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脫貧攻堅
2020
決勝全面小康
為了一份使命,
浙鄂攜手,脫貧攻堅拔窮根;
為了一份擔當,
杭恩攜手,戰貧戰疫戰洪;
山海同行,砥礪奮進,
和貧困說「再見」,
與小康說「你好」!
杭恩東西部扶貧協作匯報片和專屬歌曲
今日首發
讓我們一起跟隨鏡頭
回顧四年奮鬥的足跡
聆聽這個時代的跫音
見證恩施的滄桑巨變
扶貧,我們在路上
點擊可播放視頻
(文字版於文末)
四年來,杭恩攜手「戰貧戰疫戰洪」,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兩地人民在危難時刻,袍澤與共,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結下山海深情。
恩施州著名詞作家談焱焱、曲作家楊軍聯袂創作歌曲《築夢萬水千山》以表達恩施人民對杭州人民傾心傾情傾力援助的敬意,也為杭恩東西部扶貧協作加油喝彩。
歌曲搶先聽
《築夢萬水千山》
作詞:談焱焱 作曲:楊軍
西湖的美景
牽手清江的風情
跨越萬裡長空
攜手並肩追夢同行
一串串腳印走進
走進千家萬戶
一滴滴汗水灑遍
灑遍崇山峻岭
啊 帶來陽光雨露
燦爛古老山村
心更齊呀人更親
龍船調唱給西湖聽
杭州的愛心
牽手恩施的夢境
攻克貧窮落後
奮力打拼風雨兼程
一幅幅藍圖閃耀
閃耀土家苗寨
一張張笑臉陶醉
陶醉日月星辰
啊築夢萬水千山
朝著小康邁進
水更綠呀山更清
擺手舞跳得更開心
啊築夢萬水千山
朝著小康邁進
水更綠呀山更清
擺手舞跳得更開心
擺手舞跳得更開心
山海情深 圓夢小康
——杭州市·恩施州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恩施州地處鄂西邊陲,是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湖北省唯一的全域貧困地區,這裡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滯後、民生短板突出,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銀川會議上發出東西部扶貧協作總動員令。四年來,杭州市傾情投入扶真貧,傾力幫扶真扶貧。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疊加洪澇汛情,湖北省遭遇巨大衝擊和挑戰。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強調「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杭恩攜手,共克時艱,做好「戰疫戰汛加試題」,跑出「戰貧加速度」,確保了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這四年,我們站位一線,高位推動。
浙鄂兩省、杭恩兩地黨政主要領導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強烈的責任擔當,密集互訪,共商脫貧之策,共謀致富之路。四年來,兩地廳局級以上領導調研對接267人次,召開高層聯席會議15次,專題會議58次,研究部署扶貧協作工作。
這四年,我們加大投入、鼎力支援。
2020年,杭州市向恩施州投入財政幫扶資金4.98億元,安排幫扶項目278個。四年來,杭州市累計落實財政幫扶資金12億元,實施幫扶項目950個,帶動23.36萬貧困人口脫貧。
這四年,我們建強產業,造血賦能。
圍繞恩施州打造「四大千億產業集群」目標,實施「農特產業、旅遊業、硒品入杭、浙企入恩」四大產業合作提升工程。
開展農特產業提升「四大行動」,在「穩鏈、補鏈、延鏈、強鏈」上下足功夫,形成「茶葉、中藥材、生態種養殖、高山果蔬」四大產業鏈。
促進旅遊業提升,在旅遊規劃、景區建設、市場拓展、品牌打造等方面精準發力,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市場共拓、遊客互送、信息互通」,形成「旅遊扶貧」的六種模式(景區投資建設帶貧、康體旅遊帶貧、鄉村旅遊帶貧、農旅融合帶貧、民宿旅遊帶貧、文旅融合帶貧)。全州旅遊產業增加值對GDP貢獻率達15%,旅遊業對第三產業的貢獻率超過50%,40萬人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實施「硒品入杭」工程,產銷兩端發力,建立貧困戶、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利益聯結機制,破解生產、流通、消費環節的難點和堵點,兩地創新「五大消費扶貧模式」,構建起一條可持續的增收脫貧之路,四年累計銷售恩施農特產品價值17.79億元。
推進「浙企入恩」工程,杭恩協作共建產業園區23個,建成123個規模化種養殖基地,吸引102家浙商(杭商)企業落地恩施,實際投資超過40.61億元。
脫貧攻堅
我們在行動
這四年,我們勞務協作,穩崗就業。
圍繞「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目標,實施「四建兩促進」行動,建立運營「1+8」勞務協作工作站,持續開展「訂單」培訓,打造勞務輸出品牌,促進就業增收。
這四年,我們人才交流,培育隊伍。
實施「黨政幹部賦能」「專技人才交流雙百千」和「創業致富領頭雁」三項工程。通過雙向掛職、跟崗培訓、短期交流,提升了基層幹部治理能力;醫院結對共建,共享遠程診療資源,新建特色科室,引入新型技術,填補了當地空白;通過教育「四同步」,打造了「美央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室」等一大批名師工作室;共享創業導師和創業見習基地,建設「雙創共建」示範基地和創業孵化園,孕育出一大批創業致富帶頭人。通過幹部人才交流,推動了觀念互通、思路互動、技術互學、作風互鑑。
這四年,我們攜手共進,齊步小康。
兩地全面構建「市州、區縣、街道(鄉鎮)、村村、村企」結對聯動體系,持續創新扶貧協作方式。杭州8個區與恩施8個貧困縣(市)結對,60個街道、71個村(社區)與恩施68個鄉鎮、71個貧困村結對幫扶。杭州市134所學校、68家醫院結對幫扶恩施州130所學校、90家醫院,222家杭州企業和社會組織與恩施249個貧困村結對, 134位杭州企業家和社會組織負責人擔任145個恩施貧困村「名譽村長」開展「走親連心1+5行動」,杭州市社會各界捐贈款物達3億元。
西湖引擎,激蕩清江潮湧;杭恩協作,引領滄桑巨變。在杭州傾情傾力幫扶下,恩施州經歷著歷史性變革,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四年幫扶,徹底消除了全域貧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
向最難處攻堅,在最痛處發力。兩地堅持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項目資金重點向深度貧困地區和對象傾斜。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直接幫助36.4萬人脫貧。今年,恩施州實現了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72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09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歷史性地消除了絕對貧困。
四年協作,有力補齊了民生短板,民生福祉得到不斷改善。
一條條路、一座座橋,讓貧困戶走出大山通往致富路;一座座水廠、一張張管網,讓最邊遠的貧困村喝上甘泉;一座座醫院、一所所學校,改善了山區上學和就醫的條件;「春風助學」「聰慧行動」「重塑人生脊梁」等一批批公益項目實現了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弱有所扶,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四年合作,助推4+N產業發展格局,產業集群不斷強筋壯骨。
推動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了生態文化旅遊業、硒食品精深加工等產業不斷壯大,規模效益全方位提升。恩施州新增特色產業基地23萬畝,農業產業收入佔農民收入比重達42.8%,全州旅遊產業增加值對GDP貢獻率達15%,40萬人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四年融通,全面打通了協作渠道,杭恩兩地交流更加順暢。
四年協作,旅遊互動、產銷銜接、社會投資和勞務協作等渠道更加暢通。杭州市在恩施建設了14個職工療休養基地,累計組織4萬名浙江職工到恩施療養,輸送遊客135萬餘人次到恩施旅遊,恩施州成為杭州重要的旅遊目的地。
「電商之都」助推「世界硒都」,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渠道,實現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一條龍服務」,讓恩施州成為杭州重要的農副產品供應基地。
恩施州成功獲評「2020浙商最佳投資城市」,良好的營商環境,暢通的投資渠道和巨大的發展潛力使恩施州成為承接浙江產業梯度轉移的首選地。
兩地攜手打造勞務協作「直通車」,實現技能提升、崗位對接、維權保障「一站式服務」,杭州成為恩施州重要的勞務輸出基地。
四年探索,更加明晰了發展思路,兩地攜手共繪協作新藍圖。
浙鄂兩省同屬於國家戰略疊加交匯之地,承擔著「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使命,又在共同打造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節點。兩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幹」,推動優勢產業深度合作,推進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扶貧協作不斷邁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在湖北省疫情防控、防汛救災的關鍵時期,浙江省先後派出17批2018名醫務人員緊急馳援。在疫情災情面前,杭州市慷慨援助,向恩施州捐贈抗疫抗災特殊幫扶資金1億元。杭州社會各界踴躍捐款820.27萬,防護服、口罩、測溫儀等物資折合877.47萬,為恩施州雪中送炭;在務工人員最需要的時候,杭州與湖北率先實現健康碼互認,「三接三送」禮遇恩施,為返崗復工的困難群眾打通了「從家門到廠門」的復工之路。杭州市通過包機、專列、包車等形式幫助貧困人口克服疫情影響返崗就業達15847人。恩施農產品積壓滯銷,杭州市動員社會各方力量採購,並在全國率先發行價值1000萬元的「愛心消費扶貧券」。疫情期間「銷茶購蛋」,展現了「杭情施意」的協作溫度。
躬身為橋,跨越山海。四年多來,一批批杭州幹部人才,紮根恩施,砥礪奮進,把「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鐫刻在莽莽武陵深山,在脫貧攻堅一線鍛造出「一流的施工隊」。杭恩協作從全面拓展、創新奮進到鞏固提升,打造了「名譽村長」等一大批幫扶品牌,形成了一套精準高效、科學長效的實踐範例。
2020年,在我國與聯合國共同舉辦的「減貧與南南合作」高級別會議上,中國政府正式發布了《消除絕對貧困中國的實踐》,《杭恩攜手扶貧新模式》成為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領域唯一入選案例。工作隊先後榮獲「湖北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 「浙江省東西部扶貧協作先進集體」「杭州市模範集體」「恩施州脫貧攻堅榜樣」,被恩施州人民政府授予「集體二等功」。
共繪同心圓,共築小康夢!在建黨100周年和「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新起點,開啟新徵程。杭恩兩地人民心心相連、久久為功,一定能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譜寫攜手共奔小康的新篇章,交出一份契準民心民意的靚麗答卷。
來源:杭情施意
值班編輯 :侯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