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想往香港跑做個港漂?已有越來越多香港人到內地工作

2020-12-13 經理人分享

據香港文匯報消息,有企業指出,願意到內地工作的香港人比去年上升近1成。內地就業選擇多,能提供高薪的崗位越來越多,月租僅千餘元的人才公寓更受香港人追捧。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近日在深圳舉行,現場不少港籍畢業生專程前往面試,認為內地就業選擇多,有更多外派工作機會,發展機會更大。同時,內地能提供高薪的崗位越來越多,月租僅千餘元的人才公寓更受香港人追捧。有企業指出,願意到內地工作的港人比去年上升近1成。

「90後」港人孫先生從美國本科畢業後返港就業,月薪4萬多港元,工作三年後於去年決定到深圳工作, 「在香港工作,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沒那麼緊密,上班談工作,下班就各自回家,生活節奏太快,時時都在『搏』。反而在深圳同事間的工作環境相對輕鬆,感覺發展更好。」

不少選擇到內地就業的香港人,對兩地薪酬待遇的差距早有了解。孫先生表示,深圳新工作的工資遠不及香港工資的一半,如果僅從待遇上考慮,離港或不是首選,但是在勝在機遇更多,不愁沒有跳槽的機會和晉升空間。「先是尋找合適自己的定位,然後再慢慢發現新的機會和崗位,趁著年輕,多鍛鍊。」

  

兩地薪酬差距漸縮小

「現在的內地早已有能力提供高薪。」香港金融管理學院副院長錢鏘龍表示,回歸20年來,兩地差距早已縮小,「 過去內地經濟還未發展的時候,香港工資1萬港元,內地只有2000人民幣,對比懸殊,香港人就不會願意北上。反觀現在香港一份工作剛入職也不過1萬多2萬港元,內地基本也可以達到1萬多人民幣,差距就已經縮小。同時,不少名企還能提供百萬高薪引才。」

此外,內地大量開建人才公寓,住房福利對港籍畢業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例如,深圳前海為港籍人才提供的「深港合作住房」,優先面向前海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和專業服務等產業的人才。同等條件還優先配租給港籍人才,每套月租金僅1120-1600元,最長可租住4年。

  

隨著內地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數量的不斷增多,對擁有廣闊國際視野、較強獨立創新能力的港籍畢業生仍有較大需求。海歸招聘會展區內的一家廚房電器領域企業招聘負責人稱,其產品多往歐洲銷售,此前一直都是在香港和內地兩邊招聘人才, 但在兩年的實際工作對比中發現,港籍畢業生思維開闊,相對更加西化,能獨立處理困難,工作態度認真、敬業及更積極與別人溝通,且能更好地將英語靈活應用到工作中。

「相比而言,內地雖然也有英語考級證書等證明語言能力,但在應用中卻仍有差距,且內地生相對而言更加靦腆,工作中即使是有能力都會比較謙虛。總體而言,香港人才還是要比外籍人才實用,畢竟文化相近,溝通還是方便」,該負責人說。(編輯:文文,來源:香港通,圖片來源網絡,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港漂」的大陸人,「陸漂」的香港人-虎嗅網
    據香港入境處數據顯示,2003年至今通過各種人才計劃來港的「港漂」已有約26.8萬人,過去5年裡平均每年新增2.5萬人。他們因為求學或工作的原因來到香港,大多是年輕人,是走還是留是港漂圈子裡永遠的話題,漂浮不定的工作狀態讓他們被貼上和「北漂」、「滬漂」一樣的標籤。在香港這座國際大都市工作和生活,真的都像TVB裡那樣光鮮亮麗嗎?都說香港很貴,到底有多貴?
  • ...時期的港漂:探親者的困惑|香港特區政府|香港|內地|深圳灣口岸
    出品 | 香港奇點財經香港特區政府為控制「新冠疫情」而採取的史上最嚴防疫舉措,正給港漂族帶來諸多的不便,部分家庭正面臨嚴峻的人手不足困境。港府於2月5日宣布,自2019年2月8日凌晨起,要求所有從內地返港的人士接受強制檢疫,即佩戴檢測手環在家隔離14天。此舉是香港自開埠以來針對防疫採取的最嚴厲舉措。
  • 內地生不來,港漂宿舍迎退訂潮?香港房東們怕了……
    5-9月向來是香港住宅租務市場旺季,準備開學的內地生,大多已選定要租的房,與同屬「港漂」的同學合租,其中不少都得先手付一年的租金!(別問我為什麼,香港的包租婆們就有這麼豪橫~~)
  • 疫情下,漂在香港的內地人日子怎麼過
    那些跨境工作的,那些被迫異地戀的,那些讀書的,那些創業的,那些過去生活習慣被完全打破的......今天我選取了3位港漂,來看看這場疫情對這群漂在香港的內地人,產生了什麼影響。J在香港工作,父母支援加上自己攢了點小錢,終於在深圳付了個首付。為了省錢也為了住得舒服點,於是就住到了深圳。過完春節,從內地老家回到深圳,一邊乖乖待在家自我隔離,一邊為14天隔離結束後要冒險去公司上班發愁。
  • 內地青年港漂7年回深圳:香港給人不思進取之感
    據香港文匯網報導:微信公眾號「港股那點事」發表一篇文章,文章作者是一位做了7年港漂的青年,剛回到深圳追逐夢想。對於香港,從開始的喜愛和嚮往,到現在悵惘和失落中離開,作者的感情是複雜的。也讓關心香港未來的每一個人深思:如果這樣繼續下去,如果人民幣開始國際化,深圳上海金融業開始騰飛,香港的未來在哪裡?
  • 港漂青年:剛來香港時卑微到極點 現在已月薪三萬
    核心提示:1998年香港賽馬會資助數十名中國內地學生到香港升學,「港漂」之門自此打開。截止到2016年,有730萬人生活在這座城市,而港漂有12萬人,他們在這座城市中有怎樣的故事?
  • 內地青年「港漂」7年回深圳:香港給人不思進取之感
    微信公眾號「港股那點事」20日發布一篇文章,文章作者是做了7年港漂的青年,卻在能成為「香港永久居民」的時刻放棄了申請,回到深圳追逐夢想。對於香港,從開始的喜愛和嚮往,到現在悵惘和失落中離開,作者的感情是複雜的。也讓關心香港未來的每一個人深思:如果這樣繼續下去,如果人民幣開始國際化,深圳上海金融業開始騰飛,香港的未來在哪裡?
  • 內地人才在香港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而2018年上半年,有6285人通過「輸入內地人才計劃」赴港工作,其中680人的月薪在80000港元以上,2111人的月薪在20000港元以下。上文提到的「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申請條件主要是獲得香港僱主僱傭,而「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主要是為在港讀書的畢業生準備的。
  • 內地生留港工作一年間:本來想拿永居權,現在想跳槽去深圳|上觀直擊...
    風波發生以來,交通擁堵和地鐵停運時有發生,能夠順利當個擠地鐵的「社畜」成了港漂的奢望。面對捉摸不透的交通狀況,8月初,A小姐在微信上建了個「交通群」,方便大家共享即時交通資訊,不久後這個群就滿了500人。類似還有「最新交通分享群」「回家群」,每個港漂的微信列表裡都會有幾個。
  • 越來越多香港警察自費到內地學習普通話
    新華網香港6月10日電 香港警察近年自費到內地學習普通話的越來越多,且層次提高,從基礎班升至提高班。  香港警務督察協會主席廖潔明說:「警務工作就是服務人群的工作,隨著內地與香港關係越來越緊密,內地赴港的人數增加,普通話在香港已成為警察必備的交流工具。」
  • 港漂:口罩背後的生活真相?
    在港府披露有多宗確診病例源自北角同一酒樓的29人家庭聚餐之後,各大酒樓的生意銳減。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對媒體表示,單計1月份就已有過百間餐館結業,全行業失業率有可能升至7%。就連香港著名地標性海鮮餐館「香港仔珍寶海鮮舫」也宣布減員過半,並宣布於3月2日起休業,據港媒稱其旗下員工已被全面遣散。
  • 從香港到臺灣的臺漂周華健,從臺灣到香港的港漂任賢齊
    【港漂任賢齊,臺漂周華健】2018各大衛視跨年演唱會,連央視也加入戰團,然後各有勝負。看到周華健唱了幾首歌,聲音還是那麼醇厚感性,活力四射,不過也能看到身形已發福,細細一算,華健大哥58了。然而,周華健是個地道的香港人,他在臺灣讀大學,然後就一直在臺灣發展,還在臺灣結婚生子,以致很多人以為他是臺灣人,其實他是臺漂,並且是現在最著名的一位臺漂。 【周華健】1960年生於香港西營盤(周記米店),畢業於臺灣大學。
  • 在港工作內地人需繳內地稅?稅率遠超本港!
    最近是香港的報稅季節,香港稅局在上個月向本港200多萬納稅人發出了報稅表,相信很多在港的小夥伴都陸陸續續的收到了來自稅局的「綠色炸彈」,頭疼·····但小港妹還不是最煩惱的,小編身邊不少在香港工作的港漂朋友,他們除了要在香港報稅之外,他們的公司還要求他們要主動申報內地稅!簡單來說,就是在香港工作的中國籍員工個人所得稅要報回內地,並依照國內個人所得稅辦理繳納。
  • 內地大閘蟹供港遙遙無期,香港吃貨們:扎心了...
    越看越眼饞的圈妹,轉念一想,不對呀...去年這個時候很多內地大閘蟹已經供應到香港市場了,在一些香港酒樓還能夠吃上供港的陽澄湖大閘蟹。以及港漂們還有機會在香港吃上陽澄湖大閘蟹嗎?去年11月,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布,從進口及零售層面抽驗的5個大閘蟹樣本,其中2個分別含有11.7皮克及40.3 皮克的二惡英。
  • 當港漂遇到陸漂,為何互相羨慕哭了
    上流工作室網易上流據香港入境處數據顯示,2003年至今通過各種人才計劃來港的「港漂」已有約26.8萬人,過去5年裡平均每年新增2.5萬人。他們因為求學或工作的原因來到香港,大多是年輕人,是走還是留是港漂圈子裡永遠的話題,漂浮不定的工作狀態讓他們被貼上和「北漂」、「滬漂」一樣的標籤。在香港這座國際大都市工作和生活,真的都像TVB裡那樣光鮮亮麗嗎?都說香港很貴,到底有多貴?
  • 如何招聘香港人來內地工作?
    隨著內地經濟的發展,人才競爭的日俱激烈,不少企業將目光著眼於招聘香港地區的人才,因為企業薪資給的到,而香港人才更具多元的國際背景,那究竟如何才能招聘到優秀的香港人?招聘香港人困不困難? 香港人才能給公司帶來什麼?
  • 從隻身南下到回望北方:新老港漂們的「香港夢」
    由於當時還未開放內地研究生自費來港,去香港深造必須經由教育部公派,即便是清華,每年也只有三十個本科名額和十個研究生名額。而為了來香港,耿春亞甚至放棄了到麻省理工深造的機會。如願來了城大後,耿春亞又立馬為兩年後留港創業的籤證而忙活。
  • 「港漂」歸鄉:盼行李不限重 滿載香港手信
    中新網1月29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1月28日,香港西九龍站候車廳人潮湧動,但秩序井然。即將邁入農曆新年,許多居港工作生活的「港漂」盼望著從香港搭乘高鐵,回鄉探親過年。有成功買到高鐵票的港人盛讚高鐵省錢又省時、準時零延誤,感覺離家的路更近了,在香港也更有歸屬感。
  • 香港:在港內地學生辦理工作籤證指南(IANG)
    前言(沒有興趣閱讀的朋友可以略過這一段) 辦理就業籤注的過程,概括地來說是首先取得香港入境處發出的就業籤注,之後再回到內地辦理通行證及內地籤注。整個過程你作為申請人必須要很了解,因為很多香港公司並不知道怎麼幫你辦理籤注,有的怕麻煩甚至不想僱用內地畢業生,所以需要你耐心解釋給他們聽,才能夠爭取到offer。
  • 探親者、香港居民、港漂 這些親歷香港疫情的人們
    1月24日除夕,在國內武漢疫情爆發最嚴重的時刻,帶三位老人去香港過春節的他,已經滯留在香港近半年。幾個月以來,張先生一直在等待香港和內地健康碼互認,希望回內地不必隔離14天,但直至離開香港,他們也沒有等到這一天,卻等來了迄今為止香港爆發的第三波、也是最嚴重的一波疫情。26歲的港漂女生梁書(化名),1月29號(大年初五)從上海飛回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