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陝北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周 明

高寶軍的散文集《大美陝北》是繼《鄉村漫步》、《吳起古城寨堡初考》之後的又一部新作。寶軍是市委機關幹部,他在工作之餘,傾力於散文創作,寫出了大量反映陝北風土人情、民俗生活、鄉野風味的散文。此次出版的《大美陝北》,輯錄了他近幾年來創作的50餘篇散文作品,分為:遠山近水、暮笛晨曲、閒說陝人、村野山風四個部分,可謂是對陝北人文地理、風土人情、民俗風情、自然生態的集中展示,從中可以感受到作家以筆為弦、用文字為陝北這塊皇天后土彈奏出的美妙樂章。

陝北地區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既是中國東西部的結合帶,又是草原、沙漠和黃土高原的融合區,也是歷史上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頻繁往來的交會地。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澱,形成了獨特的、多元的陝北民俗文化特點,它不僅在陝西民俗文化中佔有主要地位,也是我國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皇天后土、渾樸曠遠的黃土高原,造就了陝北的凝重蒼涼之美,也造就了陝北人的豪放陽剛之美。高寶軍就是用他飽含深情的文字將陝北的美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濃鬱的鄉土氣息,樸實無華的敘事風格,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及思想內涵、文化內蘊和藝術特色,處處都體現出作為一個陝北人熱愛家鄉、讚美家鄉的摯真情懷。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陝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早已告別了昔日的窮鄉僻壤,變得美麗富饒。因工作的關係,我曾多次去過陝北,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聽民歌,看秧歌,舞腰鼓,再吃上幾顆甜到心頭的大紅棗,看著陝北老鄉們樸實真誠的笑容,心裡總油然升起一種暖暖的溫情。正如讀《大美陝北》,每一篇文章都讓人有極強的畫面感,就像唯美的電視風光片,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秀美山川的畫圖,陽光照耀下的黃土地,有窯洞,有梯田,有溝壑,盤山的羊腸小道上有著扎羊毛肚手巾的老大爺趕著毛驢吆喝著陝北信天遊……

高寶軍是陝北吳起人,黃土飛揚中走出來的陝北漢子,卻能用細膩的筆觸真實而清晰地描繪了有著陝北地域特色的風俗習慣、世風民俗及鄉土人情。從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對家鄉的父老鄉親,充滿著濃濃的感情,有著深刻的記憶,他筆下的陝北農村清新明亮的生活場景,黃土高坡上莊稼漢子、婆姨,老老少少的情趣故事,窯洞裡映在窗欞上的婆娑剪影,等等如是,都散發著醉人的泥土芳香。他所使用的飽含鄉村韻味的形象的語言,總會給人一種淳樸可愛的感覺。平實的話語,淡淡的講述,卻讓我們感到了他的心,他的情。文字裡蘊藏著頗為濃鬱的鄉情、人情和親情,這也充分體現了他對養育過自己的家鄉的熱愛和感恩之情。

讀這些文章,如同與作者促膝而談。沒有高聲疾語,沒有拿腔作勢,是那麼的親切,讓人感到輕鬆、自然。高寶軍散文的最大特點就是,他是在用語言描圖,用文字繪畫。他很注意情景的顏色畫面、人物的容貌形態的描寫。看他的散文,你會看到色彩,聽到聲音,使你感到身臨其境,面對其人。我們常說,文學要求真實,文學的真實是建立在真實生活基礎上的。對生活了解、感悟的程度,決定著文學作品的高下。所以說,他是個很善於觀察生活,捕捉生活的人,他的眼界很寬很廣,他把他的所見所聞都收到了他的筆下。從自己的童年趣事寫到新農村,透過兒時的遊戲看現在的變化,從自己的生活寫到陝北人的生活,讓你充分感受到不一樣的陝北。讀這些文章,如隨他一同遊歷,穿過家鄉的的小路,跨過村邊的河水,重溫童年的舊夢,看望鄉間的父老,俯瞰山川,飛越時空,與他一起喜怒,與他一起歌哭。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無形中增加了一種人生的經歷和體驗。

祝願我們的陝北更加美麗富饒,就像高亢激越的信天遊、熱情奔放的大秧歌、鏗鏘有力的陝北說書一樣,永遠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相關焦點

  • 大美陝北:又一波美圖襲來!
    編者按:風光攝影確實有諸多的技術技巧:如景深的控制、三角架的使用、趣味點加入、合適的前景、天空層次、拍出動態的效果和把握最佳拍攝時間等等,這些技術、技巧固然都非常重要,然而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攝影人對陝北這塊土地的摯愛!
  • 《大美陝北》把自然美上升為藝術美
    本報訊(記者 舒晉瑜)由中國散文學會主辦的高寶軍散文集《大美陝北》研討會近期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評論家周明認為,該書最大的特點是用語言描圖,用文字繪畫。讓人充分感受到不一樣的陝北。    作家梁衡從高寶軍的《大美陝北》思考到一個地區該怎樣宣傳自己,特別是家鄉。
  • 陝北的丹霞——甘泉大峽谷
    陝北的丹霞——甘泉大峽谷高看一眼 高看一眼攝影 一提起陝北,人們自然和中國的革命聖地聯繫在一起,陝北民歌、陝北腰鼓、陝北窯洞。。。。。。 現在的陝北窯洞少了、人們住樓房了,到處是安居工程;黃土高原基本全部披上了綠裝,樹木參天,植被茂盛;過去的七溝八梁一面坡,到處是高等級的公路,交通便利。一個新陝北突然就呈現在了人們的眼前,這是多年退耕還林的碩果,讓人驚嘆! 大家都知道陝北是革命聖地,現在它還是旅遊勝地。
  • 陝北的女娃娃,美得像窗花花。
    陝北,黃土高原,在這塊古老而又神聖的土地上,養育著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他們淳樸,善良、勤勞、智慧,世世代代在這塊土地上繁衍而經久不息。陝北的女娃娃,俊俏、水靈、清新、脫俗。彎彎的柳葉眉,粉個嘟嘟的小臉蛋,水汪汪的大眼睛像會說話,櫻桃小嘴一撅就能吊起個油瓶瓶。
  • 陝北這個園林式公園,蒼翠欲滴,極具古典美,去過的人都不想離開
    隨著城市發展速度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了注重城市綠化,在我國也出現了非常多的森林城市,但是作為陝北,一個黃沙漫天,大風肆虐的地方,居然還隱藏了一個江南水鄉的園林式公園,看起來與陝北格格不入,但確確實實就是在陝北,那就是陝北
  • 陝北丹霞,美如仙境的中國紅谷
    通過近三年工作,在陝西省自然資源廳的指導下,陝西省地質調查院對陝北地區丹霞地貌進行了全面系統調查。發現陝北丹霞南北最長約770千米,東西寬約5-100千米,呈「S」形條帶,總面積30773平方千米,呈現出壯觀的丹霞地貌地質遺蹟景觀帶。
  • 陝北,原來你竟這般美,原諒我誤解你這麼多年! - 自駕頭條
    我們可能一直誤解了陝北:認為那裡只有延安的「紅色」,認為那裡是歌裡唱的「黃土高坡」,或者黑色的煤、透明的燃氣、荒涼的戈壁……其實在陝北,那裡有著千百年甚至更久的時光痕跡;那裡,宏壯、蒼涼,同時又美得驚心動魄。
  • 《鬼吹燈之龍嶺迷窟》取景地被曝光,原來陝北的風景也很美!
    導讀:《鬼吹燈之龍嶺迷窟》取景地被曝光,原來陝北的風景也很美!稍早前網絡上播出的網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大家都看了吧,這部劇已經播出,網絡上的電影評分就很高,很多朋友不僅喜歡電影的情節,更是被被電影出現的陝北畫面深深地吸引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盤一下陝北到底有多美!
  • 西安永興坊的陝北小吃
    陝北是個盛產五穀雜糧的好地方,勤勞智慧的陝北人最是擅長做各種美食。一、碗託說起碗託,陝北人就咽口水了。碗託是蕎麥麵經過洗面、蒸製、冷卻而成,主要配汁有豬肝、辣椒、澱粉、紅蔥、其他調料等。陝北大地到處都有賣碗託的,但是最美味莫非鎮川河神廟碗託!二、幹爐幹爐就像一個大大的餅,初看不咋地,但是口感脆美,幹爐有著濃濃的麥香味。幹爐內部是空殼的,所以更易於烤至兩面金黃,味道有甜的也有鹹的。鎮川幹爐名揚陝北,西安永興坊也可以買到。
  • 陝北有個大峽谷,堪比美國羚羊谷,震驚世界的美
    在我國陝北高原發現了一個震驚世界的峽谷。這個峽谷隱藏在黃土覆蓋的地方,鮮為人知,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它的美不亞於美國的羚羊谷,他就是甘泉雨岔大峽谷。甘泉雨岔大峽谷位於陝西省延安市甘泉縣雨岔村,因神奇的地質地貌而被譽為中國「羚羊峽谷」。
  • 陝北5天之旅,讓我驚呼,陝北這是怎麼了——甘泉雨岔大峽谷
    提起陝北,在人們的印象中都是黃土高坡和陝北民歌,趁著2020年五一有五天假期,景點大部分又不收門票,我們一行四人,來了一場陝北5天自駕之旅,這一趟的感覺讓我用一個總結,累,每天都是在趕行程了,每天平均行程都是在300到400公裡,往往走上幾十公裡都看不到人煙,讓我深切的體驗了西北地區的幅員遼闊
  • 米脂婆姨綏德漢,千溝萬壑大舞臺,陝北行5
    (承接前篇:靖邊,聽千迴百轉信天遊,於七彩波浪谷讓思緒飛,陝北行4)對陝北榆林的認識,過去僅限於對眾多文藝作品的閱讀。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世世代代的苦寒生活……輾轉嘆惋的陝北民歌……就是我對榆林的初淺印象。此番路過,算是多了一些直觀認識。
  • 聖地河谷·金延安九大特色 打造大陝北的好「趣」處
    金延安作為其核心板塊,以鮮明的主題,獨特的設計,打造大陝北的好「趣」處! 從衣裝到美妝,為您精心挑選眾多服飾、鞋包、飾品、個人護理等國際知名品牌,讓您置身於備受矚目的時尚品牌之間,暢享充滿潮流氣息的闊綽空間,探究您與生俱來的時尚氣質。
  • 陝北說書《榆林美》表演者:孫佔東
    自幼弱視,愛好文藝,記憶力較強,擅長陝北說書 ,對三弦、二胡 、板胡 、笛子等民間樂器情有獨鍾,曾多次赴北京、西安等地演出,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曾拜師童強、賀治財學習陝北說書,其曲風、曲韻得到了曹伯植的大力支持、指導。
  • 陝北新發現驚豔大峽谷 堪比美國羚羊谷
    它是位於陝西省延安市甘泉縣雨岔村的雨岔大峽谷!它鮮為人知、卻默默的、不露聲色的、獨一無二的美爆了陝北黃土覆蓋的地方。很多外國友人都驚呆於這峽谷的美麗。不用遠赴萬裡前往美國,不用考慮籤證機票,就能欣賞到羚羊谷的美景。號稱中國羚羊谷被專家稱為「黃土高原自然地縫奇觀」,屬於陝北獨一無二地質美景,這大概是地球最美的傷疤了,讓外友人都難以置信。
  • 高俊梅:陝北民俗下的陝北民歌 | 觀點
    ▲題圖:劉武宏 彩墨畫作品《陝北窯洞》文 高俊梅陝北民歌正像陝北的窯洞文化一樣,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傳承。然而要了解陝北民歌,還得要了解陝北的民俗文化,是陝北的民間風俗創造出了獨特的陝北民歌。陝北民歌流傳於陝西延安與榆林的山坡、村落、溝窪、田野、是世世代代的陝北人「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用攔羊嗓子放牛聲吼喊出的來的歌謠。陝北民歌的歷史可追源到古代巫歌和祭祀秧歌調,並與古來有之的春節「鬧紅火」的習俗緊密關聯。
  • 五天四夜的陝北行,讓我對陝北有了新的認識,你對陝北是什麼印象
    青年網絡名人看三秦之陝北行的活動已告一段落,五天四夜的行程滿滿當當充實了我們一隊人,既開闊了眼界見識了陝北新農村的創新致富之路,也經歷了人生第一次穿工服下礦井,每一次不期而遇都是生命賜予我們的驚喜,下面再來回顧一下陝北行的魅力之旅吧~第一站就來到了延安寶塔山,古稱風林山,山上的延安寶塔是中國最著名的古塔之一
  • 陝北榆林煤海藝術團
    陝北煤海藝術團是由榆林市人大代表、榆林上河煤礦董事長李小平先生為了響應榆林市委市政府建設「文化大市,經濟強市」的號召,於2005年6月個人投資5000萬元創建的旨在豐富礦區群眾文化生活、弘揚時代主旋律,繼承、發揚、創新陝北民間藝術
  • 匈奴高建群及陝北文化
    劇裡,自始至終,鳴響著一種陝北文化的特有形式——陝北說書。我們看到,每當劇情發展到高潮,人物命運出現陡轉時,這個蒼涼悲壯急迫的陝北說書聲音就會適時而生,它將急迫的故事更加急迫,它讓險急的人物關係更加險急,它讓揪心的人物命運更加揪心,它讓觀眾期待的心理更加期待,還有那應情而至的琵琶之聲,真乃「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常能引來「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 旅行LOG丨陝北自駕遊
    一路上是連綿不斷的陝北的山,不算偉岸,但有樸實的美,黃土塑成,彎彎曲曲的山路,藍藍的天,淡淡的白雲。山與山相連,溝與溝縱橫,一眼望去,蒼蒼茫茫,極目無限。在子長縣到延長縣高速上,有風力發電機和採油點頭機。中國大陸的第一口油井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