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荔協作繪小康

2020-12-12 人民網貴州頻道

曾經的荔波,貧困如同家門口的大山,頑固難撼。

曾經的荔波,山路如天上飄浮的雲朵,無從邁步。

然而,貧困不是一種命運。跨越800公裡的坐標系、延續7年的時間軸,廣州和荔波攜手,深度潤澤。

荔波小七孔。李金福 攝

根據廣州市工作部署,由廣州市白雲區對口幫扶黔南州荔波縣。白雲區把助力荔波縣脫貧攻堅、攜手奔小康作為扶貧協作側重點和落腳點,著力構建政府、行業、社會力量多方參與的扶貧協作機制,強化統籌協調,積極引導並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的幫扶和支援,共築扶貧開發強大合力。在頂層設計的遠見裡、長效機制的保障下、實幹作為的奮進中、心手相牽的情懷間,廣東和貴州兩省區,用生動的扶貧協作實踐,把「穗」和「荔」,寫就成一個緊密相連的詞語。

廣州市白雲區從單向扶貧到產業互助,從物質援助到全方位合作,廣州協作始終堅持聯席推進,結對幫扶,產業帶動,互學互助,社會參與,形成具有示範效應的扶貧協作「穗荔模式」。

親力親為躬親描繪

守初心,牢記使命,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一切正是春風,一切竊竊私語,一切在醞釀與思考中創造奇蹟。荔波地處卡斯特深山腹地,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土地貧瘠,「九山半水半分田」是這裡的典型寫照。上世紀八十年代,荔波縣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區,是深度貧困縣。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在東西部城市之間,啟動新一輪對口幫扶工作,由廣州市白雲區一對一對口幫扶荔波縣,兩地之間的聯繫紐帶愈加緊密。歷屆廣州白雲區委、區政府以高度的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高度重視對口幫扶荔波縣工作。2017年以來,廣州白雲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先後6次到荔波實地考察,深入貧困山區訪貧問苦;堅持不懈,千方百計、細緻入微組織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傾情開展對口幫扶荔波縣工作,全力推動荔波脫貧攻堅。

臥龍潭。李金福 攝

自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以來,荔波縣高度重視與白雲區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工作,成立了以縣委書記和縣長為組長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領導小組,並建立了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專班,抽調3人充實到工作專班,具體負責抓專班日常事務工作。同時,制定和完善相應工作機制和年度工作計劃,確保東西部協作工作有序推進。為加強對口幫扶和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指導和推進。2017年,白雲區選派1名副處級優秀幹部到荔波縣開展扶貧協作工作,2018年,又增派2名優秀科級幹部,進一步加強了荔波縣東西部協作工作力量。

行走在荔波大地,處處體現著「穗荔一家親」的深情厚誼。既有王潤泉、張洪雄、王棟、陳勇前、胡可銘、江歡原本和荔波縣沒有任何交集的「白雲人」,又有帶著妻紮根基層的白雲區援荔波醫生張小旦和從白雲區到荔波支教的校長袁閩湘。一批又一批的「白雲人」,因為扶貧掛職,走進這片土地,用智慧和心血,助力荔波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自開展扶貧協作以來,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廣州市和廣州市白雲區累計向荔波縣捐助各類幫扶資金1.1826億元。在基礎設施、科教扶貧、智力扶貧、衛生扶貧、經濟協作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幫助,有效助推荔波各項事業穩步發展,加快了荔波脫貧攻堅和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山鄉巨變,「提起八爛村,有女都不嫁。」荔波縣朝陽鎮八爛村是一個以布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村寨。曾經的八爛村是個貧困村,交通不便,缺水少電,村民收入微薄,大多住在小茅屋裡。

瑤山拉懂吉移民新村一角。李金福 攝

「2018年得到廣州的幫扶資金是200萬,有了這200萬,我們可以用來改良土壤、病蟲害防治、施肥、採摘包裝。」八爛村黨支部書記羅啟楠說,廣州市除了資金上的幫扶,還提供技術上的指導包裝等技術傳授給果農們,正是有了的技術指導今年八爛村的蜜柚大、品相好、甜度夠,實現了大豐收。如今,村民變得富裕起來的同時,八爛村的村莊環境也變美了,家家戶戶住起了小樓房。在的是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如今的八爛村,早已是遠近聞名的「明星小康村」,白牆青瓦木門花窗,遠望青山近觀流水,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欣賞這優美的田園風光。八爛村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佳榮鎮高裡村鐵皮石斛基地在廣州的幫扶下完善了基礎設施,該基地覆蓋高裡、大土、甲料和拉先四個村250戶872人貧困人口。其中,2018年覆蓋高裡村113戶437人,2019年全覆蓋117戶,項目70%利潤全部兌現精準扶貧戶,次年3月貧困戶分紅,分紅人均達1400元以上。

山海傾情,決戰脫貧。看到荔波產業在廣州市白雲區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幫扶下,通過政府帶動、企業和農戶的參與,一些貧困戶已經脫了貧過上了好日子。

協作實事彰顯真情

7年來,廣州市白雲區、荔波縣兩地歷屆黨委、政府,始終按照粵黔對口扶貧協作協議,在實踐扶貧協作機制中,圍繞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務實苦幹,勇於創新,實現了穗荔對口扶貧協作向寬領域、多層次、全方位發展。

創業致富培訓班合影留念。圖片由荔波縣委宣傳部提供

一是強化交流互訪,高位推動協作。自結對幫扶以來,廣州市白雲區委書記趙軍明,廣州市白雲區區長蘇小澎等黨政主要領導先後到荔波縣考察指導,為荔波縣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促使多項合作落地見效。同時,荔波縣牢牢把握貴區幫扶機遇,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確保東西部扶貧協作各項工作順利推進。二是強化人才交流,推進共同發展。在幹部培養方面。區縣兩地建立互派掛職幹部制度,從明確標準、按需選派、從嚴要求、掛用結合等方面著手,大力推進幹部掛職鍛鍊工作。2017年以來,廣州市白雲區選派6名黨政幹部赴荔波縣黨政機關掛職開展結對幫扶,荔波縣選派34名黨政幹部到白雲區掛職鍛鍊交流。三是在教育幫扶方面。紮實推進「組團式」教育幫扶模式,深入開展專家團隊指導、兩地學校「一對一」結對幫扶和教師隊伍互訪交流,全面提升教師業務、教學管理、德育管理和家校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水平,助推荔波教育內涵式發展。2018年以來,廣州市白雲區選派10名骨幹教師赴荔波縣高級中學和第二中學進行教育幫扶,荔波縣累計選派149名骨幹教師赴貴區跟崗學習和短期培訓,荔波縣19所學校與廣州市白雲區19所學校已籤訂「一對一」結對幫扶協議。在廣州市白雲區的幫助下,荔波縣2019年度高考、中考成績穩居全州前列,教育幫扶成效明顯。四是在醫療扶貧方面。深入推進「組團式」醫療幫扶,深化臨床教學、學術交流、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級醫院創建等方面的交流合作。2018年以來,廣州市白雲區選派16名醫療專家深入荔波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和縣婦幼保健院進行幫扶,荔波縣派選22名醫務骨幹赴白雲區進修學習。同時,廣州市白雲區9家醫院以及廣州市越秀區1家醫院與荔波縣19個衛生院(縣、鄉)籤訂幫扶協議,通過醫療幫扶,荔波縣醫療專科建設、技術水平、醫療條件得到大幅提升,幫扶成效明顯。五是聚焦資金項目,增強造血功能。2016年以來荔波縣共獲得廣州市對口幫扶資金13625萬元,共實施48個項目,目前2016到2019年各個項目已全部竣工,並投入使用。2020年獲得廣州市對口幫扶資金6065萬元,其中,由黔南州統籌安排州直部門落實到縣直部門資金3745萬元,現正在有序推進中;到縣資金2320萬元,共安排實施14個項目,其中深度貧困村衛生室建設項目1個,村社合一項目5個,致富帶頭人培訓及就業扶貧項目2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保供基地建設項目1個,產業配套設施項目5個。四是強化產業合作,帶動經濟發展。深入開展產業大招商行動,不斷深化兩地產業合作,著力推動兩地旅遊、農業、消費扶貧不斷延伸,成功與廣州廣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籤訂合作協議,並引進資金成立貴州粵盛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打造桑蠶種養示範基地,發展桑芽深加工產業。同時,利用荔波世界遺產地生態品牌效應在廣州江南果蔬市場建立「荔波專用檔鋪」、白雲區「荔波農產品直銷窗口」銷售平臺,助推「黔貨出山」。六是強化勞務協作,推動轉移就業。充分發揮東西部扶貧協作機製作用,加強與廣州市白雲區及廣東其他市州相關部門溝通對接,收集和發布企業用工信息,通過建立協作機制、搭建就業平臺、開展技能培訓、統籌出行方式等工作措施,促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有效推進兩地勞務協作。其中2020年,荔波縣通過協作平臺及包機、專列、包車等有組織輸出勞動力到廣州白雲區及廣東其他市州實現就業2000餘人。七是強化結對幫扶,攜手共奔小康。在區縣結對幫扶的基礎上,廣州市白雲區25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與荔波縣23個深度貧困村籤訂幫扶協議,今年以來,共獲得幫扶資金510.88829萬元(物質資金)為解決貧困村基礎設施、人居環境整治、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資金支持保障。

攜手並進奔小康

在荔波縣己隴村,走進何付榮家的院子裡,首先被他的自建房子吸引。自建房一下花了好幾萬元,但何付榮的自建房費用全都是廣幫扶貧資金的幫扶下建設的,他還當上了護林員,這下,他的心裡暖烘烘的,再也不怕像老房子那樣跑風漏雨了。

10多年前,己隴村的何紹娟和妻子何美分從外面打工來。剛來時,最擔心的就是回家後的收入問題怎麼辦。這些年來,老兩口享受上貼息貸款,享受了廣幫政策,何美分還規模染布。去年,家裡就增收近4萬元,還成了「脫貧示範戶」。

憑藉著荔波的發展資源,粵商激活了荔波的基礎性資源。從種桑養蠶到桑芽菜,從青梅果種植到酸梅果的工藝,一個個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從外出打工到在自家門口就業,正在改變著荔波縣貧困地區固有的生產結構,推動貧困地區的整體社會進程。據荔波縣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兩年,廣州企業對荔波的投資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以發展特色產業為重點,精準施策助脫貧。

荔波甲菩提種植基地。李金福 攝

穗荔協作,實現了援助式扶貧向開發式扶貧轉變。把廣州市白雲區的人才、資金、技術、經驗、市場等要素與荔波貧困地區的土地、特色農產品和勞動力資源有機結合。在荔波縣的小七孔、甲良,玉屏街道等,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提高自我發展能力的根本舉措,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協作為基礎,促進貧困地區優勢資源開發,帶動貧困人口長期穩定脫貧。

在區縣聯席會議制度的建立和長期堅持下,使廣州市白雲區對口扶貧協作的路子越走越寬,幫扶的效果越來越好,群眾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穗援荔波幹部們傾情聚力攜手並進助推小康建設進程 。

廣州市白雲區與荔波縣對口扶貧協作的7年,既是廣州的人才、資金、技術、經驗、市場要素植入荔波發展「肌體」的過程,也是人才交流學習的過程。通過支教、支醫和科技領域的合作交流,為荔波縣脫貧攻堅事業增添動力。

此外,穗荔兩地區搭建社會參與平臺,培育多元社會扶貧主體,引導和鼓勵社會團體、民間組織、愛心人士通過科技幫扶、公益慈善、投資置業等方式,積極參與荔波貧困地區的經濟社會建設。自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以來,區縣兩地圍繞組織領導、資金支持、產業合作、勞務協作、人才支援、攜手奔小康為主線全力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成功探索出醫療教育「組團式」幫扶、「旅遊扶貧」和「黔貨出山」的模式。務實苦幹,勇於創新,實現了對口扶貧協作向寬領域、多層次、全方位發展。這些模式如一朵朵鮮豔的花在荔波大地盛開。

荔波甲蛋雞養殖場。李金福 攝

功夫不負有心人,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斕珊處。在廣州市白雲區的大力幫扶和關心下,荔波縣脫貧工作成效顯著。截至2019年底,全縣5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已累計脫貧14592戶57106人,目前未脫貧1103戶2373人,綜合貧困發生率降至1.5%。2020年1月份通過「貴州省2019年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3月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覆同意荔波縣摘帽退出。荔波縣的高質量脫貧摘帽,是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得益於廣州市白雲區各級黨委政府、社會各界企業家和愛心人士的傾情相助。

巍巍嶺南,滔滔樟江。穗荔兩地區聚焦脫貧攻堅,攜手奔小康,努力開創對口扶貧協作新局面。(文/李金福)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相關焦點

  • 《山海情深 圓夢小康》杭恩扶貧協作匯報片與歌曲《築夢萬水千山...
    山海情深 圓夢小康 ——杭州市·恩施州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這四年,我們攜手共進,齊步小康。 兩地全面構建「市州、區縣、街道(鄉鎮)、村村、村企」結對聯動體系,持續創新扶貧協作方式。杭州8個區與恩施8個貧困縣(市)結對,60個街道、71個村(社區)與恩施68個鄉鎮、71個貧困村結對幫扶。
  • 碌曲縣:藏鄉明珠繪就小康新圖景
    碌曲縣:藏鄉明珠繪就小康新圖景 2020-07-31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交通建設、農業發展、山海協作……這些關鍵詞見證蒼南的「小康...
    11月25日下午,溫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蒼南專場:一張藍圖繪到底,奮力打造新時代浙江美麗南大門。現在,從集鎮到鄉村、從幹線到村道,四通八達的鄉村公路成了廣大農村群眾奔小康的致富路、幸福路,很多像馬站中魁村、赤溪韭菜園這樣的美麗鄉村,當地很多村民搞起了民宿、農家樂,去年全縣旅遊總收入突破150億元,其中鄉村旅遊總收入近80億元,同比增長24%。三是推動公共服務大提升。蒼南連續三年把公交體制改革作為縣政府的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來推動。
  • 用獲得感幸福感繪就全面小康底色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宋廣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從身邊故事,看全面小康」。為展現和總結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程和經驗,12月24日,由市社科聯、南京報業傳媒集團主辦,鼓樓區委宣傳部、鼓樓區社科聯協辦,龍虎網承辦的「全面小康百家談」第八站走進鼓樓。
  • 青島即墨·甘肅文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共圓小康夢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意見和山東省、甘肅省統一安排部署,從2017年即墨區與文縣建立對口幫扶關係以來,兩地積極主動對接,通過強化組織領導、促進人才交流,高效使用資金、優化產業合作,拓展銷售渠道、推進勞務協作,力推結對關係、深化社會幫扶等工作的高效開展,形成了全方位、多維度、深層次、立體化的協作合作格局,有力助推文縣2019年整縣脫貧摘帽、2020
  • 「繪」出通往小康路
    三合村也因手繪,「繪」出了一條通往小康之路。三合村所在的河南省嵩縣是深度貧困縣,而三合村也是大山深處最窮的村。2016年,從小學習美術的年輕人馮亞珂返鄉創業,深知原生態村落開發價值的他,依託村裡得天獨厚的優勢,謀劃著自己的事業、三合村的未來。「我學美術專業,開過美術培訓班,我們村有那麼好的山水資源,有古村落、河流,很多學校、畫室都需要這樣的寫生基地。」
  • 石門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繪就全面小康新底色
    在維新鎮,紐荷爾臍橙高標準產業園、湘蓮特色種植基地、花椒示範園等16個產業基地,持續助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不斷為全面小康增色添彩。 2014年以來,石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強村富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支撐,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創新工作機制、增強「造血」功能,成功盤活了村集體經濟這一池春水,使得全縣村集體經濟發展勢頭節節攀升。
  • 東西部扶貧協作:草莓種植引領群眾奔小康
    近年來 九龍街道抓住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機遇 積極發展草莓種植產業 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據了解 五龍村草莓基地總投資519.3萬元 其中330萬元來自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
  • 自然提水逆流而上 滬遵協作同步小康
    都說水往低處流,但在貴州省遵義市務川自治縣地處高山的部分村組,卻通過一種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創造了「水往高處流的奇蹟」,把山腳下的水抽到了高差幾百米的山頂,有效解決了制約高山、半高山地區脫貧與發展的嚴重缺水難題,增強了群眾同步小康的信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海協作唱大風——福建念好「山海經」夯實...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新華社福州8月14日電 題:山海協作唱大風——福建念好「山海經」夯實小康路  新華社記者林超、張華迎  炎炎夏日,福建省石獅市與政和縣共建的山海協作產業園——政和經濟開發區內,一排排現代化廠房鱗次櫛比,運貨車輛往來不息。在濱海經濟強市石獅的幫扶下,政和這個長期貧困的山區小縣正煥發勃勃生機。
  • 扶貧協作 共奔小康丨「小藍莓」託起脫貧致富「大產業」
    慕名前來的遊客和負責採摘的工人們穿梭在果樹間,繪出了一副美麗和諧的鄉村畫卷。「感謝遂昌縣的幫扶,這兩年指導我們種植藍莓。你別看這個不起眼的小果果,去年我家依靠分紅和務工就增收了近2萬元。」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專項監督檢查現場,通江縣楊柏鎮騾子坡村低收入農戶劉遠壽激動地介紹。
  • 渝北:見證全面小康 繪就雙城印象
    為見證全面小康,推動成渝地區雙城文化圈建設,25日,由重慶市渝北區委宣傳部攜同四川省中國畫學會、重慶市中國畫學會等單位組織舉辦的「見證小康·雙城印象--第四屆』巴山蜀水』川渝中國畫名家創作作品展暨中國畫論壇」在重慶兩江美術館正式啟動。
  • 廣州美院圖書館新展,用可萌可帥的漫畫筆法繪小康丨看展
    9月29日,由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州美術學院聯合主辦的「動漫繪小康」主題展,廣州美院圖書館展覽廳開展。展覽將持續至10月17日。《老街的童話》 聶峻本次展覽分為「新時代,動漫產業頌小康」「克時艱,抗疫國漫詠安康」「攻堅戰,漫繪國夢共脫貧」三大部分,採用了圖文展板、動畫視頻、實物展品以及多媒體交互等展陳形式。
  • 仙居縣全媒體新聞中心: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下園社區合力繪就幸福...
    仙居縣全媒體新聞中心: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下園社區合力繪就幸福新生活 2020-09-23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百名畫家潑彩雪峰山——全國知名油畫家「精準扶貧繪小康」寫生...
    在旅遊扶貧「雪峰山模式」的發源地、網紅打卡點楓香瑤寨,由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和湖南省當代油畫院聯合主辦的中國知名油畫家「精準扶貧繪小康」寫生活動啟動儀式正在舉行,來自北京、上海、武漢,廣州等地的50多名油畫大咖、60多名在校美術系學生和油畫愛好者參加了這次活動。
  • 高州沙田舉行雞嘴荔王爭霸賽,好睇好玩好食好開心
    雞嘴荔爭霸賽系列活動在早上9點正式開始,主辦方通過「時光雞」將大家帶回到千年以前的大唐活動最精彩的環節莫過於荔王爭霸,經過初選,單果王和單穗王的選手到臺上進行PK據了解,雞嘴荔是高州沙田鎮近年從廣西引進的新品種,具體果頭大,肉厚,鮮甜多汁的特點
  • 行政處罰決定書(穗荔)食藥監餐罰〔2020〕0101號
    本局於2020年5月29日向當事人直接送達了《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穗荔)食藥監餐聽告〔2020〕0017號),當事人於2020年5月30日向本局提出聽證要求。本局於2020年6月10日召開聽證會。聽證會上,當事人提出了三點陳述申辯意見。
  • 記者探訪脫貧路︱新塘村:產業繪就小康畫卷
    工作隊根據村裡的實際情況,確定了「主攻產業就業、帶動脫貧致富」的總體思路,用治本之策壯大村級集體收入,助力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鄉黨委書記何江權說,2016年以來,省、市、縣派駐村工作隊通過向上爭、單位擠、入股注、自身籌等多種方式籌集村級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資金2000餘萬元。依託九嶷山良好的自然生態,改善村裡的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產業,增加貧困農戶的收入。
  • 粵黔攜手 譜寫脫貧攻堅新曲 廣東對口幫扶畢節扶貧協作碩果滿枝
    如今,這份情誼,正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書寫著新時代的美麗篇章。  1996年,中央作出東西部扶貧協作戰略決策,由深圳對口幫扶畢節和黔南。2013年調整為深圳一對一幫扶畢節、廣州一對一幫扶黔南。  而廣州和畢節,全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和全國唯一一個以「扶貧開發、生態建設」為主題的試驗區,從此大踏步走上了同心戰貧困、攜手奔小康的新徵程。
  • 繪就鄉村新藍圖 「桃花源」裡奔小康
    原標題:繪就鄉村新藍圖,「桃花源」裡奔小康   冬日和煦的陽光下,無錫惠山區陽山鎮火炬村老古潭自然村一改先前的破敗和雜亂,經過疏浚河道、植綠增綠,呈現出小橋、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