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美國歧視和攻擊亞裔現象抬頭 留學生遭遇令人擔憂

2021-01-20 杭州網

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 「疫情暴發以來,你有遭遇過歧視行為嗎?」新華社記者將這個問題拋到幾個留美學生群後,收到的答案令人擔憂。

不少人坦言,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感覺針對亞洲面孔的歧視行為明顯增多,馬路上,公交車上,餐廳裡,甚至校園內……

疫情中的歧視現象,成因是複雜多面的。一方面,近年來美國種族歧視現象抬頭,社會撕裂加劇。另一方面,以一些美國政客為代表的「抹黑黨」頻繁借疫情汙名化、抹黑中國,顛倒黑白、煽風點火,起到很大的負面作用。

從歧視言論到仇恨犯罪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一所大學讀三年級的韓同學對記者說,三個星期前,自己與室友在校園中步行,一輛車突然停在身邊,車上兩個人搖下車窗,喊了一句針對華人的侮辱性詞語後驅車離去。

「在疫情暴發前,我本人沒有覺得受過歧視,但近來明顯感到類似歧視現象增加。」

在美國費城一所高校就讀的鄧同學告訴記者,她因為在馬路上佩戴口罩而被人騷擾,這一經歷讓她感到「失落」。

在美國紐約州一所高校讀大四的馬同學則是在機場遇到不快。4月11日,她和幾名同學經由洛杉磯轉機,因擔心路上被感染,特意佩戴護目鏡、口罩和手套,顯得比較「特別」。一名同機的白人女乘客衝過來質問,是不是因為生病了才這樣穿著,即便聽到否定的答案仍一臉懷疑,不肯罷休。

不僅留學生和華僑華人可能面臨歧視言行,美國亞裔群體同樣如此。

美國媒體《紐約客》美籍華人記者樊嘉揚在推特上說,自己出門扔垃圾時用中文打電話,就有一名男子對她大喊「該死的華人」。

據美國媒體報導,歧視不止於言論,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尤其是暴力行為令人震驚。

3月14日,一名19歲男子在得州一家超市內,持刀傷害兩名2歲和6歲的亞裔兒童。

4月6日,一名亞裔女性在紐約自家門口被一個不明身份男子潑酸液,造成大面積燒傷。

FBI警告歧視行為或將激增

美國聯邦調查局休斯敦辦公室日前向地方執法機構提供了一份分析報告,給出警告:「受新冠疫情蔓延影響,聯邦調查局預測,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會在全美呈現上升趨勢,並對美國亞裔群體造成威脅。」

另據舊金山州立大學的統計結果,在2月9日至3月7日之間,與歧視亞裔有關的新聞報導增長了50%。考慮到一般比較嚴重的事件才會吸引媒體報導,現實生活中針對亞裔的言行暴力或許更多。

一些亞裔團體已自發建立了「停止仇恨亞裔」的網站,收集相關事例。數據顯示,網站3月19日創辦後的兩周內就收到了超過1100例對仇恨行為的報告。

為了加強自我保護,紐約一些亞裔群體在臉書上成立了互助小組,比如,不敢獨自乘坐地鐵的人可以搭伴。華盛頓特區的槍枝店老闆說,不少美籍華人開始購買槍枝,而往常他們並不是主要客戶。

「停止仇恨亞裔」網站上的聲明。

「醜陋的衝動和危險的無知」

針對亞裔的歧視及暴力行為在美國受到輿論一致批評。

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拜登日前發表聲明譴責針對亞裔的歧視行為。「這些噁心的歧視行為必須停止。這種行為的背後是醜陋的衝動和危險的無知。」

美國參議院十多名議員也籤署聯名信,「為了減少在疫情當中產生的仇視亞裔的情緒,要求美國民權委員會立即發布指導性文件」,並發送至美國國務院和國土安全部等部門。

美國當地時間4月15日,近200位美國外交政策學者、前外交官在《今日美國報》上發表聯名信說,近來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和暴力襲擊應為美國敲響警鐘,類似「中國病毒」的用詞只會加劇歧視現象,令亞裔群體人身安全受到更大威脅。

籤名者包括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美國前駐華大使溫斯頓·洛德、國務院前負責東亞事務的代理助理國務卿董雲裳、美國前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等。

相關焦點

  • 疫情中遭遇歧視與攻擊的亞裔:我永遠不可能成為美國人的一員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愈發嚴重,生活在美國的亞裔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歧視與攻擊,這可能正揭示了一項關於「美國身份」的殘酷現實。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7日報導,現年31歲的劉文(音譯)雖然並沒有在美國出生,可自從移居美國之後,她就非常希望能夠儘快融入當地人的生活。
  • 路易:反亞裔種族主義是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種族和經濟不平等現象
    一是疫情本身給亞裔美國人造成的健康風險和生命損失;二是亞裔在生活和經濟狀況方面深受打擊,如在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州,亞裔失業人數增幅遠遠高於其他族裔;第三也是最為突出的,是與疫情相關的種族歧視與仇恨犯罪顯著增多。
  • 美國的歧視鏈: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亞裔
    來看,美國爆發的大規模騷亂和「黑命貴」運動已經超越了弗洛伊德事件本身而是點明一個更深層的問題,那就是種族歧視問題。 種族歧視開始於殖民時代,隨著歐洲的工業革命和殖民擴張的開始,就實行著從上到下的種族隔離政策,種族隔離制度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不同種族將人群分割開來,根據人種的不同分配不同的社會資源。
  • 統計:美國舊金山灣區亞裔遭歧視事件頻發
    中國僑網9月15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由多個團體共同發起的亞太裔歧視事件自主報案網絡平臺「Stop AAPI Hate」,在疫情暴發之後成立,至今已經接到全國數千個亞裔遭到歧視的案件。在舊金山灣區,亞裔遭到歧視和暴力的事件層出不窮。
  • 美媒:美國舊金山灣區亞裔遭歧視事件頻發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由多個團體共同發起的亞太裔歧視事件自主報案網絡平臺「Stop AAPI Hate」,在疫情暴發之後成立,至今已經接到全國數千個亞裔遭到歧視的案件。在舊金山灣區,亞裔遭到歧視和暴力的事件層出不窮。舊金山作為亞裔人口眾多的都會區,也成為案件的高發地。根據最新出爐的數據,截至上周,灣區九縣共計有超過600位亞裔在平臺報告自己遭遇歧視的事件。其中舊金山累計有244宗,高居九縣榜首成為亞裔受害的重災區。
  • 16名亞裔澳洲人請願:停止種族主義!可誰能保證留學生的安危?
    面對疫情衍生而來的種族歧視與暴力16名亞裔澳洲人聯名請願停止種族主義!可是更多華人、亞裔的留學生與務工人員群體的安危又有誰可以保證呢?自疫情暴發以來,針對華人和亞裔的歧視屢見不鮮:比如,一名墨爾本華人巴士司機曾遭到一名乘客的種族歧視。據稱,一名女乘客謾罵這名華人巴士司機將新型冠狀病毒從中國帶到澳大利亞。
  • 美國的疫情歧視還沒有消除!亞洲飲食成了攻擊的對象
    中國日報網12月22日電(高琳琳) 美聯社12月20日刊文稱,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的大肆傳播,再加上「疫情最初起源於中國」這一說法的推動,亞裔美國人受到的偏見也愈發嚴重。「說我們吃狗、蝙蝠還是老鼠,這些歧視又老套的傳聞依然存在。」以反種族歧視內容為主的烹飪雜誌《捍衛中國食譜》(Chinese Protest Recipes)創辦人克拉倫斯·關(Clarence Kwan)說,這種錯誤的成見在疫情期間又迅速出現,反映出亞裔遭受歧視的情況的改善極為有限。
  • 駐荷蘭使館譴責借疫情針對華人甚至亞裔的歧視現象
    中國駐荷蘭大使館網站2月9日刊發《駐荷蘭使館發言人:種族歧視在荷蘭不得人心》一文,指出高度讚賞和支持荷蘭政府反對種族歧視的立場,強調種族歧視在荷蘭不得人心,並對荷蘭社會上出現的個別借疫情針對華人甚至亞裔的歧視現象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
  • 當華人青年因疫情遭遇歧視 歐洲地鐵上這些人站了出來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國擴散之際,布魯塞爾地鐵車廂裡,突然有人要求亞裔面孔的乘客下車,其他乘客會怎麼做? 近日,一段首發在優兔網站上的視頻記錄了這座歐盟總部所在城市地鐵中人們的真實反應。第二次「實驗」:在一位歧視者從座位上站起,似乎準備「動手」之際,一名男乘客主動站在了歧視者和亞裔乘客之間,擋住了歧視者,並不斷與之理論,請亞裔乘客先不要下車。 當歧視者踢了一腳亞裔乘客的箱子後,另一名男乘客上前拉住了歧視者。
  • 兩名亞裔女留學生在墨爾本遭遇襲擊並受輕傷 校方:留學生非中國籍
    每經編輯:趙慶據中國駐墨爾本總領事館微信號消息,近日,據媒體報導,兩名墨爾本大學亞裔女留學生在墨爾本市中心遭遇種族歧視語言侮辱和襲擊並受輕傷。獲悉情況後,我館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向校方和警方核實情況。校方稱,受害亞裔留學生並非中國籍,已發布聲明強烈譴責襲擊者言行,並向學生提供必要協助。警方稱,正全力調查案件並緝拿襲擊者。中國駐墨爾本總領事館要求校方和警方進一步重視近期針對亞裔人群歧視言行增多情況,特別是維護好中國留學生安全利益,如事件涉及中國留學生及時向我館通報,迅速依法處理,並為受害學生提供儘可能的協助。
  • 即使豁免留學生也不宜返澳?疫情成為催化劑,澳對華人、亞裔暴力行為不斷升級!
    我國的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赴澳大利亞旅遊的安全提醒。「近期,由於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現象明顯上升。有的人認為非常嚴重,自己就曾遭遇類似的惡性事件,成為過新聞上的主角。也有的人認為沒有,一直遇到很nice的澳洲人,被溫柔以待。從這些答案中,我們其實也可以看出,並不是所有澳洲人都有種族歧視的傾向,可在生活中遭遇種族歧視者的鬧心事也會百分比概率發生。但不得不說,這個遭遇的可能性,在疫情爆發之後,大幅度的提升了。
  • 紐約皇后區長參選人奎因:因疫情歧視亞裔很愚蠢
    紐約皇后區長參選人奎因:因疫情歧視亞裔很愚蠢
  • 「香蕉人」楊安澤稱為亞裔感到羞恥,呼籲美國亞裔展現「美國屬性...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的爆發讓種族主義者找到了歧視亞裔的新藉口,許多亞裔美國人在公共場合遭到辱罵甚至毆打,而這種趨勢在網絡空間更加明顯,舊金山州立大學的調查顯示,涉及新冠肺炎以及亞裔遭到歧視的新聞報導在2月9日到3月7日間增長了50%,研究者表示這僅僅反映了問題的「冰山一角」,因為有大量的種族歧視事件沒有得到媒體的報導,即便是美國的最高領導人川普也曾一度在新聞發布會和社交媒體上公開使用「中國肺炎
  • 英媒:因為你是亞裔,永遠當不了美國人
    無論是總統川普,還是民主黨總統競選人拜登,都遭遇到了一些指責,因為他們在談論中國在疫情中的角色時使用的措辭,不同程度上助長了反亞裔的情緒。而對於很多亞裔美國人來說,他們在遭遇偏見的同時,感覺自己身為美國人的身份認同也遭到攻擊。在美國的反亞裔的偏見有多嚴重?為數眾多的亞裔美國人與身在美國的亞洲人形容,他們在此的境遇在新冠疫情暴發後急轉直下。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美國疫情歧視未平 中餐館不堪其擾
    中國僑網12月2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編譯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掀全球恐慌,在美國,關於亞裔飲食的謠言一度甚囂塵上,導致華人受到各種歧視,民眾對亞洲食物甚至開始反感。
  • 又因疫情歧視華人?新加坡留學生街頭被圍毆至重傷,發文控訴暴行
    ↓延伸閱讀:疫情中歧視華人?計程車司機拒載中國乘客,紐約市長亮相中餐館在中國全力以赴抗擊新冠疫情,阻止疫情向世界蔓延的同時,一些國家卻出現惡意歧視華人的現象。長安街知事注意到,針對疫情引起的歧視現象,包括白思豪在內的多名紐約市政府官員13日到訪法拉盛的華人社區,慰問華人商家,並在中餐館吃午飯,呼籲民眾不要恐慌。「在困難時期,紐約人要相互支持。」白思豪說,「我們在法拉盛慰問亞裔商家,並告訴所有紐約人,紐約市的華人社區面向所有人開放。」
  • 耶魯大學被批種族歧視偏愛黑人?不但歧視亞裔,還歧視白人……
    就在近日,耶魯大學遭到指控稱,這所世界著名學府的招生竟然也參考種族膚色,而且專門歧視亞裔和白人學生!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在當地時間8月13日,美國司法部指控耶魯大學在本科招生程序中「非法歧視」了亞裔美國人和白人學生, 因此要求該校在本月27日前作出修改,否則將對其提起訴訟。
  • 墨爾本亞裔巴士司機遭歧視……疫情間...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危機開始澳洲近日發生一系列的種族歧視性質的攻擊事件...3月30日,一名戴著寬簷帽的男性在位於雪梨內城西部的中國駐雪梨總領事館門前甩鞭子,並發表種族主義言論。警方在3月31日下午逮捕了一名17歲的女性,並對她進行了3項公共攻擊指控,包括在公共場合使用侵犯性的語言、企圖跟蹤或恐嚇他人以及蓄意傷害罪名。據悉,該女子此前在Marrickville地區對一名亞裔女性造成了傷害,並辱罵對方。
  • 海外抗"疫":從受疫情打擊到被歧視,法國僑胞這樣做……
    疫情之外,法國治安狀況也令人擔憂。近期,法國發生多起襲擊事件,社交媒體上還流傳著仇視亞裔的言論,一時間在法國亞裔群體中引起了極大反響。 儘管天災人禍接踵而至,但法國的僑胞們從未放棄。全法華人旅行社協會會長石恆餘認為,疫情之後,真正的組團、跟團遊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恢復。經過對疫情的思考,石恆餘就旅遊業給出了一份近、中、遠期計劃。 在他的設想中,法國華人旅遊業近期將挖掘、開發法國以及歐盟各開放國的華僑華人就地遊市場,中期將打造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的遊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