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足球場大小的可移動「超級漁場」中國造,可抗12級颱風

2020-12-12 山河獵人

基礎建設曾經是中國最大的短板,在100年前,美國的紐約已經建立起高樓大廈,法國的巴黎有著大鐵塔和香榭麗舍,但那個時候的中國。多數的地方都還是破舊的平樓,和落後的木質房屋,城市規劃也都十分粗糙,在基建方面上對比,中國遜色於歐美的任何一個國家。

但在100年後,如今的中國在基建領域上成就遠超全球,目前,中國686座城市中都興建起了高樓大廈,公園,學校和醫院。城市規劃完善,有著不少發達的城市群。同時 ,中國的交通事業發展卓越。

以鐵路為例,截止2020年8月,中國鐵路運營裡程達到了14.14萬公裡。其中高鐵3.6萬公裡 都居於世界第一。有著外國人讚嘆的交通網絡,人們生活方便快捷。

而這些就是中國這100年來的成就,這也讓中國逐漸獲得了基建狂魔的外號,然而,基建狂魔建東西自然不僅就體現在量多。還表現在質變,目前中國的基建已經走向了創新和科技化。擁有許多傑出劃時代發明。就比如這個超級漁場,就是近幾年,轟動全球的中國基建新品。

2015年,挪威方委託了中國,建設一個獨特的海洋基建項目。作為全球有名的三文魚出口國,隨著這些年全球三文魚消費量攀升,挪威這些年一直在致力於高效養殖三文魚的方法。他們就將目光放到了遠離陸地的深海地區,對於海洋漁場,應該所有人的印象都是海邊大規模建設的網箱吧。這是目前全球最普及的海洋養殖方法,但這樣的方法,需要漁民經常出海進行維護和保養,同時遇到海洋災害時,網箱也很容易出現破裂等。更重要的是,隨著養殖面積擴大,近海養殖逐漸滿足不了龐大的生產活動,因此挪威方,找上了中國,要求中國企業建設一個,能夠在深海投放,抵禦海洋天災,更加能夠自動化養殖的超級漁場。

而這個任務,被青島武船重工有限公司承包了下來。並對這個工程進行設計和製造,經過繁瑣的討論和修改,他們最終設計出來一個龐然大物,這個龐然大物全稱叫做「深海半潛式智能養殖場」,主要投放在人跡罕至的深海地區,主體是一個12邊形的檸檬黃籠子,直徑達到110米,有20層樓高,重達7693噸。整個建築採取的是全鋼質的結構。遍布了共計200多個各類傳感器,容量能夠達到25萬立方米,這是什麼概念呢?相當於200個標準遊泳池的大小。而在12個邊中,每一個邊都披上了綠色網衣,採取了最新型的網衣,堅韌不易損壞,面積達到3.5萬平方米,相當於5個標準足球場大小。

比面積更重要的是,這個漁場的整套設備,包括最先進的智能養殖系統,自動化保障系統,高端運營管理系統,和海水淡化裝備,能夠提供7位工作人員的居住和生活空間。根據計算 該系統僅需7個人負責各個環節,然後操縱電腦控制按鈕,就能實現養殖150萬條深海三文魚的目標。同時在安全等級上,超級漁場的抗風能力達到了12級,搭載有各種救生設備。使用年限達到最低25年。是一個融入生物學、工學、電學和計算機等多學科的新興技術。預計造價達到了4.2億人民幣,在2017年6月,交付挪威使用後。很快就獲得了認可,並引起了當地漁民的討論和眼紅。

而對於這樣的一個超級漁場,中國自然也不能錯過,在交付挪威用戶的1年後,中國水產科學院的南海水產研究所。就聯合天津德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設計並研製。中國第一艘萬噸級,德海智能化養殖漁場。這是中國第一款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深海養殖系統。

歷時8個月後,一艘總長91.3米、寬27.6米,主體框架面積達到2100平方米。養殖水體面積達到3萬立方米的巨型漁場面世。這艘被譽為「德海1號」的智能漁場,雖然面積稍稍不如挪威的超級漁場。但在安全等級上更加突出,能夠抵禦17級的超強颱風,同時自動養殖投餵也更加精準。可真正實現養殖全自動管理和無人駐守養殖,最重要的是,造價相比挪威4.5億的超級漁場低上太多,能夠實現普及化的目標。

而德海1號在2018年9月建設完成後,很快就珠海萬山枕箱島外進行投放,經過6個月的試驗後。最終收穫了15萬斤的大黃魚和軍曹魚。證實了進軍深海的可行性,也宣布了中國海水養殖業的結構即將巨變。這給全球養殖業帶來了新的研究目標,目前有著不少的國家都在和中國公司洽談。就是希望這樣一個劃時代的基建發明,中國也能幫他們建造。

相關焦點

  • 中國造可移動「超級漁場」,比5個足球場還大,遇12級颱風都不怕
    百年之前的中國,在基建領域的實力可以說是非常弱的,那時候別說什麼跨海大橋,跨江大橋就連最基本的鐵路都無法獨立完成。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很多大工程都是交給國外的團隊。但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在基建領域的技術和取得的成績,已經是領先全球水平了。
  • 中國造「超級漁場」可抗12級颱風
    (原標題:中國造「超級漁場」可抗12級颱風) 由我國承建的世界首座
  • 「中國造」全球最大深海漁場交付 可抗12級颱風!
    「超級漁場」昨日交付挪威用戶這樣的一座超級漁場,它的整體容量超過25萬立方米,相當於200個標準遊泳池,但是運營維護卻只需要7名工作人員。本臺記者 趙中良:一說到海洋漁場,大家印象中一定是這種大規模簡易的網箱,漁民要經常出海進行維護和保養,當遇到海洋災害的時候也很難保障自己的利益。但是現在一型新裝備的誕生即將改變這一現狀。
  • 中國的「超級漁場」,比五個足球場還大,遇到12級颱風都不怕
    100年前,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還很薄弱,當時的跨海大橋更是不在話下,即使是最基礎的鐵路也不能獨立完成,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許多重大工程都是由外國團隊來完成,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技術和成就已經領先全球水平。
  • 海南:將打造「超級漁場」可抵禦17級風浪
    新華社海口4月14日電(記者 羅江)海南省人民政府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近日籤署深海智能漁場裝備採購備忘錄及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打造三臺網衣面積相當於7個足球場、可抵禦17級風浪的深遠海智能型「超級漁場」。
  • 又一世界之最,中國造世界超級智能漁場,7人養150萬條魚,抗12級颱風!
    超級智能漁場中國造    該項目2016年5月14日開工,是國際首例半潛式全自動現代化三文魚養殖裝備、世界最大深海養殖漁場。  這個「智能漁場」由青島武船重工有限公司進行工程設計和製造,其主體是一個12邊形的檸檬黃「巨籠」,直徑110米,有20層樓高,重達7693噸,採用全鋼質結構,遍布200多個各類傳感器,容量約25萬立方米,相當於兩百個標準遊泳池,其身披綠色網衣,網衣面積3.5萬平方米,相當於5個標準足球場大小。
  • 海南將打造「超級漁場」
    據新華社電 海南省政府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近日籤署深海智能漁場裝備採購備忘錄及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打造三臺網衣面積相當於7個足球場、可抵禦17級風浪的深遠海智能型「超級漁場」。根據備忘錄,3臺「超級漁場」由曾經交付挪威海上漁場的中船重工集團下屬單位——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湖北海洋工程裝備研究院設計承建。
  • 巨無霸漁場,抗12級颱風,可在開放海域300米內水深區域養殖,一年養150萬條三文魚
    這種可移動的海洋漁場即將投入使用。6月3日,由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總承包的挪威海上漁場項目——挪威海上養魚平臺(海洋漁場1號),在位於青島黃島區的武船集團新北船基地順利交付。這是世界首座、規模最大的半潛式深海「漁場」,是集挪威先進養殖技術、現代化環保養殖理念和世界頂端海工設計於一身、現代化全自動的深海養殖裝備,是該領域全球首例研發項目。
  • 中國造"超級漁場"你知道阿門?軍民融合創世界之最
    中國造「超級漁場」,6月3日由我國承建的世界首座、規模最大深海半潛式智能養殖場正式交付挪威用戶,這是我國海洋裝備製造領域軍民融合的重要嘗試,也體現了我國科技力量,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詳情吧。中國造「超級漁場」:6月3日,由我國承建的世界首座、規模最大深海半潛式智能養殖場正式交付挪威用戶,這型深海裝備安裝各類傳感器2萬餘個,融入生物學、工學、電學、計算機等多學科技術,這座「超級漁場」也是我國海洋裝備製造領域軍民融合的重要嘗試。
  • 漢能發電牆問世,可抗12級颱風
    嘉鑫/文繼漢瓦之後,能夠自發電的建材家族又添新成員——近日,漢能發布薄膜太陽能新產品,漢能稱,「漢牆」讓普通玻璃幕牆變身發電牆,不僅可抗12級颱風,還能有效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漢能漢牆發布會現場耐熱抗凍抗颱風此次發布會上,漢能推出了兩大系列漢牆產品,即來自於Solibro銅銦鎵硒技術的不透光「發電牆」和透光的
  • 硬核|由海虹老人提供防護的可抗17級颱風深海漁場順利下水
    3月22日,由馬尾造船公司建造的SSFF150單柱半潛式深海養殖漁場 (MW906-1#)迎來了下水的重要節點。在建造該漁場的過程中,海虹老人助力嚴控塗裝質量,克服施工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和挑戰。在風暴情況下,漁場主體下潛至水面下,可抵禦17級颱風。
  • 颱風「海高斯」對福建風浪影響結束 11時起臺淺漁場海域(北緯23°以南)可恢復海上生產作業
    央廣網福州8月18日消息(記者張子亞)颱風「海高斯」預計將於19日中午到晚上在廣東陽江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今天上午,臺灣淺灘漁場風力上午11時後平均減弱至8級以下,海浪也將降至3米以下。鑑於颱風「海高斯」對福建省臺灣淺灘漁場的風浪影響基本結束,今日11時起。
  • 深海漁場一養殖周期產魚量1500噸,它如何抵擋住17級颱風山竹摧殘
    由於在陸基養殖海水魚容易出現魚類病害的情況,而深海養殖能實現遙感控制無人值守、飼料投放、抗臺下潛、魚群監控、死魚處理等功能,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提高了魚類的養殖存活率,所以探索深海養殖成為了一些養殖專家所研究的課題。
  • 中國造「超級漁場」啟運交付挪威 可年養三文魚150萬條
    2017年6月14日,山東青島,大型半潛式、智能化深海「漁場」養魚裝備在青島武船重工啟運前往挪威。由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總承包的挪威海上漁場項目——挪威海上漁場養魚平臺,6月3日在位於青島黃島區的武船集團北船海工公司順利交付。
  • 青島造全球首個智能海上巨型「漁場」 啟程漂到挪威去
    6月17日中午12時,載運著世界首座規模最大的半潛式智能海上「漁場」的半潛船「華海龍」號,在青島海事局交管中心的密切監控下,在「海巡0511」輪的護航下,安全駛出青島膠州灣
  • 海南將裝備「超級漁場」深海養殖網箱 可遠程遙控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楊藝華 特約記者鄧韶勇  4月12日上午,中國船舶重工集團與省政府就深海智能漁場裝備籤署採購備忘錄及合作協議。雙方共同籤署了《海南省現代深海漁業暨智能海洋漁場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和《海南陵水深遠海漁業養殖平臺採購備忘錄》,副省長劉星泰、中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問鳴出席籤署儀式。
  • 可抗17級颱風,中國又一嘆為觀止的超級工程,打破世界紀錄
    最近,中國又一個讓人嘆為觀止的超級工程,直接打破了世界紀錄,這個名為三峽引領號的超大型風電機組,能夠有效抵抗高達17級的颱風,那麼,中國是怎麼做到讓本國的漂浮式大型風電站,能夠抵禦如此強大且可怕的風暴呢?
  • 首位退出颱風命名表的中國颱風名,超級颱風「龍王」
    在前邊的一篇文章中提到過颱風的命名,全世界現有的颱風名稱都是由十四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的,分別是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越南、寮國、日本、朝鮮以及密克羅尼西亞。
  • 「超級漁場」青島完成潛水裝載 即將遠航
    待在船上加固穩定後,這個海上漁場將被運往挪威。6月14日早上7點,高69米、直徑110米、空船重量7700噸的挪威海上漁場養魚平臺在5條拖輪的拖帶下緩緩地駛出青島海西灣造修船基地,駛向6海裡之外的膠州灣裝載錨地。
  • 今年第7號颱風生成 臺灣淺灘漁場今天上午陣風有9~10級
    央廣網福州8月18日(記者張子亞)今天8時,南海熱帶低壓成功「轉正」為今年第7號颱風「海高斯」。受其影響,今天上午,臺灣淺灘漁場風力7~8級陣風9~10級。福建省防指提醒相關海域的船隻及時回港避風注意安全。據中央氣象臺發布的颱風預報:南海熱帶低壓已於今天08時加強為今年第7號颱風「海高斯」(英文名稱:Hig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