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石家莊市轄8區13縣(市),即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井陘礦區、藁城區、鹿泉區、欒城區、井陘縣、正定縣、行唐縣、靈壽縣、高邑縣、深澤縣、贊皇縣、無極縣、平山縣、元氏縣、趙縣、晉州市、新樂市。擁有2個國家級開發區,即石家莊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1年3月國務院批准設立)、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1992年7月河北省批准設立,2012年10月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由藁城區管轄,曾稱藁城經濟開發區)。
2013年6月1日,原石家莊辛集市調整區劃設置,劃歸河北省直接管轄。另有3個派出機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河北石家莊循環化工園區、綜合保稅區)行使所在地域行政管理權。2014年9月9日,國務院批覆河北省政府關於石家莊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國函〔2014〕122號),同意撤銷石家莊市橋東區、藁城市、鹿泉市、欒城縣,同時設立石家莊市藁城區、鹿泉區、欒城區。年末全市共有121個鎮、84個鄉、56個街道辦事處,642個居委會、4010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石家莊市是河北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國務院批准實行沿海開放政策和金融對外開放城市。地處河北省中南部,環渤海灣經濟區,即北緯37°27′~38°47′(誤差±1′),東經113°30′~115°20′(誤差±1′)之間,東與衡水市接壤,南與邢臺市毗連,西與山西省為鄰,北與保定市交界,位於首都北京西南方向,距離北京市主城區283千米。南北最長處148.02千米,東西最寬處175.38千米。
2017年石家莊市部分縣(市、區)修訂轄區面積數值,經統計,石家莊市實際總面積13504平方千米(不包括河北省直管辛集市面積960平方千米),其中,8個建置區面積2220平方千米。
風景名勝
西柏坡紀念館,國家5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革命紀念館舊址。西柏坡地處河北省平山縣內,是解放戰爭後期中國共產黨中央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所在地,是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在這裡,中共中央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贏得了解放戰爭決定性的勝利;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為新中國的誕生,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準備。
景區內主要參觀景點有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西柏坡陳列展覽館、西柏坡多功能影視廳、西柏坡紀念碑、領袖風範雕塑園等。
趙州橋,國家4A級景區、省級名勝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空腹式的圓弧形石拱橋,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它坐落在河北省趙縣洨河上,建於隋代(公元581-618年)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距今已有約1400年的歷史。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橫跨在37米多寬的河面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稱「大石橋」。趙州橋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面。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過無數次洪水衝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地震的考驗,卻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石家莊蒼巖山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景區,素有「五嶽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巖」之譽。它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西南井陘縣境內,總面積63平方公裡,春日群峰婀娜,夏日蒼翠欲滴,秋日萬山如洗,楓葉如霞,冬日青山恬淡,銀裝素裹,是一座樓絕、檀奇、山雄、谷幽、林秀的歷史文化名山。
蒼巖山所在地方圓幾十裡,皆為荒山禿嶺,唯獨此山林木蒼翠,古樹蔥籠,故名「蒼巖」。山高一千多米,奇峰險崖,山上飛瀑高懸,山下清泉流暢,沿途建築成群。古人以「萬景臨諸壑,千峰拱上方」的詩句來讚美它,《西遊記》、《臥虎藏龍》等許多影視劇都在此取景。
隆興寺(大佛寺),國家4A級景區,是中國現存時代較早、布局較為完整的大型寺院,因寺內供奉著一尊巨大的銅鑄菩薩,因此又俗稱大佛寺。它位於河北正定縣城東門裡街,佔地82500平方米,始建於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寺內主要建築自南向北依次為照壁、石橋、天王殿、大覺六師殿(遺址)、摩尼殿、牌樓、戒壇、慈氏閣、轉輪藏閣、大悲閣、御書樓、集慶閣、彌陀殿、毗盧殿,是我國現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較完整的一座著名佛教寺院。
石家莊天桂山,國家4A級景區,素有「北方桂林」之稱,位於石家莊市西北90公裡處的平山縣境內,是太行山的名峰,主峰海拔1270米,總面積60平方公裡,是我國北方著名的山嶽古剎型風景名勝區。
天桂山分為青龍觀、萬佛巖、玄武峰、滴翠谷等八個小景區,擁有三豐殿、蒼巖宮、金頂、真武洞、望海峰、翠屏山、銀河洞、摩崖歸字等景點,境內奇峰林立,洞泉遍布,林木繁茂,雲環霧繞。
有「天下奇寨」、「抱犢福地」之譽的抱犢寨,舊名抱犢山,古名萆山,位於河北省石家莊鹿泉市西郊。它東臨華北平原,西接太行群峰,一峰突起,崢嶸雄秀,四周皆是懸崖絕壁。遠望猶如巨佛仰臥, 眉目畢肖,近觀山頂平曠坦夷,有良田沃土660畝,土層深達66米,異境別開,草木繁茂,恍如世外桃源。
景區主要景點有臥佛、南天門、韓信祠、點將臺、環山長城、天門洞、牛郎織女家、 蛟龍洞、金闕宮、五百羅漢堂、千龍壁、天堂街、仙人洞、連心亭、萬聯苑等。其中天門洞、蛟龍洞石刻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棋盤山景區,國家4A級景區、省級名勝景區,是觀光、度假、消夏、避暑之勝地,景觀以以生態森林山嶽風光為主。它位於河北省贊皇縣西部的段裡溝,屬太行山中段東麓,總面積1050公頃。因區內有高險陡峻突兀拔地的棋盤山而得名。
棋盤山景區幽神雋秀,主格調為松濤、杏雨、古道、奇峰;八大勝景為鎖雲碧波、杏葩爭豔、八仙列陣、段嶺古關、棋盤仙跡、危崖隱岫、神駝雲臥、翠谷松濤。整個景區分杏花峪、棋盤山、臥駝峰、八仙嶺四個小景區,分布著110多處景點,一步一景,漸入佳境。
黑山大峽谷景區,國家4A級景區、省級名勝景區,是一處以自然景觀為主景,人文景觀為配景的自然風景區,它位於河北省平山縣西北部太行山腹中,平山縣營裡鄉黑山關村西北2公裡處,景區背靠山西五臺山,山高谷深,峽長一線,奇峰座座,怪石遍布。
景區由服務區、人文景觀區、龍潭飛瀑區,自然原始森林區,主峰戶外探險區、福聖寺、穆柯寨、玉女峰、拆柴託尖等60餘個景點組成。是人們探險獵奇、消夏避暑、休閒度假的絕佳去處。
石家莊嶂石巖自然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景區,山勢峻峭,溪流習瀑,林深洞幽,繁花似錦,素有「百裡赤壁、萬丈紅崚」之稱。它位於石家莊市西南100公裡處贊皇縣西南部,是嶂石巖地貌的命名地,具有極高的地質科研價值。嶂石巖地質景觀最為典型的是嶂石巖地貌和元古界長城系砂巖中的層理與層面構造,為國內乃至世界所罕見,可稱為天然的地質博物館。
嶂石巖景觀特色大致可概括為「三棧牽九套,四屏藏八景」。三棧即三條古道;九套即連接三條古道的九條山谷;四屏乃整體看似四道屏障一樣而又相對獨立的四個分景區(九女峰、圓通寺、紙糊套、凍凌背)。這四個景區中有八處著名勝景:九仙聚會、巖半花宮、晴天飛雨、回音巨崖、槐泉涼意、凍凌玉柱、重門鎖翠、疊嶂懸鐘。
藤龍山景區,國家4A級景區、省級名勝景區,享有「溫帶雨林」美譽。它位於河北省平山縣王坡鄉北部,面積8平方公裡,山險、石奇、水清、樹美、林綠、野幽,是一處集地質景觀、森林生態、人文歷史景觀於一體的高品位原生態自然風景區,是全球罕見的地表陸核景觀區之一。
景區由聚寶溝、葫蘆谷、翡翠谷、西頂四大部分組成,內有3谷、3溪、3崖、5瀑、8泉、32潭、13峰嶺、58奇石,兼有日出、晚霞,雄奇靈秀、麗色天成。在西頂至馬鞍嶺的山脊線上,還保留有5座日軍侵華堡壘和1處日軍中隊司令部舊址,以及戰壕、炮臺等遺蹟。
正定榮國府,國家4A級景區,是按照《紅樓夢》中所描述的「金門玉戶神仙府,桂殿蘭宮妃子家」建造的一座封建王宮。它位於石家莊市正定縣興榮路51號,是一座具有明清風格的仿古建築群,分府、街兩大部分,佔地二萬二千平方米,建築面積四千七百平方米,有房間二百一十二間,遊廊一百零二間,分中東西三路,一律採用明清五進四合院格式,是迄今為止國內建造的建築規模最大的仿古建築群。
趙縣柏林禪寺,國家4A級景區,是趙州祖庭所在地,為北方佛教的一座重鎮。作為古老的禪宗祖庭和趙州禪風的發祥地,柏林禪寺歷經風雨,幾經興衰,而今殿堂樓閣鱗次櫛比、莊嚴整肅的千年古剎重煥生機,且日益向世人顯示出它淨化人心的巨大價值和雋永的魅力,重新成為燕趙大地上輝映遐邇的莊嚴法域。
柏林禪寺坐落在縣城石塔東路23號,佔地80畝。寺廟沿中軸線共分布有五進殿宇,分別為山門 韋陀殿、普光明殿、觀音殿、無門關、萬佛樓,兩側另分布有趙州塔塔院、護法殿及鐘鼓樓、福慧堂、願海堂、指月樓、會賢樓、祖師殿、伽藍殿、方丈寮、問禪寮、雲水樓、茶香樓、香積樓、文殊閣、普賢閣、古佛庵、歸雲庵、珍旭樓等殿堂,是人們休閒、觀光、朝拜、宗教的理想之地。
石家莊空中花園,國家4A級景區,以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和假山塑石等雄奇景觀以及大面積的水域水係為主,是北方難得一見的熱帶南方特色園林和全球規模較大的室內生態公園。花園內的植物都是從廣東、海南等沿海城市移植而來,其中很多植物具有悠久的生長歷史、而且具備很強的觀賞性和很大的藥用價值,並具有很好的淨化空氣作用。而花園的造園藝術設計更是堪稱精妙,從自然中來,又歸於自然,山水樹木、飛泉碧池,相依相配,在藍天的映襯下,妙趣橫生,以情感人。大規模的遊樂設施和服務設施,令遊客在驚喜的同時回味無窮。
石家莊空中花園坐落在翟營南大街386號聯邦明珠6層,佔地26000餘平方米。植物分土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兩種,包括老人葵、芒果樹、袖珍椰子、龜背竹、非洲茉莉、龍血樹、麵包樹等約計50多種;健身浴場分為深水區和淺水區兩部分,設有多種娛樂設施;漂流河岸邊設置高亭和連橋,水中可遊船;園中還專為兒童開闢了兒童城堡、兒童活動天地等區域,設置了知名餐飲、特色小吃、休閒茶館、專業影樓、尙品咖啡等商業設施。
石家莊平山銀河洞,國家4A級景區,以洞幽、石奇、飛瀑、林密享譽華北,是一處典型喀斯特地貌為主的風景區。洞外奇峰入雲,植被風茂,豐富多姿,奇絕秀美;洞內地質發育典型,具有較高的美學觀賞和科學研究價值。縱觀銀河洞,草豐花香,鳥鳴瀑濺,常有山雞、野兔、松鼠出沒其間,一派悠然精美的世外景象。春季觀山桃花,夏季納涼避暑,秋季賞紅葉,冬季看雪景冰瀑,一年四季景色宜人。
銀河洞位於平山縣北治鄉,東距天桂山2公裡,總面積50平方公裡。主體景觀銀河洞內有銀河落天、天外星雲等十大景觀50餘處景點,洞外有「燕趙第一天橋」、百丈雲梯、回音壁、物相石群、崖棧地貌等。此外,景區還有各具特色的仙人洞、黃龍洞等眾多洞穴。
靈壽水泉溪自然風景區,國家4A級景區,以山川、峽谷、洞穴和溪水為主,是集旅遊觀光、尋奇探幽、消暑納涼、健身休療為一體的多功能旅遊景區。水泉溪自然風景區原為神仙洞旅遊區,山勢秀麗,山間樹木茂密,清流、瀑布穿行其間,自然環境優美,山中巖洞還曾發掘出古代刀劍及煉丹爐等。山谷中分布著11個自然村,民風極為淳樸,是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
景區位於石家莊靈壽縣西北側,距市區車程約100公裡,總面積30平方公裡,有青石峽、臥龍石、仙女瀑、彩虹瀑、觀瀑亭、神仙洞、楊樹林、森林浴場、神仙洞自然村、世外陶源度假村、聽月亭、烽火臺、仙人橋、五月冰瀑、戲水谷、獅身人面像、林海方舟等100多個景點,溪流飛濺,群峰滴翠。
平山佛光山生態風景區,國家4A級景區,以沉雄、險奇、靈秀而著稱,處處有景,景景有典,堪稱「人間仙境」。景區融奇峰、峽谷、古寺、溶泉、飛瀑為一體,四季分明,氣候清爽。佛光山因佛光時顯而得名,是佛教的祥源沃土,歷史悠久,香火繁盛,為海內外信士仰望的聖地。而溶洞內的鐘乳石五顏六色、奇形怪狀,被地質學家譽為「天然畫廊」、「太行山最長的空中長廊」。陽春桃花滿山、蝶舞蜂鳴;盛夏多雨、群山滴翠、雲海頻出、氣候宜人;秋天楓葉流丹、萬山紅遍;冬日山舞銀蛇、樹綴瓊花,是集喀斯特地貌和原始次生林為一體的原生態風景區。
景區位於北冶鄉柏樹莊村,以覺山寺、佛光寺、佛爺棧、五方佛、菩薩洞、慈悲閣景區為主,有露天溶洞——崖壁畫廊、飛雲瀑、羅漢堂、慈悲閣、濟公洞、閉關洞、紅河谷、回音洞、天書石——銀狐觀天書、山山閣、飛來石、百米水簾、一線天、靈芝崖、松藤園、陰陽泉、千年板慄園、生態莊園度假區等景點多達100餘處。
石家莊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國家4A級景區,是為了紀念犧牲在華北大地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是我國興建早、規模大、建築規格高的著名烈士陵園之一。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柯棣華大夫,回民支隊司令員——「民族英雄」馬本齋、「子弟兵母親」戎冠秀等著名烈士均安葬或安放在這裡。陵園系統地整合了園區紅色人文景觀和綠色自然景觀,形成了一條南北景觀主軸,三條東西景觀次軸景觀格局,突出「名人、名景、名樹、名花、名草」的設計理念,使華北軍區烈士陵園成為集紀念瞻仰、文化教育、生態旅遊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園區。
陵園坐落在石家莊市區中山西路343號,佔地21萬平方米。園內建築為軸對稱布局,中軸線上的建築由南向北依次為陵園大門、革命烈士紀念碑、著名烈士銅像區、烈士墓區、華北革命戰爭紀念館;東側建築由南向北依次為迎賓廳、柯棣華塑像及陵墓、烈士紀念館、董振堂紀念碑亭;西側建築由南向北依次是影視廳、白求恩塑像及陵墓、白求恩.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烈士紀念碑亭、戎冠秀銅像、趙博生紀念碑亭。
平山紫雲山風景區,國家4A級景區,以溶洞風光和山巒地貌為主,是一處集自然生態風景、天然溶洞、原始農家石院、古代民族文化、紅色教育基地於一體的休閒度假區。山間隨處都可見陡峭的峰巒和造型各異的巨石,洞門或落於谷底,或掛於斷壁之上,洞內有大大小小的洞口,洞套洞、洞連洞,千迴百轉,奇幻壯觀。洞內鐘乳石造型奇特,惟妙惟肖,宛如地下宮殿一般,使人有亦真亦幻、天上人間之美感。每到深秋,漫山遍野的紅葉,如火如荼,堪稱太行一絕。而散落的石屋既古樸又雅靜舒適,令人心曠神怡。
景區位於平山縣西北冶鄉,距離石家莊市區車程約80公裡,景區面積16平方公裡,主峰海拔1128米,有虎嘯峰、臥虎石、仙浴峰、將軍峰、天生橋、一指山、人鳥對語等石相景觀30餘處,天然溶洞20餘窟,其中桓公洞、紫雲洞、迷魂洞3窟可入洞參觀鍾乳奇觀,抗戰時期八路軍後方醫院和鞋廠遺址也依舊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