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為什麼這麼甜?一起喝白茶,你的感覺為什麼比我還甜?

2021-02-12 茶百科

  相信很多茶友對白茶的印象都是甜。

  憑著記憶回想,我對荒野白茶的甜記憶深刻。

(▲茶百科2019年荒野白茶)

  荒野白茶,甜的驚豔,現在想起來都驚嘆不已。它不是清甜,或者說它不僅僅是新茶的那種清甜,也不是老茶的濃甜。而是像放了白砂糖一樣,比白砂糖的甜更加細膩、清爽。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糖。

糖的分類

  糖類包括單糖、寡糖、多糖和複合糖。

  單糖是不能再分解為更小分子的糖,其中含量最多的為戊糖(五碳糖,如核糖、脫氧核糖)和己糖(六碳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寡糖是能被水解成(2~6個)單糖分子的糖。其中以雙糖(蔗糖、麥芽糖、乳糖等)的存在最為廣泛。

  多糖是可以水解為多個單糖分子的糖。其中以澱粉和纖維素最為重要。

  與非糖物質結合的糖稱為複合糖,如糖蛋白和糖脂(其中單糖和寡糖能溶於水,多有甜味。)

茶葉中的糖類

  茶樹鮮葉的75%~78%為水分,22%~25%為乾物質。糖類佔乾物質的20%~25%(宛曉春,2003)。

  茶鮮葉中的糖類物質,包括單糖、寡糖、多糖及少量其他糖類。單糖和雙糖是構成茶葉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茶葉中的多糖類物質主要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等。茶葉中具有生物活性的複合多糖,一般稱為茶多糖。

  茶葉中具有甜味的物質有很多,其中主要的甜味物質可溶性糖類和部分胺基酸,如果糖、葡萄糖、蔗糖、麥芽糖、甘氨酸、丙氨酸、絲氨酸等。

為什麼說白茶甜?

  那為什麼白茶的甜這麼與眾不同呢?先來看一組數據。

  湖南農業大學楊偉麗教授等(2001) 採用同地點、同品種、同嫩度的鮮葉,同時加工成六種茶類的茶樣,分析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差異,見下表:

  結果表明,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兒茶素總量以綠茶中最高,紅茶中最低。胺基酸、黃酮類和可溶性糖,則以白茶含量最多,紅茶中最少,這些差異與加工過程中影響生化成分變化的機制有關。

  也就是說,白茶獨特的加工工藝,造就了白茶獨特的甜。

為什麼每人感受到不同的甜度?

  那又是為什麼,明明就坐在一張桌子上喝同樣的白茶,你的比較甜呢?

  同一款茶,不同的人喝可能感覺不同。

  當有人感嘆「哇塞,這個茶居然這麼甜!」「你看這個茶甜吧?」時,你是不是有時候會反問自己:「很甜嗎?」

  很多愛探究茶葉滋味的茶友可能會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其實這是正常的。

  味覺與溫度的關係很大。即使是相同濃度的同一呈味物,也會因溫度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感覺。

  最能刺激味覺的溫度在10~40℃之間,其中以30℃時味覺最為敏感。也就是說,接近舌溫時對味的敏感性最大,低於或高於此溫度,各種味覺都稍有減弱。如甜味在50℃以上時,感覺明顯地遲鈍。

  坐在一起喝茶的人,因為喝茶時間的不同,導致對茶的滋味感覺不同。

  不同年齡的人對呈味物質的敏感性也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味覺逐漸衰退。據研究報導,50 歲左右開始味覺敏感性明顯衰退,甜味約減少1/2, 苦味約減少1/3,鹹味約減少1/4,但酸味減少不明顯。

  還有一種可能,喝茶之前吃的東西,影響了你的味覺感受。

  這也是喝茶之前建議不要吃味道重的東西、換茶的時候要重新燙一下杯並且喝點白開水的原因。

  綜上,不要喝溫度太高的熱茶,避免傷害口腔的同時,還可以品嘗到茶最美好的滋味,何樂而不為?

  參考資料:《茶葉審評與檢驗》第四版 施兆鵬 主編   黃建安 副主編。

相關美文

2019年春高山壽眉收藏版散茶推出

龍珠老白茶,美如珠,圓如詩,清冽甘潤

明白留根、坐杯、悶泡,泡出茶好喝多倍

白茶選購指南,這6個方面一定要注意

這類茶和笑話一樣,有「梗」才是好的!

茶百科.等閒堂,愛茶,愛上一種生活方式!

○訂閱茶百科微平臺:茶百科 或 jiaoliucha

○淘寶店鋪名:茶百科精選茶館

http://chabaike.taobao.com(長按網址複製)

○茶百科賈留華私人微信:jialiuhua

▼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連結訂購茶百科的白茶

相關焦點

  • 白茶好喝在哪裡?白茶為什麼好喝?白茶入門
    1原來這是中國名茶存在的道理古時候為什麼會有《茗荈錄》、《北苑宣和貢茶錄》,現代中國為什麼又有名茶錄呢?▼ 從這些名錄,似乎得出一個相似點:即名茶前面都有個地方,被成為地方名茶。白茶茶湯甜不知大家是否有注意到,六大茶類,唯白茶,入口時是甜大於澀,這是由於白茶的茶樹特質、白茶工藝決定的。
  • 說說白茶裡的甜蜜事,入口即甜和回甘帶來的甜,你怎麼選?
    下邊就來分享白茶裡的甜蜜事,喝白茶怎麼會這麼甜?《2》白茶的甜,感覺很奇妙。不像吃一塊糖,化開之後黏在嘴巴裡,甜得發膩。而是格外舒服輕柔,沒有半點黏膩感。另一處是在喝了茶之後,回甘生津,從喉嚨底下,源源不斷的湧起甘甜。像趵突泉,池底不停的汩汩活泉,清涼無限。為什麼在喝白茶時,能感受到這麼明顯的清甜呢?這離不開白茶本身充足養分物質積累,其中帶來甜味的物質主要有茶氨酸、可溶性糖、礦物質等。
  • 說說白茶裡的甜蜜事,入口即甜和回甘帶來的甜,你怎麼選?
    下邊就來分享白茶裡的甜蜜事,喝白茶怎麼會這麼甜?《2》白茶的甜,感覺很奇妙。不像吃一塊糖,化開之後黏在嘴巴裡,甜得發膩。而是格外舒服輕柔,沒有半點黏膩感。另一處是在喝了茶之後,回甘生津,從喉嚨底下,源源不斷的湧起甘甜。像趵突泉,池底不停的汩汩活泉,清涼無限。為什麼在喝白茶時,能感受到這麼明顯的清甜呢?這離不開白茶本身充足養分物質積累,其中帶來甜味的物質主要有茶氨酸、可溶性糖、礦物質等。
  • 白茶為什麼很鮮甜?越甜越好嗎?
    白茶滋味鮮甜,很多人愛上白茶,便是被它的鮮與甜俘獲。白茶的這種甜到底有何不同,是不是越甜越好呢?-1、白茶的甜味白茶的甜味,首先來源於胺基酸。胺基酸是構成白茶滋味、香氣的主要物質之一,白茶的胺基酸含量也是茶類中佔比較高的。甜味來源除了胺基酸、單糖雙糖等,白茶製作工藝也是其比其他茶類甜的原因,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晾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形芽毫完整,更多保留了內含物質。此外,海拔越高,茶葉中沉積的胺基酸含量越高,茶湯也就越為鮮甜。
  • 為什么喝白茶對身體好處這麼多?
    看到這句話時,杯小茶腦海裡浮現的只有白茶,然而坦誠一點說,如果是未真正接觸過白茶的人初次見白毫銀針之外的白茶,恐怕不會覺得它多可愛。 它像什麼?像秋天枯萎的落葉。 可是白茶,是真真切切符合「生曬、近自然」的特徵。
  • 巴達古樹白茶,給生活添點甜!
    你喝過古樹做的白茶嗎來自勐海原始森林的白茶它,靜靜生長 在幾百年的時光中變得茁壯、豐富、飽滿它的每一片葉子都有著森林的清新和豐富如今,芒種一過陽光、熱風,總讓人倦怠就現在,喝杯甜甜的白茶吧把炎熱帶來的煩惱,通通拋開01
  • 喝了這麼多茶,你知道白茶為什麼適合煮著喝嗎?
    喝了這麼多茶,你知道白茶為什麼適合煮著喝嗎?首先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歡白茶的,就是因為白茶那種歲月變化而轉變的物質,而老白茶煮著喝,喝起來味道會更濃烈,更能夠品出陳茶的香韻。一、老白茶含有豐富的物質,並且經得起反覆煮之所以將老白茶煮著喝,是因為它內部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富含多種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
  • 為什麼有時候喝了白茶反倒更困?
    我變著法的少買,它好喝是真的好喝,但奶茶畢竟是高糖的易胖物質,而且還有一定的「副作用」! 相信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小夥伴,會在凌晨一兩點的時候發朋友圈控訴奶茶:都是**奶茶害的,到現在我還睡不著,下次再也不喝了!
  • 雲南白茶的價值投資點在哪?為什麼做雲南白茶的人開始多了
    近幾年,你是不是看到很多雲南茶企在做雲南白茶,雲南茶葉市場中除了普洱茶、綠茶、紅茶,雲南白茶也開始大量有貨。那麼雲南白茶的價值投資點在哪?為什麼做雲南白茶的人開始多了。筆者從2016開始製作雲南白茶,那時候剛離開公司創業,那時候普洱茶已經開始下坡,在雲南茶葉中,還好做的有專營紅茶和綜合茶類品牌化運作。而我在4月春茶的時候去茶山走,轉到永德縣的時候,喝到了臺灣人09年製作的雲南白茶。當時非常驚豔,茶葉原來還有這種味:香和甜。原來還有一種茶有這麼漂亮的湯色。於是就定製了一批,回到昆明再反覆的喝了多次,當時就著迷了。
  • 為什麼冬天要多喝白茶?
    那麼為什麼冬天要多喝白茶呢? 對於很多上班族來說,經常吃外賣,飲食過於油膩會有胃脹和反胃的情況,多喝白茶,可以減少油膩,促進消化。
  • 白茶渾身是「寶」,難怪越來越多的茶友開始喝白茶!
    很多茶友,在對比過之後都會問我,「為什麼都是福鼎白茶,老魏你的茶卻總是滋味更甘醇,香氣更濃鬱呢?」 █ 畲家白茶為什麼品質這麼高 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白茶製作的工序一般由萎凋、烘乾、保存三步組成,而畲家稀密白茶卻是遵七道傳承古法( 攤青、萎凋、渥堆、碳搵、回火、保任、貯存)密制而成,密制過程短則半月長則整月有餘,密制過程由我親自全程純手工進行,耗時耗力並且對制茶人的經驗及耐心是一項很大的考驗!
  • 福鼎白茶的甜味從何而來,為什麼有些白茶回甘快?
    又一個寒歲來,今日福鼎天氣陰鬱,給人的感覺太壓抑,只能在茶室煮煮茶。正好我有一個同學從陝西給我寄來了一箱柿餅,很多茶友忙問是不是富平柿餅?其實除了富平,還有商洛、臨潼的柿餅也很出名。現在我和幾個茶友啃著流心的甜柿餅,喝著老白,感嘆寒冬來臨。柿餅的甜黏是白茶不能企及的,總有人評價白茶是「回甘清甜」,但其實老茶人回甘上的慢,入門新手愛好者回甘體會更強,這個感覺的明顯和強烈,個人認為除了經驗之外,跟茶的品質肯定也有關聯。白茶裡的甜是從哪來的呢?
  • 為什麼有時候喝了白茶反倒更困?
    我變著法的少買,它好喝是真的好喝,但奶茶畢竟是高糖的易胖物質,而且還有一定的「副作用」! 相信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小夥伴,會在凌晨一兩點的時候發朋友圈控訴奶茶:都是**奶茶害的,到現在我還睡不著,下次再也不喝了!
  • 為什麼白茶喝起來沒什麼味道?是茶不好還是個人喜歡原因?
    白茶是我國六大茶類中比較特殊的一種存在,因為它不像綠茶一樣需要經過殺青或者揉捻,它只需要經過萎凋或者烘乾而成。所以白茶保存了茶葉最原始天然的味道,具有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質。因此白茶不是沒有味道,而是味道比較鮮爽清甜。
  • 為什麼白茶存了5年,苦澀感還是這麼強?
    將白茶存為老白茶之後,感受沉穩清鬱的香氣,醇厚甘甜的茶湯。老茶的魅力,綻放其中。但說到這兒,還必須得有一個前提條件。那便是優質白茶,才有機會成為優質老白茶。否則,劣質茶存久了,也仍然是上了年紀的,劣質老白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之前看到過一個提問,「為什麼我的白茶存了5年,苦澀感依然不退?」
  • 好白茶的標準,不止甜,香清甘活才是好茶的做派!
    他的內心活動大致是這樣的:既然古樹茶和白茶都這麼火,都是一線明星,把它們結合在一起,豈不是所向披靡?內心戲十分豐富的掌柜,不僅有這種想法,他還這麼做了。竟然推出了所謂的雲南古樹白茶,還提煉了一個賣點:用雲南古樹做的白茶,特別甜。看來,掌柜還沒來得及閱讀白茶的最新國標,才犯了一個常識性錯誤!
  • 茶友來信:為什麼今年喝到的白茶普遍清甜有餘,而香氣不足呢?
    「今年春茶還沒採多少,又成了雨水青。」「唉……」聽完老友的一番話,不由得感慨。還好,天佑福鼎白茶。去年冬天是個暖冬,天氣一直不冷,多晴天少雨水。不過奇怪的是,這天遇到了一位茶友,他反映了一個情況:「為什麼今年為喝到的幾家茶,普遍清甜有餘,而香氣不足?」2020年的新白茶,香氣不足?這不應該哇!今年這麼好的天氣,晴天多,雨水少。
  • 老樹白茶真的好嗎?為什麼有人說可以一口喝出樹齡?
    有個茶友問我:為什麼我存的白茶不會出現棗香、藥香,你的卻可以?其實貢眉、壽眉轉化的相對要快一些,這是葉茶相較於芽茶的優勢。另外,棗香、藥香的傲嬌之處不僅如此, 並不是所有的白茶都有棗香、藥香出現,通常在餅茶中容易出現棗香,這是因為餅茶的製作工藝中,會讓細胞壁破壁,從而讓果膠物質溢出,停留在表面,參與後期的轉化,才會有棗香的出現。
  • 都說做舊老白茶不能喝,為什麼我覺得味道還可以?沒喝過好茶罷了
    先是一張比較黑黢黢的老白茶圖片,然後是茶友提的問題: 按你的文章來看,這塊2013年的老白茶餅,應該是一塊做舊老白茶。但為什麼我覺得味道還可以呢? 這位茶友是新茶友。 提出來的問題,也是比較客觀的,發自內心的真實聲音。
  • 新白茶就是綠茶風味,還比老白茶苦澀?看來你這五年的茶都白喝了
    但是有茶友說:買的新白茶喝起來比老白茶苦澀,味道也和綠茶沒差別。看完這個問題,恍惚了一下,品質好的白茶,新茶應該是香清甘活,老茶則是甘香醇厚,二者都與苦澀味掛不上鉤。而各佔六大茶類一席之位的白茶和綠茶更談不上味道沒差別。《2》為什麼會覺得新白茶的滋味比老白茶苦澀?這兩個原因值得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