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三岬嶂:團剩一半、營剩100,團長成上將、營長成中將!

2020-12-24 夜讀聊齋魅添香

文||丫丫個敏

第五次反「圍剿」油畫

上文說道的丁毛山戰鬥,屬於第五次反「圍剿」第一階段戰鬥,而三岬嶂戰鬥則屬於第二個階段。

1934年2月,敵軍企圖趁虛襲佔建寧,被紅軍阻擊後加緊修築碉堡,以2個師兵力向三岬嶂和雞公山方向前進。

國民黨部隊向建寧一帶移動,其目的便是與主力紅軍在建寧進行大決戰,三岬嶂地處門戶,如果被敵軍佔領,等於被卡住「脖子」,於是紅軍決定堅守三岬嶂。

擔負堅守任務的部隊,仍是紅1軍團紅1師,負責堅守三岬嶂和雞公山,堅守三岬嶂的任務交給紅1師紅1團。

楊得志

上文說了,紅1師紅3團的團長是黃永勝,而紅1團團長則是楊得志。

得到命令後,楊得志團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符竹庭政委(1943年犧牲)率領紅1團,不顧天上下雨、腳下泥濘,連夜向三岬嶂奔襲,先敵人一步佔領三岬嶂。

2月10日,天氣放晴,1團陣地完全暴露在敵人炮火之下,敵人派出飛機、地面輔助大炮,向三岬嶂進行狂轟亂炸。

三岬嶂只是一個高約500米、長不足1000米的石頭山,在敵地空聯合打擊下,堅守陣地困難極大。

徐向前與符竹庭

敵94師及67師、14師相關部隊,對三岬嶂發起衝鋒,戰鬥異常慘烈。

作戰中,紅1糰子彈打光,楊得志向李聚奎(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報告:子彈已打光,正在用石頭打擊敵人。李聚奎命令:一定要頂住,必須貫徹軍團首長意圖。

紅1糰子彈打光後,就用刺刀、槍託、石塊與敵人展開近身搏鬥。危急時刻,紅4團趕到增援,1團趁勢跳出戰壕,向敵人發起衝鋒,打得敵人潰不成軍,紅1團一直追殺幾十公裡至敵碉堡才返回。

右一為陳正湘

此戰紅1團傷亡近半,特別是1團2營只剩下約100人,2營營長名叫陳正湘,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看過《亮劍》的網友都知道,劇中李雲龍指揮迫擊炮將日軍指揮所炸毀。

1939年11月7日,在晉察冀邊區黃土嶺反日軍「掃蕩」戰鬥中,陳正湘料定一個小村落為敵指揮所,命令迫擊炮從山上向下攻擊,4發炮彈將敵指揮所摧毀,炸死日本「名將之花」---中將阿部規秀。

阿部規秀影視形象

三岬嶂之戰後,聶榮臻對紅1團2營戰鬥精神予以高度評價,並撰發《把第一團頑強抗敵的精神繼續發揚光大下去》的社論,該文發表於1934年3月4日《紅星報》。

三岬嶂之戰烈士,永垂不朽!

相關焦點

  • 團長犧牲副團長和參謀長授中將,政訓處主任卻授上將還成了副國級
    旅長陳賡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參謀長李聚奎1958年被補授上將軍銜,政訓處主任也是後來的政委王新亭被授予上將軍銜,副旅長陳再道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副旅長許世友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繼任的參謀長周希漢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可謂是將享閃耀。
  •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 團長是中將 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團長是中將,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看過電視劇《亮劍》的朋友,一定不會對386旅感到陌生,畢竟李雲龍的新一團就隸屬於386旅。那麼,真實歷史上的386旅是什麼樣呢?按照當時的編制,386旅下轄兩個主力團,分別是771團和772團,每個團下轄3個營,一共6個營。771團團長徐深吉徐深吉,湖北黃安人,他在771團成立之前,就是紅四方面軍第31軍第91師師長,到了全面抗戰時期,第91師改編為771團,由此擔任團長。
  • 紅二、六軍團會師時7位團長,後來怎樣了?犧牲五位一上將一中將
    1928年,劉開緒偷偷回到家鄉,參加了賀老總的革命隊伍,從此就一直在賀老總麾下任職,從警衛員做起,一直做到師參謀長、團長。抗戰爆發後,劉開緒在賀老總麾下120師工作,先是擔任主力部隊715團2營營長,後來在冀熱差挺進軍中擔任33團副團長,參與了開闢平西、平北、冀東、熱南等諸多根據地的戰鬥,1942年不幸犧牲在抗日戰場上。
  •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 團長是中將 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團長是中將,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看過電視劇《亮劍》的朋友,一定不會對386旅感到陌生,畢竟李雲龍的新一團就隸屬於386旅。那麼,真實歷史上的386旅是什麼樣呢?按照當時的編制,386旅下轄兩個主力團,分別是771團和772團,每個團下轄3個營,一共6個營。771團團長徐深吉徐深吉,湖北黃安人,他在771團成立之前,就是紅四方面軍第31軍第91師師長,到了全面抗戰時期,第91師改編為771團,由此擔任團長。
  • 新四軍成立時有28個營,營長們建國後獲得什麼軍銜
    二支隊兩個團六個營,由原閩西、閩粵邊、閩贛邊和浙南紅軍遊擊隊改編而成,二支隊三團原來活躍在蘇南一帶,後被軍部調回皖南。一營營長黃玉庭和三營營長伍從祥在皖南事變中壯烈犧牲。四團二營營長陳麟振後調軍部工作,也犧牲於皖南事變。三支隊兩個團六個營,由原閩北、閩東遊擊隊改編而成,其中五團由原閩北紅軍獨立師改編而成。
  • 新四軍成立時有28個營,營長們建國後獲什麼軍銜
    二支隊兩個團六個營,由原閩西、閩粵邊、閩贛邊和浙南紅軍遊擊隊改編而成,二支隊三團原來活躍在蘇南一帶,後被軍部調回皖南。一營營長黃玉庭和三營營長伍從祥在皖南事變中壯烈犧牲。四團二營營長陳麟振後調軍部工作,也犧牲於皖南事變。 三支隊兩個團六個營,由原閩北、閩東遊擊隊改編而成,其中五團由原閩北紅軍獨立師改編而成。
  • 他是抗戰時八路軍犧牲的第一位團長,建國後他有兩個屬下是上將
    陳錦繡隨部隊到達陝北後,先後任紅15軍團第75師223團團長,第73師、第75師師長的職務。全面抗日戰爭開始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陳錦繡擔任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團長,是平型關戰役的指揮者之一。   1938年1月下旬,八路軍115時344旅688團奉命前往河北省平山縣溫塘洪子店伏擊日軍。
  • 強渡大渡河紅一團三營長,二授中將一下落不明,40年後補發烈士證
    於是,決定另一路飛奪瀘定橋從橋上走,這樣大部隊就能很快順利通過,這一路是由紅四團團長楊成武率領。但無論是從渡船通過,還是從橋上過河,楊成武和楊得志都是赫赫有名的「三楊」之一,他們作為中央紅軍長徵的先鋒官,以自己超凡的能力和頑強的革命精神,為紅軍打通了天塹,真的是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重重的一筆。
  • 孫中山的警衛團,三個營長名滿天下,團長卻默默無聞,窮困致死
    為了保衛自己的安全,孫中山就任大總統後不久,就從鄧鏗的第一師中抽調了三個營,組成了總統府警衛團。那麼當時的團長是誰呢?此人名叫陳可鈺,可能許多朋友對這個名字不是很熟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他的故事。
  • 新四軍的28個營,營長在建國後,分別獲得了什麼軍銜
    三分之一的營長壯烈犧牲,還有一人離奇失蹤二十八營大多都在國軍駐紮地方的發生戰爭最多的地方駐紮著。這一帶地理環境很好,所以時常有戰爭,有戰爭就有傷亡。剛過完六十大壽的三營營長王懷生,一營營長黃玉庭,四團二營營長陳麟振和三營營長伍從祥都不幸在皖南事變中犧牲。
  • 陳毅所在三野的傳奇十大虎將授銜時一位大將五位上將四位中將
    血膽將軍—上將許世友大名鼎鼎的和尚將軍,在解放軍中也是傳奇的將軍,江青就曾經說過軍中有兩霸王其中一個就是許世友,許世友出身貧苦,在少林寺幹過雜役,學了一身功夫,參加紅軍之後,許世友歷任班長、排長、營長、紅四方面軍第四軍第十二師三十四團團長。1932年率部隨紅四方面軍轉戰川陝,投入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鬥爭。
  • 戰功赫赫的八路軍688團,副團長大名鼎鼎,為何團長無人知曉?
    在抗戰全面爆發後,紅軍就改編成了八路軍,八路軍下轄有3個師6個旅16個主力團。在這16個主力團之中,很多團長後來都成為了開國將軍,並且軍銜都不低,例如陳錫聯、楊成武、楊得志、李天佑等等。但卻有這麼一個團很特殊,那就是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第688團,這個團的副團長名震天下,還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但團長卻沒有幾個人知曉,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688團的團長是陳錦繡,副團長是韓先楚。韓先楚大家都不陌生了,他在解放海南戰役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陳錦繡這個名字,估計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
  • 新四軍的28個營,營長在建國後,分別獲得了什麼軍銜
    三分之一的營長壯烈犧牲,還有一人離奇失蹤二十八營大多都在國軍駐紮地方的發生戰爭最多的地方駐紮著。這一帶地理環境很好,所以時常有戰爭,有戰爭就有傷亡。剛過完六十大壽的三營營長王懷生,一營營長黃玉庭,四團二營營長陳麟振和三營營長伍從祥都不幸在皖南事變中犧牲。
  • 陳毅所在三野的傳奇十大虎將授銜時一位大將五位上將四位中將
    血膽將軍—上將許世友大名鼎鼎的和尚將軍,在解放軍中也是傳奇的將軍,江青就曾經說過軍中有兩霸王其中一個就是許世友,許世友出身貧苦,在少林寺幹過雜役,學了一身功夫,參加紅軍之後,許世友歷任班長、排長、營長、紅四方面軍第四軍第十二師三十四團團長。1932年率部隨紅四方面軍轉戰川陝,投入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鬥爭。
  • 紅四方面軍改編為八路軍12個營,營長們後續發展如何
    1938年4月隨徐向前等率領的路東縱隊南下冀南,任769團第二任團長、冀南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抗日戰爭勝利後,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2縱隊4旅旅長、第10縱隊副司令員。建國後任中南軍區炮兵司令員。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第三營營長趙崇德,河南商城縣人,1930年參加紅軍,任紅四軍十二師特務隊隊長。
  • 曾被日軍整團繳械成少將團長平生之恥,後來成開國上將,官至副國級
    新中國的57位開國上將中,陶峙嶽不僅是其中年齡最大的一位(時年63歲),而且還是唯一參加過辛亥革命的開國上將。 同時,他還是唯一一位畢業於保定軍校的開國上將。 他是從國民黨陣營中起義過來的。
  • 新四軍剛整編的時候,28個營的營長,都是誰?都授予什麼軍銜?
    第二支隊:3團1營營長王玉庭、3團3營營長伍從祥、4團2營營長陳麟振,因為各種原因,鬥爭又極其複雜,這三位營長下落不明。還有2團3營營長熊剛,也是下落不明,但是並不是因為戰爭走散,而是因為私人原因,私自出走,下落不明。
  • 戰功赫赫的八路軍688團,副團長大名鼎鼎,為何團長無人知曉?
    在抗戰全面爆發後,紅軍就改編成了八路軍,八路軍下轄有3個師6個旅16個主力團。在這16個主力團之中,很多團長後來都成為了開國將軍,並且軍銜都不低,例如陳錫聯、楊成武、楊得志、李天佑等等。但卻有這麼一個團很特殊,那就是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第688團,這個團的副團長名震天下,還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但團長卻沒有幾個人知曉,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688團的團長是陳錦繡,副團長是韓先楚。韓先楚大家都不陌生了,他在解放海南戰役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陳錦繡這個名字,估計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
  • 四大野戰軍的參謀長三位都是開國上將,只有他是開國中將,他是誰
    野戰軍 二野參謀長為李達,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三野參謀長是張震,也是上將,四野參謀長是蕭克,更是上將。只有擔任一野參謀長的他是中將,那麼他是誰呢?下面咱們一起來回顧下他的生平。 他叫閻揆要,1924年於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1926年夏任綏遠國民軍第三軍騎兵團營長。1926年入黨,1927年10月參加清澗起義。同年12月任西北工農革命軍遊擊隊參謀長,而後擔任楊虎城部警衛團副團長、團長。
  • 皮定均的第一旅下轄三個團,團長分別是誰?後授予什麼軍銜
    在中原突圍中除了他的指揮,還離不開三個團團長的配合,那麼這三位團長都是誰呢?後來又被授予什麼軍銜,我們不放看一看。第1團團長王誠漢湖北人,13歲參加紅軍,擔任營部勤務兵,隨後在紅二十五軍擔任排長,連長,參加了長徵,隨後進入紅軍大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