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洗之刑,一個讓人痛不欲生的刑罰

2020-12-18 逆風解語

人類的想像力,確實是非凡的,懲罰叛逆者可以想出千奇百怪的招數,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統治者會給這些酷刑想出很多優雅的名字,比如「彈琵琶」、「檀香刑」、「梳洗之刑」等等。

有些名字聽起來沒有那麼血腥,可是執行起來完全就是走了一趟地獄之門,比如我們提到的「梳洗之刑」。

這個「梳洗之刑」聽到名字,肯定想不到是多麼殘忍的刑罰,甚至還有那麼一點小小的優雅,可是這麼優雅的名字後面,卻是比「凌遲」處死更加恐怖的死法。

何謂「梳洗之刑」,為何比「凌遲」更加殘忍

生活在農村的小孩一定對殺年豬不會陌生,殺豬肯定要用熱水拔毛洗剝乾淨,然後才分食其肉的,這個「梳洗之刑」的靈感就來源於這個,只是把豬換成了人而已。

而更加讓人覺得毛骨悚然的不是和殺豬的流程接近,而是更加殘忍,豬是被殺死後經行洗剝的,而這個刑罰是在活人身上實現的,可是想像一盆滾燙的水澆在皮肉上的感覺,讓人經受了多麼大的痛苦。

據沈文的《聖君初政記》記載,實施梳洗之刑時,劊子手把犯人剝光衣服,裸體放在鐵床上,用滾開的水往他的身上澆幾遍,然後用鐵刷子一下一下地刷去他身上的皮肉。

就像民間殺豬用開水燙過之後去毛一般,直到把皮肉刷盡,露出白骨,而受刑的人等不到最後早就氣絕身亡了。

就是這麼殘忍,就是這麼冷酷,對待反叛者,統治者會用各種手段鎮壓其氣焰。對待同類的懲罰上,人類比任何獵食者更加冷血。

歷史上的「梳洗之刑」

據說唐朝神龍二年,武三思以五王誣陷韋後為由,通過唐中宗頒布詔令,將五王流放邊疆。桓彥範被流放到了貴州,後被周利貞假傳聖旨,就是利用梳洗之刑,慘無人道的折磨了桓彥範,最後棒殺了。

梳洗之刑起源很早,歷代朝代都有使用過類似的刑罰,據《舊唐書.桓彥範傳》中記載,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陷害桓彥範,流放瀼州,禁錮終身,之後武三思「乃遣周利貞矯制殺之,利貞至貴州,逢彥範,即縛曳竹槎上,肉盡,杖殺之。

事物總是在不斷變化的,但是統治者對於酷刑的迷戀,只會越來越「完善」,朱元璋就把這種刑罰發揮到了極致,不但健全了這個流程,還把它正式列入刑罰的規章制度裡去。

從這些殘忍的刑罰中,看到的是什麼?是人類心中最隱秘的東西,殘忍、冷血等等,當然文明的曙光到來之時,那些曾經晦暗的角落,也沐浴進了新時代的陽光。

相關焦點

  • 古代酷刑梳洗之刑是一種怎樣的刑罰?網友:想想我就頭皮發麻
    「梳洗之刑」一聽「梳洗」感覺非常的文雅,甚至還浮想聯翩,還以為是美人計呢!但別忘了後面還有刑罰二字,不免又充滿了恐懼之感。實際上,這個「梳洗之刑」真的是聽著美,但現實是非常令人毛骨悚然的,不寒而慄。梳洗之刑的發明者是朱元璋,其靈感很有可能是來源於農村的開水拔毛殺豬。在農村殺豬去毛,就是用滾燙的熱水澆到豬的身上,用刷子或者刀去毛。
  • 扶搖劇中的「梳洗之刑」從何而來?原來發明者是這位開國皇帝!
    可惜孩童始終是孩童,免不了愛玩的天性,於是導致事情敗露,婉姨遭受了宮裡最殘酷的刑罰:梳洗之刑。那麼何謂梳洗之刑呢?歷史上還真有史料記載,那麼我們下面將電視劇與歷史記載來比較一下,到底有什麼樣的區別。電視劇中的梳洗之刑:由於劇中不太適宜展現太過殘忍的畫面,當時的場面只能結合名字來顧名思義,那就是拿一把鐵梳子,將受刑之人身上的皮肉一層層給「梳」下來,光是想像就令人不寒而慄。
  • 梳洗之刑有多殘忍?先用開水澆犯人,還要用鐵刷刷洗
    在我們中國古代有一種異常恐怖的刑罰,它的名字叫做梳洗之刑。 我們很多人都看過一部叫做《扶搖》的小說了,在小說裡面的女主人公就是扶搖了,他的母親就是被梳洗之刑處死的,這個刑罰的名字聽起來是很優雅的,但它的殘忍就連行刑的人看到都害怕。
  • 古代「癢刑」是什麼樣的刑罰,讓山羊舔犯人腳心,狂笑不止窒息而亡
    可能很多人聽到"癢刑",會覺得這個刑罰並不嚴重,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癢刑"也是能把罪犯折磨致死的。對於那些作奸犯科之人,不施以嚴酷的刑罰又怎麼能夠威懾眾人,古代統治者為了自己的皇權,一般都會採取極其嚴厲的刑罰,這樣才能以儆效尤,威懾眾人。
  • 血鷹之刑:是維京人的殘忍刑罰,還是杜撰的歷史謠言?
    人類歷史上有各種各樣的殘酷刑罰,有些讓人聞之色變。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傳說中的「血鷹之刑」。血鷹之刑據說是維京人發明的,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將犯人扒光上衣,臉朝下綁在受刑臺上。行刑者沿著其後背脊柱兩側,在胸腔附近割開皮膚,接著把犯人的肋骨敲斷,用力把斷了的肋骨掰出來。
  • 你聽說過浴桶刑、銅牛刑嗎?這些刑罰比凌遲、炮烙還殘忍數倍
    在中國古代有很多殘忍的刑罰,我們現在聽著都會覺得難受。比如宮刑(也就是閹割)、插針(用針插手指甲縫)、紅繡鞋(用燒紅的鐵烙腳)、刖刑(割去膝蓋骨)等等。還有就是凌遲、炮烙、大卸八塊、梳洗等這些死刑。方法千奇百怪,充分體現了人性的殘忍。
  • 從「刑」字演變,知古代刑罰變化
    刑,金文在小時候,看到許多法律普及讀物,在看到關於對「刑」解釋時,這種情形見得最多:刑的左邊為 「井」字,右邊為 「刀」。組合起來就是一個士兵拿著刀守著一口井。為什麼要守著井?防止群眾搶水。「刑」是個會意字,金文左邊是囚籠或監獄,右邊是刀。小篆在金文的基礎上,「井」中加一點,更像人在囚籠或監獄中,右邊稍微有些變化。金文體「刑」不是一個單字,而是由「井」與「刀」構成,在初期,要將這兩個幾乎沒有聯繫的古字組合成一個字,並用來懲罰違反社會規範的人,這也需要幾百甚至上一兩千年的歷史過程。這個演化過程,沒有人能夠進行記錄,就算有,也不可能有完整的記錄。
  • 古希臘工匠發明的銅牛刑罰,別看名字好聽,比商紂王的炮烙之刑更可怕
    要說到中國古代針對罪犯的刑罰,可謂是一個比一個殘酷,儘可能的折磨受刑者,血肉模糊都是小兒科。就比如說是商紂王,為什麼提起商紂王就會說到他殘暴,因為他發明了許多酷刑,比如炮烙之刑。就是在銅柱上澆柏油,在下面烤木炭,讓人在上面走,不是死於銅柱,就是木炭之火灼燒的人生不如死。可在古希臘,有一種刑罰,比炮烙之刑更為殘忍。
  • 比凌遲還殘忍的刑罰是什麼?剝皮揎草讓人痛不欲生
    一提到中國歷史上最殘酷的懲罰,估計每個人都會想到當年的酷刑,如肢解(肢解)和死亡。
  • 古代聽之色變的一種刑法,女犯人最怕的就是梳洗
    古代聽之色變的一種刑法,女犯人最怕的就是梳洗在古代封建時期,沒有健全的法律。封建統治者為了自己的帝位,出了各種各樣的酷刑。對於這些酷刑來說,斬首可算是最輕的酷刑了。比如五馬分屍、千刀萬剮、下油鍋等等的,一個比一個嚴酷。梳洗之刑可算是讓人人懼怕的一種刑法,古時候的人聽到這個名字就害怕得全身發麻。梳洗之刑到底是什麼樣的刑法呢?能夠這樣讓人害怕。現在的人聽到這個名字可能會不以為是。梳洗嘛,不就是洗個澡或者是梳妝打扮一下,有什麼可怕的?
  • 笑刑:歷史上最「溫柔」的刑罰,讓你在開心大笑中痛苦死去
    在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有一段講的是張無忌在綠柳山莊逼供趙敏,無論張無忌怎麼威脅都毫無效果,無奈之下只好對趙敏動用了一種「刑罰」,就是撓她的腳心。很快,趙敏就受不了,認輸求饒了。其實,這的確是一種刑罰,叫做笑刑。
  • 古代最讓女性最懼怕的一種刑罰,今天卻被女性熱烈追捧
    古代女人的刑罰最輕的就是罰作勞役,我們經常看電視劇,官宦人家犯了事,女眷被送到宮裡去執行刑舂,沒白沒黑地做事,十分辛苦,這種刑罰頂多讓你受累,但短時間內不會要你的命,也不會有身體上劇烈的疼痛。「桚刑」就是夾手指,這個情景我們在電視劇裡看到不少,一般民間的女子被帶到衙門,地方官就會下令行刑,犯人把十根纖細的手指放進去,然後發出殺豬般的嚎叫。
  •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的種類主要包括( )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的種類主要包括( ) 2014-08-26 14:06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原  題: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的種類主要包括( ) 選  項: A.管制 B.拘役
  • 簡論法定刑及量刑情節之依據
    比如法定刑有沒有廣義與狹義之分、量刑情節所依據的法定刑是什麼等。有學者認為:法定刑沒有廣義、狹義之分;刑法第62條中關於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內從重處罰,是指應當在某一罪名的整個刑罰幅度內從重處罰;至於刑法條文規定的某一具體犯罪的特定情節所應處的刑罰幅度,不具備法定刑高度概括性的特徵,而屬於具體的量刑活動。[1]本文擬就法定刑的含義有哪些? 我國刑事法律規定的量刑情節所依據的法定刑是什麼作一粗略簡述。
  • 我國的刑罰體系之「主刑」
    刑罰是刑法規定的由國家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適用的限制和剝奪其某項權益的最為嚴厲的強制措施。我國的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主刑只能單獨適用,不能附加適用。
  • 古代針對女人最殘忍刑罰,史上只有3人受過此刑,有一個死後封神
    古代針對女人的刑罰有很多種,想必大家也都有所了解,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看書的時間也少了,對歷史的了解基本上都是通過影視劇裡演繹的。但是很多的殘酷刑罰用影視劇是無法演繹的,比如今天要講到的專門針對女人的刑罰人彘。
  • 「血鷹」之刑有多恐怖?受刑人很痛苦,比凌遲還殘忍
    「血鷹」之刑有多恐怖?受刑人很痛苦,比凌遲還殘忍   導語:中國古代的刑罰眾多,從犯罪程度的輕重來分,有割掉鼻子的劓刑,有孫臏受到的臏刑,還有司馬遷受到的宮刑,有妲己發明的炮烙之刑,還有商鞅被秦始皇處罰的五馬分屍。其中,很多殘忍的刑罰隨著社會制度的不斷完善已經當時的朝代禁止。
  • 古代刑罰「點天燈」有多殘忍?犯人像烤乳豬一般,痛不欲生
    讀過小說《盜墓筆記》的小夥伴都知道,該書中提到了一個叫「點天燈」的詞。在這裡,「點天燈」是指拍賣唱賣的時候,類似於包場子。一個包廂中,有左右兩個主位,右邊的是掌燈位。如果有人坐到右位上,表示無論這輪拍賣的東西是什麼,價值多少,都由點天燈的人出錢。
  • 亨利八世:第一個允許將烹煮之刑作為「合法」刑罰的英國國王
    的確,16世紀末17世紀初「對於英國人而言是個棍棒交加的年代」,「每個鄉村都豎著鞭刑樁,這已成了維護秩序的慣常手段」。亨利八世(Henry VIll,1509—1547年在位)與當時歐洲大陸的其他君主一樣,也對酷刑的效果篤信不疑。
  • 維京人發明的「血鷹」之刑有多恐怖?比凌遲殘忍一萬倍!膽小慎入
    這種血鷹之刑不僅能夠摧毀人的心理防線,還能極大地降低他們的士氣,首先,維京人會在這些英格蘭人的背後畫一個鷹翅膀的圖形,之後他們就殘忍的開始剔除背部的肉,這個過程中完全就是一刀一刀的,把你的肉給割下來,與我們中國的凌遲之刑有著相似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