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日,杭州市區最高氣溫25℃,成為杭州有歷史記錄(1951年)以來最熱的一個2月1日。
之前最高紀錄為1966年2月1日的16.7℃。
前五年的2月1日最高氣溫比較
2013年2月1日16.3℃
2012年2月1日10.3℃
2011年2月1日6.5℃
2010年2月1日9.5℃
2009年2月1日13.8℃
「我活了二十多年,頭一次在過年期間只穿件襯衫在外面呆一天。
「我不是在三亞、不是在峇里島,就是在普普通通的西湖邊……」
昨天下午,本報攝影記者陳中秋在微信朋友圈裡連發這樣兩條內容,描述著杭州超乎尋常的溫暖。
昨天白天,杭城最高氣溫衝到了25℃。是的,你沒有看錯,25℃,這樣一個幾乎要接近夏天般的氣溫。
在原該最冷的冬天、在經常雪花飄飄的春節,這兩天的杭州溫暖似春,如果再誇張點甚至可以說成「有一點初夏的微熱感」。
昨天下午,西湖上來了一個「白娘子」。陳中秋攝
六十三年來
杭州最熱的2月1日
昨天最高氣溫25℃
從1月30日也就是除夕開始,因為沒有冷空氣影響,陽光又不斷向大地揮灑熱量,杭州開始迅猛升溫。
1月30日,市區最高氣溫22.3℃;1月31日為20.2℃;昨天更是升到了25℃。
如果就2月1日這一天來說,昨天是杭州有歷史記錄(1951年)以來,最熱的一個2月1日。之前最熱紀錄是1966年2月1日的16.7℃。
杭州市氣象臺說,這次不僅破了紀錄,而且「大大超過了歷史同期的日最高氣溫」。
不僅是單日,如果就2月初來說,昨天也可以排上杭州自1951年以來最熱榜的「亞軍」。「冠軍」是1993年2月6日,當天最高氣溫為26.3℃。
其實,或許不用看這一組數據,昨天在杭州的我們都已經很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一份微熱。
為什麼會這麼熱?
因為冷空氣就是下不來
這個冬天以來,我國大部分地方都比往年要暖和不少。
氣象專家分析說,入冬來偏暖,主要是因為在北極形成的極地漩渦,今冬明顯偏向西半球運動,它分裂出來的寒潮和冷空氣給北美地區帶來史上罕見低溫天氣,比如我們最近經常聽到的美國暴風雪。與此同時,東半球氣溫就會相對高一點。
但接下去冷空氣強勢襲來,不知道會不會逆轉之前的「偏暖」?
昨天,中央氣象臺發布了今年以來的首個寒潮藍色預警——
今年以來,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整體不強,造成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華北、黃淮、江淮等地更是偏高2-4℃。但2月2日起,隨著一股強冷空氣的到來,這種天氣格局將得到改變。
今、明兩天,內蒙古、華北、東北、黃淮以及江淮等長江以北地區將先後受強冷空氣影響,大部分地區會降溫6-10℃,其中內蒙古中部及東北地區中南部、華北北部、黃淮東部等地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0-14℃,局地可超過14℃。
今天,東北地區北部有小到中雪,局部有大雪。2月4日至6日,中東部地區將出現一次較大範圍雨雪天氣過程。
大家如果後面幾天有往北走的打算,要小心雨雪,一路上都會比較冷。
後天立春
杭州剛好降溫可能無春意
當新春假期還沒有結束時,我們將迎來新一輪的節氣轉換了。
後天(大年初五)起,我們將進入「立春」節氣,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
作為一個出現在冬天,名字裡又帶「春」的節氣,「立春」給人的感覺總是溫暖,美好,充滿希望,仿佛春天已經踏著輕快的腳步來到了我們身邊。但實際上「立春」並不代表春天來了,對杭州來說,從「立春」到真正的春天,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杭州一般總要等到3月下旬才會進入氣象學意義上的春季)。
特別是今年「立春」,因為冷空氣的影響,杭州剛好下雨、降溫,一點春意都沒有,冬天依然擲地有聲。
不過,今年「立春」在新春裡,倒是有不少民間習俗大家可以趁著假期,不怕麻煩地做起來,比方說做個春卷吃。
農曆甲午馬年
有「兩頭春」
因為每年過年的日期不固定,而「立春」一般在陽曆2月4日或5日,所以對照過年和立春的時間,我國民間還有不少傳統說法。
比如說今年,按民間說法就是有「兩頭春」的吉祥年。
農曆甲午馬年從2014年1月31日開始,到2015年2月18日結束,共383天。
2014年和2015年的立春都在2月4日,所以甲午馬年在年初和年尾各有一個立春,民間把這叫做「一年兩頭春」或「雙春年」。
按照老底子的習俗,這可以算是難得的好年景,還特別適宜結婚哦。
雖然我們都知道這樣的說法沒有科學道理,但在新春裡聽到這樣一個「吉祥的消息」,就當做是美好期盼也挺好的。(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