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產品開發,博物館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19 中國經濟網

隨著文博單位加大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力度,制約開發工作中館藏資源授權的制度瓶頸日漸凸顯。館藏單位就藏品享有哪些權利值得深入探究。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的「朕知道了」紙膠帶在網際網路走紅,一度引發公眾對博物館文創產品高度關注。隨後諸多博物館亦紛紛推出文創產品,其中北京故宮博物院推出的故宮口紅、《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上新了·故宮》綜藝節目等文化創意產品,賺足了公眾眼球,成長為現象級網紅IP。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激發博物館創新活力,盤活用好館藏文物資源,推動博物館逐步開放共享文物資源信息,規範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相關授權工作,國家文物局組織編制了《博物館館藏資源著作權、商標權和品牌授權操作指引(試行)》(簡稱《操作指引》)並於2019年5月10日印發通知。

《操作指引》指出:「館藏資源是指博物館登記備案的所收藏、管理、保護的不可移動和可移動文物、藝術品等,以及在此基礎上二次加工得到的,以語言、文字、聲像等不同形式記載的藏品狀態、變化特徵及其與客觀環境之間的聯繫特徵等藏品本身蘊含的原始信息,或者經過加工處理並通過各種載體表現出來的信息,包括與之相關的文件、資料、數據、圖像、視頻等信息資源,包括實物和數位化信息。」

文物保護法第五條規定:「國有文物收藏單位以及其他國家機關、部隊和國有企業、事業組織等收藏、保管的文物屬於國家所有。」《博物館條例》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博物館依法管理和使用的資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

依照上述法律法規的規定,國有博物館館藏文物的所有權屬於國家。國有博物館因其公有屬性,實際上是代表國家對文物進行管理,故所謂的博物館文物管理權本質上即是一種對國有財產的管理權,因而國有博物館可對其館藏文物享有佔有、使用、收益的權能。

由個人、企業等投資設立的非國有博物館(如觀復博物館、保利藝術博物館等)並不受前述文物保護法第五條所約束,其館藏文物主要經由文物保護法第三十七條所規定的購買、接受捐贈與依法交換等形式獲得。非國有博物館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對其館藏的文物享有所有權,但此種所有權相較於普通「物」的所有權仍將受到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限制,其所有權權能並不完整。

對於文物之外的其他館藏藝術品等,因其並不具備「文物」這一特殊屬性;依照《博物館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博物館可以通過購買、接受捐贈、依法交換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方式取得藏品」,博物館可以對館藏藝術品等享有所有權。另外,依照著作權法第十條、第十八條的規定,對於尚在著作權保護期內的館藏藝術品等,館藏單位可以依法享有該類藏品原件的展覽權。至於館藏單位是否享有館藏藝術品等所承載的其他著作權具體權利,則取決於館藏單位與藝術品創作者(或者原始著作權人)之間的具體約定。

傳統管理模式下的博物館基於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會通過仿製、掃描、拍攝等方式對藏品實物進行處理,為更好地提供社會服務,博物館也會製作一些具有宣傳、教育意義的畫冊、錄音錄像製品等。

隨著文博單位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潮流的興起,目前諸多博物館通常依託信息技術對藏品實物進行數位化處理,形成包含藏品實物影像、文字語音介紹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在內的綜合性數位化呈現內容。這些藏品實物的轉化形式與藏品一同構成了博物館館藏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該類館藏資源系由博物館自身或委託他人製作而成,博物館可以基於自己的創作活動或委託創作合同約定等對其依法享有著作權或者形成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的競爭利益。

來源:中國文化報

相關焦點

  • 文創產品開發,博物館都有什麼權利?
    第3055期文化產業評論 隨著文博單位如火如荼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制約文博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工作中館藏資源授權的制度瓶頸日漸凸顯。館藏單位就藏品是否享有權利?館藏單位能否進行文化創意產品開發?館藏單位就藏品能夠授權第三方何種權利?
  • 博物館的特展和文創產品開發 ——以上海博物館為例
    近年來,博物館特展的文化創意(以下簡稱「文創」)產品開發已成為我國博物館文創工作的重要趨勢之一。博物館特展文創的開發一方面回應了公眾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商業策略或消費主義的發展所致[1]。博物館特展文創不僅提升了展覽活力,更讓公眾的觀展行為與消費行為融合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 一個館長關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的深度思考
    因此,我們要進一步梳理工作思路,正確理解「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工作,在博物館領域,則是「正確理解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  博物館為何要開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  因此,特別希望今天也能創造出既繼承傳統,又具有當代特徵的受人喜愛的文化產品,我們姑且叫它「新中式」。  這樣新中式的文化產品會是我們博物館界,也是南京博物院文創產品的發展方向。
  • 讓博物館文創產品講述陝西故事
    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化文物單位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資源是文博文創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源泉。從2016年故宮文創產品大熱,帶動整個博物館文創產業「井噴」,到國家《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政策出臺,幾乎每個博物館都開始探索文創產品開發領域。
  • 文創產品開發的四大秘笈:來自故宮文創產品的啟示
    第二,文化價值是文創產品的核心價值,也是區別於一般商品的基本特性。故宮有186萬多件(套)藏品,但並不是所有藏品都適合作為文創構思的源泉。只有打造符合時代需求的知名IP,才能有效傳播藏品的文化價值,而文化價值是文創產品區別於其他商品的基本特性。選取哪些文物作為文創素材,要考慮主題是否喜聞樂見,構圖色彩是否便於呈現等。
  • 我館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籤署「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設計」合作框架協議,打造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眾包平臺
    為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高校研究聯盟」成員間的合作,加快兩岸高校文化文化創意產業對接,落實國家文物局《關於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
  • 臺北故宮重視文創產品開發 成主要收入來源
    臺北故宮重視文創產品開發 成主要收入來源 2014-07-26 14:48:45據不完全統計,臺北故宮近些年推出了「朕知道了」膠帶紙和「翠玉白菜」傘等2400多種文化創意產品,僅2013年的銷售收入就將近9億元新臺幣,這一數字直逼10億元新臺幣的門票收入。文化創意產品已成為臺北故宮重要收入來源,其多元化發展思路值得大陸的博物館學習借鑑。  臺北故宮博物院曾經也高高在上,只注重典藏功能,輕視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一度被臺灣民眾稱為「太廟」。
  • 臺北故宮文創經驗分享:哪些產品賣得好,哪些品類少開發
    臺北故宮網站發布了博物院2019年度上半年該院合作開發廠商說明會公告,其中公布了博物館商店銷售簡報。多種多樣的文創產品,讓人眼花繚亂。 《簡報》中針對「商品銷售百分比」,「年度暢銷品銷量比較」「2018年度B1提袋率與去年同期比較」「2018年度平均客單價與去年同期比較」「2018年度平均客單價與去年同期比較」以及未來重點「建議開發的產品」。網站還在授權與文創「合作開發與委託承銷」中提出不建議開發的產品。讓我們來看一下,是否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 關於故宮文創產品開發運營的調查報告
    同時隨著文創產品品類增加和開發深度加強,未來針對地方博物館或企業的輸出服務也會增加,相當於2G和2B的板塊也逐漸增加比重。 三,關於文創產品定位和定價,這幾年故宮也做了相應的調整和變化,早期故宮推出的產品,大多是一些觀賞性的繪畫和瓷器,雖屬精品,卻很難打動消費者。
  • 新時代文創產品開發如何實現守正創新?
    新華社上海10月22日電題:新時代文創產品開發如何實現守正創新?新華社記者施雨岑文創產品是讓文物藏品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載體。近年來,我國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蓬勃發展,而人民群眾不斷提升的文化需求則對這個領域逐漸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時代文創產品開發必須把握守正創新總基調。」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22日在上海表示,文創產品開發是文博事業中最具創新活力的領域之一,文創產品能潛移默化地引導人們認知美、享受美、創造美,引導人們形成向上、向善、向美的生活理念。
  • 時尚+科技:讓歐美博物館文創產品很萌
    小黃鴨紀念品  禾 澤  經過數十年發展,歐美國家的著名博物館在開發文創產品方面已具有相當成熟的經驗。從羅浮宮到梵谷藝術博物館,從倫敦大英博物館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巧妙精緻、富有創意的文創產品,讓文物和藝術流行起來。  大英博物館:圍繞「明星藏品」進行系列開發  2000年底,倫敦大英博物館開始免費開放。不過,來自政府的資金支持只佔其總收入的30%,文創產品銷售成為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大英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年營收高達兩億美元。
  • 博物館文創產品抓住年輕人的心
    記者了解到,成都各大博物館文創市場呈高速增長態勢,文創已成為連結博物館與年輕人的新方式。金沙月餅預售600套被網友秒殺這款「月滿金沙」單看包裝就氣質不凡。跨界合作 成都文博文創有新意不僅僅金沙博物館在文創衍生品開發中不斷作出新嘗試,成都的各大博物館也摩拳擦掌,在文創領域跨界合作、開拓創新,進行全新探索,創意為博物館「賦能」,成都文博走出文創新路。在天府廣場有一家網紅肯德基餐廳,這是一家杜甫草堂主題門店。
  • 文創產品核心是「文化」開發要讓消費終端參與
    而讓文創產品得以「落地」的「海上文創」平臺,則是經上海市委宣傳部授權,由東方網承擔整體運營和建設的項目,品牌合作方包括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博物館、上海文化廣場等眾多上海文化場館,從比賽到產品上市的路徑得以打通。這批獲獎作品不僅能在線下實體店和多渠道的線上網店購買,「海上文創」還納入最新的銷售方式。
  • 博物館文創產品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蘇州博物館 山水間置物座 把靜態的文物變成潮流的設計,把文創開發變成一樁不錯的生意,國內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開始了嘗試。在北京故宮一年10億文創收入的激勵下,許多人相信,博物館文創的好時光才剛剛開始。它會選取明星藏品進行一條龍式的開發,提供不同種類的產品吸引你掏錢包。比如當你在官網上搜索「RosettaStone(羅塞塔石碑)」,會出現60多種衍生品,覆蓋各種價位,包括書籍、複製品擺件,還有飾品、服裝、文具、被子、巧克力、U盤等等。藝術衍生品年營收高達兩億美元。
  • 文創旅遊產品開發還可以這樣做
    旅遊文創近年來,故宮文創產品大受歡迎,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中,故宮又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呢?貓做成文創產品,孩子們很喜歡。不是一般的銷售品,並且要帶著博物館的尊嚴去進入市場。故宮的文創在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各種評比中獲得了不少獎項,比如故宮娃娃獲得了博物館文化產品一等獎,朝珠耳機獲得優秀獎。
  • 2020北京地區博物館文創開發培訓會成功舉辦
    為進一步推進北京地區各文博單位文創開發工作,提升文創及相關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促進文博文創產業綜合性發展,營造良好的文博文創開發環境,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了2020北京地區博物館文創開發培訓會。
  • 國外博物館文創產品萌在哪裡?趕緊看過來
    從羅浮宮到梵谷藝術博物館,從倫敦大英博物館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巧妙精緻、富有創意的文創產品,讓文物和藝術流行起來。小黃鴨紀念品大英博物館: 圍繞「明星藏品」進行系列開發2000年底,倫敦大英博物館開始免費開放。
  • 除了故宮,博物館文創還有哪些值得看?
    作為蘇州博物館文創的負責人,蔣菡帶領團隊開發出了多款持續暢銷的網紅產品,但她更認同文創並不是每一個博物館的必然選擇:「文創確實可以增加博物館的品牌傳播,以資源配置的角度來看,比如它有很多觀眾,它有非常重要的文物,或者有很高的知名度。
  • 博物館文創貼近生活才能火起來
    這文創產品聽著就新鮮!相信遊覽博物館的人會因為好奇而購買品嘗,並體驗其附帶的講解功能,從而促進博物館的發展。實踐證明,博物館文創只有貼近群眾生活,文創產品才能活起來火起來,吸引越來越多人到博物館參觀。近年來,隨著博物館旅遊熱的興起及人們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意識的不斷提高,國內各大博物館都在探索自己的文創產品開發之路,紛紛推出文創產品,讓館藏文物和歷史文化從深牆大院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對促進博物館發展和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是,如何讓博物館文創走進人們的生活,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 山西省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與市場推廣專業委員會在臨汾成立
    山西晚報訊(記者 呂國俊 南麗江 通訊員 楊敬)8月18日上午,山西省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與市場推廣專業委員會在臨汾市博物館成立。與此同時,山西省博協文創聯展亮相。博物館文創產品是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延伸,被稱為「博物館最後一個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