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運行五年獲佳績

2020-12-25 金臺資訊

記者從此間正在舉行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上了解到,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運行五年來屢獲佳績,透明海洋、海底發現、藍色生命、健康海洋、海洋高端智能裝備等重點任務穩步推進。

本次學術年會設5個專題報告會場,共有99個專題報告、20個青年學者報告,集中展示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運行五周年取得的科研碩果:海洋觀測網「兩洋一海」定點觀測系統邁入實時化時代,以自主研發的譜系化水下滑翔機、Argo浮標、深海大浮標、實時潛標、聲學與電磁傳感器等為代表的一批深海觀測與探測核心技術與裝備取得突破。

同時,深海多圈層能量與物質循環理論取得重要進展,公共科研平臺支撐能力不斷提升,基本覆蓋海洋領域重點學科方向和事關海洋科技長遠發展的關鍵領域。

五年間,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探索建立理事會管理、學術委員會指導、主任委員會負責的「三會」治理模式,充分體現「去行政化」和機構「扁平化」;打破傳統人才管理體制,試行科研人員以「雙聘」為主,與協同單位共享科研成果,最大限度激發創新活力。

瞄準世界前沿問題、關鍵核心技術及引領未來發展的顛覆性技術,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自主設立「鰲山科技創新計劃」「問海計劃」項目,寬容失敗、鼓勵探索,為重大科學計劃的凝練提供預研;探索「盤活存量、開放共享」的大型科研基礎設施管理運行模式。

會上發布的《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得分為66.42分,中國的海洋科技創新綜合排名穩步提升,由2016年排名第5位上升至第4位。

《報告》綜合分析了近5年的指數排名結果。中國由第10名升至第4名,在創新產出和創新應用方面快速提升,由第三梯隊躋身第二梯隊。美國、德國連續5年穩居前兩名。

據介紹,《報告》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與新華(青島)國際海洋資訊中心聯合編制,已連續發布5年。《報告》基於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創新應用及創新環境4個維度,對全球25個樣本國家的海洋科技創新情況進行指數評價。

根據指數評價結果,2020年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前10個國家分別是美國、德國、法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挪威、英國、荷蘭。

相關焦點

  •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運行五周年 基本實現與國際一流...
    12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在青島開幕。記者從此次學術年會上了解到,經過五年的運行,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全球影響力大幅提升,基本實現了與國際一流海洋科研機構並跑的態勢,若干研究方向具備了領跑優勢。
  • 近3000名海洋研究者匯聚青島藍谷,共赴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學術年會
    1月11日—12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19學術年會在青島藍谷召開。近3000人次優秀海洋科技工作者匯聚藍谷,集中展示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試運行以來的不凡成就,彰顯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的使命擔當。
  •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試2020學術年會在青島召開
    12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在青島召開。此次年會作為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舉辦的第六次學術年會,集中展示了運行五周年科研碩果,促進了海洋相關領域科學研究的思維交流,彰顯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的雄厚科研實力和強大感召力。
  • 海洋國家實驗室6月正式運行 建世界第七大海洋科研中心
    2015年4月16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成立暨第一次理事會全體會在青島八大關禮堂召開。海洋國家實驗室今年6月將正式開園運行,全力構建世界第七大海洋科研中心。4月16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成立暨第一次理事會全體會在青島八大關禮堂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主任陳宜瑜院士擔任理事長,理事會成員包括11個國家部委、山東省、青島市政府,9個國家級科研機構和若干高層專家。此次理事會的召開標誌著海洋國家實驗室建設試點工作的全面啟動。海洋國家實驗室今年6月將正式開園運行,全力構建世界第七大海洋科研中心。
  • 2017世界海洋日:海洋國家實驗室舉行科普活動
    齊魯網6月8日訊(記者 郭靜 單超 通訊員 高倩)6月8日「世界海洋日」當天,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
  • 向地球系統科學的前哨所進軍 青島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牽頭研究...
    向地球系統科學的前哨所進軍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牽頭研究「三極」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日前,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牽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三極環境與氣候變化重大科學問題預研究」以視頻形式在青啟動
  • 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通過科技部驗收
    7月5日,國家科技部組織專家在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對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進行了驗收。驗收專家組由來自全國各院校國家重點實驗室的9名知名專家組成,組長為廈門大學焦念志院士。驗收會由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吳根處長主持。
  • 海洋國家實驗室啟用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
    新華社青島12月15日電(記者 張旭東)海洋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介紹,這個超級計算機是海洋國家實驗室高性能科學計算與系統仿真平臺的一期工程,未來還將建設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等國產化超算大科學裝置。這個平臺將綜合併行計算、智能計算、普適計算等先進模式,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先進信息技術。
  • 青島機場、國家海洋實驗室……一大波好單位公開招聘了!
    青島機場、國家海洋實驗室……2019年上半年即將結束,你找到理想的工作了嗎?一大波好單位正在招聘,海洋國家實驗室、青島地鐵、機場……趕緊往下看!海洋國家實驗室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企業編制技術人員49名。
  • 國家海洋設備質量檢驗中心獲英法兩大世界權威船級社實驗室認可
    馬慶雯 攝中新網青島3月12日電 (記者 楊兵 胡耀傑)記者12日從青島海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檢集團」)獲悉,由該集團建設運營的國家海洋設備質量檢驗中心於近日通過評審,先後獲得法國船級社(BV)、英國勞氏船級社(LR)實驗室認可,可為這兩大船級社的全球客戶提供檢測服務,將助力中國海洋裝備產業走向國際。
  • 海洋觀測的「第二次革命」!探索藍色未知世界!
    而這一重大創新成果的產出,離不開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為天津大學水下滑翔機團隊搭建的「舞臺」。來到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之前,天津大學海燕團隊已經有超過10年的水下滑翔機研發基礎,來到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後,依託海洋試點實驗室提供的強有力支撐,海燕水下滑翔機發展提速。
  • 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 硨磲貝人工繁育已成功
    最近,科技部與海南省共建的海南高校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張了,這個「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雖然說剛剛成立,但在籌備階段已經開始出成果了,但是這個項目吧,似乎與它響亮的名號以及人們的「期待」不是很相符,叫做「硨磲(不認識了吧,小編告訴你,讀字讀半邊:chē qú)貝保育項目人工育苗與繁殖」,難不成是吃的?
  • 國家海洋博物館攜手南方海洋實驗室 推進跨學科全面合作
    近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以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合作共建單位交流座談會暨第三批合作共建單位籤約儀式在珠海隆重舉行。在此次活動中,國家海洋博物館與南方海洋實驗室、中山大學共同籤署了合作共建備忘錄。
  • 國家海洋博物館攜手南方海洋實驗室 推進跨學科全面合作_中國海洋...
    近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以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合作共建單位交流座談會暨第三批合作共建單位籤約儀式在珠海隆重舉行。在此次活動中,國家海洋博物館與南方海洋實驗室、中山大學共同籤署了合作共建備忘錄。
  • 視頻|「十三五」期間,威海獲海洋領域五個國家級試點示範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十三五」期間,威海堅持「科學用海、科技興海、產業強海、生態護海、開放活海」五個導向,全力打造創新型國際海洋強市,相繼獲批「國家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試點市
  • 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主任蔣興偉調研測地所
    4月21日,國家海洋局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主任蔣興偉到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調研測地所參與海洋二號衛星精密定軌工作準備情況。測地所領導及有關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共20餘人參加了匯報會。匯報會上,測地所副所長王勇介紹了測地所主要研究方向和人才隊伍情況,以及近五年來在海洋學領域空間大地測量的研究應用進展。
  • 中國海洋大學學子在「山口銀行杯」日語演講大賽中獲佳績
    中國海洋大學學子在「山口銀行杯」日語演講大賽中獲佳績 http://www.huaue.com  2018年11月27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呼之欲出!對標國家實驗室開展「深潛...
    作為太湖灣科技創新帶重大基礎設施,太湖實驗室在2025年前將形成4000人規模科研人才隊伍。  李家彪、金東寒、張偲、宋君強等11位海洋、船舶領域院士、專家組成專家組,就實驗室定位、建設必要性、建設方案科學性和可行性開展論證。
  • 海洋國家實驗室:研究海底冷泉有了專用CT
    12月5日,記者海洋國家實驗室獲悉,近日,該實驗室海洋礦產資源評價與探測技術功能實驗室歷時兩年攻關,研製出了海底冷泉拖曳式快速成像設備,並成功結束了2個多月的海上試驗和渤海、黃海實地調查工作。記者了解到,海底冷泉拖曳式快速成像設備項目隸屬於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由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承擔,哈爾濱工程大學和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協作實施,項目目標是研製、集成一套用於考察船拖曳調查的海底冷泉快速成像系統,就像專用「CT」一樣,在拖曳的條件下能夠實現對海底冷泉的快速成像,可以通過圖像辨識海底冷泉的位置、冷泉氣泡群的寬度、高度與形態。
  • 「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建
    來源:上證報APP記者從中海油集團獲悉,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大會暨建設與運行實施方案論證會近日在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海油研究總院」)召開,這標誌著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工作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也意味著中海油天然氣水合物工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