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甘南,這是個很耐人尋味的地方。有些地方哪怕是你輕輕的停駐一下,也能讓你在日後的生活裡常常的念想起,仿佛有一塊磁鐵,緊緊的吸附了你的一部分。提起甘南,很多人的感覺是既陌生又熟悉。說陌生,是因為也許連它的地理位置都搞不清楚,說熟悉,是因為只要一提起郎木寺或拉卜楞寺,就會發出「哦,原來是那裡」的感慨。
高聳入雲的峻山雪嶺與雄偉壯麗的佛殿廟宇相映生輝、波浪翻湧的江河湖泊與古樸蒼涼的歷史遺存相伴亙古、遼闊無垠的草原溼地與載歌載舞的藏家兒女相依相存……九色甘南香巴拉,一片令人魂牽夢縈的人間淨土,常常游離在人們的夢幻和遐想之間,壯闊的自然風光與獨特的人文景觀,共同構成了一體多元的文化高地,呈現著永久的神秘和魅力。
甘南其實顧名思義,就位於甘肅南部,與青海、四川接壤,電影《天下無賊》就曾在這兒取景。然而在以往甘南的攻略中,它往往是作為「中轉站」的角色而存在。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去甘南只為看郎木寺或拉卜楞寺,不值得專程到訪,因此不妨在去西藏或去新疆的路上途經,畢竟從甘南出發,往北可走絲綢之路去烏魯木齊,往西可走青海入藏,地理位置猶如字母Y。
郎木寺這個位於四川若爾蓋縣和甘肅省碌曲縣交界處的古舊小鎮,卻透出幾分繁華,熱鬧時甚至達到了名副其實的摩肩接踵。別被名字騙了,郎木寺並不是單純的寺廟,而是一個被老外們稱為「東方小瑞士」的小鎮。
從夏河出發,坐上開往郎木寺的長途車,就等於坐上了觀光巴士,窗外的景色美不勝收:大片的草原、成群的犛牛。而下了車,跟隨當地村民的腳步,轉過幾個山彎,一個寧靜安詳的小村便出現在眼前了。一條以白龍江為源頭的小溪穿村而過,將這個風景如畫的小村寨分為甘肅和四川兩個部分:江北屬甘肅,江南則屬四川。
村中有兩座藏傳佛教的喇嘛廟分別在白龍江兩岸,甘肅的叫郎木寺,四川的叫格爾登寺,中間有一座清真寺,3座寺院的塔尖互相映照,構成和諧平衡的圖畫。郎木寺就是這樣一個和善、包容的地方,藏傳佛教和伊斯蘭教平等存在,藏族、喇嘛、穆斯林和漢族和平共處。你能在十字路口看到身披袈裟的喇嘛、披著黑色頭巾的穆斯林婦女和穿著藏袍的小夥子,他們在攤子前挑選貨物的場景一起出現在你的鏡頭裡,有時這畫面中還有世界各地旅人的身影。
郎木寺的美麗是恬淡寧靜的,高山、草原、松林、溪流在這裡匯聚,有種世外桃源的意境。郎木寺的清晨和黃昏是最迷人的,有令人迷幻的光線,清晨的薄霧和炊煙一起籠罩著山坳中的小村。時常流動著一幅幅詩意的景象:頭戴披巾的穆斯林大嬸提著拖把到小溪邊涮洗;提水的老婦人站在岸邊,向河對面的鄰居問候、聊天;晨光靜靜地打上屋簷和塔尖,三三兩兩的信徒結伴走向轉經殿,漸漸地寺廟裡傳來喇嘛晨誦的聲音……而當黃昏降臨,郎木寺便籠罩在一片安詳的夕陽之中,佛塔、清真寺和民房的屋頂都呈現出溫暖的光澤,僧舍的屋頂上也升起了炊煙。
在郎木寺住上幾天才能體味那種恬淡致遠,到與郎木寺遙望的松樹林去散步,在夕陽下觀賞如火的紅石崖,沿白龍江去峽谷中探密,去後山的天葬臺看一輪滿月懸在藍天上,晚風習習,草甸鬆軟,是忘憂境界。
傍晚的郎木寺是一天中最美麗的時候。整個寺院籠罩在金色的光圈中,就像加了濾鏡,紅色愈紅,綠色愈綠,連綿成片的寺院和民居在山谷間錯落堆疊。以白龍江為界,甘川兩邊鎮子的風情各不相同,甘南朗木寺是葛魯派黃教寺院,規模宏偉,飛簷翹角,紅牆金瓦金頂,裝飾豪華;白龍江另一邊納木鎮的「格爾底達倉納摩」寺則屬於苯缽教,寺院多為白牆,琉璃為頂,端莊肅穆。光是看著這樣一幅景色,心裡怎麼可能不寧靜?
別以為去甘南就得背包徒步吃盡苦頭,其實,如今當地也有很多小資生活,比如在郎木寺鎮,就有一家「麗莎咖啡」,在驢友中很是出名。咖啡店的面積不大,木製的桌椅和皮質的沙發圍繞著一個藏式的銅爐灶,滿滿一面牆都是各地遊客的留言、塗鴉,很有些小情調。
據說,這裡是許多外國人十分青睞的地方,還能吃上「中西合璧」的西餐,比如犛牛肉漢堡、三明治等等,很有一種穿越的感覺。而且,這裡的蘋果派更是大受歡迎,有許多遊客來到夏河一定要來這裡就是為了嘗嘗這裡的蘋果派。在郎木寺,還有一個格桑馬隊,遊客們可以根據他們固定的日程或是自行選擇日程進行1日或2日的郎木寺周邊騎馬遊。這樣的行程完全不趕不累,還能悠閒地體驗當地牧民的生活,舒適輕鬆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