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全國行"戲曲展演港澳站落幕 近1萬人次現場觀摩

2020-12-12 東方網

  東方網9月12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昨晚,在澳門文化中心大劇院演出的京劇《鍘美案》謝幕時伴隨著掌聲與叫好聲,觀眾久久不願離場,這是澳門多年不見的戲曲演出盛況;全國觀眾也通過CCTV"空中劇院"的直播,共同見證了此次演出的熱烈。隨著大幕拉下,"海上風韻--上海文化全國行"港澳站戲曲展演就此圓滿落幕。

  盛況:近1萬人次現場觀摩

  自9月2日起,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和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主辦、上海戲曲藝術中心承辦的"海上風韻--上海文化全國行"港澳站戲曲展演,率上海京劇院、上海崑劇團、上海滬劇院、上海越劇院、上海淮劇團、上海評彈團,相繼在香港文化中心、香港沙田大會堂、香港油麻地劇院、澳門文化中心獻上了11臺演出,其中京劇、崑曲、滬劇、越劇共8臺大戲、1臺評彈專場、2臺京劇折子戲。CCTV-11套《空中劇院》欄目對其中的4場演出進行了直播。

  此次演出雲集上海六大戲曲院團的名家名角尚長榮、陳少雲、安平、奚中路、黎安、餘彬、茅善玉、錢惠麗、單仰萍、章瑞虹、華怡青、梁偉平、秦建國、高博文等,對於港澳觀眾來說,是群星璀璨的戲曲盛宴,更是難得一見的文化盛事。此次演出檔期恰逢中秋佳節,除了香港觀眾,還有許多觀眾從各地慕名而來,以看戲的方式和親友共度佳節。據統計,有近1萬人次現場觀摩了此次戲曲展演。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對此次演出給予了大力支持,並表示會繼續關注並支持內地來到香港的戲曲演出。

  意外:新編戲照樣有知音

  此次上海京劇院的《成敗蕭何》、上海崑劇團的《景陽鍾》、上海越劇院的《風雪雨樵記》、上海淮劇團的《千古韓非》等都是首次去香港,《大公報》等香港媒體給予了專業評論,不少戲迷則表示耳目一新。

  "我們開始還擔心,香港觀眾會不會更偏重於傳統戲,對新戲不是很接受。"上昆團長谷好好受訪時談到,自己在演出前曾經有過顧慮,但當天《景陽鍾》上座率和觀眾的熱情,令演職人員們放心,也感動不已。《成敗蕭何》是上京新編戲中的翹楚,演出結束後,主演安平很激動,"香港觀眾非常懂戲"。後臺的化妝間,剛剛卸完裝的"蕭何"陳少雲,迎來了香港戲迷要求籤名的隊伍。"新編戲累,節奏、表演和體能的付出都要比傳統戲加倍,但很值得,以後可以經常帶新編劇目來,跟觀眾交流,這對上海京劇來說,也是再高興不過的事。"老先生這樣說。

  的確,在這次赴港澳演出的作品中,新戲不少,即使傳統老戲,也是特意拿出新排的版本,令港澳的戲迷既陌生又熟悉。上海滬劇院的新版《雷雨》是繼1989年老版演出之後首次赴港,拿手的"西裝旗袍戲"勾起了定居香港的不少老上海的思鄉之情,看著倍感親切。上海越劇院集10位國家一級演員的明星版《孟麗君》、新版《風雪漁樵記》,作為老戲新排的作品,闊別多年後亮相香港舞臺,這兩臺演出被邀請作為香港文化中心25周年慶的慶典節目。評彈專場也是集眾家之經典,匯集了上海評彈團諸多中堅力量,選取了不少難得一聞的經典書目,此次香港票房爆棚,一票難求。

  感慨:港人觀劇機會太少

  "票房十分理想",這是記者昨天從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得到的消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相對於習慣了觀看傳統戲的香港觀眾和近20年來鮮少看戲曲演出的澳門觀眾,此次演出票房飄紅。

  香港和澳門的觀眾為何會如此熱情?採訪中,記者發現當地戲迷觀看傳統戲曲演出的機會極少,生在上海、七八歲就開始看京劇,之後移居香港的汪先生在看完《成敗蕭何》後生出很多感觸:"表演非常好,演員非常投入,陳少雲的《狸貓換太子》、《徐策跑城》我都看過,但可惜宣傳太少,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香港還是粵劇為主,本地京劇演出幾乎沒有,每年都是踩著中國戲劇節赴港演出的點,才有機會看一兩次京劇。以後希望多一點這樣的演出。"

  觀眾反響如此強烈,上海戲曲藝術中心認為這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和市場的開拓,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與港澳戲曲演出市場的連接以後會更加緊密。目前,計劃2015年赴港演出的京劇院、崑劇團商業演出協議已在籤署中;此外,今年11月,"海上風韻--上海文化全國行"臺灣站戲曲展演將相繼在臺北、臺中、高雄等地上演13臺精彩劇目。據悉臺灣站將延續港澳站的強大陣容和優選劇目,尚長榮、蔡正仁等老藝術家和京、昆、滬、越四大院團十多名梅花獎、白玉蘭獎獲得者將一同參與。

相關焦點

  • 全國戲曲經典名段演唱會獻禮新中國七十華誕 | 上海現場報導
    九/州/百/戲盛世華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國戲曲經典名段演唱會精彩現場9月21日,上海戲曲廣播攜手全國戲曲廣播聯盟,在大世界舞臺,推出每年一度的「九州百戲」系列演出。《九州百戲》繼2015年 「全國稀有劇種展演」、2016年 「全國曲藝大匯」,2017年 「絕活兒」展演,2018年「知音」專場後,今年的展演聚焦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地創作的戲曲經典劇目,通過一段段家喻戶曉的名曲,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禮。
  • 中國戲曲學院校慶展演「繁花似錦」
    圖為京劇《龍鳳呈祥》名家版劇照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重要回信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慶祝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其教學成果展演收官之作於12月3日、4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來自國家京劇院、上海京劇院、北京京劇院的眾多名角及中國戲曲學院的多名教師共同演繹。于魁智飾演劉備,李勝素、張晶分別飾演孫尚香,江其虎飾演周瑜,李軍飾演魯肅,趙葆秀飾演吳國太,寇春華飾演喬福,呂崑山飾演賈化,杜喆飾演喬玄,王越飾演孫權,劉魁魁飾演張飛,郭曉磊飾演趙雲,蘇廣忠司鼓,魏巍、高俊浩和葉光分別操琴。藝術家們精湛的表演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現場高潮迭起,掌聲此起彼伏,劇場氣氛十分活躍。
  • 2020香格裡拉市文化旅遊展示展演活動 在上海閔行區圓滿落幕
    為進一步發揮文旅產業扶貧實效,提升香格裡拉旅遊品牌,加強「閔香」兩地交往交流交融,今年以來,閔行區加大了對口幫扶香格裡拉市旅遊業的工作力度,開展了一系列文化旅遊宣傳推廣活動。10月18日,2020香格裡拉市文化旅遊展示展演活動在上海市閔行區順利舉辦。
  • 首屆中國(上海)小劇場戲曲展演揭幕,給傳統戲曲一個「實驗盒子」
    新華社上海11月29日電(記者孫麗萍)西施、昭君、貂蟬、玉環,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悲歡離合,以京劇、崑曲、滇劇、花燈四個傳統劇種演繹,這是雲南省參演首屆中國(上海)小劇場戲曲展演暨2019第五屆「戲曲·呼吸」上海小劇場戲曲節的創新劇目。
  • 2020年南海區藝術四季閉幕式匯報展演完美落幕!
    藝術四季開金花 文化潤民千萬家 12月15日晚,南海影劇院流光溢彩、清歌妙舞,2020年南海區藝術四季閉幕式匯報展演完美落幕!
  • 「2020年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下月在滬亮相,12部作品雲集8位梅花...
    「2020年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將於12月9日至15日在滬舉辦,展演收到申報劇目68部,涉及25個劇種。來自京劇、崑劇、越劇、滇劇、紹劇、評劇、婺劇、川劇、高甲戲、黃梅戲等10個劇種的12部作品經評審脫穎而出。展演仍在上海戲曲藝術中心所屬的長江劇場舉辦,響應加快建成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核心引領區、亞洲演藝之都核心示範區的戰略舉措,為演藝大世界再添異彩。
  • 這場粵劇的狂歡圓滿落幕!超1800萬人次「雲賞」粵劇節
    20部影片共計上映32場另一新增的大熱板塊「雲賞粵劇節」網絡直播觀看量超過1800萬人次11月25日晚,第八屆羊城粵劇節在廣州閉幕。匯聚42場高水平演出,「雲賞粵劇節」 超1800萬人次觀看本屆粵劇節備受關注的優秀劇目展演甄選了21臺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舞臺精品;另一重頭板塊華人華僑粵劇粵曲聯展,共有來自海內外的38個社團的158個節目組成21臺晚會。
  • 2019全省中小學校美育改革發展成果交流活動在寶安圓滿落幕
    、演出師生、多家新聞媒體記者和觀摩師生等近千人參加了活動。嘉賓們先觀摩了學校學生美術作品展、書法作品展,現代裝置藝術、沙畫、立體書、蠟染、壁掛、版畫、國畫、書法、篆刻等品類多樣且富有趣味的作品,學生現場展示繪畫、書法、篆刻等藝術特長,以及學校「讓每個孩子的作品都上牆」的鼓勵做法,令大家頻頻駐足欣賞,對孩子們的多才多藝表示稱讚和驚嘆。
  • 「戲曲澤潤 粵韻羊城」——2020年廣州市中小學生戲曲展演活動舉辦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艾修煜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2020年12月17日,以「曲戲澤潤 粵韻羊城」為主題的廣州市中小學生戲曲展演活動在廣州市番禺區星海青少年宮舉行。本次戲曲展演活動由廣州市教育局主辦,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承辦,廣州市番禺區星海青少年宮協辦。活動自今年11月1日啟動,吸引了全市各中小學校(包括中等職業學校)、各區少年宮的踴躍報名參加。12月1日至5日,經過線上評審,選出了多個優秀戲曲作品參與到本次活動後期的線下展演。
  • 當戲曲走進小劇場:劇場年輕了 戲曲青春了_娛樂頻道_中國青年網
    如何避免實驗戲曲的話劇化?演員如何跨行當完成對複雜人物的表現?這麼「素」的演出,為什麼感覺戲曲的程式和韻味一點也沒少?……冬日的小劇場,沉浸在古老戲曲和青春探索帶來的純粹感動中。   《319·回首紫禁城》是由江蘇省崑劇院年輕的第四代演員創排的小劇場實驗崑劇。據該劇主演楊陽介紹,這齣戲從2011年首演至今已走過近十個年頭,不斷演出,也在不斷修改打磨。
  • 戲曲和繁華鬧市夜間經濟結合 上海首創戲曲夜市
    第二屆「日暉有戲」戲曲文化節當天開幕,熱鬧的戲曲主題夜市吸引不少市民駐足。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上海京、昆、滬、越、淮、評彈等各大院團將在斜土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徐匯區中小學及樓宇商圈帶來連臺好戲,市民不僅可以在家門口賞戲,還有機會走進上海京劇傳習館、上海滬劇院新址等專業場所體驗戲曲魅力。  「在這麼繁華的鬧市區,有戲曲,又有這樣的夜市,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
  • 上海首創戲曲夜市 戲曲和繁華鬧市夜經濟結合
    近日,徐匯區正大樂城中庭四周架起「長槍短炮」,圍觀人群一直繞到商場三樓,現場爆發出陣陣掌聲和歡呼聲,臺上演出的並非流量明星,而是崑曲名家張靜嫻、蔡正仁。第二屆「日暉有戲」戲曲文化節當天開幕,熱鬧的戲曲主題夜市吸引不少市民駐足。
  • 「梨花初綻」遼寧省戲曲動漫進校園成果展演
    由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辦,遼寧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省文化資源建設服務中心)承辦的「梨花初綻」遼寧省戲曲動漫進校園成果展演於12月23日18點30分在遼寧省文化藝術研究院文馨苑舉辦。
  • 沈鐵梅攜川劇《李亞仙》選段獻演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閉幕式
    ,單照世間別離人……」近日,在由文化和旅遊部、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崑山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閉幕式戲曲晚會上,當代川劇領軍人物、梅花大獎獲得者、中國劇協副主席沈鐵梅攜川劇《李亞仙》選段參與集中展演。
  • 143個節目現場展演 浙江大學生藝術節杭州落幕
    143個節目現場展演 浙江大學生藝術節杭州落幕 2017-11-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孫靜波     圖為活動現場
  • 「長三角」戲曲展演月開幕,4大劇種6家院團匯聚浦東三林
    作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特別活動,2020全國越劇匯演季·「長三角」戲曲展演月活動10月21日在上海三林鎮開幕。
  • 2018房山戲曲展演暨第三屆京津冀曲藝邀請賽熱烈開啟
    為加強北京市全國文化中心的建設工作,推動京津冀區域的協同發展,更好地貫徹與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若干政策精神,本次文化活動特以「遇見西山 慢品國韻」為主題,通過慢慢品味戲曲文化藝術的獨特韻味,藉助「戲曲」這種傳統文化形式,充分發揮戲曲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中的積極作用。
  • 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收官,專業觀眾給出了評分
    劇場不大,天氣也冷,但能真實感受到年輕觀眾對小劇場戲曲的熱情和熱愛。」12月17日,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谷好好回顧剛剛在長江劇場收官的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不勝感慨,「今年申報劇本68部,涉及25個劇種,創歷年之最,較去年增長83.78%。」今年展演前的雲上探班直播,連續6天關注11部劇目,吸引51萬人次點擊,再次證明小劇場戲曲作品魅力。
  • 天津市戲曲進校園活動啟動 弘揚傳統文化繁榮戲曲藝術
    莘莘學子懷著濃厚的興趣聆聽專家講座、欣賞精湛技藝,現場感受國粹京劇的無限魅力。由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市文化廣播影視局等共同組織的天津市戲曲進校園活動,也由此正式拉開帷幕。  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是貫徹落實國辦《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的一項重要舉措,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戲曲傳承發展,提高學生戲曲素養,繁榮天津戲曲藝術。
  • 舞動新風尚點讚新時代 全國廣場舞展演活動圓滿結束
    截至10月底,全國共舉辦展演活動6225場,參演團隊64564支,參演群眾209.4萬人,吸引超過4206萬人次觀看。實打實的數據,彰顯了各地、各層次展演的豐碩成果。  北京市的展演活動分為活動啟動季、街鄉普及培訓周、街鄉展演季、區級展演季、市級展演季5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