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前的中國,在基建領域的實力可以說是非常弱的,那時候別說什麼跨海大橋,跨江大橋就連最基本的鐵路都無法獨立完成。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很多大工程都是交給國外的團隊。但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在基建領域的技術和取得的成績,已經是領先全球水平了。
我們不僅能夠獨立完成國內的任何一個大項目,甚至還能夠去幫助落後的國家修建搭橋修路,或者是修建一些龐大的基礎設施。也就是說中國在基建領域的成績,不僅造福了我們中國人,還造福了全世界。
當然中國在基建領域研究,肯定不會一直停在搭橋修路上。而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造可移動「超級漁場」,比5個足球場還大,遇12級颱風都不怕,這個超級漁場剛出來的時候,就引起了很小的轟動,在國際上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
其實這還要從2015年說起,挪威是一個三文魚的出口大國,這些年挪威產的三文魚在國際上很受歡迎。為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挪威打算到深海地區去養殖三文魚,但深海地區養殖三文魚你需要考慮颱風,鯊魚以及溫度等各方面因素。
也就是說在深海養殖三文魚是一個大工程,因為他們自己無法完成,所以就找到我們中國。希望我們能夠幫助挪威修建出一個超級漁場,要求是在深海地區不受颱風的影響,隨後這個項目就被青島武船重工有限公司承包了下來。
經過專家們的多方面研究和討論,最終設計出一個龐然大物,名為「深海半潛式智能養殖場」。這個漁場的主體是一個12邊的大籠子,直徑達到110米,有20層樓高,總重量更是達到了7693噸。
在這個籠子上面有很多的傳感器,能夠時時刻刻感受到漁場的狀態,然後發出對應的指令。也就是說這個養魚池是智能化的,這樣一來深海養魚的壓力就會小很多。而且這個漁場能夠承受12級颱風,也就是非常安全的。
還有這個漁場的容量能夠達到25萬立方米,總的面積達到3.5萬平方米,也就是說這個漁場比5個足球場還要大。當然這個漁場的造價也算比較高的,達到了4.2億人民幣。不過面對這樣的一個超級養魚場,挪威方面表示非常滿意。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