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醫療均衡「兜底」全面小康:守健康不以山海為遠

2020-12-0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11月14日電(記者 邵燕飛 範宇斌)81歲的海島居民陳益弟每周都有一件期待的事,在家坐等鄉村醫生林偉峰前來為她量血壓、測血糖、送藥。身患高血壓、糖尿病、關節變形、眼疾等多重疾病的陳益弟說,「有人惦記日子就好過」。

  破題「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各地全面小康路上的必答題。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中新網記者日前赴浙江多個海島、山村採訪發現,此間的浙江民眾就醫路越走越坦然——海島民眾不再「乘風破浪」,山村民眾不再「翻山越嶺」。

  回望全面小康之路,醫療均衡頗受關注。在浙江,有人曾把「網際網路+醫療」「雙下沉、兩提升」等組合拳比喻為推進城鄉醫療優質均衡發展的「一塊溫柔補丁」。從突破區域限制,實現「家門口」就醫,到釋壓看病的「錢袋子」,再到提升就醫體驗感、獲得更好就醫服務……浙江各地合力書寫著醫療均衡發展新篇章。

舟山醫院智慧醫療應用場景 範宇斌 攝

  健全覆蓋:網絡診療「不以山海為遠」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難在「全面」。浙江海島民眾就醫之變,是該省醫療均衡發展的體現,亦是洞見全面小康的特殊窗口。

  「千島之城」浙江舟山,擁有1390個島嶼,98個常年有人居住島嶼……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海島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城鄉優質醫療資源共享性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相對較弱、偏遠海島居民就醫不便且成本高等難題。

  「對於群島地市舟山而言,實現醫療均衡發展意義重大。」舟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科教處處長陶傑表示,該市通過不斷深化對外區域醫療合作、推動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縣域醫共體建設、發展「網際網路+醫療」等,有效突破城鄉、區域、交通等限制。

  長期以來,島民就醫面臨交通成本、時間成本居高不下的「攔路虎」。而今,「網際網路+醫療」改變著島民就醫路。

  「我們力求海島居民足不出島就能享受到上級醫院專家的優質服務。」陶傑舉例說,舟山全域已建立大型設備檢查統一預約平臺,創新實現縣級以上醫院大型設備檢查基層預約服務,智慧預約率達99.09%,單次服務可讓民眾少跑醫院2次以上,外島民眾節約時間2天以上,節約交通、住宿等額外負擔300元以上。

  「少跑腿」並不意味著服務降級,舟山群島網絡醫院於2015年投入運行,開設18個遠程專科,聯接8個市、縣級遠程醫療服務中心、208個基層遠程醫療服務站點,累計提供各類遠程醫療服務113.63萬人次。

  在舟山群島網絡醫院,浙江省舟山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金巖正通過與基層醫療機構的一名糖尿病患者連線,開展個性化治療並指導用藥。「病人不用出島就能享受優質醫療,遠程會診是真正的惠民便民。」金巖說。

  「不僅是海島,未來『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將是發展的一個趨勢。」舟山市衛健委規劃信息與財務審計處負責人說,「這對我們來說是一項推進優質資源共享的一個手段。舟山網際網路診療和遠程醫療已延伸至殘聯康復站及外籍漁船上,不斷向其它領域擴展。」

玉環海山鄉全科醫生上門為慢性病患者提供服務 範宇斌 攝

  紮實基層:提升服務「以心換心」

  基層醫療機構規模小、藥品配備不全不足等,一定程度影響患者診治和基層首診制度的落實,這是多地基層醫療的共同現狀。如何在有限資源下提高利用率?

  2020年起,舟山市提供「共享藥房、配送到家」服務,通過統一的共享藥房平臺,建立共享藥房目錄,基層海島醫療衛生機構從原來配備的150種藥品拓展至600-700種藥品。民眾在基層就診遇到當地沒有的藥品時,可通過「共享藥房」直接刷卡結算,等待藥品配送到家。

  此外,舟山市政府還推動住人懸水小島「健康小屋」建設,重點改善20個偏遠小島村衛生室的就醫環境和醫療服務能力,統一配置血壓、血糖等自主檢測及AED急救設備,開通遠程會診視頻系統、電子醫保系統等。

  黃興島是舟山市東極鎮交通最不便的住人島嶼,島上居民多為上了年紀的漁民,且島上就1個衛生室,病人到沈家門漁港則需約5個小時。如今,該島居民不出小島就可預約縣級以上醫院專家號及大型設備檢查,並能菜單式選擇專家遠程會診。

  浙江沿海居民享受均衡的醫療保障並非一島一城。

  台州玉環海山鄉橫床村是孤懸於樂清灣的海島村,記者跟隨海山鄉衛生院院長王珠燕登船前往橫床村送藥入村,海灣內碧波蕩漾,海島上30歲的葉華埔與60歲的林偉峰是僅有的兩名全科醫生,他們輪班值守,守護著600多人的健康。

  「海島醫療條件較弱,村民如突發危重疾病就要和時間賽跑。」林偉峰說,一次,一個村民因為高燒、肝腹水、糖尿病並發,隨時有生命危險,他進行初診後,第一時間聯繫公務船送至最近的碼頭,再由120送至市級醫院就診。而對於一些常見疾病的發作,則在島上即可完成診療。

玉環海山鄉全科醫生上門為慢性病患者提供服務 範宇斌 攝

  醫療改革:破解難題「只為守好健康」

  不斷深化「雙下沉、兩提升」長效機制,著力推進多形式高水平醫聯體建設,這是浙江實現醫療均衡發展的路徑之一。

  目前,浙江70個縣(市、區)、208家縣級醫院、1063家衛生院已組建161家縣域醫共體,基本完成縣鄉醫療衛生機構整合重構。

  把視線轉向海島城市玉環,2018年5月,玉環在浙江率先啟動「預防+治療+康復」三位一體的健康共同體建設,打造資源共享、上下聯動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這場健共體改革悄然改變著每個玉環人的就醫路。組建集團,總院幫扶分院,共建共享醫療資源……玉環邁出健共體建設的第一步。

  「我們把補短板擺在首位。」玉環市衛生健康局黨工委委員董寅介紹,玉環以民眾需求性強、危重程度高的病種為突破口,成立卒中、胸痛等五大中心,開啟MDT多科聯合診療模式,全面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水平。推動檢查檢驗結果和特殊檢查項目基層預約、心電、影像遠程會診中心等醫療資源共建共享。

  「從『以治療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轉變,我們正創新醫療健康管理服務。」董寅說,玉環建立起全國首個「區域代謝中心——社區代謝中心」糖尿病專科醫聯體,對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及其併發症實行一站式管理。同時,創新繪製健共體集團區域「疾病地圖」,重點開展慢病監測、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高危人群早期篩查等預防工作。

  制度保障則是醫療均衡的「守門員」,以舟山為例,該市不斷完善醫保目錄庫落地,建立慢性病保障機制,提升大病保險待遇水平,關注特殊困難群體,醫療支付方式改革。目前,舟山與隔海相鄰的上海實現了門診聯網刷卡就診、結算,浙江省內實現了門診、住院的聯網刷卡就診、結算。

  舟山、玉環等海島醫療之變是浙江醫療均衡發展的一個縮影,在浙江山鄉亦有一大批鄉村醫生活躍在老百姓身邊,承擔著「小病不出村」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重任。

  一副拐杖、一輛三輪電動車就能出發,紹興諸暨姚江鎮紫草塢村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史偉兵,行醫44年,被村民親切地喚作「拐杖村醫」。

  杭州建德乾潭鎮梅塘村衛生室,74歲的村醫吳光潮默默堅守50餘載,他立下「1元看病」的老規矩從1983年起延續至今……

  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人表示,該省將不斷深化「雙下沉、兩提升」長效機制,全面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推進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同步強化,既要「醫療能力強」,又要「健康管理強」。同時,打好政策組合拳,既要「改管理體制」,又要「改運行機制」,促進浙江醫療事業均衡發展。(完)

相關焦點

  • 跨越山海攜手攻堅奔小康
    站在決勝全面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一特殊的歷史節點上,教育系統主動對標對表黨中央工作要求,創新扶貧工作體制機制,匯聚澎湃力量,對口幫扶戰貧困,攜手攻堅奔小康,不僅結出了累累碩果,更留下了深厚情誼。「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今年蘭坪縣實現脫貧摘帽後,中國人民大學「上馬後送一程」,在蘭坪縣委及組織部掛牌基層黨建教育培訓基地與黨校師資培訓基地,在縣發改局掛牌工作服務站等,保障幫扶政策的連續性,推動幫扶措施融入日常工作。
  • 浙江:把全面小康寫在綠水青山上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浙江:把全面小康寫在綠水青山上  中新網杭州8月10日電 題:浙江:把全面小康寫在綠水青山上  記者 柴燕菲 趙曄嬌 郭其鈺  小康,承載了中國人千百年來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 習近平談中南友誼: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中國和南非雖然遠隔千山萬水,但同為發展中大國和新興市場國家,也都是金磚國家和二十國集團等的成員。建交20年來,中南兩國友誼歷久彌堅,合作不斷深入,中南關係已經成為中非關係、南南合作以及新興市場國家團結合作的典範。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闡釋中南關係、中南友誼、中南合作,人民日報海外版對此進行了梳理。
  •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繼11月16日龍華區委組織部、民治街道及北站社區等單位赴武漢東湖新城社區開展結對共建活動後,12月10日至11日,夏銀飛、陶久娣等一行6人專程來到北站社區開展回訪交流活動,深入推進結對共建工作。
  •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這份「濟南之邀」請五大洲華僑華人...
    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在推介會上通過網絡向澳大利亞、德國、日本、美國等31個國家150餘名海外華僑華人社團僑領、僑商發出了熱情洋溢的「濟南之邀」——「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與濟南一同分享發展機遇,開創輝煌事業,成就時代夢想!孫立成在推介會上致辭時這樣推介濟南——「濟南是山東省省會,總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裡,人口接近1000萬。
  • 不以山海為遠——東西部協作戰貧的浙江足音
    中新網杭州12月29日電(柴燕菲 郭其鈺)2017年,從浙江杭州到湖北恩施州掛職的扶貧幹部胡建亮初到結對幫扶的貧困戶家時,看到了只在影視劇中出現的畫面:六七歲的小姑娘拿著學校發的火腿腸一天不捨得吃,帶回家給爺爺奶奶和弟弟。她的父親患有殘疾常年外出打工,母親出去後再也沒有回來。
  • 交通建設、農業發展、山海協作……這些關鍵詞見證蒼南的「小康...
    11月25日下午,溫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蒼南專場:一張藍圖繪到底,奮力打造新時代浙江美麗南大門。問題三去年蒼南-龍灣山海協作項目這項工作取得了全省生態類考核第一名,本月初全省現場會也在蒼南召開,請問接下去蒼南將採取哪些措施來繼續推動這項工作?蒼南縣副縣長曾迎玲:蒼南是浙江沿海最南端的生態寶藏;龍灣是溫州東部創新發展的主引擎。
  • 「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河南鄲城:發力縣域醫共體建設 撐起...
    鄲城縣胡集衛生院(央廣網記者 汪寧 攝)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8月28日上午,「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鄉村振興看河南」暨「脫貧攻堅看周口」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媒體採訪團走進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感受健康扶貧的巨大力量。
  • 跨越山海的深情,永不褪色!今晚21:00,我們一起見證!
    一塊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一股跨越2000公裡的力量一場持續24年的「幫扶接力」由此成就了一個中國東西部對口扶貧的典範對口幫扶寧夏8個國家級貧困縣此後的24年先後有11批183名福建掛職幹部來到寧夏「西海固」還有專家院士、志願者2000多人前來支援教育、醫療
  • 不以山海為遠 攜手共築小康夢!蘇銅攜手打出促就業「組合拳」
    東西協作,不以山海為遠。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蘇州與銅仁就此結了緣。2016年,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一聲號令,次年,蘇州對口幫扶貴州省銅仁市工作隊23名隊員分批抵達銅仁,自此在這片西南土地上開啟了扶貧協作新徵程。  脫貧致富,就業先行。
  • 一份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誼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這是一份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誼東西攜手,跨越大半個中國不以山海為遠,心連千裡共好。集中人、財、物優勢,全力配合縣、鄉、村,全面參與脫貧攻堅戰。重點發展的特色產業、建設成就。「中國天眼」 向宇宙未知地帶探索觀測範圍可以企及河外星系,甚至百億光年之外的宇宙邊緣。扶貧扶志走「花路」粵黔攜手打造了赫章縣首個鮮切花育苗示範基地。展現新時代砥礪奮進的貴州新形象。
  • 浙江永康醫共體改革:醫療惠民託起小康夢
    近年來,浙江堅持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全面增強。  作為浙江省醫改辦「三醫聯動」「六醫統籌」集成改革試點縣市,浙江金華永康以供給側為突破口,深度整合醫療衛生資源,通過打造緊密型醫療聯合體,讓老百姓「看病就在家門口、急難重症不用愁、醫療質量更放心、醫療服務更貼心」的小康願景照進現實。
  • 《光明日報》刊發評論員文章《把「全民健康」放進全面小康》點讚...
    9月1日,《光明日報》刊發把「全民健康」放進全面小康《濟南日報》理論評論部評論員惠銘生、肖明君文章《把「全民健康」放進全面小康》文章全文如下:國民健康,越來越被視為國家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一項基礎性指標。「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以來,健康也成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大「主題詞」。山東省從積極實施「我健康,我行動」的「健康山東」,到將「康養濟南」納入「五個濟南」一體構建,無不滲透著優化健康服務、發展健康產業的政策安排。
  • 清華五道口EMBA | 翟美卿: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開學季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今天,能踏進桃李芬芳的清華園,來到五道口金融EMBA繼續深造,在這座學術的殿堂與師友們一起砥礪向學,我既感榮幸又充滿期待。創業30多年來,我從來沒有放下學習。無論是因為工作需要在國內外攻讀相應的課程,還是因為喜好傳統文化而攻讀哲學、研習國畫,我一直非常重視學習。學習讓我能心存謙卑、向光生長,能讓我跟隨時代的變革,永葆創業創新的活力和激情。
  • 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作者: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馬曉偉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階段。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在衛生健康領域的體現,也是主動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戰略選擇。這就要求我們把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為發展的重要目的、把保障人民健康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任務,不斷提高衛生健康供給和服務水平,加快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方式,實現健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 兜底因病返貧 陽光人壽為山區群眾築牢健康「保障網」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11日,雲南省楚雄州武定縣貓街鎮百子村、五拃甸村住院費用補充醫療保險捐贈儀式在雲南百子村舉行。在捐贈儀式上,陽光人壽雲南分公司宣布,將連續兩年向這兩個村的建檔立卡戶及貧困邊緣戶的每位家庭成員捐贈10萬元住院費用補充醫療保險保障。這份醫療保障計劃每年總保額高達1.39億元,覆蓋了357戶,共有1391位居民受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 從清邁到昆明:不以山海為遠 瀾湄流域青年調換中國頻道
    中國青年網記者 開可攝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從3月12日至   機場不缺少別離。中國代表團團員穆星在機場向記者展示了一位志願者小姑娘塞給她的紙條,上面寫著:「見到你非常高興。希望有一天我能到雲南大學學習,學習更多的漢語。希望能再次見到你。」並且在最後,小姑娘還加了一句話:「這是我第一次做志願者,如果有做的不對的地方,我向您道歉。」
  • 美年健康攜手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 八城推進「全面營養和均衡膳食...
    11月29日,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年健康」,002044.SZ)作為官方合作夥伴攜手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正式啟動「2020年全面營養和均衡膳食公眾教育」公益項目。本次活動旨在積極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促進穀物營養與均衡膳食健康知識傳播,為大眾提供飲食與健康方面的科學建議,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 美年健康攜手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正式啟動2020年全面營養和均衡...
    11月29日,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攜手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官宣啟動「2020年全面營養和均衡膳食公眾教育」公益項目,旨在積極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促進穀物營養與均衡膳食健康知識傳播,為大眾提供飲食與健康方面的科學建議,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 「魯藏一家親共圓健康夢」齊魯醫療高原行完美收官
    該項目的順利完成也標誌著「魯藏一家親共圓健康夢」2020齊魯醫療高原行活動完美收官。西藏光明行活動中醫生實施手術「魯藏一家親共圓健康夢」2020齊魯醫療高原行是山東省第九批援藏幹部中心管理組為貫徹落實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助力日喀則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而策劃實施的一項醫療惠民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