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2020-12-06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人們在美國華盛頓國會附近遊行。新華社記者 劉 傑攝

當地時間5月25日,非洲裔美國人弗洛伊德遭遇明尼蘇達州阿波利斯市白人警察暴力執法,隨後身亡。弗洛伊德之死再次揭開美國種族歧視的陳年瘡疤,引發國內外輿論譁然。連日來,大規模抗議活動在全美50個州、包括首都華盛頓特區在內的數百個城市蔓延。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

「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紐約羅斯·裡根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瀾濤表示,美國是一個移民「大熔爐」。經過上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雖然明面上的種族歧視言行不多了,但實際上少數族裔在就業、求職等方面依舊面臨著各種「隱形歧視」。

失業、貧窮、曾感染新冠病毒……弗洛伊德生前的種種遭遇可以說是美國弱勢群體的真實寫照。在美國華商總會顧問蔡文耀看來,種族歧視現象在美國由來已久,弗洛伊德之死如同一個引子,引爆了疫情下的多重社會矛盾。「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許多美國人失去了工作,廣大中下層低收入群體及少數族裔生活更加困難,民眾借弗洛伊德案件宣洩憤怒與不滿情緒。該事件通過社交網絡平臺進一步發酵,引發廣泛反響,這是美國社會的巨大創傷。」

「經濟水平跌至新低,社會矛盾達到新高。」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教授李斧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給美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很大衝擊,失業率創下幾十年來新高,最近由抗議活動引發的騷亂如同雪上加霜。美國社會正面臨重大挑戰。」

「在美國,歧視華裔的事件也時有發生。」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會長梁冠軍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美國部分地區發生了借疫情針對華裔甚至亞裔的歧視現象,尤其在華人集中的加州和紐約地區較多。除言語騷擾外,還有推搡、肢體攻擊、禁入場所甚至打砸等極端事件。「一些美國政客將『中國病毒』掛在嘴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負面作用。」

李斧指出,亞裔和華裔群體分別約佔美國總人口的3%和1.5%,是名副其實的少數族裔,但美國針對少數族裔的一些保護和扶助政策很少包含亞裔和華裔。

「種族歧視是美國社會的癌症,多年來種族矛盾一直未得到有效調和。」美中經貿科技促進總會首任理事長徐德清說。

「團結起來保護自己」

當前,美國部分地區的反種族歧視示威抗議演變成騷亂,一些店鋪遭到縱火和搶劫,華人社區也受到波及。梁冠軍介紹說,紐約華埠一些臨街商店被暴亂分子砸毀,店內物品被洗劫。李斧也關注到,他所在的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一家開業不久的中餐廳被暴力破壞。

面對困難,團結是最好的武器。近期,紐約、芝加哥和洛杉磯等地華人自發組織起來,成立巡邏隊應對騷亂衝擊,為華人社區撐起安全保護傘。疫情發生以來,許多華人社團紛紛行動起來,或自發建群互助,或組織各種活動聯名請願抗議歧視及汙名化言行。

孫瀾濤表示,「對一個人不公,就是對所有人不公」,我們要記住這句話。反對種族歧視不是一個人或一個團體的小事,而是整個華裔、亞裔等少數族裔群體在美爭取生存空間的大事,每個人都不能坐視不管。

據梁冠軍介紹,目前,美國許多華人聚居地區成立了「SOS互助微信群」,大家承諾共同應對風險。紐約皇后區森林小丘等地的華人還組織成立志願者巡邏隊,發現違法犯罪行為立即報警或介入制止。「經歷危機後,華人將更加團結。我們更認識到手中選票和積極參政的重要性,以更好地保護自身權益。」

「長期以來,華裔不夠團結、參政意識不強、投票率不高且選票分散,在美國社會影響力較弱,這種狀況在近幾年有了一定改善。最明顯的表現是,2016年全美多個城市華人同時發起示威遊行,呼籲公正審判華裔警官梁彼得案件。」李斧表示,在美華人形成一股團結的政治力量至關重要。

徐德清指出,從過去忍氣吞聲到如今抱團發聲,華人在應對種族歧視上有很大進步。如今,生活在美國的600萬華人需進一步團結起來,讓主流社會聽到華人的聲音和訴求。

「與其他各族平等相處」

近日,美國華人華僑聯合總會發布的倡議書指出,華人不僅要消除族裔歧視,還要幫助弱勢群體,多多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共建和諧社區。同時號召在美華人團結其他族裔居民,共同應對當前困難,保衛各地家園。

對此,徐德清深有感觸。不久前,由美國華人組織的「全美華人愛心中餐日」活動在美國50個州100多個城市舉行,向美國醫護人員、社區弱勢人群捐贈免費食物或提供熱餐,徐德清也參與其中。此外,他還向自己居住的北海文鎮政府和警察局捐贈口罩,幫助當地民眾抗擊疫情。

「華人不僅要保護自己的利益,也要保護社會的公平正義,與其他族裔民眾加強團結,平等友好地相處。這是華人的根本利益所在。」徐德清說,「面對疫情挑戰,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反對種族歧視的必要性。只有超越種族,互相幫助,才能渡過難關。華人要落地生根,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一定會得到當地民眾的公正評價。」

李斧表示,疫情期間,許多華人團體向當地公共服務部門捐贈口罩等防疫物資,不少中餐館向貧困人群派發免費餐盒等,這些善舉為樹立華人的良好形象發揮了作用,也是華人對當地社會作出的實實在在的貢獻。

「我們要對種族歧視『零容忍』。」蔡文耀指出,華人社區要了解其他少數族裔的歷史和生活,關心、支持他們的生存與發展。「在美少數族裔要團結在一起,勇於發聲,向種族歧視說『不』。」(記者 李嘉寶)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6月15日 第06 版)

相關焦點

  • 在「種族平等」的美國,華人卻被這樣歧視
    美國最著名的高校哈佛大學最近正在發生一件影響在美亞裔歷史的大事。據多家美媒消息,文件顯示,美國司法部正在對哈佛大學在招生工作中使用種族考量的做法展開調查,並認定這「不符合」聯邦法律。亞裔被「歧視」難道是太優秀?儘管,有另一種聲音,說哈佛大學並不存在主觀歧視,有數據顯示,美國高等學府錄取亞裔學生比例,近二十多年來一直在上升。
  • 多國種族歧視愈演愈烈,海外華僑華人應如何站出來?
    呼籲不要保持沉默美國華裔律師Michael Wu表示,他的孩子現在正經歷著幾十年前的美國經歷的那種歧視。他說:「我在喬治亞州上八年級的時候,似乎所有的貶義詞都被用來形容過我。現在我的孩子也受到了同樣的歧視。」
  • 種族歧視:華人被邊緣化的根源
    當然在實際生活中,並不排除存在種族歧視的言行;相反,一些狹隘民族主義佔上風的國家,儘管表面上也說要實行民族平等的方針,但骨子裡頭卻視華人為外來民族,以種族而不是以法律來劃界,即使華人已經選擇居留國國籍,仍然千方百計加以排斥打擊,使華人缺乏安全感,一些華人只好移居其他國家。由此可見,種族歧視是華人被系統邊緣化的主要因素。在這方面,馬來西亞和印尼較具代表性。
  • 反對種族歧視 華人聲音響亮
    維權行動組織者之一、阿根廷僑胞劉芳勇介紹,維權期間僑領們四處奔走控告投訴,華文媒體發出反歧視的呼籲,華人律師們出謀劃策,還有幾百名華僑華人向反歧視局寄去投訴信,現在終於迎來了當事人的道歉。「這是阿根廷華人第一次成功的聯合維權,不容易但必須做。」
  • 華人,你為什麼不對歧視說不?
    最近由於美國明州黑人喪命警察之手,導致全美抗議活動愈演愈烈,作為一個在海外生活二十多年的華裔移民,在這件事情上感慨良多。雖然黑人時常自比於種族底層,但相比於善於鬥爭的黑人,像華裔這樣的真正種族底層,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歧視,卻往往束手無策,只能忍氣吞聲。
  • 感到「不安全」 紐西蘭華人男子遭遇種族歧視報警
    中新網12月17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編譯報導,日前,紐西蘭奧克蘭一名華人男子報警,稱他與其嶽母在住所附近遭遇種族歧視,但他對警方沒有採取進一步行動感到失望。  這名華人男子說,當他和嶽母騎自行車返家時,一名同住一條街上的男子走向他們,然後問他們「是否住在這裡」。當他們回答說「是」時,男子開始對他們大喊種族歧視言論。這讓他感到「不安全」和「受到威脅」,隨後立刻報警。  但該男子表示,警方並沒有採取進一步行動,「他們只是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電話號碼,並說他們給了該男子口頭警告。
  • 美國歧視華人法案出臺!竟無恥自稱是反歧視,廣大華人憤怒抨擊
    15日,美國加州又鬧出「歧視華人法案」的鬧劇!最可笑的是,這一歧視性法案,居然是打著反歧視的名目,堂而皇之的出現在加州政界!加州議會的撥款委員會將在六月初對名為ACA 5的「議會修憲案」舉行聽證。這項議案尋求恢復「種族優惠」措施,廢除禁止種族優惠的209修正案。
  • 奧地利種族歧視很嚴重?華僑華人親述個人經歷
    奧地利種族歧視很嚴重?,華人們的生活也受到一定影響。  奧地利的種族歧視狀況如何?  奧地利是聯合國《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締約國,但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2015年對奧地利的結論性報告中提到,儘管奧地利採取了行動,但移民、外國人和少數族裔群體仍然面臨不容忍和歧視。「委員會還感到遺憾的是,少數族裔在政治和公共生活中的代表率很低,包括在立法和執行機構。」
  • 西方的種族歧視鏈是怎樣的?華人在西方的社會地位如何?
    我們都知道經常談論的一個話題,那就是西方尤其是美國它是分等級制的,國家之間按照親疏遠近和國際地位有等級制,種族歧視鏈也分等級制。一句話,白種人的地位肯定高,有色人種的地位肯定低,那麼華人的地位是怎樣的呢?我們先來看看它的歧視鏈的排列,先說一句,這個歧視鏈在白人右翼看來是天經地義的,在左翼看來是個實力劃分和親疏遠近的綜合性結果,白左原則上強調種族平等。當然了,是白人主導下的「種族平等」。
  • 堅決抵制種族歧視 華僑華人維權聲音更響亮
    「這是阿根廷華人第一次成功的聯合維權,不容易但必須做。」目前新冠肺炎仍在世界範圍內持續蔓延,各國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與仇恨犯罪並沒有減少。面對汙名化言論和惡性攻擊,華僑華人通過報警、投訴、請願、在主流媒體發聲等方式,合理合法地維護自身權益。
  • 澳大利亞華人留學生被暴打!只因不講英文!種族歧視太噁心
    「種族歧視」受害者!說實話,種族歧視在澳大利亞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大家沒想到的是,竟然有那麼多華人朋友親身經歷過被歧視的事情!他們衝著我們大喊『Ching Chong』,以為我們聽不懂英語。」這三個人圍著畢勝的女朋友口出惡言,大叫著「滾回你們的國家去」,還口爆一些種族歧視言語。
  • 多國出現排擠、辱罵華人事件,種族歧視仍在繼續!
    種族歧視仍在進行。近段時間,多國出現排擠、辱罵華人事件。1.《雪梨先驅晨報》撰文指出:自4月初以來至今,澳大利亞亞裔共報告了近400起針對他們的種族主義攻擊行為。迄今為止,這一調查已記錄了386起種族主義事件,包括辱罵,人身恐嚇和吐口水等等。
  • 雙語|紐約計程車拒載華人 市長:種族歧視絕不容忍
    由於擔心感染上新冠肺炎,一些計程車司機和共享拼車司機產生了對顧客的歧視行為。而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截至2月17日,美國確診15例,紐約州無一例確診病例。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16日強調,計程車司機拒載華人乘客涉嫌種族歧視,不可容忍。
  • 海外華人華僑:堅決抵制種族歧視 華僑華人維權聲音應該更響亮
    維權行動組織者之一、阿根廷僑胞劉芳勇介紹,維權期間僑領們四處奔走控告投訴,華文媒體發出反歧視的呼籲,華人律師們出謀劃策,還有幾百名華僑華人向反歧視局寄去投訴信,現在終於迎來了當事人的道歉。「這是阿根廷華人第一次成功的聯合維權,不容易但必須做。」
  • 美國黑人「歧視華人」,其實是因為華人「太優秀了」
    6月8日,一位維吉尼亞州的黑人議員裡迪克,他質疑z府為什麼要給中餐館補貼,而不去支持黑人開的小餐館?只能說,並不是每一位黑人都有馬丁路德金那麼高的思想境界!華人vs黑人在美國,華人被譽為模範少數族裔,一方面是因為華人安分守己,不給當地的治安惹麻煩,另一方面,華人勤勞工作,文化素質相對來說高很多。有一個統計,華人家庭的平均年收入達到8萬美金,高於全美平均的6萬,甚至還高於白人家庭,大概是黑人家庭的2倍!
  • 英媒:英國華人期待被認可 種族歧視影響華社發展
    英國華人社區的藝術發展》的文章,講述了種族歧視對華人社區文化發展的影響。文章摘編如下:在今年的脫歐公投結果公布之後,很多華人都通過社交網絡表達了對社區內針對少數族裔歧視事件有增無減的擔憂,同時,《衛報》上有一篇文章,闡述了英國電影產業將面臨來自歐盟基金會支持的大幅縮減。
  • 華人在澳遭遇種族歧視和暴力,中國做出一個重要決定,國人注意
    據環球時報6月8日報導,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日前發布公告稱,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現象明顯上升,因此提醒中國遊客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遊。據報導,澳多個地區近期多發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案件,其數量遠遠超過往年。據《澳大利亞人報》近日報導,新南威爾斯州等地區甚至展開行動來遏制仇外情緒,但其效果難言樂觀。
  • 美國各界反對「新冠種族歧視」:要防病毒,而非中國人
    參考消息網2月14日報導(文/繆曉娟) 在全中國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做出巨大犧牲,並努力阻止它向世界蔓延的時刻,海外亞裔群體正身處另一個戰場——反對種族歧視和排外主義。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最新消息顯示,美國累計確診14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目前該病毒對美國境內民眾的威脅性較低。
  • 【法官說法】對就業歧視勇敢說不!
    【法官說法】對就業歧視勇敢說不!孫某認為其已經履行請假手續,不構成曠工,公司將其解除的實質原因系就業歧視,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該網際網路公司則以孫某工作崗位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身體條件不能適應工作強度等原因主張無需繼續履行勞動合同。雙方對於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是否違法、雙方訂立的勞動合同是否應當繼續履行產生爭議,訴至法院。判決結果
  • 美國種族矛盾加劇,為何這裡看不到華人的影子?因為「美國無華人」
    "美國無華人",這是一句調侃華人在美國地位的段子。為何"美國無華人",華人在美國的真實處境是什麼樣?今天我們來講講華人的歷史。正文美國向來有種族歧視,但對華裔的歧視卻與眾不同。當美國白人其實黑人和其它種族的美國人時都要考慮自己言行是否得當,是否會造成對方的不滿。歧視華人他們卻無需多慮,很多時候在公開場合連黑人都會直接侮辱華人。為了消除大家的誤解,下面講下美籍華裔的發展史:美籍華人可以說是整個美國社會最不團結的一個民族團體,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這些華人出身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