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般搭乘飛機的時候,根據不同的航空公司,它們都會建議乘客提早2至3小時到達機場辦理登機手續,那是因為當乘客在辦理登機手續後還有一系列檢查要做的。為避免遇上旺季人潮眾多而延誤搭機時間,航空公司都會建議在起飛前預留2小時到機場辦理登機報到。
登機門一般在起飛前20-40分鐘開放,如果是大型飛機,由於乘客人數會較多,所以會提前開放登機。但是航空公司有可能會臨時更改航班時間或是更改登機閘口,所以乘客也務必留意聆聽廣播內容,以免錯過登機時間。
許多旅客都以為起飛時間就等於飛機關門的時間,這是錯誤的概念。起飛時間是代表機組人員完成一切檢查,乘客都安座好,然後滑出跑道起飛。因此,在起飛之前,不論是機組人員或是乘客都有一系列的工夫要完成。
那麼停止辦理乘機手續到關機門之間,機場工作人員有哪些工作要做?
主要有以下工作要做:
一、運輸值機、配載人員要結算旅客人數、行李件數,結合貨運裝運情況計算飛機載重,畫出平衡表及重心位置,做好艙單後送交機組籤字。
二、要將旅客託運的行李核對清楚後裝運飛機。為了保證安全託運,行李必須要過安檢,然後進入行李分揀系統進行分揀,這需要時間。
三、對辦完登機手續的旅客進行安全檢查。
四、廣播通知旅客到指定登機口檢票,並引導旅客登機。如登機旅客須使用擺渡車運送,則耗時要長。
五、空中服務員會清點機上旅客人數並與地面檢票情況進行核對,防止有人漏乘。然後是進行飛機起飛前的準備工作,給旅客講解有關注意事項和機上設備使用方法、檢查行李架上的行李是否放好、旅客的安全帶是否系好、檢查小桌板、遮陽板是否在正確位置等工作。
六、在確認關閉艙門後,機長首先要通過無線電向機場管制申請起飛。然後,轉至地面頻率,申請推出開車,同時進行發動機啟動前檢查程序。在得到推出許可後,機長松剎車,聯絡地面推車,將飛機倒推到指定位置。隨後,啟動發動機,完成發動機啟動後檢查單,向地面管制請示滑出。許可後,發出滑出指令,打開滑行燈,滑行至跑道等待起飛。
由飛機關閉艙門後到起飛前一刻,機長、空中服務員、地勤、機務都忙碌處理不同的工作,提前關閉艙門是為了保證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確保飛機按時起飛。
雖然飛機已經關閉艙門,但它還在登機口呀,重新開一下艙門不行嗎?
真的不行!由於機長只有當艙門關閉後才可以向塔臺申請起飛時間,如果要重新打開艙門,這意味著必須重新申請起飛時間。在航班起降密度大的機場,重新申請起飛時間也許會延誤半小時甚至更長時間,這是不論是航空公司或是乘客都不想發生的事。
不能重開艙門的另一個原因是安全考量,如果有機上旅客在開啟艙門後走下飛機,機上所有旅客都會面臨下機重新再過一次安檢。為了防止有人上機後放置炸彈等危險物品後離開飛機,在登機後如果有人下飛機,至少其周圍數排都需要進行安全檢查,在安全形勢嚴峻時期,所有人都必須下飛機重新安檢,機上則重新進行全機安全檢查,這個過程大約需時一個小時。
由此所見,從停止辦理登機手續到關閉艙門這30分鐘時間內,機場各方人員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稍有延遲,就有可能造成航班延誤。做個精明的乘客,下次出遊要早點出發去機場避免誤機。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可能你還喜歡
還在為客廳背景牆發愁?這些設計師傅看了都誇讚,真想回家做一個
原來喝雞湯並不養人?告訴你5個老年人最容易輕信的健康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