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二季度經濟數據將有明顯改善 創業...

2020-12-15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段煉

6月18日,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在上海開幕。論壇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髮來書面致辭,證監會主席、論壇共同輪值主席易會滿代為宣讀。致辭中,劉鶴副總理提出下一階段金融系統要做好的五項重點工作,並對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提出了長遠願景。

對此,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時表示,二季度經濟數據將有明顯改善。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發力重點在引導實際利率下降和直接作用於信用擴張;而作為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改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之後,未來資本市場改革的重點將放在主板註冊制改革。

以下是專訪全文實錄:

各項數據顯示二季度經濟將明顯改善消費弱於生產但有韌性

NBD:百年不遇的疫情席捲全球。一季度全國GDP出現下滑,而北京新發地再次發生的零星疫情讓我們認識到戰勝病毒的艱巨性,這讓我們的經濟發展面臨更大的挑戰。您如何看待二季度以來中國目前的復工復產情況?預計我們二季度的經濟數據是否會有明顯改善?

李湛:進入二季度以來,我國復工復產穩步推進。從發電看,5月發電量同比增長4.3%,增速比4月提高4個百分點。從用電看,5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4.6%,增速比上月提高3.9個百分點。國家電網公司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發電量繼5月份增速明顯回升後,6月正以更快速度增長,6月上旬全國全口徑發電量同比增長約9.1%。發用電量回升主要反映了經濟和社會運行加速回歸正常。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5月18日,全國中小企業復工率達到91%,全部工業復工率接近100%。

從當前的月度經濟數據表現來看,二季度的經濟數據將會有明顯改善。具體來看,在積極的財政政策下,投資充分發揮了穩定經濟的作。1-5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6.3%,前值-10.3%,其中基建、製造業及房地產投資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基建作為主要的支撐項,1-5月基礎設施投資(含電力)累計同比增速為-3.3%,當月同比增速達到10.9%。隨著地方政府專項債的擴容和基建項目審批的加快,基建投資還將充分發揮穩定經濟的作用。生產方面,中國5月製造業PMI為50.6%,連續3月處於榮枯線上方。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已連續三個月回升,5月已回正至4.4%。消費方面,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為-2.8%,較2月低點回升17.7個百分點。消費復甦的程度弱於生產,但仍表現出韌性。

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發力重點在引導實際利率下降和直接作用於信用擴張抑制資金空轉套利

NBD:劉鶴副總理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從經濟發展實際出發,加強逆周期調節,堅持總量政策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全力支持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您認為我們下一階段貨幣政策發力的重點將在哪些方面?會運用到哪些貨幣工具?

李湛: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發力重點在引導實際利率下降和直接作用於信用擴張。近期貨幣政策由大額流動性投放轉向直接作用於信用擴張、抑制資金空轉。一是通過創設普惠金融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等兩項貨幣政策工具以扶持中小微企業;二是MLF縮量續作、利率不變:6月15日,央行開展為期1年的2000億元MLF操作,中標利率為2.95%,與上次持平;三是北京市銀保監局及其餘多地均要求壓降結構性存款規模,切實杜絕「假結構」和企業利用低成本資金空轉套利的問題。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將重點在合理使用降準、普惠金融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等直達貨幣政策工具以及推動金融機構合理讓利等方面重點發力。這些舉措能夠使貨幣政策直接作用於信用擴張,抑制資金空轉。

NBD:最近市場關注的重點之一在於金融企業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從上市公司年報可以看出,金融企業+兩桶油佔據了上市公司利潤的半壁江山。您認為金融企業向實體經濟讓利有哪些途徑?

李湛:金融企業向實體經濟讓利的核心在於降低企業信貸融資成本和金融服務費用。從具體舉措來看,在降低信貸成本方面,主要通過下調MLF等政策利率的方式加以引導,通過寬貨幣、控制存款競爭、壓降結構性存款規模等措施,降低銀行負債端成本,促進銀行主動下調LPR以實現貸款利率的降低。在金融服務費用降低方面,主要是推動銀行降低中間業務收費標準,減少收費環節。

未來資本市場改革的重點將放在主板註冊制改革上

NBD:劉鶴副總理提到堅持「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加快發展資本市場。馬上創業板註冊制即將實施,而新三板精選層也在建設之中。您如何評價今年資本市場改革不斷加速?在創業板註冊制之後,您認為資本市場改革的重點有哪些?

李湛:本輪資本市場改革以註冊制改革為主線,以新證券法的頒布為起點,是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改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於進一步激發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充分激發市場配置資源的核心作用,也使資本市場能夠對實體經濟融資形成更為有效的助力。

繼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之後,資本市場改革的重點將放在主板註冊制改革上。2020年3月1日,新修訂的《證券法》正式實施。其中明確將全面推行註冊制,註冊制的具體範圍、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規定。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正式開始實施。註冊制改革有助於激發市場活力,倒逼市場體制機制的建設完善。隨著註冊制從科創板向創業板乃至債券市場推廣開來,未來資本市場改革重點將放在主板註冊制改革上。

當前經濟面臨兩大風險值得重視

NBD:劉鶴副總理提到風險應對要走在市場曲線前面。您認為下一階段我們經濟建設還可能面臨哪些風險?可以如何化解?

李湛:當前我國經濟主要面臨的風險,一是經濟下行周期我國部分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今年以來新冠疫情迅速向全球範圍內蔓延,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增大,海內外資本市場加速動蕩。由於不良貸款風險暴露存在一定滯後性,加之疫情以來銀行業對企業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後期銀行可能面臨較大的不良率上升、不良資產增加和處置壓力。二是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自2008年以來,以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為主體的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快速擴張,債務無序膨脹、違規擔保等問題增大了地方財政的壓力,償還的不確定性給金融市場和經濟帶來隱患。針對當前經濟運行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一是要穩定經濟增長,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做好金融機構風險監測;二是要有序推動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化解工作的開展,切實加強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責。

疫情之後各國應攜手合作保持開放和互通

NBD:劉鶴副總理在書面致辭中表示:這次百年不遇的疫情讓我們深刻認識到,要更加重視以人的生命健康為中心推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要更加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要更加重視全球合作和保護產業鏈的完整穩定,要更加重視經濟社會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這是一個宏大的長期目標。對此您如何評價?要實現這些目標,您有什麼建議或意見?謝謝

李湛: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國的協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使我們充分認識到,在面對衝擊時沒有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在應對危機之時也需要各個國家發揮自身優勢形成合力對抗。在經濟發展方面,只有全球經濟體系保持開放和互通,各國才能取得發展和繁榮。各國必須攜手合作,共建建設性合作模式,以共享全球機遇、分擔全球責任,在以開放、規則為基礎的多邊秩序框架下,讓貿易、資金和創新創意自由流通。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支撐市場上漲邏輯已現邊際變化
    來源:中國證券報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李奇霖:支撐市場上漲邏輯已出現邊際變化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李奇霖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股價近日下跌是短期調整,只要A股上漲核心邏輯未變,股市上漲基調大概率將延續。
  • ...經濟學家的未來選擇 ——東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博光「鳳棲梧」
    楊博光,東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就職於大陸券商的首位臺籍首席經濟學家,毅然選擇,為之堅守,終水到渠成。特別專訪,為您揭秘。一種關於眼界的格局職業人生,就像發展中的經濟一樣,必須有良好的規劃。2011年4月廈門市正式啟動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同年,楊博光入職東莞證券廈門分公司,成為福建省首位臺籍投資顧問。
  • 中國證券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名單出爐 63名機構人士入選
    湘財證券副總裁、研究所所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李康為主任委員,申萬宏源證券總裁助理陳曉升、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長江證券總裁劉元瑞、海通證券研究所所長路穎、國盛證券研究所所長楊濤、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姚餘棟為副主任委員。
  • 瑞穗證券原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加盟京東金融,將出任副總裁
    7月26日,京東金融正式宣布,瑞穗證券亞洲公司原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加盟,將出任京東金融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在繼續專注於全球與中國經濟研究的同時,服務於京東金融的戰略布局,提供具有前瞻性和洞察力的分析與決策參考。
  • 每經專訪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2021「看好」全球經濟增6%...
    2021年中國經濟會有多高的增長速度?出口還能像2020年這樣超預期嗎?「十四五」規劃下,經濟發展會有哪些新變化?2021年是否還能超配權益類資產?時至年末歲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近距離聽她對2021年全球經濟以及中國的出口、內需、通脹、「十四五」規劃、人民幣匯率、宏觀政策、股票市場等的最新研判。
  •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資本市場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
    摘要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資本市場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諸建芳表示,從「十四五規劃」的角度來看,生產的五大要素可能會有一輪市場化改革,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資本市場的發展很可能是前所未有的。
  • 7月份關鍵經濟數據將揭曉 消費增速有望年內首次回正
    出口今年首現兩位數增長2020年8月「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52.85,連續五個月反彈並創兩年來新高,所有經濟學家均預計未來一個月我國經濟將繼續好轉。中國銀行陳衛東預計,三季度經濟將在二季度的基礎上延續復甦態勢,GDP增長有望超過5%,全年增長2.5%左右。
  • 地產1分鐘|任澤平年薪1500萬任恆大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
    焦點【恆大正式任命任澤平為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 年薪1500萬】12月4日,恆大內部對於任澤平的任職及薪資作出正式任命公告,聘任任澤平為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副總裁級)兼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在恆大,任澤平將主要負責宏觀經濟分析、市場發展方向及行業發展動向研究,其薪資並非此前市場傳言的5000萬元,恆大給任澤平的薪酬為125萬元/月,即稅前年薪1500萬元。公開資料顯示,任澤平此前曾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等職,2014年加入國泰君安,2016年,任澤平轉戰方正證券,任首席經濟學家及研究所董事總經理。
  • 瑞穗證券原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正式出任京東金融副總裁
    觀點地產網訊:7月26日,京東金融正式宣布瑞穗證券亞洲公司原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博士加盟。沈建光博士將出任京東金融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在繼續專注於全球與中國經濟研究的同時,服務於京東金融的戰略布局,提供前瞻性和洞察力的分析與決策參考。
  • 經濟民生持續改善 市場預期穩步向好
    最終消費支出對GDP由二季度負向拉動2.3個百分點回升到正向拉動1.7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對GDP由正向拉動5個百分點下降到2.6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淨出口由正向拉動0.5個百分點回升到0.6個百分點。可見,消費加速恢復促進了對經濟「壓艙石」作用的發揮,淨出口拉動穩中微升實屬不易。  三是積極因素不斷增多。主要經濟指標加快恢復,目前有越來越多指標增速轉正。
  • 每經專訪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2021年全球經濟大概率復甦...
    ……時至年末歲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近距離聆聽她對2021年全球經濟以及中國的經濟、出口、內需、通脹、「十四五」規劃、人民幣匯率、宏觀政策、股票市場等最新的研判。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我們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到8.2%。」汪濤率先拿出了最新的研究結論。
  • 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風險定價能力是證券公司的核心...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12月16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重塑新格局,助力『雙循環』——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證券業論壇」在北京召開。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兼廣發控股(香港)總經理沈明高博士出席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
  • 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明年的不確定性主要是來源於...
    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章俊非常高興接受證券日報的邀請,參加這論壇。今年比較特殊,因為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在過去30年裡面,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我們看到過去3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30年,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持續提高的30年。
  • 專訪瑞士再保險首席經濟學家:看好疫情之後中國經濟發展韌性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電 題:專訪瑞士再保險首席經濟學家:看好疫情之後中國經濟發展韌性  中新社記者 王恩博  瑞士再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安仁禮(Jérôme Jean Haegeli)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視頻專訪時表示,看好疫情之後中國經濟的發展韌性,將關注此次中國兩會上的改革議題。
  • 美國二季度GDP季率驟增4% 美元飆升金銀劇烈震蕩
    美國商務部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年率計算增長了4.0%,高於此前經濟學家普遍預期的3.1%。同期,佔美國經濟三分之二的消費者支出強勁增長了2.5%。《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媒體對此均作報導,媒體分析,經歷了一季度萎縮2.1%的「意外」後,美國的經濟復甦已回歸正軌,證實全球最大經濟體年初的疲弱是反常現象。
  • 附表 本期「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月度調研」 25位經濟學家名單
    附表 本期「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月度調研」 25位經濟學家名單(按拼音順序排列):  常健:巴克萊資本首席中國經濟學家  丁爽: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丁安華:招商證券(600999,股吧)首席經濟學家  郭豐:國際金融協會首席中國經濟學家  胡一帆:瑞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黃劍輝
  • 外媒:中國國慶「黃金周」經濟改善明顯 將增加佔全球GDP份額
    圖片來源:CNN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預計,2020年底,中國在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將增長1.1個百分點。相比之下,美國和歐盟在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將有所下降。麥格理銀行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拉裡表示,中國經濟在全球低迷中逆勢增長,增加了其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中國的經濟復甦勢頭非常強勁」。
  • 五大首席把脈2020!中國經濟怎樣應對?來看四大判斷
    來看摩根大通、建銀國際、美銀美林、長江證券、國泰君安等國內外知名機構首席經濟學家在「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年會」上的預判。判斷一: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年初以來,知名國際機構多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期,事實上世界各地經濟增速的確已經放緩到「爬行」速度。
  • 11月一財首席調研:貨幣政策保持定力,逆周期調節將加強
    新時代證券潘向東預測,11月社零基數明顯走低,同時汽油價格2次上調、11月乘用車零售增速改善、假期錯位,加上11月CPI增速大概率繼續回升,將帶動RPI(零售物價指數)增速回升,預計11月社零增速回升。
  • 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推動資本市場供給側改革 不...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朱寶琛金融市場與資本市場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怎麼做?新基建投資、消費升級、外貿優勢的保持如何進行政策引導?新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網際網路+監管」會怎麼樣?人民幣國際化未來會怎麼走?日前,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就相關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談及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問題,章俊表示,首先是對內放寬準入門檻,在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做好「引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