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出現排擠、辱罵華人事件,種族歧視仍在繼續!

2020-12-12 煮小魚論狗熊

黑人弗洛伊德的死帶來了全球反對種族歧視的遊行示威,但並未實質性的改變什麼?種族歧視仍在進行。

近段時間,多國出現排擠、辱罵華人事件。

1.《雪梨先驅晨報》撰文指出:自4月初以來至今,澳大利亞亞裔共報告了近400起針對他們的種族主義攻擊行為。迄今為止,這一調查已記錄了386起種族主義事件,包括辱罵,人身恐嚇和吐口水等等。大約90%的種族主義事件並沒有報告給警察,且絕大多數是在公共場所由陌生人犯下的。

2.西班牙「彼哥新聞網」10日報導稱,許多居住在該國莫阿尼亞小城內的商家近日都發現店門口放著「羞辱中國人」的匿名列印傳單。傳單告誡西班牙當地人聯合起來抵制中國貨,並列舉出許多「事實」以證明中國人和中國貨都是「壞東西」。

傳單聲稱,「由中國製造的新冠肺炎疫情禍害了全世界,西班牙是受禍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人連老鼠都吃,因此身上的細菌無數。此外,在西班牙的中國人群體有許多黑社會成員,他們逃稅漏稅、僱傭黑工等,破壞了西班牙的社會和經濟秩序。」

當地民眾看到傳單後深感這是一起嚴重的種族歧視事件,於是報警處理。報導稱,當地警方已立案調查,並將依據「反種族歧視法」處罰。

3.印度國內上架了一款名叫「刪除中國手機應用」的應用程式,發起了「抵制中國」的運動,這引發了印度國民的廣泛,該APP在短短的兩個周時間內就突破了100萬的下載量。更有趣的事情是,隨著印度部分網絡紅人的帶頭,很多的印度國民也加入了這場「反華」行動中,不知是不是愛國情懷的原因,他們拒絕購買中國商品,辱罵中國人,甚至動手毆打。

4.美國和加拿大辱華排華事件急速上升!

在川普的污衊和引導之下,美國上至總統、議員,下至媒體、網絡、民眾都掀起了一股排華情緒,美國白人在地鐵等公眾場合對華裔進行群毆;大街上被人用刀砍;商店被打劫,倉庫被洗劫;走路被指指點點和包圍;下樓丟垃圾也要被白人辱罵;學生上課被老師鄙夷,要求坐到後排。

在加拿大也出現了歧視華裔的現象,商店見到華裔將其趕走;遇到戴口罩的華人甚至威脅和恐嚇。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不難想像,就是美國搗的鬼。用新冠病毒和中國威脅論來黑化中國,聯合歐美洲的國家,這次甚至捎帶上了印度。

但是根源還是種族歧視,白人至上的觀念深植人心。在沒有新冠之前,前幾年,這些國家辱華事件也少,以前還可控,這次因為新冠疫情,加上美國的教唆,排擠、辱罵華人的現象越來越多了。在外的遊子,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相關焦點

  • 多國種族歧視愈演愈烈,海外華僑華人應如何站出來?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中新社·華輿訊 據龍報網報導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海外多國屢有針對華裔的種族歧視事件發生,面對侮辱和攻擊,許多華僑華人站出來,用不同的方式反擊。
  • 加拿大華人超市現「仇恨事件」 特魯多及政要重申反種族歧視
    中新社多倫多7月10日電 (記者 餘瑞冬)加拿大大多倫多地區一間華人超市近日發生華人員工遭遇種族主義和歧視性辱罵的事件。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和華人政要分別表態,重申對種族主義和歧視的反對。當地時間7月5日,一名白人男子在多倫多以西的密西沙加市一間華人連鎖超市內拒絕遵照防疫要求佩戴口罩。在與超市員工爭執時,他稱新冠病毒源自中國武漢和華人,將病毒與中國的政治體制掛鈎,更辱罵超市華人員工,並要求他們「回中國去,將病毒帶回武漢」。記錄事發過程的手機視頻近日在網絡社交平臺上成為熱點,並受到媒體廣泛報導,也受到華人社區高度關注。
  • 種族歧視:華人被邊緣化的根源
    當然在實際生活中,並不排除存在種族歧視的言行;相反,一些狹隘民族主義佔上風的國家,儘管表面上也說要實行民族平等的方針,但骨子裡頭卻視華人為外來民族,以種族而不是以法律來劃界,即使華人已經選擇居留國國籍,仍然千方百計加以排斥打擊,使華人缺乏安全感,一些華人只好移居其他國家。由此可見,種族歧視是華人被系統邊緣化的主要因素。在這方面,馬來西亞和印尼較具代表性。
  • 瑞典出現歧視華人事件 駐瑞典大使向瑞方提出交涉
    桂大使表示,近來,我們收到一些旅瑞僑胞反映,他們在瑞典遭遇不公正對待和歧視。有華人小朋友委屈地說,在學校有同學甚至老師談論不要碰中國孩子。一對華人母女在斯德哥爾摩乘地鐵時被辱罵「中國人都是病毒」,甚至險遭毆打。有人在網絡上惡毒攻擊瑞典的中餐廳,造謠在店裡吃飯感染上冠狀病毒,餐廳正常經營受到嚴重影響。
  • 華人在澳遭遇種族歧視和暴力,中國做出一個重要決定,國人注意
    據環球時報6月8日報導,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日前發布公告稱,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現象明顯上升,因此提醒中國遊客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遊。據報導,澳多個地區近期多發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案件,其數量遠遠超過往年。據《澳大利亞人報》近日報導,新南威爾斯州等地區甚至展開行動來遏制仇外情緒,但其效果難言樂觀。
  • 加拿大原住民女子因種族歧視受到襲擊
    由於COVID-19大流行病的蔓延,加拿大大溫地區近期發生多起涉及新冠病毒的種族歧視事件。原住民女子因種族歧視受到襲擊一名原住民男子昨日發文稱,周五她的女兒在溫哥華東區受到種族歧視所引致的襲擊,一名身材高大男子在見到她打噴嚏後,誤認為他是亞裔,向她面部多次揮拳,並向她發出涉種族歧視的辱罵性言論。
  • 澳大利亞華人留學生被暴打!只因不講英文!種族歧視太噁心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最近澳大利亞歧視華人的新聞真的看了不少,2月22日,又一名無辜的華人留學生成為「種族歧視」受害者!說實話,種族歧視在澳大利亞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大家沒想到的是,竟然有那麼多華人朋友親身經歷過被歧視的事情!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詳解:新冠肺炎引發德國首個針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事件,出現在...
    ,一位出生在德國漢堡土生土長的亞裔德國人,準確來說他擁有的是中國血統,不久前他因為這張亞洲(中國)面孔在德國法蘭克福機場受到了種族歧視的語言攻擊,德媒以diskriminiert(歧視)一詞形容該事件,那麼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 反對種族歧視 華人聲音響亮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範圍內持續蔓延,各國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與仇恨犯罪並沒有減少。面對汙名化言論和惡性攻擊,華僑華人通過報警、投訴、請願、在主流媒體發聲等方式,合理合法地維護自身權益。反對暴力行為在加拿大,蒙特婁唐人街的華人商鋪近期頻繁遭遇闖入和破壞,犯罪分子打破餐館、超市、髮廊的玻璃門窗入室行竊,使華人商家蒙受巨大的損失。「這是有針對性的攻擊事件,『病毒』成為他們攻擊華人商家的藉口。」
  • 華人對此國貢獻巨大,為何當初還要排擠華人?主要原因有4個
    在歷史上出現過多次排擠華人的事件,最主要的原因就一個,那就是華人勤勞、肯吃苦,所以掌握的財富往往多過於本地人。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因為華人有錢,甚至掌握了大部分財富,最終一些國家選擇通過排擠華人的方式,希望讓本地人重新掌管國家的主要財富。
  • 曾辱罵Faker的BBQ打野Malice言詞種族歧視!遭官方嚴懲
    曾辱罵Faker的BBQ打野Malice言詞種族歧視!遭官方嚴懲
  • 感到「不安全」 紐西蘭華人男子遭遇種族歧視報警
    中新網12月17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編譯報導,日前,紐西蘭奧克蘭一名華人男子報警,稱他與其嶽母在住所附近遭遇種族歧視,但他對警方沒有採取進一步行動感到失望。  這名華人男子說,當他和嶽母騎自行車返家時,一名同住一條街上的男子走向他們,然後問他們「是否住在這裡」。當他們回答說「是」時,男子開始對他們大喊種族歧視言論。這讓他感到「不安全」和「受到威脅」,隨後立刻報警。  但該男子表示,警方並沒有採取進一步行動,「他們只是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電話號碼,並說他們給了該男子口頭警告。
  • 澳大利亞種族歧視究竟有多嚴重?在澳華人的真實回應來了
    前段時間,關於澳大利亞歧視華人的新聞讓人十分憤慨,那麼,澳洲的種族歧視究竟有多嚴重?華人在澳過得如何?為此,新通整理了網上部分在澳華人的親身經歷,供您參考:@範鍾碩遇到過長得兇神惡煞、大粗膀子都是紋身的當地土著人異常耐心、熱情地指導剛買車的我停車入庫的,事後滿臉微笑,不斷安慰我沒關係、你會越來越好的。
  • 躲著可以,別歧視我們中國人!
    隨著出現於我國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到全球多個國家,在海外,針對中國公民的歧視事件層出不窮。 1月27日,丹麥銷量最高的報紙之一——《日德蘭郵報》刊登了侮辱五星紅旗的漫畫,漫畫將中國五星紅旗上的5顆星星改為冠狀病毒。
  • 堅決抵制種族歧視 華僑華人維權聲音更響亮
    當地時間9月23日,愛德華多在A24新聞節目中使用了「中國病毒」「中國害蟲」等措辭,阿根廷眾僑團第一時間向國家反歧視局發出控告,並在當地主流媒體《第12頁報》刊登譴責聲明。維權行動組織者之一、阿根廷僑胞劉芳勇介紹,維權期間僑領們四處奔走控告投訴,華文媒體發出反歧視的呼籲,華人律師們出謀劃策,還有幾百名華僑華人向反歧視局寄去投訴信,現在終於迎來了當事人的道歉。
  • 英媒:英國華人期待被認可 種族歧視影響華社發展
    英國華人社區的藝術發展》的文章,講述了種族歧視對華人社區文化發展的影響。文章摘編如下:在今年的脫歐公投結果公布之後,很多華人都通過社交網絡表達了對社區內針對少數族裔歧視事件有增無減的擔憂,同時,《衛報》上有一篇文章,闡述了英國電影產業將面臨來自歐盟基金會支持的大幅縮減。
  • 在「種族平等」的美國,華人卻被這樣歧視
    據多家美媒消息,文件顯示,美國司法部正在對哈佛大學在招生工作中使用種族考量的做法展開調查,並認定這「不符合」聯邦法律。所謂種族考量,就是哈佛大學打著「平權法案」照顧少數族裔的幌子,在大學招生過程中嚴重偏袒非裔和西語裔,讓眾多聰明又勤奮的亞裔學生不得不達到更嚴格的標準才能被哈佛大學錄取。
  • 哥大中國留學生親述「撕門牌」事件:這就是種族歧視!
    文中他解釋了中國人起名字的藝術,以及在中國文化中名字所承載的老一輩人的祝願和希望;另外一位名叫Sarah的華裔美籍女生,因其使用英文名字而倖免於難,但她也站在被撕門牌學生這一邊發文稱,哥倫比亞大學有27%的亞裔學生,這些留學生多來自中國和韓國。撕掉門牌不是開玩笑或者惡作劇,這就是種族歧視和仇外的表現。發文之後,閆呼和發現竟然有很多人對此事尚不知情。
  • 奧地利種族歧視很嚴重?華僑華人親述個人經歷
    奧地利種族歧視很嚴重?,華人們的生活也受到一定影響。  奧地利的種族歧視狀況如何?  奧地利是聯合國《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締約國,但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2015年對奧地利的結論性報告中提到,儘管奧地利採取了行動,但移民、外國人和少數族裔群體仍然面臨不容忍和歧視。「委員會還感到遺憾的是,少數族裔在政治和公共生活中的代表率很低,包括在立法和執行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