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的北宋「文府」墨,被積水浸泡,出土時仍如故

2021-02-14 新安眼

︱努力提供好信息,歡迎您關注、轉發和點讚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徽州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說徽文化少不了要說徽州的歙硯、徽墨等文房四寶。日前,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來到黃山市的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探訪該館的「鎮館之寶」。該館副館長、研究館員章望南稱,對於博物館而言,其收藏的每件藏品都十分珍貴,如果一定要按「鎮館之寶」來評定藏品,該館的國家一級文物——北宋「文府」墨錠,可以算是鎮館之寶了。

文府墨

積水中發現文府墨

「『文府』墨是目前國內考古發現出土唯一的北宋時期墨錠。」黃山市的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章館長用這句話涵蓋了「文府」墨的歷史價值。

這錠墨長8.3 釐米,寬2.7 釐米,厚0.9 釐米,重18.2 克。看起來不起眼,卻是從千年前的北宋時期墓葬中出土的,是在文物界聞名遐邇的徽墨珍品。

據知,1978 年,祁門縣城區的茶科所基建工地施工中,施工人員發掘出了一座古墓葬,立即層層上報,引起省文物部門高度重視,省考古所、省博物館及徽州地區博物館及時派員趕到祁門縣,立即對這座古墓進行勘察和清理。

文府墨 出土的大致區域

在墓葬清理中發現了金絲楠木棺槨,說明了墓主的身份非同一般,不是官宦就是富貴人家。清理中,發現了一枚「崇寧重寶」大錢,兩枚「太平通寶」小平錢,一把木尺,這些文物能基本確定該墓葬大致是北宋時期的。

最後,挖掘人員在棺底積水裡竟發現了一錠墨。墨呈扁長方形,墨的上端殘缺五分之二,中部裂為兩截,由於正面殘留楷書「文府」二字,故命名「文府」墨。

經專家考證,這錠「文府」墨為北宋時期製作,至今已有千年歷史,而墨歷經千年並在水中浸泡而不損,形狀大體未變,堪稱罕見,同時作為水中出土文物,在我國墨業也是首例。

年代久遠彰顯珍貴

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是安徽省內繼省博物館之後的第二家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安徽省內目前地市級唯一的一家一級博物館。目前收藏有國家一級文物34 件、二級文物144 件、三級文物3913件,件件都是「寶物」。那麼,文府墨在這些珍寶之中,又有什麼特殊之處呢?

章館長稱,目前國內出土的墨最早的應該是漢代的,在新疆地區有發現,墨呈條狀,曾在安徽博物院新館展出過。而我省收藏的大多是明清時期的徽墨。文府墨作為徽州本地出土的北宋時期墨錠,年代久遠而顯其珍貴,更因其具有地方代表性,特色鮮明。而且,這也是目前為止國內考古發現出土的唯一的北宋時期墨錠,稀有而獨特。

「文府」墨出土時,因墨上的字跡難以辨識,曾有人認為是「大府」墨。後來,專家經過仔細鑑別後認定「大」字應該是「文」字,於是正名。

據《徽州府志》記載,徽墨始創於唐末,河北著名墨工奚氏因避戰亂帶全家逃至歙州(徽州前身),看到這裡有茂密松樹林和清澈的新安江,在這定居,重新開始制墨,不久制出了「豐肌膩理,光澤如漆」的佳墨,被南唐後主李煜視為珍寶,賜奚廷圭為墨務官,賜奚氏一家為李姓,從那以後世間便流傳著「千金易得,李墨難求」之說,1121 年歙州更名為徽州,李墨及其他各家之墨更名為徽墨,徽墨之名相傳至今。北宋開寶八年,南唐後主李煜被宋軍俘獲押往開封時,他隨身只攜帶兩件物品,一件是歙硯,一件就是徽墨。

曾經東渡日本展出

1985年4 月,安徽省文房四寶東渡日本展出,徽州的「文府」墨因為其很高的文物價值和歷史價值,引起了日本文化界的極大興趣, 同時也萌發出諸多疑問,尤其是千年不變的徽墨究竟是如何生產、製作出來的。

章館長介紹,徽墨在選材和製作技藝上都達到了極致。最早的松煙墨是從松枝中提取松煙,加入動物膽、純皮膠、珍珠粉、冰片、純金銀箔等十幾種名貴藥材,所以徽墨又可入藥。製作出來的徽墨「堅如玉、紋如犀、色如漆」,「落筆如漆,萬載存真」。「文府」墨能在積水裡保存千年的奧妙,也就在於精選了上等材料和採用了精湛的傳統手工製作技藝。

正因為有了墨,我國歷代書法名家的珍貴書畫品得以保存,光耀千年,奠定了中國書畫的特殊風格和地位,眾多的典籍和拓片得以流傳於世,才有了我國雕版印刷術的普及和中華傳統文化的輝煌。可以說,徽墨以其堅挺的身軀和純正的墨彩,書寫了中華文明的人文歷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吳永泉

提醒:

通過微信「歷史消息」查找,或在微信「搜一搜」輸入 新安眼及想獲取內容的關鍵詞,即可查詢閱讀 新安眼 發布的往期信息。

往期熱文,點擊藍色標題即可閱讀

來黃山看花海,走古道,還能爬西海大峽谷和天都峰了

李修松: 文化生態保護不妨樹個「徽州樣本」

黃山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和黃山北站及新機場片區概念性規劃在推進

捐款倡議書︱請幫幫黃山這位警嫂

黃山要引進50名人才,這511人「入圍」,有你熟悉的嗎

池祁高速、黃千高速初步設計雙雙獲批,計劃今年開建

今年油菜花海何時最美?黃山氣象部門給答案,看這...

公安部交管局稱「扣分新政」被誤讀,處理流程沒變

黟縣這段新建公路將下穿兩條規劃高鐵,相關招標啟動

 

相關焦點

  • 探訪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鎮館之寶」——北宋文府墨
    該館副館長、研究館員章望南稱,對於博物館而言,其收藏的每件藏品都十分珍貴,如果一定要按「鎮館之寶」來評定藏品,該館的國家一級文物——北宋「文府」墨錠,可以算是鎮館之寶了。積水中發現文府墨「『文府』墨是目前國內考古發現出土唯一的北宋時期墨錠。」黃山市的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章館長用這句話涵蓋了「文府」墨的歷史價值。
  • 探訪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鎮館之寶」——北宋文府墨
    該館副館長、研究館員章望南稱,對於博物館而言,其收藏的每件藏品都十分珍貴,如果一定要按「鎮館之寶」來評定藏品,該館的國家一級文物——北宋「文府」墨錠,可以算是鎮館之寶了。積水中發現文府墨「『文府』墨是目前國內考古發現出土唯一的北宋時期墨錠。」黃山市的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章館長用這句話涵蓋了「文府」墨的歷史價值。
  • 【文房】周有光:說墨
    傳說,周宣王時,邢夷造墨;他在溪水中洗手,撿到一塊木炭,手被染黑,由此得到啟發,拿回搗成細末,和以黏粥,搓成圓餅,就成最早的墨。起先,可能有過一個短暫的「以漆為墨」的漆書時期。元吾邱衍《學古編》:「上古無筆墨,以竹挺點漆書竹上,竹硬漆膩,書不成行,故頭粗尾細,似其(蝌蚪)形耳。」未見傳世實物,不一定就能否定傳說。
  • 珍珠橋涵洞積水1米多深:公交車改線 一轎車被浸泡
    清晨,位於健康路珍珠橋涵洞積水達1米多深,有一輛轎車浸泡在水中,執勤民警及時排除險情,公交線路也臨時改線,目前涵洞積水已經被排除,交通得以恢復。昨天清晨5時許,京口大隊值班民警張久召、王琦在轄區巡查,6時40分左右,當民警巡邏到健康路珍珠橋涵洞附近時,發現橋下涵洞積水很深,還有一輛白色轎車浸泡在水中,車門關閉,無法確定車上是否有人。
  • 從出土瓷器看南宋安慶府社會生活
    據《宋史·地理志》記載:唐代至北宋時期的安慶地區名為「舒州」,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朝廷在舒州設「安慶軍」,此「安慶」一名之始,慶元元年(1195),因舒州為新登基的宋寧宗趙擴之「潛邸」(皇帝即位前的居所),而升為「安慶府」。 「府」是宋代時才出現的,雖與州一樣,隸屬於路,但實際地位略高於州,一般是在中央重視的地區才設府。
  • 千年古城大名府,北宋時的「北京」,現在成了河北的一個縣
    我國四大名著《水滸》中,頻繁出現一個地名,就是大名府。《水滸》的故事發生在北宋,盧俊義、燕青就是大名府人,當時大名府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千年過後的今天,大名府輝煌不再,已經變成了河北省一個普通的縣,但古城仍在。
  • 文房四寶丨「墨」香傳千古——古墨製造簡史
    使用時,在硯石上以研石研磨成粉末,再摻水溶成墨汁。陝西臨潼姜寨遺址出土的繪寫工具中,就有一根用以研墨的磨杵(即研石),可見五千年前仰韶文化時期就已出現了原始的石墨。除了史前的彩陶紋飾外,殷墟掘出的墨書甲骨說明商代甲骨文一般是先墨書再鐫刻的,另外還有商周的竹木簡牘、縑帛書畫等,留下了很多早期用墨的遺痕。周朝有了最早記載墨的文獻《尚書》《禮記》。
  • 墨的因緣:五代到宋代美術工藝的燦爛輝煌的橋梁
    北宋 文府墨唐滅亡後的約70年間稱為五代時期。易水的墨匠捨棄家園移居至南唐治理下的安徽省。從易州遷移至歙州居住的奚超、奚廷珪父子作為「墨務官」被南唐李後主李煜所登用,並賜李姓。南唐降宋之時,李超、李廷珪父子的墨滿載數船被收藏在宋皇家內府之中。據說宋太宗(976—997)一面賜給親近的大臣,一面印拓《淳化閣帖》而使用澄心堂紙和李廷珪墨。另外,太宗的兄長太祖(960—976)在興建相國寺時,將李氏父子的墨堆積成車而製成墨漆來使用。這樣,大量的李氏父子的墨也約在百年後的熙寧年間(1068—1077)在宮中消耗殆盡。
  • 【文房】周有光:說墨
    傳說,周宣王時,邢夷造墨;他在溪水中洗手,撿到一塊木炭,手被染黑,由此得到啟發,拿回搗成細末,和以黏粥,搓成圓餅,就成最早的墨。起先,可能有過一個短暫的「以漆為墨」的漆書時期。元吾邱衍《學古編》:「上古無筆墨,以竹挺點漆書竹上,竹硬漆膩,書不成行,故頭粗尾細,似其(蝌蚪)形耳。」未見傳世實物,不一定就能否定傳說。
  • 膠州板橋鎮北宋遺址新發現 兩具古屍出土
    9月27日,膠州市板橋鎮遺址考古發掘繼續進行,因工地現場東側「擾亂層」土層沒有被清理掉,考古人員轉而清理附近的土層,出土了龍泉窯珍貴瓷器等文物 。考古發掘人員同時開始集中精力對工地西側的北宋建築群遺址進行清理,此處的建築群逐漸露出真容,整個建築系統非常完美。在清理南側的北宋時期文化土層時,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兩具保存較為完整的屍骨。
  • 黃山雲海是這樣畫的!
    黃山雲海畫法步驟一:大致畫出前景部分峰石和松林,用筆要注意大的結構關係並輕鬆率意,乾濕、濃淡、虛實有別。步驟二:淡墨畫出遠景山峰,用幹筆淡墨皴擦雲海的基本結構層次以及出沒在雲海中的山巔。雲海的皴染要以側鋒扁筆為主。
  • 河北省大名縣是北宋北京大名府嗎?
    大名府大名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是冀、魯、豫三省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地帶,全縣面積1052平方公裡,耕地110萬畝。全縣轄6個鎮,14個鄉,651個行政村,人口73萬。今天的河北宋朝以後的大名府省大名縣是不是《水滸》裡面的大名府呢?
  • 文房四寶丨「墨」香傳千古——古墨製造簡史
    西周宣王時邢夷制墨差不多是人工墨的開始。明末潞王朱常淓《述古法書纂》說:「邢夷始制墨,字從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傳說邢夷搗炭為末,和以飯粥,搓成條塊,凝固後研磨書寫。秦漢時期終於出現了很正式的人工墨品。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1975年出土的墨塊,是迄今所見的最早的墨,屬松煙墨。江陵鳳凰山西漢墓中也發現有松煙墨。
  • 圖文教程:黃山雲海畫法
    黃山千峰競奇,萬壑崢嶸,集雄、奇、險、峭、秀於一身,哺育了「新安畫派」和「黃山畫派」,孕育了無數名家大師。
  • 任職大名府的北宋八名相之五——文彥博修繕北京城
    文彥博修繕北京城(任職大名府的北宋八名相之五)文彥博(1006—1097年),字寬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汾州界休人(今山西省介休市)。原姓敬,避後晉石敬瑭名諱,改姓文,天聖進士。
  • 西安南郊北宋家族墓地出土精美耀州窯瓷器
    ,發掘的5座北宋晚期孟氏家族墓葬,是近年來關中地區繼藍田縣呂氏家族墓發現以來,宋代考古的又一重要發現,特別是出土了一批精美的耀州青瓷。3座墓中還出土了景德鎮青白釉瓷器、銅鏡、寶石等隨葬品,以及石硯、墨錠等精緻的文房用品,展現了北宋底層文人雅趣的一面。瓷器研究專家、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王小蒙研究員介紹,本次考古發現對瓷器年代的劃分有著重要意義。這些耀州青瓷沒有使用痕跡,紀年點精確,對研究北宋墓葬、北宋耀州窯器物類型、燒造工藝以及瓷業發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 河北靜志寺地宮出土瓷器 ,真正的極品 !
    1969年5月,電力公司施工時,發現石刻歇山式屋頂一塊。揭開屋頂,下面是一方形洞口。從洞口往下看,只見散亂地擺放著許多器物。該公司當即報告了縣文物部門,定縣博物館遂於7月清理了這座塔基地宮,出土了大量珍寶。地宮坐北朝南,呈不規則的方形,東壁長2.2米,西壁長2.1米,北壁長2.17米。宮門為磚砌拱券式,門寬0.63米,門距東壁0.81米,距西壁0.76米。
  • 除了開封府、重慶市黃山蔣介石官邸,很值得去的旅遊景點還有這些呢
    #1 開封府票價:60元/人;身高1.4米以下的兒童和60-70歲老人(憑證)23元;70歲以上的老人憑證免費開放時間:7:30-18:30(春夏秋);7:30-18:00(冬)簡介:開封府,位於河南省開封市包公東湖北岸,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
  • 陝西北宋孟氏家族早亡人墓地出土精美耀州窯瓷器 墓誌顯示北宋盜墓嚴重
    該墓地共出土隨葬品130件/組,有銅、鐵、瓷、陶、玉、水晶等,尤以三墓出土近60餘件組的耀州窯青釉瓷器最為精美。這批耀窯青瓷絕大多數保存完整,器類組合明確,部分器型殊為罕見,為研究北宋耀州窯器物類型、燒造工藝以及瓷業發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 一文Vol.1|敦煌莫高窟出土紡織品的科學認知
    敦煌莫高窟出土紡織品中蘊含的豐富價值不言而喻,對其進行深入細緻的科學認知是必要的。敦煌莫高窟出土紡織品的科學認知主要從纖維和染料等微觀層面展開,兼顧顏料、墨書和膠結材料,需要藉助顯微鏡、色譜和光譜類等儀器設備,獲取肉眼難以識別的信息。文中分析檢測由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中國絲綢博物館)完成,得到敦煌研究院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