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黔攜手 譜寫脫貧攻堅新曲 廣東對口幫扶畢節扶貧協作碩果滿枝

2020-12-15 天眼新聞

編者按: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是黨中央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戰略部署。1996年,在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組織東部地區支援西部地區經濟建設的號召下,粵黔兩省就結下了深厚的幫扶情誼。23年來,廣東省帶著政治責任和深厚感情幫扶貴州,投入大量真金白銀。特別是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銀川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以來,廣東省對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脫貧攻堅給予了大力幫扶,雙方在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等扶貧協作方面碩果纍纍,為我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做出了重要貢獻。

磅礴巍峨的烏蒙山,是烏江和珠江的發源地。千百年來,兩條美麗的母親河浩蕩東流,連接著雄奇壯麗的高原和多姿多彩的沿海繁華都市,兩地人民天生就有著濃濃的親情。  如今,這份情誼,正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書寫著新時代的美麗篇章。  1996年,中央作出東西部扶貧協作戰略決策,由深圳對口幫扶畢節和黔南。2013年調整為深圳一對一幫扶畢節、廣州一對一幫扶黔南。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明確了廣東省對口幫扶貴州省,廣州市接替深圳對口幫扶畢節市。  20多年來,為幫助貴州省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廣東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對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脫貧攻堅給予了大力幫扶,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極大改變了黔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而廣州和畢節,全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和全國唯一一個以「扶貧開發、生態建設」為主題的試驗區,從此大踏步走上了同心戰貧困、攜手奔小康的新徵程。

推動就業拓富路  在畢節市金海湖新區文閣鄉海壩村,有一家廣州市增城區對口幫扶援建的扶貧車間——七星平步鞋廠。開辦短短幾個月,就解決了海壩村建檔立卡貧困戶62人就業。  「現在車間平均每天生產靴子200多雙,純收入1.2萬元。」扶貧車間負責人徐豔說,車間生產的布鞋實用、質量好,現已註冊了自己的商標。除在本地銷售外,還銷往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若有貧困群眾在鞋廠穩定就業半年以上,增城區還將給予資金獎勵。  無獨有偶。在鄰近海壩村的岔河鎮戈樂村扶貧車間裡,縫紉機「噠噠噠」地響個不停,村民李春蘭正熟練地製作內衣肩帶。  「一天生產1500對肩帶,能拿到90元工資,如果不耽擱,一個月至少有2500元。」李春蘭說,在家門口務工,既能照顧老人,又能照顧孩子。  在畢節市,像海壩村、戈樂村這樣的「扶貧車間」有100多個。不僅讓數千貧困人口就業脫貧,還為群眾增收拓寬了渠道。  目前,畢節還與廣州協調建立了11個勞務協作工作站,舉辦了68期勞務培訓班和47場招聘會,向貧困戶提供了7.49萬個就業崗位,幫助畢節167名貧困學生到廣州就讀職業技術學校。

產業扶貧拔窮根  畢節市雙山鎮普陸村的「養蠶先鋒」楊天勇家中,雪白的蠶繭堆滿了屋子。「養蠶的話,平均18天就可以收穫一季,每季收入4000元以上。」楊天勇告訴記者,他從去年開始養蠶,一年可養三季。  同村的老黨員唐國明,也養蠶,65歲的他也是村裡的養蠶帶頭人之一。他表示,他今年養蠶預計收入近萬元。  說起楊天勇和唐國明的養蠶故事,不得不提到廣州市增城區的幫扶。  據普陸村黨支部書記陳炎介紹,自對口幫扶以來,增城區積極支持普陸村發展產業,在種桑養蠶、野雞養殖等方面給予了普陸村極大援助。截至目前,增城區已投入60餘萬元幫助普陸村貧困群眾購買桑樹和養蠶器具,並在今年投入100餘萬元幫助村裡修建集體蠶房,力爭把種桑養蠶打造成村裡的特色產業。  登山遠眺,普陸村大棚林立、桑樹滿山。這個昔日大山裡的深度貧困村,正在廣州市增城區的大力幫扶帶動下,展現出良好發展勢頭。  近年來,普陸村在增城區的幫助下,普陸村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2016年至今,全村人均年純收入從2000元提升到5000元,積累村級集體資金50萬元。  據了解,廣州累計投入財政幫扶資金4.65億元,幫助畢節實施扶貧產業項目208個,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22.516萬人。廣東省社會各界共向畢節市捐贈扶貧資金504846.137萬元。截至目前,畢節市2017年度、2018年度幫扶項目已全面完成建設。  同時,穗畢兩地在園區共建、農特產品銷售、鄉村旅遊等方面不斷加大協作力度,初步形成兩地互贏互惠的良好局面。  數據顯示,廣州市現已引進65家企業落地畢節,完成投資22.26億元,擬帶動16655名貧困人口就業脫貧。廣州幫助畢節銷售農特產品12.35萬噸,銷售收入達8.7億元,帶動了12139人脫貧。2017年,畢節共接待廣東遊客186.5萬人次,旅遊收入21.6億元。2018年,畢節共接待廣東籍過夜遊客54813人次,同比增幅30%。

人才交流促發展  畢節市金海湖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朱彬,是廣州市選派到畢節市掛職的幫扶幹部。  朱彬平均每周進村入戶都不少於兩次,每次都要看產業,都要和村裡幹部群眾深入交流。認識朱彬的村民告訴記者,每次進村他都要詳細掌握第一手資料,不斷了解深度貧困村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群眾脫貧願望,從而制定扶貧協作規劃。  2018年,在朱彬的牽線搭橋下,增城區13家愛心企業和4個鎮(街)與金海湖新區15個深度貧困村達成了結對幫扶意向,其中12個深度貧困村已經籤訂了對口幫扶協議並獲贈產業幫扶資金。  做好扶貧協作工作,人是決定性因素。  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開展以來,廣州先後選派33名黨政幹部和220名專業技術人才到畢節掛職,畢節選派101名黨政幹部和348名專業技術人員到廣州有關部門、學校、醫院掛職。  深入開展人才交流,相互取長補短,為抓好對口幫扶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撐。  據悉,截至今年7月底,廣州市105所學校、33個醫療單位與畢節市971所學校、34個醫療機構開展結對幫扶,結隊幫扶雙方互派幹部掛職,促進了交流協作,也增進了穗畢兩地幹部群眾的深厚情誼。   目前,兩市共舉辦了2期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共培訓209人,其中創業成功81人,帶動貧困人口脫貧905人。

同飲清清兩江水,共築綿綿山海情。自對口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廣州市6個區和畢節市10個縣區全面建立結對幫扶關係,扶貧協作工作碩果滿枝。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顧野靈

見習記者 汪瑞梁

編輯 何濤

編審 楊韜

相關焦點

  • 「天眼聚焦」「廣進黔菜」好滋味「一葉一花」凝深情|粵黔攜手同心...
    一邊是波瀾壯闊的大海,一邊是巍巍連綿的群山,千裡之遙的廣東省廣州市和貴州省黔南州、畢節市,因東西部扶貧協作而攜手。山海情深,同心戰貧。廣東多年來、多方面的鼎力支持和無私幫扶,幫助貴州發展了一大批致富好產業,讓小康之花全面盛開,收穫了累累碩果。廣州港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赫章縣興發鄉打造雲海花田種植基地。
  • 脫貧攻堅丨香港90後進山造了個「花花世界」芳香滿烏蒙
    「我到處把你找,腳下的路伸向遠方」,老鄉們喊她「花仙子」,來自香港的90後,紮根廣州,又遠赴貴州扶貧,她為鄉親們打造了一個「花花世界」!以東部之優補西部之短,廣州市對口幫扶貴州省畢節市和黔南州打贏脫貧攻堅戰,東西部協作之花綻放在烏蒙山深處!
  • 脫貧攻堅丨香港90後進山造了個「花花世界」 芳香滿烏蒙
    「我到處把你找,腳下的路伸向遠方」,老鄉們喊她「花仙子」,來自香港的90後,紮根廣州,又遠赴貴州扶貧,她為鄉親們打造了一個「花花世界」!以東部之優補西部之短,廣州市對口幫扶貴州省畢節市和黔南州打贏脫貧攻堅戰,東西部協作之花綻放在烏蒙山深處!
  • 貴州畢節:多黨合作助脫貧 傾情幫扶結碩果
    石小傑 攝中新網貴州畢節12月6日電 題:貴州畢節:多黨合作助脫貧傾情幫扶結碩果作者 石小傑「畢節街上柏楊林,搬遷搬來三萬人。30多年來,全國政協、中央統戰部、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攜手合作,發揮各自優勢,以多種方式參與、支持試驗區建設,落實「多黨合作、同心共建」的特色實踐,向畢節輸送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推動畢節試驗區發生了巨大變化,使貧困地區的群眾實現了脫貧。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
  • 千裡山海情 幫扶結碩果 —— 臨夏市折橋鎮東西扶貧協作成效顯著
    導讀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折橋鎮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目標,依託東西協作幫扶政策,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凝心聚力
  • 翻山越嶺的另一邊 是粵浙與川攜手譜寫的奔康讚歌
    川浙的幫扶情緣由來已久。1996年,浙江對口幫扶四川廣元和南充;2014年結合對口援藏,幫扶對象調整為阿壩州和涼山州木裡縣;2016年,中央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由浙江幫扶四川。目前,浙江與四川省11個市州40個貧困縣(市、區)建立攜手奔康結對關係。
  • 鎮海舉行「全國扶貧日」主題活動,奮戰精準脫貧攻堅,團區委向社會...
    △ 鎮海區委書記林雅蓮同志講話自1996年兩地結對幫扶以來,鎮海、普安情誼不斷,實現了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的合作發展,特別是今年以來,鎮海成立了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多次舉行工作座談會、對接會、聯席會,加快推進 23個年度財政幫扶項目,共同協商解決發展難題
  • 攜手旅遊扶貧 推動綠色發展——廣州畢節兩市攜手推動旅遊扶貧...
    2020年,是畢節實現精準脫貧、打贏脫「113攻堅戰」收官之年,也是廣州畢節兩市為脫貧攻堅、同步小康交出一份完滿答卷之年,亦是廣州畢節兩市攜手推動旅遊扶貧、助推畢節撕下千百年貧困標籤之年,還是畢節試驗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並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同樣是畢節市精準脫貧工作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並付諸實施之年。
  • 為昆明市脫貧攻堅注動能 東西部協作譜寫壯美山海戀歌
    姚曉怡表示,多年來,經過東西部扶貧協作,先進發達地區和中央定點單位,通過開展產業合作,組織勞務協作、加強人才支援、加大資金支持,動員社會參與,為昆明市脫貧攻堅工作注入強大動力,譜寫了一曲壯美動人的山海戀歌。
  • 接過「扶貧接力棒」黃埔都勻對口協作扶貧不斷檔
    今年1月, 黃埔區魚珠街道辦黨工委委員、人武部部長金進在都勻市掛職時間已滿返回原單位,廣州市黃埔區長洲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陸永佳響應國家東西部協作扶貧政策號召赴都勻市,接過了「扶貧接力棒」。2017年,廣州市黃埔區與都勻市列為東西部協作扶貧對口幫扶單位。雙方制定並認真落實《黃埔區(廣州經濟開發區)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幫扶都勻市(2018-2020)三年行動方案》。3年來,都勻市爭取東部地區財政援助資金和社會幫扶投入,共獲得廣州(黃埔區、海珠區)財政幫扶資金2563.24萬元。
  • 穗荔協作繪小康
    白雲區把助力荔波縣脫貧攻堅、攜手奔小康作為扶貧協作側重點和落腳點,著力構建政府、行業、社會力量多方參與的扶貧協作機制,強化統籌協調,積極引導並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的幫扶和支援,共築扶貧開發強大合力。在頂層設計的遠見裡、長效機制的保障下、實幹作為的奮進中、心手相牽的情懷間,廣東和貴州兩省區,用生動的扶貧協作實踐,把「穗」和「荔」,寫就成一個緊密相連的詞語。
  • 深圳對口幫扶廣西河池百色兩市17縣實現全部脫貧摘帽
    同時,也標誌著深圳對口幫扶廣西河池百色兩市17縣實現全部脫貧摘帽。 自2016年對口幫扶廣西百色、河池以來,深圳累計投入46.65億元,其中財政資金33.13億元、社會資金13.52億元;累計選派幹部95名、專業人才2000多人次;累計實施百色深圳小鎮、深巴大健康試驗區、東蘭龍華高科技產業園等幫扶項目超過1000個,以先行示範的標準攜手廣西河池百色兩市17縣奔小康。
  • 徐仁標率團赴四川茂縣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
    在9月11日上午舉行的溫嶺—茂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聯席會議上,我市向茂縣捐贈了社會幫扶資金。徐仁標表示,近年來,兩地深入開展系列合作,密切保持互訪交流。特別是去年以來,我市進一步落實精準對接,持續深化交流協作,推動產業合作更加深入、結對幫扶更加務實、社會參與更加踴躍,不但為雙方深入推進對口支援打下了良好基礎,也更加堅定了雙方完成中央和浙川兩省交託的重大政治任務的信心和決心。
  • 長龍航空成杭州首家「對口支援扶貧協作示範企業」
    1月22日下午,長龍航空「杭州對口支援扶貧協作示範企業」揭牌儀式在杭州蕭山機場長龍航空總部大樓舉行。這也是我市首個「杭州市對口支援扶貧協作示範企業」。  作為浙江省唯一的總部基地客貨運綜合運輸航空公司,長龍航空自成立之初就積極發揮航空業的獨特優勢,為脫貧攻堅事業貢獻力量。
  • 臺東街道深入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興隆鎮開展脫貧攻堅對口幫扶
    中國山東網9月15日訊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要論述,推動精準對口幫扶工作進一步落細落地,近日,臺東街道黨工委書記朱宏年帶領考察團一行深入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興隆鎮開展脫貧攻堅對口幫扶工作,西和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唐正林,縣委常委
  • 廣州黃埔區對口幫扶的縣市全部脫貧摘帽
    ,援疆幹部為即將投入使用的新大樓做著最後的準備……自2016年起,黃埔區對口幫扶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佛岡縣;東西部扶貧協作貴州黔南州的獨山縣和三都縣、貴州都勻市和都勻經濟開發區;對口支援西藏的波密縣玉許鄉以及新疆的疏附縣託克扎克鎮。
  • 濟南市市中區用心、用情,對口幫扶龍山縣脫貧結碩果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責任和政治任務。2017年,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對口幫扶湖南省湘西州龍山縣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3年多來,市中區始終堅持「龍山所需、市中所能」的原則,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億餘元,在產業支持、人才支援、企業引進、勞務協作等方面精準施策。
  • 跨越千裡的幫扶情 濟南市市中區用心、用情對口幫扶龍山縣脫貧結碩果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責任和政治任務。2017年,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對口幫扶湖南省湘西州龍山縣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3年多來,濟南市市中區始終堅持「龍山所需、市中所能」的原則,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億餘元,在產業支持、人才支援、企業引進、勞務協作等方面精準施策。
  • 對口幫扶打出精準「組合拳」,龍田街道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根據市、區相關部署要求,龍田街道黨工委對口幫扶廣東汕尾陸河縣螺溪鎮螺溪村,協作廣西百色市田東縣思林鎮實現脫貧摘帽,打出愛心捐贈、產業扶貧、消費扶貧、駐點扶貧等精準扶貧「組合拳」,切實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 山海情深譜新篇 東西部扶貧協作助力凱裡市打贏脫貧攻堅戰
    既主動「輸血」,又幫助「造血」,協作機制不斷健全,資金支持成效顯著,產業協作跨越發展,人才交流深化推進,勞務協作緊密聯動,消費扶貧進展迅速……兩地按照國家、省、州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助推脫貧攻堅的總體部署要求,堅持「優勢互補、互幫互學、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在西湖區、錢塘新區的大力幫助下,構建全方位、多領域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大格局,為凱裡市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