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6月29日電 據《歐洲時報》中東歐版微信公眾號消息,近年來,有很多在奧地利的華人都感到當地的排外情緒逐漸高漲,華人們的生活也受到一定影響。與有過被排外經歷的華人們,看看他們面對相關情形的時候,是如何感想。
案例一:
講述人:張原(男)
年齡:21歲
身份:留學生
有次和一群中國朋友去維也納的一區參加遊行活動,我手裡牽著一個氫氣球。在路上走的時候,氣球不慎碰到了旁邊經過的一名白人男子,我立刻向他道歉。但該男子之後一直尾隨我,還拍了下我的後背,我回頭再次說了一句抱歉,不料該男子用德語說:「這不是一個道歉能解決的!」
隨後,他惡狠狠地雙手拉過我的氣球擠爆,身邊經過的路人都露出驚恐的表情,同行小夥伴們立即質問他為什麼這麼做。而該男子一面離開,一面用雙手做出挑釁的手勢,並指著自己T恤上的圖案(我們猜測這是某種團體的標誌)。朋友們都很憤怒。
案例二:
講述人:劉雯(女)
年齡:27歲
身份:華僑
有一次,我在維也納一區逛街,一個疑似羅馬尼亞移民的賣花女孩向我走來,並把手裡的玫瑰一把扔在我的臉上,隨後向我要錢。我對這種無禮的態度非常憤怒,問她:「你要幹什麼?」沒想到,這個女孩叫來了旁邊的同伴,幾個人圍上來。她一隻手在我的臉上拍打。我很憤怒,又怕用德語爆粗口會被留下什麼證據,就用中文罵了她幾句。因為我只有一個人,為了不將問題繼續擴大化,我趕快抽身走掉。
案例三:
講述人:鄒彥祖(男)
年齡:26歲
身份:留學生
因為我是耐克鞋的粉絲,經常會買最新的限量款,但有時會被這裡的路人嘲笑,說我的鞋是山寨的。有一次,有三個人在地鐵站挑釁我,當時我並沒說話。後來,我跟他們上了同一輛地鐵,其中兩個人很快就下車了,只剩另外一個人。我就走過去坐到他身邊問:「你剛才看樣子想認識認識我啊?」然後把手伸過去要和他握手。這個人立刻慌了,跑去車廂另一頭一個奧地利大叔身邊坐著。整個車廂就我們仨。
奧地利的種族歧視狀況如何?
奧地利是聯合國《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締約國,但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2015年對奧地利的結論性報告中提到,儘管奧地利採取了行動,但移民、外國人和少數族裔群體仍然面臨不容忍和歧視。「委員會還感到遺憾的是,少數族裔在政治和公共生活中的代表率很低,包括在立法和執行機構。」
此外,委員會提到奧地利已採取措施,便於對種族定性和警察不當行為進行投訴,並對警察和其他官員開展種族敏感性問題培訓。但是有資料表明,依據外貌、膚色、民族或國籍的種族定性和警察不當行為在奧地利仍然存在。
什麼樣的行為算作種族歧視?
當一種與種族或種族有關的不受歡迎的行為發生,其目的或後果是侵犯一個人的尊嚴,製造一個令人生畏的、敵對的、有辱人格的、羞辱性的或令人不快的環境時,就應被視為歧視和騷擾。
遇到種族歧視怎麼辦?
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很嚴重的歧視,可以撥打當地外交部反歧視熱線,也可以向專門機構聯繫諮詢。(叛逆姐姐 唐快哉)
【責任編輯:劉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