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西湖邊,陽光下的氣溫突破了40℃,遊客揮汗熱遊。 拍友裡爾 攝
浙江在線7月1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吳朝香 金丹丹 見習記者 盛燕丹)「熱」,絕對稱得上是這幾天的關鍵詞。一出門,人們脫口而出的幾乎都是「好熱啊。」
數據也印證了人們的體感,杭州最高氣溫已飆升到38℃,昨天(7月13日)上午10點09分,杭州市氣象臺發布今年夏天首個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和大熱天相匹配的是最近一直在流傳的一個消息: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榜單,通過綜合分析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的氣象資料,公布了中國夏季炎熱城市榜單,杭州排名第三,被稱為「新四大火爐」。
雖然之後經證實,這個榜單並非最新,而是5年前的一個舊榜單,算是舊事重提。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早在2012年,杭州就已經被冠上了「四大火爐」的頭銜。
既然說杭州是新火爐,那麼杭州的夏天到底有沒有變熱?這只是一種體表的感知,還是確有數據可查?最近幾十年來,杭州的高溫天是否在增加?夏天的平均氣溫又是否在升高?
近日,全國多地現高溫模式。 新華社發
近年來的全國火爐榜單
杭州是常客
先來看看這份流傳中的榜單,它最早出現是在2012年。當年,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對最近31年的氣象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結果表明,全國夏季炎熱程度靠前的10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為: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西安、南京、合肥、南寧。
新華網在2013年的一篇報導中,引用武漢區域氣候中心數據表示,杭州夏季的平均最高氣溫和平均氣溫這兩項數值,本世紀頭十年與上世紀六十年代相比,分別增加了1.1℃和1℃,達到32.8℃和28.1℃,變熱速度超過武漢。因此成為火爐城市。
最新一個數據是中國天氣網在2016年城市天氣大盤點中公布的年度火爐:重慶、杭州、南寧名列前三。它參考的數據比較簡單,就是當年日最高氣溫大於等於35℃的天數。三個城市的數據分別是45天、39天和37天。
今年7月11日,國家氣候中心回應了「火爐」話題,稱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火爐是會越來越多的,熱會成為一種新常態的,誰是火爐,火爐排名不重要,重要的是社會各界都要積極行動起來,採取有效措施減輕高溫熱浪對生活的危害。
2016年,中國天氣網根據當年日最高氣溫大於等於35℃的天數,盤點出的火爐城市。
60年來
杭州高溫天有增加趨勢
那麼杭州的高溫天是不是越來越多?以及變熱速度是不是越來越快呢?
浙江省氣象臺高級工程師毛燕軍找出1951年到2016年之間高溫天(日最高氣溫≥35℃)的數據做了一個對比:
這66年間,高溫天數最長的是1955年,有53天,其次是2013年,51天;高溫天持續40天以上的有7年,其中5年都是在上世紀90年代以後;高溫天只有個位數的有6年,基本集中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
毛燕軍還據此畫了一張簡單的杭州歷年高溫日數序列圖,從圖表上,高溫天數多少的分布呈現一種起起伏伏的狀態,和年代並沒有特別明顯的正向關係,也就是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和本世紀前十年間,都會出現高溫天數增多或減少的情況。
「從趨勢上看,高溫天數的確有增加,但並不明顯,總體上看,還是比較平穩的。」在毛燕軍看來,高溫天的年際變化還是比較大的,也就是每一年有多熱,受當年的大氣環流形勢影響很大。
舉個例子,2013年是比較熱的一年,那一年夏天的平均氣溫是29.5℃。到了2014年和2015年,這個數字分別是26.5℃和26.4℃,這兩年,被稱為涼夏。
到底熱不熱
專家稱要分情況看
記者查看了2006年到2016年間,杭州夏天的平均氣溫,最高就是2013年,最低恰是2015年,基本維持在27.8℃左右,變化起伏並不大。
根據毛燕軍的說法,杭州近30年來夏天平均氣溫數值是27.2℃。
對於杭州是「新火爐」的說法,毛燕軍也有自己的看法。
「出這麼一個排行榜,自然有它的依據。不過,它計算的數據是到2011年,到現在已經有五六年的變化,另外,依據的指標不一樣,結果肯定也不同,比如只考慮絕對溫度,還是將溼度、風力這些指數也考慮在內。」毛燕軍舉例說,同樣的溫度和溼度,如果有風,那麼體感就完全不一樣。
杭州的夏天到底熱不熱,毛燕軍覺得要分開看。
杭州的夏天一般是6月到8月,6月份因為有梅雨,氣溫都不會太高,但是溼度大;氣溫最高的月份大多是在7月;到了8月,因為有颱風,又會涼爽很多。
「所以夏天這三個月,每個月都有特點,感覺也不一樣,排行榜裡,更多是把這些給平均化了。」
高溫不怕
怕的是遇上高溼
不僅是杭州,對大多數地方來說,7、8月都是一年中最熱的兩個月,中國天氣網曾根據1981年到2010年省會級城市7-8月高溫數據做過一個統計:
常年7-8月平均最高氣溫排行榜中,最高的是福州,34.1℃;其次是南昌和廣州,分別是33.3℃,33.2℃;杭州和重慶則以33.1℃並列第四。
極端高溫最高的是重慶,43℃;福州和杭州分別以41.7℃和41.6℃排名第二、第三。
連續高溫最長日數中,最長的是長沙,47天,杭州只有26天。
如果從絕對溫度來看,杭州的氣溫並不算「拔尖」的,之所以被吐槽熱,很大一個原因還和溼度高、溫差低有關。
如果白天酷熱,但夜晚涼爽,這樣的夏季,日子並不算難過,北方很多城市大多如此。但在南方很多地方,即便到了晚上,最低氣溫依舊居高不下。
記者從浙江省氣象臺了解到的數據顯示,2016年,杭州7、8月份最低氣溫有15天都在28℃以上,最高的一天達到29.6℃。而在2015年,只有一天的最低氣溫在28℃以上。這也能從另一方面解釋,為什麼2016年的夏天會比2015年熱很多。
再加上南方高溼的環境,體感溫度會更上一層。
中國天氣網曾引用美國炎熱指數表明,當日最高氣溫大於等於32℃,且日平均相對溼度大於等於80%時,體感溫度會超過45℃,稱為桑拿天。根據1981年到2015年的數據,排出最易蒸桑拿的省會級城市TOP10,海口名列第一,杭州排第七。
而近三四年來,杭州七八月份每天的平均相對溼度都在80%以上,也就難怪會白天熱辣辣,夜晚黏噠噠。
中國天氣網同樣根據近30年的數據,在2016年製作了一份全國省會級城市夜間火爐城市排行榜:超過28℃平均天數(日),杭州有3.7天,排名第七。最低氣溫極端值,重慶以32.8℃位居榜首,而杭州曾到過30.7℃,排名第九。
城市在變熱,我們怎麼辦
專家建議,城市建設中要給風留個通道
為什麼夏天沒那麼涼爽了?有什麼辦法,能使城市的夏天氣溫低一些?讓夏風吹進來?
拋開數據不說,如今的夏天比以前熱了,的確是不少人最直接的感受。
很多老杭州人都回憶,早些年,搖著一把蒲扇就能挨過夏天,如今空調開足還是難熬。
為什麼夏天沒那麼涼爽了?有什麼辦法,能使城市的夏天氣溫低一些?讓夏風吹進來?
我們一起來聽聽幾位專家的看法。
樓越來越高
風越來越少
王偉武是浙江大學城市規劃理論與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他從2003年開始就在研究一個問題:城市建設中,怎麼能給風留一個通道,讓更多的自然風吹進來。
按照他的理解,杭州夏天的熱島效應就是因為沒有風。「在杭州這麼多年,我的感覺是越來越熱了。」
除了機動車保有量在增加,城市空調裝得越來越多。王偉武把夏天變熱的原因之一歸結為沒有風,而阻擋風吹進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城市的建築高度越來越高,建築密度越來越大。
「錢塘江和運河交接處本來是一個風口,可以有風吹進來的,但現在你看,江邊到處都是屏風樓,風自然就進不來了。」
在王偉武看來,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環城東路以西以及文三路一帶,以前的建築都不高,現在都成了高樓;火車東站附近、三堡四堡五堡一帶也是高樓遍地……原來的房子都是四五層,如今基本都20層以上。
「其實蓋高樓也沒關係,但樓和樓之間的間距一定要寬,換句話說,也就是建築密度不要太大。或者說不要街道兩邊都是高樓,而是有高有低,或者慢慢高上去,建築形態講究一種層次感。」
這樣的做的理由是熱氣是往上走的,容易揮散開,而四周的冷氣也能進來。
杭州的地形是三面環山一面城,臨安、富陽都會送風過來,但如今這幾個方向的風都被「拒之門外」,東部是平原,本來可以從紹興、蕭山、寧波吹來海風,但這些地方現在又建了大量的工業區,反而成了一個熱源。
城市的規劃建設過程中,忽略了建築形態、建築高度和密度這些因素,也沒有考慮風流動的規律,自然就堵住了天然的風道。
「風道能發揮作用和原有的地形結構有很大關係,不是僅僅考慮建築密度就可以了。比如有比較寬的河流、有綠化帶、主幹道走向和風向一致,才能發揮好的效果。」
因此,王偉武一再強調,風道及城市氣候問題應該在城市規劃與建設的各個階段考慮。
溼地漸漸消失
氣溫漸漸升高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譚季青是2002年來到杭州的,那個時候他住在古蕩附近。「你聽這個名字,就知道它是一個有蘆葦地的地方,你現在看不到了吧。」
譚季青覺得,大片溼地的漸漸消失,帶來的後果就是城區的氣溫漸漸升高。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杭州距離副熱帶高壓比較近,是很容易成為火爐的地方,但在古代,它為什麼沒那麼酷熱,就是因為它有大片的溼地,具備一種自然調節的功能。」
譚季青的這種看法和王偉武不謀而合。
「杭州古城是比較小的,幾個城門出去就是橋,有橋自然就有水,還有許多叫『蕩』的地方,也是水。」王偉武說,如今的西溪溼地對區域小氣候的調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更早的時候,它的面積更大,可以說,西溪溼地能連著運河,覺得難以相信吧。」
留風道,種綠植
降溫的路不算好走
那麼在如今的城市建設現狀中,如何做,才能給酷暑降溫呢?
風道建設一直是王偉武堅持的:在未來的城市規劃和建設中,有意識地多預留一些風道出來。
「我們目前做的研究是,發現那些有潛力變成風道的地方。而要真正實現,是需要各個部門的合作,也更需要決策層的協調。」
除此之外,王偉武還提出一個他自覺比較理想化的建議:就是在建築物頂以及整個外立面做綠化,也就是達到一種用綠化遮牢建築的效果,「這算是一種補救措施吧。不過這種垂直綠化可能還要考慮安全隱患。」
王偉武感嘆,城市裡太缺乏大型公園,「更多的是一些小公園,綠化的確做得也蠻好,市民健健身也不錯,但如果從調節氣候的角度來看,這些是遠遠不夠的。」
而對用增加綠化面積來降溫的做法,譚季青也給出了提醒。
「綠化對氣候的調節,效果最好的是用自然生態系統。如果是人造林的話,不是隨隨便便種些樹就可以了,而是要講究層次,比如什麼樣的灌木搭配什麼樣的草,這樣才能達到調節的目的。」
【浙江新聞+】
這些給城市降溫的「藥方」
風道:2015年,記者已從杭州市規劃局等部門獲悉,杭州市正在進行城市風道的相關研究,而且,在國內首次運用計算機對城市風道的建設進行數據模擬分析。
杭州市規劃局表示,城市風道的建設,主要就是對整個城市生態環境的一種改變,它其實就是一個保護帶,起著生態維護的作用。杭州目前規劃有六條生態帶,其實,就是類似於城市風道。
綠化:合理種植的城市植被能夠有效地幫助城市降溫。比起在道路兩旁鋪設草坪,多層的喬木和灌木能吸收更多的熱量。草皮式屋頂、屋頂花園、陽臺和外牆上攀爬的藤類植物都有良好的隔熱降溫作用。
浙江農林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杭州市區,天目山路、西溪溼地等森林草木覆蓋較多的地方,白天溫度比城市中心區低2至8℃,而溼度平均比城市中心高10%至20%左右。可見,塊狀森林的降溫作用最大,約為4至10℃。通過對西湖區塊和濱江錢塘江區塊的森林樣地進行觀測,分析得出樹木遮陰可降溫0.2℃。豐富的植物群落結構帶來的降溫效果明顯,其中又以喬木、灌木、草本結合的群落結構降溫最有效。
7月13日,杭城氣溫不斷飈升。據氣象部門預報的最高氣溫為38℃,並發布了高溫橙色預警信號。而午後的西湖邊,陽光下的氣溫突破了40℃,遊客揮汗熱遊。拍友 裡爾 攝
杭州市氣象臺昨發布今年首個高溫橙色預警
蒸烤雙拼模式才剛剛開始,18日略涼快
熱熱熱!
入伏才兩天,我們就被威猛高溫烤得七葷八素了。
入伏頭一天,我省多地氣溫創下今年新高,麗水青田39.2℃,杭城也飆到了38℃,這是杭城今年首次突破38℃。而昨天(7月13日)繼續高溫模式,全省共有27個縣(市、區)最高氣溫超過37℃,最高氣溫花落餘姚38.6℃,杭城最高37.3℃。地面溫度更高,昨天(7月13日)水泥路面最高溫度達到67.7℃,默默心疼行走在天然烤箱中的自己……
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一直到下周初,都是一樣地在熱浪中翻滾。
杭州市氣象臺昨發布
今年首個高溫橙色預警
浙江省氣象臺昨天(7月13日)16點繼續發布高溫報告,由於受副熱帶高壓控制,近期內我省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預計今明兩天全省大部分地區的最高溫度在36~38℃,局部可達39℃。
杭州市氣象臺昨天(7月13日)上午也發布了今年首個高溫橙色預警,預計市區未來2~3天還將繼續出現高溫天氣,最高氣溫可達36~38℃。今天(7月14日)水泥路面最高溫度預計在64~68℃。夏日炎炎,紫外線輻射較強,腳底又如火燒,外出防曬防暑的大招都要記得使出來啊!
雖然三伏天裡高溫酷暑是主角,但還是要注意午後雷陣雨,注意防範局地強對流天氣。昨天(7月13日)午後,麗水、台州、溫州、寧波等地就出現了分散性雷暴天氣,遂昌、青田、龍泉等地出現強降水,青田、文成、慶元、天台等地出現8~10級雷雨大風,遂昌和青田局地出現冰雹。
杭州市氣象部門表示,這兩天副熱帶高壓的強度略有減弱,杭城午後也可能會出現短時雷陣雨天氣。
再來看看具體的天氣預報情況,今天(7月14日)全省晴到多雲,午後部分地區陰有陣雨或雷雨,有雷雨地區局部伴有短時暴雨和8~10級雷雨大風。明天全省晴到多雲。
高溫天才剛開始
這高溫要持續多久?
氣象專家說,我省出梅後就進入高溫天氣,從7月中旬到8月上旬,是高溫真正發威的時候。盛夏季節如果沒有颱風,那關鍵詞就只有一個「高溫」,這也是我省夏季的基本「套路」。每年的高溫天,也基本上集中在這個時段。
近幾年來,杭州出現過幾個高溫天?
根據氣象部門的統計,杭城在2016年有39個高溫天,最高溫40.3℃;2015年,總共出現14個高溫天,最高溫39.1℃;2014年,總共17個高溫天,最高溫37.9℃;2013年總共53個高溫天,最高溫41.6℃。
根據杭州氣象部門之前的預測,杭州年夏天會特別熱。預計杭州今年高溫日數明顯偏多,可能有夏伏旱,並有階段性高溫熱浪出現。預計高溫日數有35~40天,比常年(27天)明顯偏多,夏季極端最高氣溫可能超過40℃,還將出現較為明顯的高溫時段,杭州中、西部地區有可能出現階段性乾旱。
從7月5日出梅以來,到昨天(7月13日),杭州已經出現了6個高溫日。掐指一算,深吸一口氣,路漫漫啊。而且,和北方的高溫相比,南方的高溫和高溼搭配,更加使人感到悶熱難耐。省氣象服務中心的小夥伴形容,是「蒸+烤」的雙拼模式,除了燒烤,還有住蒸籠的感覺。
副高是高溫製造的好手,動不動虐虐我們,但它也不是絲毫不講情面。在副高的控制期間,它也有周期性變化,有進退,若是稍稍退一退,雷陣雨天氣就會略多些,雷陣雨來了,地面溫度就能降一降,高溫也不會那麼容易上去。
然而副高的性格難以捉摸,變化周期不是固定的。按照目前的預報來看,7月18日左右,最高溫會略下來一些,杭州18日的最高溫在3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