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在不在臨沂,
你一定無數遍地聽到過這樣一句話——
「沒有一隻雞能活著走出臨沂」。
確實沒錯,
雞,在臨沂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臨沂人養雞的歷史悠久,
吃起雞來也是花樣繁多,
炒雞、燉雞、燒雞、炸雞、蒸雞,
但凡你能想到的烹飪方法都被臨沂人拿來對付雞了。
再加上雞的品種不同、烹飪的器具不同,
做出來的味道也各具特色。
回鍋雞、地鍋雞、光棍雞、火鍋雞、缸鍋雞 ,
連雞都肯定猜不到,
自己會被燉在什麼鍋裡,
會和什麼配在一起被收拾成一道菜……
臨沂人愛吃雞,
但臨沂真的不僅僅是「炒雞之都」!
熱愛發掘美食、創造美食的臨沂人,
不斷在「吃」上發揮著聰明才智。
只要是看起來能吃的,
都會被扔進鍋裡試一試。
也正是因為臨沂先輩們敢於嘗試,
才有了流傳到如今的沂蒙地道美食。
(▲源自:臨沂大臨沂)
莒南驢肉
天上龍肉,地下驢肉。
驢肉界的美食擔當,非驢肉火燒莫屬,
它不僅讓驢肉在美食界有了姓名,
還以一己之力撐起了河北美食。
但鍾愛驢肉的顯然不是只有河北人,
河南鬧湯驢肉、山西上黨臘驢肉、莒南驢肉……
不同地域的驢,
大部分都有著共同的歸宿——餐桌。
驢肉的口味自然不必說,
既不會像豬肉那樣肥膩,
也不會像華北地區的羊肉那樣羶氣,
跟馬和騾子相比,
驢肉的味道和口感更是優勢十足,
否則也不會有「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這樣的說法了。
糝
凌晨三點排隊喝頭鍋糝的執念,
足以證明臨沂人對糝的熱愛。
臨沂人喝糝湯,
品的是味道,喝的是健康,留下的是對臨沂的情懷。
無論是下了夜班的歸家人還是上早班的早出人,
來一碗糝,
立刻就會感覺到
「啊,我又快樂了!」
而對於漂泊在外的遊子,
一定也會無比懷念家鄉那一碗熱騰騰的糝湯。
遠方一定有更多的美味,
糝也必定出現在其他的城市,
但沒有臨沂味的糝,沒有靈魂。
煎餅
高端的食材,
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
就像臨沂的這張煎餅,
看起來像紙,
一旦你卷上些配菜,
它就變得沒那麼簡單了。
除了卷大蔥,
還可以卷煎蛋、土豆絲、花生米、饊子……
人有多大膽,餅有多大卷,
沒有什麼食物是一張煎餅包不住的!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
臨沂人改良了煎餅的口味。
慢慢地出現了高粱、小麥、大豆等粗糧煎餅,
也出現了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的
臨沂特色炸串卷煎餅、菜煎餅、煎餅果子。
吃煎餅,
再也不會有吃紙的錯覺和硬邦邦的口感了,
取而代之的,
是嘴巴和胃的雙重滿足。
兔子頭
「兔兔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兔兔」
還不是因為它好吃……
尤其是兔子頭,
香味的、麻辣味的、五香味的,
每個兔頭的背後都有個香豔生動的故事。
兔頭結構較為複雜,
不像烤肉,一整塊吞下即可,
也不像雞爪,只吃外面的肉,
更不像魚肉,只需剔掉多餘的刺。
你需要逮住兔子的牙齒,
輕輕一掰,便可以一分為二。
這時滷香味奔波而出,頓時口水開始急劇分泌。
用舌尖輕舔一下,
兔子臉頰上的肉便可以被舌頭卷進嘴裡,
這時你會驚訝發現,
連深埋頭顱中的兔腦花也變得別有風味,絲毫不寡淡。
八寶豆豉
200多年前,
臨沂有位先輩將大黑豆、茄子、鮮姜、
杏仁、花椒、紫茄葉、
香油、白酒投進了缸裡。
經過了七七四十九天(很長時間)的密封發酵,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黑豆沒有腐爛,
反而變得柔軟爽口,並且醇厚清香。
因醃製時加入了八種原料,
因此稱為「八寶」,
這道美味的醬菜也被稱為「八寶豆豉」。
後來經過不斷地改良,
八寶豆豉變得更加美味,
作為臨沂特色的醬菜,走上了更多人家的飯桌。
王氏熟梨
如果一個城市裡沒有幾個叫得上名字的飲品店,
幸福指數都低了不少。
其實,早在距今500多年前,
臨沂人就已經開始了喝「飲料」的幸福生活,
這款飲料就是「王氏熟梨」,
臨沂人一喝,就是500年。
將精選的梨、紅豆泡發,香料包裹好,
主配料下入特製灶具內,
加老滷、新湯、調料滷製酥爛。
煮上一整天,就可以喝了。
熟梨酥爛化渣、入口即化、甜香醇厚,
喝完梨湯,再把梨吃個精光,
回味甘甜,卻一點都不會齁得慌,
這味道,忒好了!
馬頭烤牌
馬頭烤牌,
形狀類似封建社會大臣上朝用的笏板,
馬頭鎮的文人墨客就用「朝牌」給它命名,
久而久之,
「朝牌」又被稱為「烤牌」。
因為工序繁雜,烤法講究,
馬頭烤牌也就變得特別了起來:
特別醇香,特別酥脆。
油鹽、花椒、蔥花、麵粉混合的香氣,
被烤爐中的熱氣放大了無數倍,
順著鼻腔鑽進胸腔。
心裡像是被無數隻螞蟻爬過一樣,百抓無撓,
尤其是在飢腸轆轆的時候,
必定會聞著香氣暗暗發誓:
這一爐的烤牌,被我承包了!
臨沂人的智慧,在美食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正是由於他們的不斷摸索,
才有了這些正宗的沂蒙味兒。
但隨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
自創的味道,
已經滿足不了愛吃的臨沂人了。
他們把目光,放向了更加廣闊的世界。
在臨沂的大街小巷,
上到高級餐廳,下到蒼蠅小館,
各類餐廳、飯館數不勝數。
來自東南西北的味道,
在臨沂漸漸匯聚成一個味道江湖。
魯迅曾經說過:
「春天是發胖的季節」。
疫情逐漸好轉,
各家餐館也已經開放堂食,
趁著春光明媚,
不如吃點美味,撫慰一下寡淡已久的胃!
火 鍋
火鍋工序並不繁瑣,但火鍋江湖卻足夠複雜。
表面上看,標準化的菜單大同小異,
一盆鍋底、兩把湯匙、三五好友、七上八下,
一場饕餮盛宴信手拈來。
可實際上,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
不同的水土,養育了不同的人,
也演變出各式各樣的火鍋。
高高的鐵皮煙囪、滾燙的老北京銅鍋,
透的是一股記憶裡的胡同味兒;
濃鬱的高湯打底、色香味俱全的打邊爐,
求的是蔓延味蕾的極致享受;
層疊的鮮嫩食材、油而不膩的一品鍋,
品的是味厚而鮮的徽州人家……
再加上調料幹碟油碟之分,麻醬沙茶醬之別,
在翻騰的火鍋前,
每個人都能找到安放胃口的一席之地。
海底撈、大渝、東來順、小龍坎……
在臨沂,
你也總能找到你喜歡的那一種火鍋味道。
烤 肉
布滿油花的肥牛在火苗上滋滋作響,
烤得金黃金黃的肉汁散發出勾人的脂香。
青翠欲滴的生菜裹挾著豬五花的芳香油脂,
咀嚼間滿是肉慾的滿足和清新的碰撞。
日式燒肉的鮮嫩,
韓式烤肉的口感豐富,
雲南烤肉的味道獨特,
都能給予食客大口吃肉的暢快感覺。
圍坐在爐火邊的青年們談笑風生,
小臉蛋兒映得通紅通紅。
日 本 料 理
有人說心情沮喪的時候不要吃日料,
因為食材本身清淡的口味和不多的調味料,
會讓味覺和心情變得更加乏味。
可在臨沂,
大大小小的日料餐廳越來越多,
這種看似有些味道寡淡的美味,
正慢慢地走進臨沂人的生活裡。
開心的時候會去吃日料,沮喪的時候也會去吃日料。
吃日料不僅已經是一種飲食習慣,
而且成為了治癒臨沂人的一種方式。
城 市 百 味
不論是大魚大肉的葷腥,還是家常小菜的清新,
對於飢腸轆轆的人來說都格外具有誘惑力。
入夜時分,
漂浮在城市上空的麻辣鮮香,
帶著特有的氣味,
鑽進每一條街巷,來到每一個捧著手機的你我面前。
南方菜的精緻營養,北方菜的熱辣濃香,
無不挑逗著眾人的味蕾。
來自天南海北的味道,
成為這座城市煙火氣和市井味的封底,
不論你的胃有多麼刁鑽,
總能在這裡找到你的心頭好。
粵菜
川菜
湘菜
魯菜
麻辣燙
鍋攤魚
羊油串串
甜點
這座城市裡,
多的是追尋美食的人。
他們從清晨出發,
循著糝和肉夾饃的香氣,惦念著火鍋燒烤大排檔,
直到午夜夢回的一斤小龍蝦。
這座城市裡,
同樣有數不盡的世間百味。
不論是數十年的堅守,還是初來乍到的新鮮滋味,
都能在需要時慰藉我們,
填補那些被生活磨礪的胃。
我們在美食中得到踏實和滿足,
美食又不斷撫平我們的焦慮與孤意,
生活在臨沂這座美食之城,
也許就是我們的幸運。
來源:臨沂文旅集團
策劃/編輯:臨沂文旅集團信息中心
審核: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