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時候,中國老年學會發布了《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而其中名列榜首的,就是一位127歲廣西巴馬的瑤族的老人羅美珍。老人出生於那個腐朽的晚清王朝,中國的輝煌與苦難,這位老人俱都經歷過。
而當排行榜列出來之後,羅美珍老人的身份卻遭受到了質疑。只因按照中國的傳統,老人過壽都是過虛不過實。到了一定的年紀,年齡都是憑自己說了算。因為怕閻王殿來抓。
且除此之外,廣西巴馬的政府還會給當地的長壽老人以補貼,並可以拿到外地遊客給予的紅包。不論是出於什麼原因,羅美珍作假自己身份的可能性都很高。但是中國老年學會,卻公布了他們當初的調查結果。
當地政府部門表示,自建國以來,羅美珍老人的身份一直都是按照1885年7月9日的身份記錄的,而期間從未發生過改變。而村裡的老人也說,自己小時候見羅美珍嫁近巴馬的時候。就已經有30多了,算是新娘中年齡較大的了。
政府的背書加上的周圍百姓們的做證,羅美珍老人當時的年紀,不是127,也有120往上了。這就引起了大家的好奇,作為一個跨越了三個世紀的長壽老人。據傳其在125歲的時候還可上山砍竹子,他的長壽秘訣到底是什麼呢?
專家們前往探索了羅美珍老人的生活之地,又仔細了解了她平日的生活方式,發現了其長壽的秘訣。其一就是羅美珍生活的廣西巴馬縣,本就是著名的長壽之鄉。這裡森林覆蓋率達到了57%,環境優美。
且其地下水也是天然弱鹼性的「小分子水」,可提高抵抗力。空氣中的負氧離子較之別處也非常高,而負氧離子可以改善肺部的換氣功能,也可調節神經系統,促進新陳代謝。當地的百歲老人較之別處,多的驚人。
另一個方面則是羅美珍老人的生活習慣非常好。以前受生活所迫,羅美珍的日子過得比較清貧,但很有規律。每天早上都是6點鐘準時起床,餵豬,澆菜,做飯。早上吃完之後就開始收拾家務,做飯洗衣服。
還要下地幹活,每天都會走許多崎嶇的山路。至於吃的,那時候吃不上飯的日子裡面。就是靠山吃山,挖野菜等度日。即使後來生活條件好了,羅美珍老人也放不下以前的習慣。
喜歡吃素菜,即使不幹農活了。也天天早起,然後上山砍竹子。晚上9點左右的時候,就準時上山睡覺。這樣規律的生活作息,也是羅美珍老人能夠長壽的主要原因。當然更重要的是,她一生不論經歷過什麼苦難,都能夠保持著樂觀的心情。
而這一點,在與當地人的交談之中,也能得以知曉。一顆好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而也是靠著這幾點,羅美珍老人將自己的一生,過成了傳說。但遺憾的是,在2013年,羅美珍老人就溘然長逝了,享年128歲,沒能踏過130歲的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