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設、農業發展、山海協作……這些關鍵詞見證蒼南的「小康...

2020-12-12 溫州發布

11月25日下午,溫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蒼南專場:一張藍圖繪到底,奮力打造新時代浙江美麗南大門

發布會現場

發布人就大家關心的問題作解答

問題一

從區位上看,蒼南既是浙江省的「南大門」,也是全省交通網絡的末梢點。近些年,蒼南在交通樞紐建設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效?

蒼南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本鋒:

交通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基礎和支撐,「十三五」期間,蒼南縣圍繞打造「浙閩省界交通樞紐」這個目標,全面吹響大幹交通衝鋒號,努力化短板為長板,取得了明顯成果。

一是實現內外交通大提速。「十三五」期間,蒼南縣謀劃實施的重點交通項目30餘個,總投資達450億元。至2019年底,全縣公路總裡程達到1460公裡,靈龍大道、靈沙大道、甬臺溫高速複線蒼南段等內外通道動脈相繼建成,基本形成了縣域內30分鐘交通圈。蒼南動車站已完成站房改擴建工作,成為全國最大的縣級動車站,每天經停列車達63趟。「十四五」期間,蒼南將全面啟動瑞蒼高速、泰蒼高速建設,這兩條高速和已建成的甬臺溫高速將組成蒼南版的繞城高速,進一步增強蒼南區域交通的輻射力。

二是構建兩山轉化大通道。除了在交通動脈建設上「大手筆」不斷,蒼南還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契機,加快完善農村道路「毛細血管」。2018年至今,累計完成投資12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463.8公裡,全縣31個偏遠山村全部實現「村村通」。現在,從集鎮到鄉村、從幹線到村道,四通八達的鄉村公路成了廣大農村群眾奔小康的致富路、幸福路,很多像馬站中魁村、赤溪韭菜園這樣的美麗鄉村,當地很多村民搞起了民宿、農家樂,去年全縣旅遊總收入突破150億元,其中鄉村旅遊總收入近80億元,同比增長24%。

三是推動公共服務大提升。蒼南連續三年把公交體制改革作為縣政府的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來推動。到2019年,累計投入財政資金1.4億元,成功收購民營公交班車704輛,投放清潔能源班車148輛,完成104條公交路線優化,公共運輸體系建設逐漸完善,城鄉聯繫更加緊密。對群眾來說,乘車班次更多、票價更低,乘車環境煥然一新,也更好享受到交通發展帶來的紅利。

問題二

蒼南是溫州的農業大縣,特別是在蔬果方面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請問蒼南下一步將如何重點發展好當地農業?

蒼南縣委常委陳久喜:

蒼南農業資源得天獨厚,是溫州唯一能種植荔枝的縣域,擁有番茄、四季柚、楊梅、茶葉、紫菜等五大超萬畝優勢產品集聚區,「蒼農一品」是全省首個全產業、全門類、全品種的縣域農產品公用品牌。今年,市委提出「溫州農業看蒼南」,既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蒼南農業的重視,也讓蒼南感受到更多的責任和使命。接下來,蒼南將主動對標,主動作為,重點抓好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進一步優化農業布局。以「十四五」規劃編制為契機,謀劃構建馬站片區核心農業區、168黃金海岸線大農業產業帶、沿江現代農業示範區、玉蒼山和鶴頂山經果林區、江南平原糧食生產示範區、橋墩旅遊休閒食品加工區「一核一帶四區」發展格局。重點提速馬站片區核心區建設,充分發揮省級山海協作產業園支撐作用,計劃投資2億元打造集「育苗、生產、加工、集散、服務、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體,進一步擴大優勢集聚效應,打造全省農業發展制高點。

二是進一步推動農業現代化。對標國際和國內先進地區經驗做法,以工業化的思路推進農業發展。以創建國家級農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為引領,大力推動農業領域機器換人,培育壯大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打造蒼南紫菜全產業鏈數位化項目,繼續做大做強「蒼農一品」公用品牌,加快推動農業產業化、現代化、品牌化建設,力爭到2025年,農業產業化組織帶動農戶的比重達到85%以上,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比重達85%以上。

三是進一步深化農旅融合。按照「點上精品、沿線成景、面上美麗」思路,持續推進農村環境「六清」行動和美麗田園創建,紮實做好鄉村振興示範帶、西部生態休閒產業帶建設,高標準推進沿江省級現代農業園區以及馬站、五鳳等市級田園綜合體創建,謀劃構建橋墩至莒溪、福德灣至鶴頂山、霞關至赤溪等精品民宿帶,建設一批集「吃、住、遊、購、娛」為一體的美麗鄉村,切實推動農村三次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

問題三

去年蒼南-龍灣山海協作項目這項工作取得了全省生態類考核第一名,本月初全省現場會也在蒼南召開,請問接下去蒼南將採取哪些措施來繼續推動這項工作?

蒼南縣副縣長曾迎玲:

蒼南是浙江沿海最南端的生態寶藏;龍灣是溫州東部創新發展的主引擎。自2002年全省實施山海協作工程以來,蒼南和龍灣在山海協作的牽引下,以「山海」為媒,結出了累累碩果。下一步,蒼南將以全省山海協作現場會為新起點,繼續沿著「八八戰略」正確指引,深入踐行「兩山」理論,全面譜寫山海協作新篇章。

一是深挖合作潛力,打造山海協作升級版。聚焦「山呼海應」主題,以省級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為抓手,加快最美生態旅遊線路謀劃。以山海協作產業園為核心,整體推進168黃金海岸線的旅遊資源整合開發,提速現代蔬菜種苗繁育基地、半山半島、海西遊艇俱樂部、浙南青少年研學營地重點項目建設,啟動全國首個「核能」主題旅遊度假區—沛壘沙灘旅遊度假區規劃設計,全力打造具有高影響力的全省山海協作標杆品牌。

二是打造「一園兩地」,探索合作平臺新模式。以產業發展為主體,大力推進「消薄飛地」「科創飛地」建設,進一步完善飛地園區運行機制,不斷深化科技、人才、產業孵化等方面合作。積極開展產業項目幫扶合作,力爭在蒼南落地一批數字經濟、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領域發展產業合作項目,共建互利共贏、科技合作新模式。

三是緊扣鄉村振興,打造區域發展共同體。始終把解決加快農村發展、群眾增收作為山海協作工程的重要內容,聚焦教育、醫療、文化、消費等重點領域,謀劃建設一批具有蒼南特色的山海協作美麗鄉村示範點,積極開展教育幫帶、醫療援助、農旅合作、產品幫銷,為兩地農特產品、文化商品、旅遊消費拓展營銷渠道,全力構建血脈相連的區域發展共同體。

問題四

蒼南今年已經率先完成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銷號驗收,請問蒼南具體採取了哪些措施?

蒼南縣委常委陳久喜:

城鄉共飲「一碗水」是事關民生的大事要事。今年,蒼南縣率全市之先完成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銷號驗收,全縣農村老百姓完成「有水喝」到「喝好水」的巨大轉變,相關經驗做法在全省作為典型推廣。主要採取了三項措施。

一是創造了「統一建管」新模式。統籌工程建設和後期運維管理,實現建設和管理有效整合、無縫對接。2018年以來,蒼南累計建成單村(聯村)供水站65座,延伸城鎮供水管網81處,並率全省之先建設農村供水工程數位化管理平臺,形成調度有序、速查立改和信息共享的智慧管理體系,有效降低運行管護人力成本70%以上,實現水質指標第一時間掌握,異常情況第一時間反應、應急處置第一時間到位。

二是推出了「以水養水」新政策。蒼南打破各鄉鎮行政區域界限,將全縣18個鄉鎮劃分為縣城、東部、南部三大片區,按照「分類收費、階梯約束」等原則,對納入城鎮管網的村參照城鎮水價執行,對使用單村(聯村)供水站的村居,實行「先收後抵」政策,可以自行解決經費問題,不等上級財政補助,也不增加農民負擔,實現「以水養水」的良性發展,極大地促進農村安全飲水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三是實現了「全面覆蓋」新方式。蒼南針對全縣低收入農戶和飲水困難的獨居老人,一律給予減免水錶安裝費用,而且每戶每月可以享受3噸免費用水額度,目前全縣14575戶(26034人)困難群體的安全飲水實現全覆蓋;針對居住地較偏遠、分散的農戶,無法通過單村集中供水的,通過免費安裝家庭式淨水器予以解決。

下一步,蒼南縣還將繼續建設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不斷探索「建管合一、運管分離、城鄉統籌、以水養水」的城鄉供水新模式,全面促進城鄉供水可持續發展。

問題五

蒼南專門打造了「縣管鄉用」的全科醫生品牌,同時,今年,全國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10周年工作會議也在蒼南召開,蒼南在這方面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蒼南縣副縣長曾迎玲:

基層全科醫生是百姓健康的「守門人」。這幾年,蒼南通過大力探索「縣管鄉用」全科醫生培養模式,既保證了基層衛生院有「醫生」,也能讓「醫生」安心在基層服務,真正讓老百姓獲益。主要有三個方面做法:

一是打造「委培+規培」的雙層培養機制。與溫州醫科大學合作,推出全科醫生「兩段四梯度培養模式。「兩段」是指醫學生在校內5年制的委託培養和在醫院內3年制的規範化培訓。「四梯度」是對全科醫學生在校內實驗實訓、醫院社區集中見習、畢業實習、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這四個梯度上的全科醫學技能的培養。這種培養模式,能夠有效避免能力提升的碎片化,實現定向路徑輸出具有合格崗位勝任力的全科人才。截至目前,蒼南縣全科醫生執業醫師考試合格率92%,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二是建立「縣管+鄉用」的雙向流動機制。「縣管」是指學生畢業後人事關係由縣級層面統一管理。對此,蒼南專門籌建了全科醫生培訓管理服務中心,劃撥350名全額事業編制專用於定向培養畢業生人事掛靠。「鄉用」是指蒼南根據基層的醫療實際需求和學生的考核成績,擇優分配到相應下屬鄉鎮醫療機構工作。此外,蒼南還採取了「走上來」和「沉下去」相結合的融合互動,推進縣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良性互動。2015年以來,共有100名各類專家赴基層進行業務培訓400餘次,培訓全科醫生800餘人次,實現了優質人才資源共享。

三是強化「待遇+政策」的雙重保障機制。為了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蒼南縣不斷加大全科醫生政策保障力度。2012年開始,就實行免學費、免住宿費,補助生活費的「兩免一補」政策,定向委託培養期間,每名學員給予4.6萬元補助;規範化培訓期間,學員的薪酬待遇與縣級醫院同級別的醫師一致。同時,不斷完善人才激勵機制,「縣管鄉用」全科醫生在基層服務5年期滿後,20%左右優秀學員可就地提拔使用或在醫共體單位內部統籌調配使用,在基層的全科醫生同等條件下享受職稱聘任優先權益,有效激發了規培學員學習活力,讓人才更有奔頭。

來源:溫州發布

資料:溫州市政府新聞辦、蒼南縣委宣傳部

編輯/版式:周弧

相關焦點

  • 龍灣-蒼南這份深情跨越山海
    2019 年以來,龍灣、蒼南兩地在原有合作的基礎上,積極打造山海協作鄉村振興示範點。依託龍灣技術和資金優勢,發揮蒼南生態資源和發展潛力,兩地以礬山鎮福德灣村、馬站鎮中魁村、錢庫玉龍村為示範點,認真謀劃產業發展,不斷釋放山海協作紅利。
  • 蒼南龍灣推進文旅協作發展,開拓紹興客源市場
    此次活動是蒼南與龍灣自2007年確定山海協作結對關係,共同實施山海協作工程以來,首次攜手「走出去」推介山海文旅產品,將進一步提升兩地山海旅遊影響力,有助於攜手構建合作共贏的山海協作大格局。 「此次蒼南與龍灣攜手並肩走進紹興,既是對兩地山海協作發展的一次新嘗試,也將對紹興文旅產業的發展
  • 山海共融,美麗風景!蒼南打造「浙江南大門」的小康路徑
    從11月3日開始,市政府新聞辦推出「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陸續邀請各縣(市、區)主要負責同志介紹各地小康社會建設的相關情況。這些年來,蒼南連續4次入選「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實現了從欠發達縣到百強縣的精彩蝶變,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 山海相逢,遇見幸福蒼南!
    作為浙江的「南大門」,蒼南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小康路上」不斷實現著精彩蝶變。第一個故事關於一顆四季柚。這顆四季柚來自蒼南縣馬站鎮,因為四季開花、四季結果,所以稱之為四季柚。兩年前,一顆四季柚連10塊錢都賣不到,因為交通的改善,如今它的身價翻了一倍多。
  • 山海協作 溫州實踐丨文成-瑞安以「山海協作」推進協同發展 海風吹...
    近年來,兩地堅持「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協作、共同發展」的原則,逐步形成「山海並利、陸海聯動」良好發展格局。近三年來,下達給山海協作項目援建資金1649萬元,建成了一批惠及基層百姓的民生、民心工程。2018年至今,文成—瑞安山海協作生態旅遊產業園共建設政府性投資項目15個,總投資10.7億元,累計完成投資3.03億元;社會性投資項目22個,總投資106.2億元,累計完成投資12.6億元。同時,突出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和生態旅遊文化產業提升,共投入4900萬元建設生態旅遊文化、交通道路建設、美麗鄉村等項目,園區建設呈現新面貌。
  • 「浙」裡山海協作力量:不同地區 守望相助
    慶元宣傳部供圖(抗擊新冠肺炎)「浙」裡山海協作力量:不同地區 守望相助中新網杭州3月3日電(記者 周禹龍)山海協作工程,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為推動該省以浙西南山區和舟山海島為主的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而採取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
  • 穗荔協作繪小康
    自開展扶貧協作以來,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廣州市和廣州市白雲區累計向荔波縣捐助各類幫扶資金1.1826億元。在基礎設施、科教扶貧、智力扶貧、衛生扶貧、經濟協作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幫助,有效助推荔波各項事業穩步發展,加快了荔波脫貧攻堅和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山鄉巨變,「提起八爛村,有女都不嫁。」荔波縣朝陽鎮八爛村是一個以布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村寨。
  • 「坐擁天高海闊」浙江蒼南為城市發展引來「新風」
    中新網溫州7月9日電(記者 周禹龍)對於瀕臨東海的浙江蒼南來說,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重新切換目標的一年。這一年,龍港撤鎮改市,從蒼南劃分出去。這一划,蒼南構成部分幾乎以鄉村為主,GDP總量也接近少了一半。如何在2020年實現高質量全面小康,成為頭等大事,也成為攔在浙江「南大門」眼前的一道難題。「走一條具有『瀕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 詩畫浙江山海蒼南走進上海
    」為主題的2019溫州•蒼南文化旅遊推介會近日走進上海,通過特色產品推介、定製線路發布、民俗文化展演等形式全方位地展示蒼南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為上海市民獻上一場精彩的蒼南山海盛宴。  「心田裡鋪滿漁寮的沙,柔柔軟軟,金光閃閃,赤腳走過,特別想念她……」會上,一曲《蒼南之戀》帶領現場來賓緩緩步入海闊島奇的蒼南,從此難忘這座城。  據悉,今年6月,《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發布,溫州被宣布列為長三角一體化27個中心區城市之一。上海作為「長三角」經濟圈的龍頭,是國際性的大都市,更是蒼南人在外創業創新的重要平臺。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海協作唱大風——福建念好「山海經」夯實...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新華社福州8月14日電 題:山海協作唱大風——福建念好「山海經」夯實小康路  新華社記者林超、張華迎  炎炎夏日,福建省石獅市與政和縣共建的山海協作產業園——政和經濟開發區內,一排排現代化廠房鱗次櫛比,運貨車輛往來不息。在濱海經濟強市石獅的幫扶下,政和這個長期貧困的山區小縣正煥發勃勃生機。
  • 「山」盟「海」誓:鹿城-泰順14載山海協作結碩果
    14年間,重大工程共建、文旅公司共創、幹部互派掛職、結對幫扶等諸多合作實踐,將山海協作的觸角延伸到基礎設施、綠色產業、創新發展、社會事業等各個領域,勾連起兩地發展的生命線,孕育出相扶相持的兄弟情。七都總部飛地園區的飛地平臺,形成區域協調發展的「溫州樣板」;鹿城-泰順「5G+義務教育」網絡同步課堂引進浙江旅遊職業學院在泰順設立山海協作教育旅遊實訓基地,率全省之先將山海協作成果送進「書齋」…… 作為掛職幹部之一的蔡建旺說:「我們現在已經探索出了『山海協作+旅遊推薦』『山海協作+農產品產銷』『山海協作+金融合作』三條合作路線。
  • 跨越山海的深情,永不褪色!今晚21:00,我們一起見證!
    對口幫扶寧夏8個國家級貧困縣此後的24年先後有11批183名福建掛職幹部來到寧夏「西海固」還有專家院士、志願者2000多人前來支援教育、醫療、農業在各界力量的推動下,福建和寧夏20多個省級部門、80多個縣級部門結成了幫扶關係建設了110個閩寧示範村一個東西部扶貧協作發展的新模式誕生
  • 蒼南黃金海岸感受交通建設熱潮 成鄉村旅遊打卡點
    今年初,蒼南沛壘沙灘生態康養旅遊區和鳳凰灣旅遊度假區兩個重大旅遊項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獲蒼南縣政府批准,標誌著總投資超30億元的重大旅遊項目步入開發實施階段,也意味蒼南黃金海岸線的旅遊「含金量」又上升了。  旅遊投資項目的火熱得益於蒼南縣近年來交通設施的逐步完善。
  • 縉雲德清山海協作民宿創業交流 打造協作升級版
    實地考察 2  浙江在線-縉雲新聞網9月23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鈄美窕) 日前,縉雲縣藉助山海協作平臺,組織104位縉雲民宿創業者到德清縣,圍繞「共話民宿發展攜手創業創新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實地參觀了莫幹山民國風情小鎮、洋家樂發源地勞嶺村、民宿典範裸心谷,學習借鑑了德清民宿經驗和模式。
  • 跨越山海攜手攻堅奔小康
    天津大學在旅遊規劃、產業發展、幹部培訓學院建設等方面持續助力甘肅宕昌縣發展,以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和就業扶貧促農民穩定增收,以健康扶貧促鄉村衛生體系建設,以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以智力扶貧和文化扶貧激發脫貧內力活力,以結對幫扶強化組織保障。
  • 廣州市天河區結對幫扶大方縣:山海同心 共奔小康
    自2016年9月明確天河區結對幫扶大方縣以來,天河區在資金投入、項目建設、人才交流、產業推動、勞務協作、攜手小康等方面給予鼎力支持,為2020年大方實現「全面同步小康」目標提供了強大支撐。積極協調24名天河區農業專家任大方農業技術顧問,對接天河區教育、醫療系統開展「組團式」幫扶,共開展技術人才培訓28次4480餘人次。天河區教育組團幫扶大方的經驗模式入選國務院扶貧辦「攜手奔小康」行動優秀案例。
  • 《山海情深 圓夢小康》杭恩扶貧協作匯報片與歌曲《築夢萬水千山...
    回顧四年奮鬥的足跡 聆聽這個時代的跫音 見證恩施的滄桑巨變 兩地人民在危難時刻,袍澤與共,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結下山海深情。 恩施州著名詞作家談焱焱、曲作家楊軍聯袂創作歌曲《築夢萬水千山》以表達恩施人民對杭州人民傾心傾情傾力援助的敬意,也為杭恩東西部扶貧協作加油喝彩。
  • 夏寶龍: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新山區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在會上強調,我們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保障生態安全和保護環境為前提,以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以優化山區發展環境、增強內生發展能力、發展生態經濟為著力點,充分發揮山區特色優勢,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四大建設」,推動山區走上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科學跨越的新路子,全面建成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新山區。
  • 福州·寧德兩市8部門籤訂合作協議 推動山海協作
    葉茂 攝   中新網寧德12月3日電 (記者 葉茂)「福州與寧德同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格局中閩東北一翼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寧德市政府副市長楊方3日表示,建議兩市不斷提升協作水平和層次,實現共同發展。  2017年福州·寧德山海協作座談會當天在寧德市舉行。
  • 蒼南龍灣攜手走進紹興共同提升兩地山海旅遊影響力
    10月20日,由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蒼南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蒼南縣旅遊和體育事業發展中心、龍灣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溫潤之州山海有情」蒼南-龍灣文旅產品(紹興)推介會舉行。此次活動是蒼南與龍灣自2007年確定山海協作結對關係,共同實施山海協作工程以來,首次攜手「走出去」推介山海文旅產品,將進一步提升兩地山海旅遊影響力,有助於攜手構建合作共贏的山海協作大格局。溫州市、紹興市兩地文旅部門相關負責人,蒼南縣、龍灣區兩地領導,紹興旅行社、工會、自駕遊團隊代表、長三角主流媒體代表,蒼南縣、龍灣區兩地參展商、旅行社代表等百餘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