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肺臟過度充氣,細支氣管遠端氣腔過度膨脹,或伴有氣腔壁的破壞時,就會出現肺氣腫的症狀。本病的發生多是由於肺腎兩虛所致。現代醫學將本病分為老年性肺氣腫、代償性肺氣腫、間質性肺氣腫以及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等類型。下面,將要為大家介紹的推拿療法主要針對的就是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治療,此類型肺氣腫患者多以慢性支氣管炎為病因,且常年伴有咳嗽、咳痰史。隨著肺氣腫的加重,患者會出現氣急的症狀。早期患者快步行走或登樓梯時會感到胸悶、氣急,逐漸發展至穿衣、說話時也會有氣急的症狀,更有甚者在床上平臥時也會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如果你也存在該問題,就要好好地學習下了。
中醫治療肺氣腫的穴位療法
中醫治療肺氣腫當以扶正為主,結合寬胸理氣,宣肺補腎,健脾和胃。常選取印堂穴、神庭穴、天突穴、羶中穴、中府穴、雲門穴、中脘穴、定喘穴、風池穴、肩井穴、命門穴等穴位。
操作方法
1、患者取仰臥位,施術者坐其一側,用兩手拇指沿著肋間隙自上而下,由內往外治療,約5-8遍;然後分別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天突穴、中府穴、雲門穴、羶中穴、中脘穴,每個穴位2分鐘。
2、之後用輕快的拇指推法或按揉法分別施治於風門穴、定喘穴、肺俞穴、膈俞穴、脾俞穴、腎俞穴,每個穴位2分鐘;然後用小魚際擦法沿著背部膀胱經第一側線直擦,沿著腎俞穴、命門穴橫擦,均以皮膚表面發熱發脹為度;再用虛掌自上而下拍打背部3-5遍。
3、患者位置與上述手法一致,現在患者頸項兩側胸鎖乳突肌前緣抹橋弓穴,約30次;再在面部用兩手的大拇指指腹按揉,由印堂穴向上至神庭穴50次,由眉頭沿眉至眉梢推按50次;接著按揉太陽穴50次,再配合提拿兩側風池穴、肩井穴,各5-10次,結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