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將在海外先於美國上映,中國影市成了「全村人的希望」?

2020-12-13 中國青年報

克里斯多福·諾蘭新片《信條》的命運多舛,已經不能夠用一波三折來形容了。7月23日,該片片方華納官宣:隨著美國新冠疫情加劇,已經撤出8月檔的《信條》將會在海外率先公映。目前世界已有多國影院重開,而隨著7.20中國影市的復甦,華納最終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信條》海報

連日來,美國媒體都在關注中國電影院的復工動態,並報導那些即將在華復映的好萊塢大片。有美國影人說:「雖然我們認為美國是世界的中心,但實際上我們並不是。」7月21日,美方突然要求中方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兩國關係再度開始緊張。在複雜且微妙的中美局勢中,兩國電影人卻呼吸與共,畢竟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中,雙贏才是大勢所趨。

美國疫情形勢嚴峻,《信條》撤檔後宣布先在海外上映

截止7月22日,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顯示,美國至少有14.2萬人死於新冠肺炎,全球最高,且每10萬人中有43.4人死亡,居世界第十。美媒指出,美國每天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雖然遠低於疫情爆發初期的水平,但隨著近幾周多州的確診病例和住院人數增加,死亡病例也隨之上升。就在7月21日,全美單日新冠肺炎死亡人數也超過千人,這是自5月29日以來的首次。截至22日,美國確診病例的總死亡率約為3.6%。

《信條》原定的檔期是7月17日,後來經過兩次推遲定檔8月12日,然而在距離該片正式上映還有二十來天的時候,因為美國疫情持續惡化,短期內看不到該國影院復工的希望。在本周一,華納宣布將《信條》撤檔。

僅一天之後,據華納兄弟內部人士透露,因為歐洲和亞洲部分國家的院線已經復工,克里斯多福·諾蘭諜戰巨製《信條》將會在海外率先公映。而片方希望影片能夠在9月上旬登陸美國市場,哪怕只是在其中一部分城市搶先公映。一些消息人士強調,目前的局勢不是很穩定,還存在變數。不過好萊塢可能開始尋求轉變,放棄全球同步公映的戰略。

在過去,讓一部製作成本高達2億美元的大片在美國市場缺席的情況下登陸全球院線是十分難以想像的事情。目前,好萊塢可能會傾向於這麼做,即使有盜版流出的風險。此前有包括《海王》這樣的影片選擇在海外提前北美兩周開映,不過這種情況還不是常態。

中國影市讓片方看到希望,諾蘭有沒可能推2小時「中國版」?

7月23日,根據電資辦數據,7月22日低風險地區的電影院迎來恢復營業第3天,全國票房超過559萬、排場3.3萬場,比復工第2天均有增長,復工前三天總票房超1300萬。老片 《誤殺》247萬蟬聯日冠,皮克斯動畫片 《尋夢環遊記》94.4萬從前日的季軍升至第二。

7月24日,中國影市還將迎來 《喋血戰士》 《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兩部新片和曾創下15億票房紀錄的《瘋狂動物城》的復映。預排片上 《喋血戰士》略微領先《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好萊塢報導者》最新一篇關於《信條》的報導中寫道:「儘管中國是一位』外卡』選手,在全球範圍內,這部投資2億美元仍將同時會在世界上大多數地區上映。」

所謂「外卡」選手,就是在不確定因素下能夠改變牌局和命運的關鍵「王牌」。當然前提條件是,《信條》能夠率先引進中國。華納一直都很重視作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的中國,可《信條》卻面臨著一個非常尷尬的難題——目前這部電影的時長為2小時30分鐘,而現階段中國影院單次放映的時長不能超過2小時。

《信條》要順利在中國影院上映,必須需要諾蘭拿出剪刀把這部電影重製成2小時的「中國版」。諾蘭是一位非常有原則的導演,在美國院線哀鴻遍野的當下,他也堅持《信條》堅決不上線流媒體。對於這部信息量巨大的懸疑片,刪減任何橋段可能都會嚴重影響到觀影體驗。不過,萬事皆有可能。疫情如此嚴峻,為了能讓2億美元投資不打水漂,誰能保證諾蘭不會做出妥協呢?

《好萊塢報導者》還稱,2019年,北美票房達到114億美元,而海外票房則達到308億美元。許多好萊塢片商在國際市場的分帳收入佔到總票房的60%以上。

諾蘭的最後一部電影《敦刻爾克》海外票房收入為3.372億美元,佔該片全球總收入(5.252億美元)的64.2%。「雖然我們認為美國是世界的中心,實際上但我們不是。我們不能等到一切都變得完美時才做出改變。」一位好萊塢製片廠高管表示。

不少好萊塢片商認為,《信條》先行推出海外版可以降低巨大的營銷成本,因為這部電影將緩慢地積攢人氣。據了解,拋開成本不算,單是在疫情爆發之前,《信條》在全球的宣發費用就達到了2億美元。面對《信條》這兩天的「狀況頻發」,另一部同量級的大片《花木蘭》卻一直按兵不動。改片之前也因疫情數次調檔,最新公布的檔期是8月21日。

《花木蘭》出品方雖是迪士尼,但講述的卻是「中國故事」,該片由劉亦菲、甄子丹、鞏俐等一眾華人明星主演。當中國影市重開後,也有一些呼聲要求《花木蘭》能先來中國放映。封面新聞記者在AMC院線官方網站查到的信息是,《花木蘭》電影時長為1小時55分鐘。這個時長剛好符合國家電影局的要求「」每場不超兩個小時」。

來源:封面新聞

相關焦點

  • 《花木蘭》《信條》9月日本上映,等一個國內官宣
    記得來看哦 【今日影人】 湯姆·克魯斯(1962-07-03) 《雨人》《夜訪吸血鬼》《碟中諜》系列 《花木蘭》《信條》《神奇女俠2》日本定檔 7月3日,迪士尼《花木蘭》公布了日本新檔期,將於9月4日上映,並放出了日本版最新預告。受新冠疫情影響,《花木蘭》的檔期經過多次變動,其北美上映日期由3月26日推遲至7月24日,目前又推遲到8月21日。
  • 《信條》在美國上映是個錯誤?好萊塢電影票房復甦遲緩,《黑寡婦...
    言下之意,《信條》在美國的上映未能取得票房佳績,美國疫情仍然嚴重,消費者擔憂難去。由於洛杉磯和紐約等對美國來說至關重要的主要電影市場仍未恢復,好萊塢的整體復甦遲滯。《黑寡婦》繼《神奇女俠1984》之後,大概率也要跳票改檔。芬奇奎拉戳破的真相刺痛了許多好萊塢從業者。
  • 2016中國影市"減速換擋" 好萊塢加深"中國烙印"
    相比國內電影市場的降溫,海外電影投資卻在如火如荼地開展。這一年,中國電影資本加緊海外布局,中國公司頻頻參與全球頂尖娛樂資源整合,或收購、或參投、或合資,不斷加深好萊塢的「中國烙印」。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到底經歷了什麼?中國資本出海又會給中國影市帶來哪些反哺?或許我們能夠從淘票票發布的《2016年中國影市報告》中找到答案。春節後檔期難突破 黑馬影片後勁足自2010年起,中國電影票房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2016年初,《美人魚》《澳門風雲3》《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春節檔大片繼續攪熱中國電影市場。
  • 《信條》成諾蘭「滑鐵盧」?對比《盜夢空間》《星際穿越》
    《信條》成為諾蘭最受爭議的一部長片。自9月4日上映四天以來,《信條》一直屈居於已經上映三周的《八佰》,未能奪得單日票房冠軍。口碑也一路下滑,豆瓣評分從最初的8.4分下降至7.9分,成為諾蘭少數不上8分的作品。
  • 2020中國影市:年票房203億元,同比跌68%,超越北美成全球第一
    ),成了全球第一大市場。 《八佰》全球票房第一 全球票房超過1億美元的電影只有13部,這其中中國電影佔5部,美國電影8部。 2020年全球票房超過1億美元的電影 疫情後上映的《八佰》國內票房超過31億元,折合約4.76億美元,成了2020年度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
  • 影市進入500億時代,今年突破600億希望渺茫
    要知道,這些年中國影市始終以年均30%左右的增長率保持高速增長,去年的「不盡如人意」讓外界預言大盤增長已經觸及了「天花板」,甚至不少人預言影市開始走入漫長發展的低迷期。然而,今年電影市場的發展態勢,給此類預測一記有力的回擊。
  • 《驚奇隊長》中國內地首周末豪取6億 漫威全村希望名不虛傳 《綠皮...
    《驚奇隊長》3月8日(周五)中美同步公映,周末三天在中國內地電影市場豪取5.95億元,在漫威電影宇宙中的單人電影中排名第二,成績僅次於《美國隊長3》在中國內地創造的6.2億首周末成績,可喜可賀,卡羅爾不愧是漫威全村的希望。
  • 好萊塢拋棄美國院線,中國電影有望爭取全球票房年冠?
    華輿訊 綜合報導 眼下,中國對疫情的控制不斷穩固。自嘲了大半年「我們是全世界最慘的行業」的中國電影院線,也搖身一變成了全球同行羨慕的對象。近來,兩部好萊塢年度大戲《信條》和《花木蘭》相繼將重心從北美院線轉移至海外與線上,在中國等市場上映,不過面對中國本土大片卻全然不佔優勢。
  • 美國電影院線計劃7月復業,新片《信條》或打頭陣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佳佳據外媒,美國第三大院線Cinemark的CFO Sean Gamble近日透露,Cinemark計劃從7月1日開始重開影院,以州為單位緩慢開放。屆時放映片單將先採取「試水」政策,前兩周主要放映知名度高的舊片。
  • 美國兩大觀影市場洛杉磯、紐約電影院有望7月10日復工
    新京報訊(記者 滕朝)美國時間6月16日,據外媒報導,洛杉磯和紐約的電影院希望在7月10日復工。對於好萊塢商業大片《花木蘭》和《信條》來說,這兩個美國最大的觀影市場至關重要。據悉這兩部影片分別將在7月24日和7月31日上映。
  • 推遲上映原因曝光
    《蟻人2:黃蜂女現身》原定計劃是海外先於北美10天上映,但如今,全球推遲至北美時間一同公映。次此次海外全部延期到7月4日開始公映。這讓人不得不想起前段時間上映的《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婦聯3北美上映時間提前至4月27日,與全球同步,創造了6億4千萬美元的影史最高首周票房紀錄,並且這還是中國市場缺失下取得的成績。《蟻人2:黃蜂女現身》將是漫威首部浪漫愛情喜劇。
  • Imax執行長:為什麼《信條》在亞洲的線上平臺收視率不高?
    當然理察·蓋爾方德也肯定了《信條》:「在安全和容量充足的地方,儘管這是在特殊時期,不過這部影片在宣傳以及上映安排方面表現得非常出色。」Imax執行長在Communacopia會議上的一次網絡直播中談到了《信條》在劇院的推出還有層層困難。蓋爾方德指出,Tenet特在海外包括在亞洲地區都有大生意,但不太看好華納兄弟在北美的業務。因為該影片在亞洲流媒體平臺上不受歡迎,這種情況在美國的結果可能更差,這可能是可以預見的,因為影院只是重新開放。我們的計劃是打開世界,讓電影接踵而至。在世界其他地方,這一切都很順利。
  • 諾蘭的《信條》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前方倒序警告!
    《信條》海報本片在影院復工復產的中國地區上映,被給予厚望,然而票房表現卻被同期的國產戰爭影片《八佰》碾壓。《信條》在全球其他地區的票房表現也不容樂觀,遠比不上諾蘭執導的其他作品,就連製作公司華納兄弟也表示:公司需要就《信條》的票房表現重新評估全球電影市場狀況,此舉將可能導致《神奇女俠2》等影片推遲上映。對於本片低於預期的表現,福布斯籤約撰稿人Scott Mendelson表示:「《信條》的任務並非獨力拯救電影行業,而是不惜一切代價讓影院活下去。」
  • 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上映首部海外電影
    原標題:北京僅14家影院上映《海邊的曼徹斯特》   今年獲得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獎兩個奧斯卡小金人的《海邊的曼徹斯特》將於8月25日上映,略有遺憾的是,全國觀眾僅能在180餘家影院看到這部「卓越又讓人沉浸其中」的影片,其中北京有14家影院上映。
  • 諾蘭再爆料:《信條》將打造史上最大戶外布景
    1905電影網訊 近日,據外媒報導,克里斯多福·諾蘭向媒體透露了一些關於自己的新片《信條》的更多細節,他表示片中有一場戲設置於荒廢的城市中,從中可以看到不斷崩塌的高樓大廈和斷壁殘垣,這一場景很有可能成為影史上規模最龐大的戶外布景之一。
  • 春節檔過後 13部引進片「霸屏」3月內地影市
    除此以外,印度、日本、英國、法國都分別有高分電影進入內地市場,如《小蘿莉與猴神大叔》能否延續中國影市對印度片的推崇,「宅男們的老婆」新垣結衣電影首次在內地公映,適合兒童觀眾的動畫《比得兔》能否再造經典銀幕形象等等,類型足夠豐富,整體質量也比較平均。這個3月或許很難延續2月的票房大勢,但對於觀眾來說,依然有很多值得享受的優秀影片。
  • 九月影市近40部電影上映 國慶檔大導輪番上陣
    半島記者 黃靖斐  暑期檔還沒過完,即將到來的9月又迎來新一輪大戰,將陸續迎來近40部國產電影上映。上半月,國產電影比較平淡,《念念手紀》《鎌倉物語》兩部日本電影成最大亮點。賈樟柯的影片一向在票房上沒有太多優勢,此次《江湖兒女》選擇在21日上映,錯開了競爭慘烈的「國慶檔」,對這部偏文藝的影片來說,還是比較有利的。  同為現實題材的《找到你》雖然有姚晨馬伊琍兩位實力派女演員,雙女主強強聯袂互飆演技,但在檔期上和張藝謀的《影》相撞,讓人有幾分擔心。
  • 市場要聞|諾蘭新片《信條》首周斬獲票房5300萬美元,會成為第二個...
    據媒體報導,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信條》上映首周已在全球斬獲5300萬美元的票房,遠高於此前預期的4000萬美元。其中,《信條》在英國的票房達710萬美元,法國票房達670萬美元,韓國票房510萬美元,德國票房42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