幅一度超過40%。   昨日,映客公布了IPO最新配售結果:公司共獲5714份有效申請,認購合計8061.2萬股香港發售股份,相當於可供認購香港發售股份總數3024.4萬股的約2.67倍,IPO募資額約為10.49億港元。基石投資者為分眾傳媒和B站。
  • 遊戲能否拯救映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6月底,映客公布了赴港IPO消息。根據招股書,映客此次計劃發行約3.02億股,佔發行及資本化後總股本的15%。公司擬定招股價為3.85港元至5港元區間,最多擬集資15.12億港元。招股時間為6月28日至7月4日,擬定於7月12日在香港上市。按照募資額測算,映客最高估值為105億港元,約合88億元人民幣。
  • 遊戲救映客?你怎麼看?
    作者/顧福昌6月底,映客公布了赴港IPO消息。根據招股書,映客此次計劃發行約3.02億股,佔發行及資本化後總股本的15%。公司擬定招股價為3.85港元至5港元區間,最多擬集資15.12億港元。招股時間為6月28日至7月4日,擬定於7月12日在香港上市。按照募資額測算,映客最高估值為105億港元,約合88億元人民幣。
  • 農夫山泉擬赴港IPO募資10億美元:去年淨利潤近50億元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農夫山泉擬赴港IPO募資10億美元:去年淨利潤近50億元 農夫山泉赴港上市的消息,終於落定。招股說明書顯示,農夫山泉赴港IPO募資規模預計為10億美元。從產品上來看,農夫山泉的營收大頭還是其主打產品「農夫山泉」,在中國包裝飲用水產品市場上排名第一,2019年佔據飲用水市場份額20.9%,並未農夫山泉公司提供了143.46億元的營收。
  • 映客將於7月12日在港上市 將強化在遊戲的投入
    映客是前幾年發布的一款app,對於映客身上的消息也越來越多,而近日有消息稱,映客將在七月十二日時候在中國香港上市,來和小編瞧瞧吧。    6月27日,映客直播正式公布中國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方案。根據招股書,公司此次計劃發行約3.02億股,佔發行及資本化後總股本的15%。
  • 連虧十個季度,傳Bilibili赴港上市「補血」15億美元
    此前在10月6日,路透社旗下媒體IFR就曾披露B站委任摩根史坦利、高盛、摩根大通、瑞銀集團四家銀行安排其回港二次上市,可能尋求募資8億至15億美元。此次赴港二次上市,也使B站成為了繼阿里巴巴、騰訊、網易等企業後的又一登錄港股的美股中概股。2018年,B站以每股11.5美元的價格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當時融資高達4.83億美元。B站自成立以來,先後獲得騰訊與阿里戰略投資,最新一輪融資為今年4月份收穫索尼的4億元融資。
  • 京東健康確認赴港IPO:或募資20億美元 今年內完成上市
    來源:獨角獸早知道編輯 | N姐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9月21日晚間,京東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旗下子公司京東健康正式啟動赴港上市工作,但未披露IPO同年11月,京東健康宣布成功完成A輪優先股融資,投後估值約70億美元。在今年二季度財報中中,京東宣布京東健康與高瓴資本就京東健康B輪不可贖回優先股融資籤訂了最終協議。高瓴資本預期投資總額超過8.3億美元,交割後京東集團仍將是京東健康的控股股東,交割預計將於2020年第三季度完成。
  • 映客成功香港上市 奉佑生:比起IPO更美好的是前方夢想
    映客今日開盤價為4.32港元,較發行價上漲12%,此後,映客股價上漲到5港元以上,市值突破100億港元,漲幅超過30%。映客股票代碼為3700,是映客CEO奉佑生選的,其中,3代表映客成立三年,700,是因為騰訊是0700。
  • 從港股直播第一股到1元股:映客怎麼了?
    作為在2018年至2019年先後上市的三家直播企業,特立獨行的映客與高調赴美上市的虎牙、鬥魚,前後表現可以用「雲泥之隔」來形容。美國東部時間3月30日,虎牙股價收盤價為16.9美元/股,市值為37.09億美元,而鬥魚收盤價為6.24美元/股,市值達到了20.26億美元。
  • 獨角獸紛紛赴港IPO 它到底好在哪兒?
    1股拆成8股,再聯繫此前傳出的「阿里擬二次赴港上市,並計劃融資200億美元」,有專業財經人士分析,此舉或可印證阿里赴港上市猜想,且節奏在加快。阿里巴巴方面回應稱,對市場傳言不予置評。阿里巴巴赴港上市到底經歷了什麼?其實早在2007年,阿里巴巴起家的B2B業務已在香港上市。
  • ...艾德證券期貨:B站赴港二次上市,或打響2021年中概股赴港ipo第一槍
    邁入2021年,更有不少具備潛力的知名企業來港上市,嗶哩嗶哩(簡稱「B站」)便是其中一員。B站打響2021年中概股赴港第一槍艾德證券期貨據CNBC報導得知,目前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代碼為BILI的中國知名彈幕視頻平臺——B站正準備在香港二次上市融資可能超過20億美元,高於去年10億美元的預期。
  • 1個虎牙=10個映客,誰錯了?
    截至5月22日收盤,映客和虎牙的市值分別為32.6億元、311.1億元,映客市值約為虎牙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1個虎牙=10個映客」。2018年第四季度,鬥魚平均月活用戶數為1.535億,虎牙為1.166億;極光大數據顯示,2018年12月,網絡直播APP滲透率,鬥魚為4.0%,虎牙為3.6%。對估值而言,虎牙的用戶數量仍在保持高增長是一個好消息,但和映客一樣,虎牙也面臨著用戶飽和的壓力。
  • 映客方法論:如何做好一門以「人」為本的生意?
    但映客仍能實現營收大漲,不但超越市場預期,也再次證明了自身強大的創新及盈利能力。   從2015年映客直播創立,到2016年「千播大戰」殺出重圍、2018年赴港上市成為「娛樂直播第一股」……映客交出的,是一份6年持續盈利的成績單。
  • 再傳赴港二次上市 攜程回應:不予置評
    再傳赴港二次上市 攜程回應:不予置評 出處:北京商報
  • 每日全球併購:螞蟻金服以2000億美元估值赴港上市,伊藤忠商事擬56...
    傳螞蟻金服計劃今年以2000億美元估值赴港上市,回應:消息不實 據外媒報導,螞蟻金服計劃最早於今年在香港上市,目標估值為2000億美元。對此,螞蟻金服方面向騰訊科技回應稱:消息不實。其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 映客要開發社交遊戲,光靠直播已經留不住人了
    6月27日,映客直播正式公布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方案。根據招股書,公司此次計劃發行約3.02億股,佔發行及資本化後總股本的15%。公司擬定招股價為3.85港元至5港元區間,最多擬集資15.12億港元。映客將於6月28日至7月4日招股,7月12日在港上市。
  • 從3張床墊起家,到估值百億美元獨角獸,Airbnb終於IPO
    同期淨虧損分別為1.4億美元、1.5億美元、0.7億美元、0.2億美元、6.7億美元、7.0億美元。調整後的EBITDA分別為-0.94億美元、-0.52億美元、0.60億美元、-2.53億美元、-2.30億美元。  分區域來看,2019年,Airbnb63%的收入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EMEA(歐洲中東和非洲)和北美地區業務貢獻了超80%的收入,亞太地區佔比為12%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