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歡迎來到超超的小屋。帶大家認識香石竹,香石竹的主要栽培品種及繁殖方法。香石竹又名麝香石竹、康乃馨。屬石竹科石竹屬,花色嬌豔,又具芳香,單朵花花期長,是當代世界各國重要切花植物。已成為我國花卉園藝中創匯的新興產業,花卉生產中最主要的品種,備受花農青睞。康乃馨是著名的母親節用花,代表慈祥、溫馨、真摯、不求代價的母愛。香石竹是石竹科石竹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多分枝,基部半木質化。
香石竹整個植株被白粉,呈灰綠色,莖稈硬而脆,節膨大。葉線狀披針形,全緣,葉質較厚,上半部向外彎曲,對生,基部抱莖。花通常單生或2~3朵聚傘狀排列,花蕾橡子狀,花冠石竹形,花萼長筒形,萼端5裂,裂片剪紙狀;花瓣扇形,花朵內瓣多呈皺褶狀,數多,具爪;有粉紅、大紅、鵝黃、白、深紅、紫紅、牙黃色,還有瑪瑙等複色及鑲邊等,有香氣。香石竹栽培品種甚多,有的耐寒力較強,適宜於露地栽培。
香石竹在長江流域以北、黃河以南可以露地越冬,常作2年生花卉栽培;有的耐寒力較弱,需溫室栽培,略呈亞灌木狀,可以四季開花,利用各種設施作切花栽培。按花莖上花朵大小與數目,分為以下2類,大花香石竹即現代香石竹的栽培品種,花朵大,每莖上1朵花。由美國的威廉·西姆栽培,經美國、荷蘭、瑞典、丹麥等國育種家的努力,威廉·西姆系的芽變品種已達250個以上,近年來,主要致力於抗病品種的選育。
香石竹喜冷涼氣候,但不耐寒。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白天為20℃左右,夜間10~15℃;對白天25℃以上的高溫適應力弱。適於比較乾燥的空氣環境,理想的栽培場地應該是夏季涼爽、溼度低,冬季溫暖而又通風良好的環境;忌高溫、多溼環境。香石竹客保肥、通氣和排水性能好、腐殖質豐富的黏壤土,最適宜的土壤pH6~6.5。土壤宜保持溼潤狀態,切忌連作,忌低洼、水澇溼地。香石竹是中日性花卉,需陽光充足才能生長良好。
香石竹花期長,每朵花開放的時間也長,通常在15~25天,露地栽培的主要花期在5~6月和9~10月。溫室或保護地栽培的,低溫時通過保溫加溫,給予適宜的溫度;高溫時,保持冷涼乾燥,儘量提供適合香石竹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則可能達到全年有花開。香石竹切花生產用苗,用扦插與組織培養方法進行,常規繁殖以扦插法為主。建立母本圃(採穗圃),幼苗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定植後植株的生長、花期、切花的產量和質量。
香石竹通過品種栽培試驗,從鑑定植株中,選擇出最優良的單株作為繁殖母株,定植在母本圃中,培養健壯的插穗。繁殖母株定植後15~20天,苗高40釐米時摘梢,留下I0釐米(4~5芽)植株,讓其以後由側枝生長,使長成的植株控制在20~30釐米間。保持母株生長勢,生長季節要追肥,用量可參照每公頃用硝酸銨15千克,硝酸鉀45千克,硼5千克,亞硝酸鈣35千克,配製成100毫克/千克的液體,每4~6周噴灑1次。
香石竹優質的繁殖苗,通常由專門機構進行繁殖。切花生產者一般購買扦插苗,而不自己繁殖。因此,種苗費是生產費用中的一項主要開支。為提高生產效益,採穗結合摘心進行採穗。採穗前1~2天,先將母株噴灑800倍液的百菌清或克菌丹等殺菌劑,防止母株帶病原菌。採穗應在連續有2~3個晴天的傍晚進行,保留下部2~3節。無病蟲,長勢健壯,莖粗,節間緊密,葉片質厚,堅挺,色澤濃綠,葉面蠟質保護組織形成良好。
香石竹每周掰1次壯芽作扦插用,同時除去弱芽。具體操作是左手握住母株,右手抽側芽中部彎曲側芽,側芽與母株莖對生葉形成直角,使側芽彎曲而脫下。插條基部應略帶主幹皮層,避免用刀造成傷口帶菌,保留插穗頂端葉片4~5片,其餘全部摘除。整好的插穗按每20支或30支1把,浸入清水中30分鐘,使插穗吸足水分後再扦插。扦插用介質,用1/2泥炭加1/2珍珠巖,基質pH7,用吲哚丁酸0.2%溶液浸泡基部。
香石竹扦插時,先用與插條同等粗細的竹籤在插基質上打洞,然後將插穗垂直插下,深度為插穗長的1/3。插後立即澆水,使插穗下部與土壤密接。插穗的間距為2釐米×3.5釐米。插床必須有間歇噴霧的設備,噴霧量控制在使葉片剛好溼潤的程度。通常在天氣溫暖、陽光充足時進行。寒冷陰暗的雨天每10分鐘有3~4秒噴霧就足夠了。若無噴霧設施則必須在插床上覆蓋保溫紙或塑料薄膜,防止葉片水分蒸騰與土壤水分喪失。
香石竹的插床氣溫維持在13℃,插床應有控溫裝置,在15℃地溫介質中,21天生根,若將溫度提高到21℃,15天就可生根。插條根長約1釐米時要移栽,如果必須在苗床上滯留較長時間,可用完全肥料按每8升水加30克肥料作追肥。已生根的扦插苗,也可與未生根的插穗一樣。嚴格控制溫度在1℃的條件下,不能超過8周時間。扦插繁殖的時間,主要根據種植期而定,並保證幼苗有足夠的生長總時數與優良的管理措施。
香石竹扦插通常12月至翌年1月扦插,2月定植,幼苗約有1個月的生長時間,此段時間應將幼苗假植。假植床的用土應施用腐熟堆肥與發酵分解後的餅粕細粉等農家肥,使假植苗在起苗時根部易帶上肥又不遭受損傷。假植床務必日照充足,既能保溫,又便於通風,為培養健壯的定植苗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近年來,香石竹病毒病日益嚴重,用組織培養法培養香石竹的莖尖,可以得到去毒苗。
香石竹的接種是按常規操作將外植體消毒後,切下0.2~0.5毫米的莖尖,接種到附加萘乙酸0.2毫克/升和6苄基腺嘌呤0.5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3天後顏色轉綠,7周後可形成叢生苗。叢生苗繼代,將叢生苗分割轉移到新鮮培養基上,繼續培養。新髮根長0.5~1釐米時可出瓶移栽。移栽後,將培養的溫度控制在18~20℃,才能安全成活。這樣培養成活的去毒苗,通過檢測,確定其無毒,並保持其原有的優良品質後,可作為母本。
本文由超超的小屋原創,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