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與向日葵,莫奈與睡蓮.有品位的你就應該來看看這來自巴黎的印象畫展

2021-02-08 覓迷MimiPick

能近距離欣賞到莫奈梵谷這兩位印象派大師的作品一直以來是很多人選擇去歐洲旅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很多去過巴黎旅行的朋友都在朋友圈曬過一組橘園博物館裡的莫奈睡蓮和奧賽博物館裡展覽的梵谷的向日葵。不過自上周日以來,安大略藝術館(AGO)和巴黎奧賽博物館合作,引入了竟將近110多件展品,其中包括莫奈的睡蓮,梵谷的星空,孟克的吶喊,高更的大溪地女人等等。

這次的藝術展展出的產品竟如此之全,引得多倫多的各大文藝青年們連連尖叫。因為此次畫展的110餘畫作均出自頂級大師之手。說實話,你多久沒有陶冶過情操了?我們這就為大家整理出一套sneak peek。喜歡就來看畫展吧! 



梵谷畫像

梵谷——這個名字讓你想起什麼?金色的向日葵、燃燒般的絲柏、風吹過的麥田、夜幕中的咖啡廳,燦爛迷人的星光……,每一個細節都散發出溫暖和動蕩的激情,一幅幅狂囂般的畫面,都是梵谷孤獨內心底層最深的吶喊。正如他所說:「生活對我來說就是一次艱難的航行,但是我又怎麼會知道潮水會不會上漲,及至淹沒嘴唇,甚至會漲得更高呢?但我將奮鬥,我將生活得有價值,我將努力戰勝,並贏得生活」。


向日葵

梵谷最著名的作品是1888年8月完成的《向日葵》。在這幅畫中,黃色是太陽的象徵。他還不止一次地描繪灼目的太陽。同年10月所作的《夕陽剪柳》中那歡快明亮的色彩,大放光芒的太陽,使觀眾的心和梵谷的心一起跳動。



夕陽




莫奈畫像

如果說馬奈骨子裡還有更多「高貴」的氣質,要藉助傳統的題材來向世人表明自己藝術的嚴肅性的話,那麼莫奈自他的《印象·日出》一畫出名之後,在人們的心目中實際上就是一個「壞小孩」。因為他不關心「有意義的」題材,他只關心一樣事:光與色。


印象·日出

莫奈始終迷戀於對空氣和光的研究。他企圖以自己的畫筆在同一地點的同一題材上捕捉空氣與光的不同變化以達到真實再現自然的目的,這就產生了他的《聖拉扎爾火車站》、《草垛》、《盧昂大教堂》和《睡蓮》等著名的系列風景油畫作品。


睡蓮



孟克畫像

孟克是西方表現主義繪畫藝術的先驅。他的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畢卡索、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藝術養料,德國和法國的一些藝術家也從他的作品中得到啟發。



吶喊蒙克與姐姐關係十分相好,感情極深,她的死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蒙克的神經。接下來他的妹妹也患了精神分裂症。這一系列的打擊所引發的傷痛,深深地印在了蒙克的內心裡,決定了蒙克的性格和他前半生創作的基調。在這一時期,他畫出了他最重要的作品《吶喊》。畫面表現的是一個形似成形嬰兒的小人張著口從橋上跑來,遠景是海灣和落日景象.天空像滾動著的血紅色波浪,令人感到震顫和恐怖,仿佛整個自然都在流血。



生命之舞

蒙克後來在談及此畫時說:"我和兩個朋友一起走著,夕陽西沉,天空變得像血一樣紅,我忽然無精打採,極度疲倦地止住腳步,黝黑色的海峽和道路顯示著血與火一樣的光舌.朋友走著,我卻一個人停在那裡因不安而顫抖著,我感到了自然強烈的吶喊." 



高更畫像

保羅·高更厭倦歐洲文明和工業化的社會,對傳統藝術的優美典雅也相當反感,他嚮往原始和自然的生活。保羅·高更希望在原始民族、東方藝術和黑人藝術中尋找一種單純率真的畫風,創造出既有原始神秘意味又有象徵意義的藝術。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往何處去?


高更晚年的生活孤獨抑鬱,其間創作的重要作品《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往何處去?》,反映出了他極端苦悶的思想。他那起伏多變的生活境遇,以及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使高更作品的思想內容比較複雜,難於理解。但是,他畫中那種強烈而單純的色彩,粗獷的用筆,和東方繪畫風格的裝飾性,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美感。




Manao Tupapau




此次作品展展品多在1880至1930年間完成,橫跨歐洲北美等地區的不同畫家,但都反映畫家以藝術形態來反抗生硬的宗教統治和精神上的解放的藝術追求。這些作品只會在多倫多待到明年一月呢,目測多倫多的文藝青年們已瘋,不抓緊的話就只能漂洋過海長途跋涉去巴黎看啦。 每周三晚6點至9點會有特價12.5 元的門票哦。每半小時可以入場一次,買票的時候在官網上選擇想去的時間段就可以啦。


地址:

安大略美術館 Art Gallery of Ontario

317 Dundas St. W.

Toronto

時間:

2016.10.22 - 2017.01.29

https://www.ago.net/



都快去下載覓迷!這有最專業最潮的城市體驗家帶你玩轉多倫多~



或直接在APP Store / Google Play 中直接搜索eventpick下載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顧佳為何說莫奈的睡蓮能買到,有錢買不到梵谷向日葵
    今天我們先說的這部劇叫做《三十而已》,這部劇應該都有看了,那麼人設備受好評的,也是很多女人所嚮往的樣子,而她作為一個完美的賢內助也是很多男人夢寐以求的女人。還記得在劇中顧佳為了讓兒子去貴族幼兒園上學,特地帶全家人去幼兒園面試,結果因為一個「首都」的問題導致孩子面試沒通過,還把老師給咬了。
  • 從超級富婆王太太那句「梵谷的睡蓮」……看《三十而已》裡無處不...
    先來看看讓《三十而已》出圈的「梵谷的睡蓮」。 圖文/《美術報》 01 莫奈&梵谷 劇中TOP級富太太王太太一句「梵谷的睡蓮」引發了網友的群嘲。
  • 把莫奈《睡蓮》買回家卻說是梵谷畫的,有錢人鬧出笑話卻不自知
    《三十而已》熱播,劇中王太太的一句「梵谷的睡蓮」引發了網友的群嘲。《睡蓮》是莫奈的代表作。你知道法國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到底有多愛睡蓮麼?這一切要從莫奈搬到巴黎周邊的吉維尼小鎮說起。1883年,莫奈搬去吉維尼並在這裡建了自己的一個專屬花園。
  • 站在世界巔峰的繪畫大師,莫奈和梵谷,你更鍾愛誰?
    印象畫派大師莫奈和梵谷,你更鍾愛誰?今天呢,我們來看幾位藝術大師的生前最後的作品,感受下這些藝術大師不為人知的一面。那麼在他們的畫作裡都有哪些內容呢?一起跟著小編來看一下吧!1.莫奈遺作:睡蓮系列首先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著名的印象畫派大師莫奈,早年間莫奈因為一幅《日出印象》而成名。當然我們也熟知莫奈最愛畫花,睡蓮更是他晚年最為鍾愛的題材。
  • 梵谷的睡蓮?《三十而已》中被王太太認錯的,究竟是怎樣的名畫?
    王太太自然略帶輕慢的回答買贗品多掉價,這是在拍賣會拍下的梵谷的《睡蓮》……剛剛還在震驚有錢人的世界太奇妙的顧佳,一下子就變得不自然了,因為她知道王太太犯了一個十分低級的常識錯誤,就如後來差點與王太太鬧翻時說的那樣:梵谷畫的最出名的是向日葵,那副《睡蓮》是莫奈的作品……那麼這究竟是一幅怎樣的名畫呢?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位印象派大師。
  • 買得起《睡蓮》卻不知道莫奈?邀請土豪太太來這看看,絕對漲知識
    最近的熱播劇《三十而已》裡有這樣一個橋段:女主角顧佳勇闖太太圈,但在土豪王太太家裡看到世界名畫《睡蓮》的那一刻,還是驚呆了。她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世界級名畫會被掛在鄰居的客廳裡。而更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在拍賣行買下這幅畫的王太太竟然連莫奈都不知道,還說這是梵谷的《睡蓮》。
  • 莫奈的睡蓮,你真的看懂了嗎?
    莫奈這一生,畫了近250幅'睡蓮',所以你走哪都能撞見,
  • 近150年來首次在中國展出,莫奈《日出·印象》究竟牛在哪
    《日出·印象》是法國馬摩丹莫奈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居然真的來了?是滴,它還帶著莫奈其他真跡一起來了!說實話,看到這個展訊時,我也不敢相信,在了解確認後才知道,原來因為法國的疫情,藏有這幅畫的博物館閉館了,才有了外借展出的機會。
  • 看莫奈日出·印象畫展,看什麼
    2020年9月18日起至2021年1月3日,「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正式在上海外灘展出。印象派大師莫奈的《日出·印象》真跡首次亮相中國。此次展覽共有47件作品,其中有9幅是借展於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館藏的莫奈油畫作品。許多書畫愛好者和畫家紛紛投入到參觀大軍之中,這就提出一個問題,看莫奈的畫,看什麼。
  • 畢卡索 莫奈 梵谷…他們是怎麼進的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我們來看看它的名家收藏吧! 畫中睡蓮池所在的花園位於巴黎北部吉維尼小鎮,是莫奈親自設計建造的,為了使池水更加清澈,他甚至不惜改變附近河流的河道。雖然裡面栽種著各式各樣的本地花卉,莫奈卻對具有日本元素的睡蓮和小橋情有獨鍾。畫面中藍紫色的水面,變幻莫測,沉靜深邃,令觀者駐足。這一系列的睡蓮池,把莫奈多年來的日本情結表現到極致。
  • 來看看莫奈筆下的雪景
    (莫奈:那14年,我的畫裡全是她)1874年,他畫出了《日出·印象》這幅名作,印象主義也因此誕生了。但是在1878年到1881年之間,也就是1879年妻子卡米爾去世之後,莫奈的創作的確出現了風格的不確定。這段時間莫奈居住在維特伊。在維特伊,莫奈創作了不少雪景圖。
  • 法國莫奈花園:忘了時間的睡蓮依然綻放
    莫奈花園奼紫嫣紅,爭妍鬥豔,素雅的睡蓮卻是永遠的主小鎮吉維尼:不變的法式田園鄉村是那麼的美,我忍不住寫信給你,邀你來看看此時美麗的花園沒想到,不算熱門的莫奈花園也要排隊,這還不是睡蓮盛開的季節。排在我們前面的是一對老年夫妻,也許是排隊太悶,回過頭來和我們聊天。「Japanese?」「No, Chinese。」當他們得知我們很喜歡莫奈,老先生點頭道:「Very nice。」這對英倫夫妻保持著盎格魯- 撒克遜人的老派風度。以後在花園裡相遇幾次,都以微笑問候。
  • 莫奈真跡《日出·印象》近150年來在中國首展,來看攻略
    不是光影也不是高清噴繪,就是莫奈的真跡從法國來了!作為法國馬摩丹莫奈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讓莫奈成為「莫奈」,讓印象派成為「印象派」,這幅作品具有特別的意義。圖源: 天協藝文展覽要不是因為疫情之下馬摩丹莫奈博物館閉館了,《日出·印象》才有了外借展出的機會,否則它幾乎不會離開這座博物館。
  • 百公裡內遊玩佳選|莫奈花園&奧維1日|巴黎商務車出發!莫奈花園&奧維一日遊!參觀梵谷最後的故居奧維小鎮
    行程亮點:參觀梵谷最後的故居奧維小鎮,尋找梵谷畫中實景!遊覽莫奈花園!法國歷史文化風情等你來體驗!之後前往莫奈花園。傍晚啟程返回巴黎,約晚上20點00分左右抵達巴黎。以上行程簡介僅供參考 ,領隊有權根據當天實際路況等原因調整參觀時間和景點先後順序,以當天實際情況為準。
  • 莫奈和他痴迷的「睡蓮」
    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也是印象畫派的領導者,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參與,他將自己的畢生精力都投入到繪畫中去,對藝術界產生了持久深刻的影響,代表作品有《睡蓮》、《印象·日出》、《乾草堆》等。
  • 莫奈花園裡的睡蓮
    其中有一間的展廳整個牆壁都是莫奈的畫作《睡蓮》。當時以為莫奈花園就在橘園美術館內部,那天急匆匆參觀完橘園美術館,沒有發現花園,心想是不是那天花園未開放,後來從網上查了一下,原來莫奈花園不在橘園美術館裡,它距離巴黎還很遠,於是打消了去一趟的念頭。但我對莫奈花園始終念念不忘。
  • 英國BBC對梵谷《向日葵》的深度介紹
    在英國國家藝廊裡,有一幅畫,總是有人駐足欣賞,久久不肯離去。這就是梵谷的《向日葵》。每年有幾百萬人來看這幅畫。(小編語:文森特·梵谷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文後將為您一 一呈上)這個階段,印象派對他的影響很大,他瘋狂的吸收著印象派畫家的風格,比如莫奈、畢沙羅、高更等。尤其是修拉的點彩畫法成為梵谷主要模仿的風格此時的梵谷像吸塵器一樣吸收著印象派畫家的菁華。
  • 魔都的莫奈狂躁症:莫奈畫展排隊2小時才能入內
    在上海,K11曾在商場內安放一群小豬跑來跑去,為人津津樂道。這次莫奈特展共展出55件展品,包括40幅莫奈真跡、12幅其他印象派大師作品以及3件莫奈生前所用物品,展品均來自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美術館,由莫奈兒子米歇爾捐贈。這是中國大陸第一次莫奈專題特展,展覽規格之高可想而知。
  • 莫奈印象記|私享藝術
    冬季通往聖·西米翁農場前的路十多歲時的莫奈已小有名氣,小城裡的人都知道有這麼一個小小漫畫家,更有上門來求畫像者,有時來的人竟比來他們家買雜貨的還多。小小的莫奈得意極了,他為自己作品開出的價格是每幅20法郎,他很快地成為一個「城裡的要人」。
  • 風中搖曳,從梵谷到莫奈,終歸心屬鳶尾
    鳶尾花色彩斑斕,但一襲紫色身影,依舊是鳶尾花給人的初印象,只因文森特·梵谷創作的《鳶尾花》名氣太盛。《鳶尾花》,文森特·梵谷(Vincent Van Gogh)1889, The J.《自畫像》,文森特·梵谷(Vincent Van Gogh),1889,奧賽博物館,巴黎寂靜的救濟院裡,鳶尾花成為了他新一任靈感繆斯,初到救濟院的第一周便創作了《鳶尾花》,送給他母親。這是一幅很美的作品,梵谷似乎也和喜歡向日葵一樣喜歡著鳶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