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浦東:開放的先行者

2020-12-23 求是網

  長江巨龍般奔向太平洋,「龍頭」入海處,向南垂下一條「龍鬚」——黃浦江,將大上海分割成浦西、浦東。

  「看一百年的中國去上海」,習近平總書記曾對美國中學生說。

  百年中,浦西與浦東,有兩則跨度同為28年的奇蹟。

  第一個28年:1921—1949。13位書生神秘進出浦西法租界一條小馬路,代表50多個首批中共黨員建黨。短短28年,中共翻天覆地,將垂老華夏帶入人民共和國。

  從上海出發的紅色革命,標誌新中國的新生。

  第二個28年:1990—2018,浦東這片被繁華遺忘的荒寂鄉野,陡然冒出離世界最近的現代化新城,不斷刷新中國「高度」。短短28年,從一窮二白,到雲集3萬家外資企業、281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其中1/3落戶陸家嘴,成了中國外資最密集、外資銀行資產最重的地區,更擁有中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浦東經濟總量從1990年的60億元躍升到2017年的9651億元,今年將突破萬億元;財政總收入從11億元躍升到3938億元,增長了357倍。1210平方公裡的浦東,以全市1/5的土地面積,創造了上海1/3的經濟總量……

  浦東的開發開放,標誌著中國的騰飛。

  「浦東發展的意義在於窗口作用、示範意義,在於敢闖敢試、先行先試,在於排頭兵的作用。」2010年,習近平在浦東調研如是說。

  這扇開放「天窗」,透出怎樣的「天機」?

  打出一張王牌:抓住經濟全球化良機,中國落子浦東開發

  若從衛星上俯瞰,1990年前的上海,浦西燈火稠密,浦東則一片昏暗。這個「跨河型都市」,形同跛腳巨人。

  那時,春風已度南海,上海依然泥足。

  1990年前很長一段時間,中央財政的1/6是上海貢獻的。從1960年起,在各省區市GDP榜單上,上海高居榜首20年。改革洪波湧起,全國爭先恐後,身為計劃經濟重鎮的上海負擔沉重,只能坐視兄弟地區趕超。1980—1990年,上海在GDP榜單上不斷下滑,直至跌出前十……

  上海人的日子過得逼仄,浦東1987年前無一戶居民用過管道煤氣。20世紀80年代,《解放日報》在頭版歷數「上海的十個第一和五個倒數第一」,尋找上海發展方向。

  從「前鋒」到「後衛」的滋味不好受。身為長江「龍頭」的上海落寞,長三角乃至長江沿線束縛不前,沿海開放由南而北,上海豈能「斷點」?

  1990年,在上海過春節的鄧小平,從浦西望向浦東,思考中國改革棋局,以及怎樣消除對改革開放的重重顧慮。他心意已決,「機會要抓住,決策要及時……上海是我們的王牌,把上海搞起來是一條捷徑」;「抓緊浦東開發,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

  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宣布開發開放浦東。半個月後,「上海市人民政府浦東開發開放辦公室」掛牌,條件艱苦,數人共用一張辦公桌,人均一隻抽屜,但都充滿幹勁。

  時任上海市副市長、分管浦東開發的趙啟正,慶幸浦東開發趕上經濟全球化和世界性產業結構大調整,與尋找資金投向的跨國企業一拍即合,「中國至少需要兩三個國際級的大都市,才能夠與世界從容地經濟對話」。

  鄧小平說了:浦東對面是太平洋,是歐美,是全世界!「站在地球儀旁規劃浦東」,他們瞄準了倫敦、紐約……

  一場看似遲到的出發,因為高起點而具後發優勢。

  從1990年到2000年,追求「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的浦東,率先開放,快速發展,更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提供了壓力測試樣本。

  浦東落子,滿盤皆活。

  亮出一張金名片:陸家嘴融通世界,國際範兒越來越足

  浦東,陸家嘴。

  有位年輕白領形容,從這裡聳入雲端的樓宇間穿過,仿佛能聽到來自全球的紙鈔譁啦啦翻卷的聲音。

  張大年推門落座金茂大廈辦公室,嵌進了一幅「畫」:背後是隱約的黃浦江以及東方明珠和摩天樓群。他一指窗外:「原來黃浦江盡收眼底,現在被重重樓宇隔得時隱時見……」

  作為全球知名律所、美國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上海代表處合伙人兼首席代表,張大年進駐金茂大廈16年了。

  他腳下的陸家嘴,成為中國第一個以金融貿易區命名的城區。當年,一條名叫「爛泥渡路」的小徑,迎來中、意、日、法、英五國設計師,五種方案各執一端。上海聯合工作組吸取其中先進理念和布局特點,反覆聽取專家意見,最終拿出充分體現國際理念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規劃。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為一個地區規划進行國際諮詢,誕生了第一個匯集國際智慧的規劃方案。

  東方明珠,成為世紀大道起點。這條大道由法國設計師設計,是浦東版的「香榭麗舍大街」,有如浦東乃至上海優美全景的「畫軸」,沿線徐徐展開的,是一簇簇白牆青瓦的中國微型園林,背景則是熠熠生輝的摩天大樓……

  國際範兒的規劃,迅速吸引國際金融以及貿易機構入駐陸家嘴。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上海證券交易所、交通銀行總部來了,還有多個「中國第一」誕生:1992年,第一家外資保險公司——美國友邦保險公司開業;第一家中外合資大型商業零售企業——第一八佰伴開業,日本阿信的創業勵志故事也走近了中國百姓;1995年,第一家外資銀行——日本富士銀行上海分行開張;此後,第一家外資參股銀行、第一家中外合資基金、第一家中外合資展覽中心紛至沓來……陸家嘴成為浦東遞向世界的一張閃亮名片。

  2002年,中國加入WTO不久,張大年隨著律所在上海開設的代表處步入金茂大廈。起初只租了500平方米,隨著業務擴張,他們把一層半樓都租了下來。

  他們有眼光。

  2000—2010年,浦東開發開放從外延式擴張進入內涵式建設的關鍵時期。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四個中心」宏圖明晰,核心區都在浦東,浦東的國際範兒更足了。2010年,主會區設在浦東的上海世博會,底氣十足地向世界擺下長達8個月的「流水席」……

  28年間,浦東累計實到外資789.9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中有310家在浦東設立了機構。「浦東開放是中國的大事件。特別入世後,外資外企湧入浦東,律師業務不斷擴大,我們是受益者。」張大年說。

  而上海建工集團塔吊師傅魏根生,則用他和工友們「吊」起的樓,丈量著陸家嘴的高度,勾畫著浦東嶄新的天際線:環球金融中心,492米;上海中心大廈,632米……當初,因為造南浦大橋,他家從浦西動遷到了浦東南碼頭,「那時想到做浦東『鄉下人』,還勿適意。現在浦東比浦西還『高』啦!看這些樓,就像看我長大的孩子!」魏師傅眼角眉梢全是笑意。

  在浦東,和陸家嘴一樣,被開放「魔杖」一一點亮的,還有張江、金橋、外高橋、臨港、世博園區以及迪士尼落戶的國際旅遊度假區……

  就在陸家嘴建設之時,第一個出口加工區——金橋出口加工區,第一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區,奠定了浦東外向型經濟的底色。浦東引進外資,從一開始就目光挑剔,設置了「高門檻」。精心篩選進入的企業,科技含量足,拉動能力強,衍生出眾多產業鏈。比如羅氏製藥,1994年在浦東建立上海公司,成為第一家落戶張江的中外合資企業,率先建成了包括研發、生產、營銷等環節在內的完整醫藥價值產業鏈,目前業務遍布全國。

  深耕一塊試驗田:制度創新,成為浦東最鮮明的標識

  浦東有過困惑。當政策紅利、資源紅利、勞動力紅利漸漸釋放,後勁何在?開放之風勁吹,暴露很多和國際通行規則不適應、不對接的短板,怎麼辦?

  浦東新區的思路是,浦東先行先試,不是「闖紅燈」,是要創設一套「新的信號燈系統」,更注重「局部突破」和「首創精神」。

  5年前,當「發展起來的問題」日益尖銳繁複,中國再度走到改革攻堅時刻。繼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之後,中央又將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重擔首先交給上海,交給浦東。習近平寄望: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深化改革攻堅。

  浦東再次脫胎換骨,「制度創新」成為最鮮明的烙印。

  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宣布成立,很多人並未意識到,這個位於浦東面積僅僅28.78平方公裡的地方,布下了中國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一著先手棋:以開放倒逼改革、以制度創新倒逼深化改革的重要試驗田,平靜開犁。

  一家美國財經網站一語道破:「與鄧小平當初建立經濟特區類似,上海自貿區的實驗不僅會是一次政策改革信號,還將承擔為接下來的改革提供方向。」

  在浦東,共和國有史以來第一份投資管理領域的負面清單問世。

  這是上海自貿區試驗田裡,栽下的第一棵志在「可複製可推廣」的新苗,是自貿試驗區「龍頭性和根本性制度」,是與國際規則體系相銜接邁出的一大步。

  這份負面清單逐年變短,2013版190項,2014版139項,2015版122項,2017版95項……「自貿區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政府與市場關係的界定,找到了具體抓手。清單的不斷縮短,意味著市場在發揮更大作用。」時任上海市市長、現任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楊雄說。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點讚上海自貿試驗區,「不負重託和厚望,密切配合、攻堅克難,緊抓制度創新這個核心,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工作取得多方面重大進展,一批重要成果複製推廣到全國,總體上實現了初衷……」

  一個通向全球的敏感觸角:開放從不停步,浦東離世界越來越近

  美國企業家馬斯克決定把他的「超級工廠」擱在浦東臨港。

  7月10日,《上海市貫徹落實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重大舉措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行動方案》發布,同一天,特斯拉和臨港管委會籤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計劃年產50萬輛。

  臨港,曾經是上海最遙遠的旮旯,蘆草萋萋,人煙稀絕。如今,滴水湖是它清澈的眼眸,洋山港是伸向太平洋的「觸角」——那裡有人工智慧操縱的「無人碼頭」,自主研發的最新技術讓世界同行難以望其項背。比陸家嘴更年輕,臨港今年只有15歲,已初步建成體現國際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產業基地。

  馬斯克的選擇,和浦東乃至上海的開放程度有關。在汽車、飛機、船舶產業等先進位造業領域,上海引進外資獨資突破政策限制,特斯拉的「超級工廠」,便是新政策的率先受益者。

  浦東首創「中國綠卡」,世界一流科學家紛至沓來。諾貝爾獎得主伯納德·費林加和庫爾特·維特裡希先後通過綠色通道拿到永久居留身份證,入滬工作。設於陸家嘴的紐約大學上海分校第一屆學生學成畢業,美國小夥博嵐獲得中國首張本科學歷外國留學生工作許可,留校工作。

  在上海自貿區,開放從未停步。截至今年6月底累計有2620個項目落地,融資租賃、工程設計、旅行社等行業的擴大開放措施取得明顯成效,湧現出一批首創性項目:中國第一家專業再保險經紀公司、第一家外資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第一家外商獨資遊艇設計公司、第一家外商獨資國際船舶管理公司、第一家外商獨資醫療機構、第一家外商獨資工程設計公司、第一家執行國際食品安全標準的外商獨資認證公司……

  過去,外資資管公司只能在中國建立合資公司,上海自貿區擴區之後,明確外資資管可以獨資。全球排名前十的資管公司來了,迅速設立獨資公司,有來自美國的貝萊德、摩根大通、先鋒領航等,來自英國的安本標準資管等。貝萊德還發行了自己的基金產品。

  但浦東科經委主任唐石青也坦言,當開放達到一定高度,如何保持並提升比較優勢成為一大挑戰。土地越來越稀缺,商務成本越來越高,找好項目越來越難。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上海人大會議浦東團發言,希望浦東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示範引領,當好「店小二」,「政府習慣多讓用戶找茬,提意見」。這讓浦東看到了潛力。

  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立了新規:兌現政策不打折,只說YES不說NO,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直接投訴無障礙。

  浦東幹部深入大調研,拿出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指標體系一一對照。記者走訪陸家嘴金融城發展局時,局長王華匆匆趕來,「剛去幫一家企業解決點問題」,大家會心一笑,「去當店小二了」。

  記者在浦東企業服務中心見證了「一網通辦」:企業只要在櫃檯交一次材料,就由數據替他們跑路了。浦東新區區府辦副主任、企業服務中心主任蔣紅軍介紹,目前,不見面審批已達53%,只跑一次達47%,平均辦理時間比法定的壓縮了85%。

  開放,再一次倒逼改革……

 

相關焦點

  • 浦東:先行者傳奇
    9月30日 第1059期《新民周刊》提前看 封面故事 邁向而立的浦東:新時代新徵程 「 浦東將堅定不移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為上海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作出更大貢獻,奮力打造新時代彰顯中國理念、中國方案、中國道路的實踐範例。
  • [浦東]海桐小學:學習浦東精神 勇當新時代排頭兵、先行者-海桐小學...
    [浦東]海桐小學:學習浦東精神 勇當新時代排頭兵、先行者-海桐小學黨團員教師參觀浦東開發開放主題展覽時間:2018/6/8 10:57:13 來源:上海市浦東新區海桐小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徐甦敏
  • 央企混改先行者遠東宏信紮根浦東20年-區域頻道-東方網
    遠東宏信供圖從2001年南遷落腳,央企混改先行者遠東宏信已紮根浦東近20年。20年來,這家公司從初到時的11人發展至如今的1.8萬人;從零起步成長至資產規模超2600億元;從籍籍無名變身橫跨金融和產業的綜合集團……公司副總裁王瑞生說,這都得益於浦東的改革開放。
  • 「央視快評」創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奇蹟——寫在浦東開發開放30年
    三十而立的浦東站在了新的起點。30年前,面對國際環境風雲變幻,面臨全球經濟深刻變革,黨中央作出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重大歷史決策,彰顯了中國推動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和信心,推動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邁出關鍵一步,掀開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歷史新篇。30年後的今天,浦東高舉開發開放的大旗,正在奮力創造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奇蹟。看中國到上海,看上海到浦東。
  • 臨海憑風新傳奇,新時代浦東開放故事「未完待續」
    30年,浦東書寫中國改革開放傳奇,世界一次次在這裡感受中國強勁脈搏。更開放,更創新,更現代,更精細。浦東徵程再啟。眼下,站在更高起點的浦東,用行動續寫開放傳奇,正把開放「王牌」打出時代新內涵。進博會磁力打造開放新空間
  • 再現浦東開發開放30年波瀾壯闊 文藝晚會在上海大劇院上演
    這一天晚上,三代同堂的這戶人家,聽到了央視《新聞聯播》的一則新消息——黨中央國務院正式宣布浦東開發開放。「這天起,浦東開發開放,也讓更多人立下『到浦東去』的信念。」飾演「爺爺」的張德根說。   以這個名為《浦東,你好》的小品為序,昨晚,勇立潮頭——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文藝晚會在上海大劇院上演,《風從東方來》《標杆新時代》《領航向未來》三大篇章,呈現出浦東開發開放30年波瀾壯闊的歷程。
  • 高水平開放造就浦東傳奇
    2019年,浦東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734億元,是1990年(60.24億元)的211倍。如果為這對有形和無形的「最萌身高差」尋找成因,「開放」必然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答案。以開放基因為浦東注入發展動能30年前,面對改革開放如何突破的關鍵抉擇,黨中央、國務院打出了開發開放浦東這張「王牌」。
  • 訪談| 一本《浦東開發史》,講述浦東歷史變遷
    浦東是研究中國經濟和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典型的案例和觀察的窗口之一。讀懂浦東開發開放,讀懂中國改革開放。《浦東時報》原副主編、《浦東開發》雜誌原主編謝國平作為一名「同代記者」,他先後寫了三本有關浦東開發開放的書:《財富增長的試驗:浦東樣本》《浦東故事:這樣的夢想更中國》《中國傳奇:浦東開發史》,其中《浦東故事:這樣的夢想更中國》還被譯成英文版向全球發行,他在這三本書中記錄了現實,也研究了歷史,他眼中的浦東開發開放更為生動。
  • 應勇調研浦東: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當好排頭兵中的排頭兵,先行...
    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今天在浦東新區調研時強調,浦東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未來也唯有通過改革開放實現新發展。希望浦東以改革開放40周年和浦東開發開放28周年為契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先行先試為己任,堅定改革開放再出發的信心和決心,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
  • 韓正:要勇於擔當 當好排頭兵中排頭兵先行者中先行者
    原標題:把思想行動統一到總書記新要求上來 當好排頭兵先行者是上海工作主線 開拓視野,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 韓正調研要求浦東新區勇於擔當,當好排頭兵中排頭兵先行者中先行者 昨天(3月18日)全天,(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在浦東新區調研,深入臨港產業園區,察看現代製造企業、進口商品直銷中心,以及為在當地就業創業者提供居住保障的限價商品房基地
  • 央企混改先行者遠東宏信紮根浦東20年-區域頻道-東方網
    遠東宏信供圖從2001年南遷落腳,央企混改先行者遠東宏信已紮根浦東近20年。20年來,這家公司從初到時的11人發展至如今的1.8萬人;從零起步成長至資產規模超2600億元;從籍籍無名變身橫跨金融和產業的綜合集團……公司副總裁王瑞生說,這都得益於浦東的改革開放。
  • 浦東這張改革開放「王牌」如何實現?這部紀錄片回溯「而立浦東」的...
    接到拍攝任務時,紀錄片總導演朱宏剛完成《浦東傳奇》的製作,這是一部全景式展現浦東發展的紀錄片。「已經有了《浦東傳奇》,如何在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周年之際,再做一部與此前不一樣的片子?」這個問題一度難倒了她。很快,刷在浦東大道141號浦東開發陳列館外牆的一句話吸引了她的注意—— 「抓緊浦東開發,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
  • ...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暨浦東開發開放28周年浦東美術作品展...
    ——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暨浦東開發開放28周年浦東美術作品展」在北京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開幕。杭迎偉表示,美術家們為時代而歌,形象描繪了浦東28年來的歷史巨變,展現了建設者們勇立潮頭、只爭朝夕的精神和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這是對傳奇浦東的生動詮釋,也是對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崇高禮讚。靳尚誼回顧了他在浦東深入生活、採風寫生的經歷和自己的創作過程,暢談了對浦東開發開放28周年所取得巨大成就的親身感受,表示此次創作、展覽以美術的形式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很有意義。
  • 上海浦東:臺商築夢的傳奇之地
    上海浦東:臺商築夢的傳奇之地 2008年11月19日 01: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商築夢的傳奇之地  中新社記者 許曉青  二00八年十一月,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民生路的臺灣長榮集團大陸運營總部一派繁忙。
  • 央視六集4K紀錄片《而立浦東》播出 開發開放親歷者講述變遷
    10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六集4K紀錄片《而立浦東》在上海首發。200多位浦東開發開放的親歷者,用他們的故事,還原出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輝煌歷程。  步步丈量跟不上浦東腳步  沈入群90歲了,每隔一段時間,他就要去浦東走一走、看一看。
  • 紀念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科技人物事跡宣講會上,院士們說了啥
    紀念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科技人物事跡宣講會上,院士們說了啥 2020-10-29 0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再現浦東開發開放30年波瀾壯闊 文藝晚會在上海大劇院上演
    這一天晚上,三代同堂的這戶人家,聽到了央視《新聞聯播》的一則新消息——黨中央國務院正式宣布浦東開發開放。「這天起,浦東開發開放,也讓更多人立下『到浦東去』的信念。」飾演「爺爺」的張德根說。   以這個名為《浦東,你好》的小品為序,昨晚,勇立潮頭——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文藝晚會在上海大劇院上演,《風從東方來》《標杆新時代》《領航向未來》三大篇章,呈現出浦東開發開放30年波瀾壯闊的歷程。
  • 六集4K紀錄片《而立浦東》今晚央一開播 聽兩百多位親歷者講述浦東...
    三十而立的浦東啊,繼續扛起排頭兵、先行者的戰旗,再次踏上創造奇蹟的新徵程。」六集4K紀錄片《而立浦東》今天22:30將在央視綜合頻道首播,著名配音演員童自榮在今天的首發儀式上,慷慨激昂地重讀了紀錄片的結尾詞,現場掌聲陣陣。
  • 上海浦東:臺商築夢的傳奇之地
    上海浦東:臺商築夢的傳奇之地 2008年11月19日 01: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商築夢的傳奇之地  中新社記者 許曉青  二00八年十一月,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民生路的臺灣長榮集團大陸運營總部一派繁忙。
  • 心得體會範文: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觀後感共5篇
    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宣布開發開放浦東,作為國家戰略的集中承載地,「開發浦東、振興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是浦東開發之初就明確的重大使命和責任。如今,上海浦東新區今年也正好三十而立。三十而立的浦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