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世界的日本廁所文化

2021-02-14 東京在線

中國遊客近期又火了,在最近播出的一個日本節目中,日本某電視臺為探討陸客為何容易成為失格旅人(沒有做旅客資格的人),特別前往兩大觀光景點採訪。還拍攝到中國遊客惹毛日本人,差點和當地店家起衝突的場景。


↑日本人倒是很在意中國

在節目現場的討論中,還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在中國,廁紙不能丟在廁所裡衝走?」對此,日本人給出的解答是,「在中國沒有衝廁紙的習慣,中國的下水管道尚不完善」。對「廁紙不衝走」問題,日本人認為這是非常不衛生。為了防止此類問題的發生,日本人還在有的地方特地用中文貼出了警告告示。

「廁紙不丟在廁所裡衝走」就代表不衛生?那日本人的廁所又很乾淨嗎?

今天,小編就來讓朋友們了解下日本廁所的那些事兒。

比星級賓館還「星級」的廁所

說到「廁所」,或者是「茅坑」,相信大多數朋友們對它的印象無非就是「髒、亂、差」。尤其是公廁,有的人一聽到這兩個字,甚至能立刻腦補出屎粑粑慵懶地躺在大便池上(或泡在馬桶裡),「棕色」的白紙迎風搖擺,還不時有幾隻蒼蠅聚群翩翩起舞的景象。

但是!!!日本廁所卻不是這個樣子。


↑這是哪部動畫的場景?好重口...

對於去過或長期在日本待過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驚嘆:「想在日本遇上一間有異味、不乾淨或沒衛生紙供應的廁所真是很難。有些廁所的華麗程度堪比星級賓館!」

的確,日本廁所的確是世界一絕,連其政府都引以為豪。據《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政府打算傾盡全力,在全球範圍推行「廁所外交」,憑藉自身技術優勢在旅遊景區、機場等地打造「最棒的廁所」,以吸引全球遊客前往旅遊。


↑充滿江戶時代風情的廁所

不僅如此,日本的廁所不僅僅有「方便」功能,還兼具「享受」、「休息」的效果。

先講「方便」吧,畢竟廁所的主要目的就是「排洩」。就拿衛生紙來說,無論你是蹲便黨還是座便派,都不用擔心廁紙會堵住下水道(或便器本身)。除了日本的下水道設備很完善的原因外,廁紙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日本的公共廁所都配有專用手紙,柔軟吸水,用起來舒適,而且易溶於水,不容易堵塞下水道。

對女性而言,日本廁所還專門有個讓「方便」更方便的設定,那就是馬桶扶手上的「音姬」按鈕。千萬別以為按下後會出現什么妹子來唱歌,它只會發出一些簡單的流水聲而已。


↑藍色的音樂按鈕就是音姬

流水聲的存在,主要是因為女性在上廁所時,難免發出聲音,為了避免女性害羞不好意思,所以才想到這種設計來讓女性免於尷尬。

而免治馬桶在日本的大規模應用,更是使得「方便」成了一種享受。那什麼是「免治馬桶」呢?簡單說,免治馬桶就是在你方便過後,用溫水衝洗屁股的設備。說到這裡,相信大部份朋友都會覺得奇怪,那為什麼不叫洗屁股馬桶,而叫「免治馬桶」呢?

因為免治馬桶最早用於醫療方面。臨床醫學指出,大號過後,用溫水衝洗肛門三至五分鐘,有助於改善肛門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痔瘡症狀、增加排便順暢,所以就稱它為「免痔馬桶」。但是「痔瘡」聽起來又不太好聽,所以就更名為「免治馬桶」了。

正確來說,免治馬桶應該是免治馬桶蓋(因為主體部分就是馬桶蓋)。央視新聞中報導的中國大媽們去日本搶購的馬桶蓋就是這種東西。


↑用免治馬桶是什麼體驗?

還是對女性而言,由於日本女生有在廁所裡補妝的習慣,在廁所裡化妝整理是一種基本的禮貌。因此,女廁裡除了洗手臺,都會有另一區是舒適的小化妝檯。

而這個小化妝檯,一般來說就是鏡子加上可以擺放化妝包的小臺子,再加上小小的隔間板。有的地方還會提供高級舒適的椅子,可以坐下來好好的補妝休息。這簡直是身在廁中不知廁啊!


↑女廁內的化妝間

最後再回歸到「清潔」的主題,其實歷史上的日本人就很重視糞便的清潔問題。如江戶後期旅日的德國醫師佛朗茲•西波德(Franz Siebold),就在其旅行記《參府紀行》中,記敘日本人善於管理穢物和清掃街道。

那麼問題來了,日本人為什麼對廁所很用心呢?

不想刷廁所的清潔工不是好官員

不知道各位朋友們有沒有在類似《讀者》等刊物上看過這樣的勵志故事沒?那是一個關於日本前郵政大臣野田聖子的故事。故事中講到她對廁所清潔的工作很負責,能夠喝下自己刷過的馬桶水,然後憑藉著這份認真的精神最終當上了大官。先不討論她故事的真假與否(野田聖子的家族其實很顯赫),但我們可以從故事看出日本人對廁所的重視程度。


↑著名的「雞湯姐」野田聖子

其實現實生活中的日本的確是這樣。例如公司職員的入職,一些日本公司的新員工研修項目中也有清掃廁所這一項。因為洗手間是最容易髒的地方,所以人們會花很多心思將其打掃乾淨。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先生創辦的專門培養日本政治家的松下政經塾,也鼓勵學員重視廁所的清潔。

當然,如此良好的習慣也與自幼就被灌輸下來脫不開關係。日本幼童必須處理校內的粗活,例如維持學校的整潔。這包括負責清理他們學校的廁所。據《日本時報》報導,清理學校的工作從午飯後開始,持續20分鐘,過後學生才可以休息。這個任務每周進行四次。

日本科學未來館還曾舉辦過一個特殊的「廁所展」。在這個廁所展上,還有諸如「用粘土試著做出今天早晨拉的便便」等面向兒童的活動。該展覽負責人坂卷Tami表示:「人們在衝廁所的時候幾乎不會去觀察排出的糞便,但是糞便是告訴我們身體健康狀況的一個信號。」


↑頂著粑粑帽的小朋友

此外,廁所展還對諸如下水處理、地球環境、宇宙和廁所等各式各樣的主題進行了展出。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個高5米的巨型「馬桶滑梯」,孩子們可以戴著便便形狀的帽子,想像著自己變身成一坨便便從廁所中被「衝走」。坂卷稱: 「糞便絕對不是令人難為情的東西。首先希望大家能夠知道這一點。」

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日本人如此重視廁所的觀念呢?

快看...那些屎好值錢!

日本人重視「屎」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重視農業的東方國家,人的糞便是一種重要的肥料。關於廁所的來歷,有種說法是,建廁所是從農家把糞便用作肥料時開始的,因為需要收集肥料,需要在正房附近建造廁所小屋。後來演變為健在豬圈等畜圈旁或挨在洗澡間旁。

而日本又是一個地窄人稀、資源匱乏的島國,可以說,連糞便的供給都不充分。所以,作為肥料的糞便自然也就成了一種寶貝,還可以拿來賣錢!


↑屎不能吃,要賣

一個人的大便值多少錢呢?美國學者蘇珊•B•韓利在其所著的《近代日本的日常生活》中指出:一般來說,10戶人家一年大便的價格超過了1兩半黃金,剛好相當於19世紀早期一個農民的月收入。

其實早在18世紀中期時,糞便在日本就已經是一種極具實用價值的商品。以致於其所有權、壟斷和壟斷權都有專門的分配。而合法幫會和行會的建立也得到認可,同時價格也是由這些組織規定的。大小便價格變動能影響到窮苦農民肥料的多少。所以偷竊糞便的事跡,在那時也不是沒有。既然屎尿如此金貴,也難怪要勤打掃廁所了。

仔細想想看,「造糞機器」這個詞兒如果擱在古代日本,應該是在描述因拉屎發家的土豪吧?而「嘿!小夥,要屎嗎?不貴,我現場給你拉!」估計會是當時的常見對話。

廁神是個什麼鬼?

然而經濟並不是讓他們成為「掏糞男孩」的唯一原因,還有風俗和信仰的因素在內。日本號稱有十萬大神,廁神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位。日本學者飯島吉晴在《灶神和廁神》一書中說,廁神是日本的家神之一,是日本傳統的民間信仰。但是廁神的形象又不一樣,大多數地區是以女神的形象出現。

據說,日本的廁神容貌美豔,而且和中國的送子觀音一樣主生育。如果廁所打掃的乾乾淨淨、舒適宜人,那未來的孩子就會長得漂亮,無論男女。反之,生出的孩子就會又醜又命不好。所以,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打掃廁所?


↑為什麼說起廁神特別容易想起銀魂的小玉?

至於為什麼廁神能和生育聯繫起來,小編還沒發現特別確切的說法,倒是有個和「廁所-生育」比較沾邊的小故事。

在相當不靠譜日本古代史書《古事紀》中曾寫過,日本初代天皇的老丈人大物主(一個主管豐收、祛病和釀酒的神)因喜歡上一個美麗的姑娘勢夜陀多良比賣,就趁著她在小河邊的廁所裡拉屎時,化為塗著赤土的箭,直衝女性的某重要部位。於是,少女一時間慌了神兒,竟帶著箭一起脫逃回家,並在進屋後將其放在床邊。那箭忽然又恢復人形,便和那美少女結婚,生下了初代天皇的皇后。在這裡,大物主、生育神和廁神便聯繫在了一起。不過話說回來,那位美少女究竟是怎麼「帶著」箭回家的呢?


↑植村花菜的歌曲《廁所的神明》

要真說起來日本人為什麼「以追求清潔為榮,以身處汙穢為恥」,很可能與他們的神道教分不開關係。在神道教中,「罪」和汙穢的「穢」是放在一起組詞的。而「穢」會為個人招來災難,甚至還會為個人所屬的集體帶來不幸。換句話說,想要獲得神明的保佑,就必須清潔乾淨,而廁所作為汙穢物的「重要集散地」,自然要好好清理一番。不難推斷,日本人的清潔意識是受神道教影響非常深的。


↑日本的廁所也可以用來吃飯睡覺

好了,關於日本廁所的故事就暫時說到這裡。在今天的《亂談新聞》中,主要講了三件事:1、日本的廁所的確很清潔舒適、花樣繁多。2、日本人的確很重視廁所衛生。3、關於他們為什麼重視廁所衛生,應該與其本身的歷史與神話中的宗教信仰分不開關係。

最後,小編要多說一句,銘記歷史並不假,但我們中國人也不應該因仇恨而衝昏頭腦,不去學習日本的長處。一廁不淨何以淨天下呢?

當然,日本人就全部都很愛乾淨嗎?並不是這樣,日本有些宅女的房間也是很亂呢!

(來源:神叨俠(授權每日經濟新聞發布)|作者:一點資訊)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廁所文化」,馬桶被認為世界第一,被全世界推崇?
    雖然「上廁所」這個詞彙並不是特別文雅,但誰又能離得開的,俗話說:人都有三急,隨著人類的進步,人類入廁,改用坐馬桶的形式,但本人還是很懷念小時候在農村時,小夥伴們在楊樹林裡,一邊欣賞著四周的風景,一邊解決「急事」的感覺,四周飄散著花香,還有威風拂面的感覺。日本是一個極其好學的民族,哪個國家強大就學習哪個國家的文化,其中日本學習中國的文化又最多,專家曾說,中國許多已經失傳的文化和工藝,在日本都能找到。
  • 看看世界各國的「廁所文化」,原來上廁所也沒那麼簡單
    我國俗語就有"十裡不同風"的說法,其實這不僅僅說的是日常,就連平時上個廁所都不一樣,國內大家都了解的,無非就是城市和農村的區別,水廁和旱廁的區別,乾淨和骯髒的區別,今天我們就來領略一下世界各國的廁所文化。
  • 日媒:日本廁所被推上世界第一神壇,藏著怎樣文化精髓?
    中國媒體日前甚至專門刊文介紹了日本的廁所「公認世界第一」的理由。 日本廁所之所以能吸引全球的眼光,甚至被推上世界第一的「神壇」,可以說是因為其背後充分融入了日本的文化精髓,也最好的闡釋了日本人的精神內涵。這些具體又是如何體現的呢?《日經中文網》通過整理和匯總《日本經濟新聞》的採訪報導以及日本潔具廠商TOTO(東陶)官網刊載的內容等帶您一探究竟。
  • 日本的廁所標準與文化體驗
    日本自身特有的廁所文化,足以讓許多令世界各地的人驚奇不已!
  • 日本竟然還有廁所文化,指的是啥?
    甚至於如果說這是他們的一種文化,也可能是未嘗不可的。但是除了我們的鄰居印度,我國另一位近鄰,日本,其實也擁有和印度類似的廁所文化,而這又是什麼呢?日本公廁內部裝修日本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乾淨整潔的,日本廁所同樣擁有這一特點。而除了造型精緻,乾淨整潔的特點之外,日本公廁對一些細節的設置也十分人性化。
  • 綜述:日本「廁所文化」面面觀
    新華社東京12月1日電綜述:日本「廁所文化」面面觀新華社記者馬崢「每間廁所裡都住著一位美麗的女神,如果每天將廁所打掃乾淨,長大後就能成為像廁神一樣漂亮的女人。」2010年,歌曲《廁所女神》登上被譽為日本春節聯歡晚會的「紅白歌會」,歌手植村花菜隨即憑藉此曲走紅日本。
  • 日本「廁所文化」, 為什麼被全世界推崇?原因難以啟齒
    日本從發展以來就是一個非常好學的民族,在古代中國非常強大的時候,日本就學習中國,後來清朝淪陷了,日本人就轉而學習其他的優秀的西方文化。在西方列強裡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得到了更加深刻的進步,但是日本畢竟是學習了幾千年年的中國文化,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最深,甚至有很多中國失傳多年的工藝與傳統在他們那還能夠找得到。
  • 以公共廁所聞名全國的臨汾,卻在環保上輸得一塌糊塗
    廁所的問題從來都不是一個小問題,但是卻一直都被人忽視著,直到最近幾年來,世界衛生組織才將廁所的問題搬到檯面上來講,希望各個國家能夠重視起廁所問題。出門在外的話,你希望自己上的公共廁所是什麼樣子的呢,都說西方的公廁比較先進,其實國內也有獲過國際大獎的公共廁所。
  • 日本「廁所文化」,為什麼被全世界推崇?原因難以啟齒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極其好學的民族,哪個國家強大就學習哪個國家的文化,其中日本學習中國的文化又最多,專家曾說,中國許多已經失傳的文化和工藝,在日本都能找到。甚至還發展的非常的好,比如享譽全世界的相撲就是宋代的傳統節目之一,再比如日本人的茶道、圍棋、化妝、髮型等,這些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有名氣的。導致西方人認為東方的文化全部起源於日本,甚至歐洲的部分專家學者認為中國的文化,特別是漢字,就是學習日本文字而改進過來的,這讓中國是尷尬呢,還是尷尬。
  • 日本的「廁所文化」,馬桶被認為世界第一,美國網友:這是真的嗎
    但後來這項科技被日本人學了過去,他們不斷演變,從最普通馬桶演變成現在的智能馬桶,日本每年夏天都會舉辦一個關於廁所的展覽會,展覽會上都是最新科技的馬桶產品,讓你看的目不暇接,選擇憂鬱症的人肯定煩了難,除了這些各式各樣的馬桶外,展覽會上還專門建設了一個巨型馬桶
  • 日本的「廁所文化」,為什麼被全世界推崇?看完我服了!
    日本的「廁所文化」,為什麼被全世界推崇?看完我服了!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日本的「廁所文化」為什麼被全世界推崇?看完我服了!日本與我們國家隔海相望,雖然距離我國比較近,但是和我們國家有著非常大的不同,日本是一個腦洞非常大的國家,他們的國民素質也是得到了全世界很多國家的認可。
  • 為什麼日本人喜歡在廁所吃飯?
    中國人對待廁所的態度,一直認為那是一個汙穢之地,是處理人體排洩物的場所。而日本人與我們對待廁所的態度卻截然相反,簡直到了崇拜的地步,甚至滋生出在廁所吃飯的文化,還擁有專有名詞:便所飯。而許多初到日本的人,在廁所看到的禁止在廁所就餐的標語,也是為了希望更多躲在廁所吃飯的人群,可以走出去,與社會融合。日本人廁所文化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一個傳說。
  •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在廁所吃飯?為什麼禁止他們在廁所吃飯?
    日本社會極度重視團體主義,所以無論是學生還是上班族,假如中午找不到人吃飯,內心就會在意旁人的眼光,害怕別人認為自己沒有人緣,這種精神壓力會使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存在價值,日本某醫師將這個現象定義為」飯友症候群「,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女性,假如找不到人一起吃飯,就會認為自己被社會排擠,她們沒有
  • 日本人為什麼崇拜廁所?
    [摘要]用文明程度和文化優劣論來分析各國的廁所文化,是偷懶的做法。一個國家的氣候、傳統、文明起源及宗教信仰對廁所的影響更為深遠。 問題是,想要不被人發現不一定要去廁所呀,坐在自(bie)己(ren)的寶馬裡用餐也是可以的嘛。想像一下,換做誰也不會端碗魚香肉絲蓋飯進廁所吃吧,何況是以龜毛潔癖聞名全球的日本人。所以說,對於這個又小又強大的鄰國,我們還是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比如他們奇特的「廁所崇拜」文化。今天,壹讀君就來和你聊聊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
  • 廁所革命:小廁所背後的大文化
    她用八年時間,尋訪世界各地的廁所,考察形態各異的廁所文化,向我們展示了這一亦莊亦諧、饒有趣味的廁所發展史。《廁神》【美】朱莉·霍蘭在我國,最早的廁所記載,出現在西周的《儀禮·即夕禮》中。《廁紙趣史》【英】理察·史密斯2 廁所文化每年的11月19日為「世界廁所日」,該節日由世界廁所組織(WTO)於2001年提出
  • 日本獨特的廁所飲食文化:便所飯
    日本的廁所可不像咱們印象之中的又髒又臭,他們也不是重口味。人家到廁所吃飯是很有講究的,他們還有個專有的名字叫做「便所飯」。01、廁所裡面有「廁神」,必須打掃的乾乾淨淨區別於咱們傳統的排汙納垢之地,日本人對廁所這個地方是很尊敬的,這是因為在他們的文化之中,廁所裡住著一位司掌生育的漂亮女神,她可以保佑家裡的子孫後代健康、漂亮。為了討這位女神歡心,人們就需要把廁所打掃的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 別具一格的日本文化:「廁所」裡面住著神靈?
    赴日旅行的熱度不減,隨著旅遊籤證的簡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來到日本進行度假旅行。乾淨的街道,垃圾分類有序;清新的空氣,環境綠化到位,隨處可見的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空氣品質簡直了。除了這些之外,美麗的風景,優雅的人文,以及高素質的生存環境,尤其是隨處可見的「廁所文化」,乾淨到變態的細緻程度,讓人動容。注重衛生間的精緻,也造就了別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據說,日本人之所以要每天都把如廁的地方打理的乾淨清爽,是因為堅信「廁所」裡面住著神靈。
  • 「ohitorisama」文化在日本出現之前,日本人竟喜歡在廁所吃飯
    近幾年,日本開始流行一種文化「ohitorisama」,這一句話相當於你去餐廳吃飯,服務員問你幾位,你回復只有一位的意思。而「ohitorisama」文化,就是在自己的世界裡,無視其他人的看法,就算只有一個人,也可以從早到夜生活到旅遊都過的很好。
  • 世界廁所日覽全球廁所現狀 日本怪招多印度緊迫
    中新網11月19日電 綜合報導,11月19日是「世界廁所日」。2013年7月24日,第67屆聯大通過決議,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世界廁所日」,以基本衛生設施的建設,倡導人人享有清潔、舒適及衛生的環境。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為今年的世界廁所日致辭稱:「我們有結束被迫露天如廁情況的道義責任,並有義務確保婦女女童不會僅因缺乏環衛設施而可能遭到襲擊。」
  • 廁所無小事,廁所文化關乎社會文明水準
    凱衛仕廁所文化研究院各國廁所文化發展「一廁一世界」。有人說,看一個國家國民的素質,首先得看這個國家的公共廁所。因為日本的許多廁所都有洗臉盆、鏡子,進入廁所之後,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衣衫,梳理一下頭髮,女士還可以搽一下粉、抹一下口紅,「化妝室」的名稱便因此而來。智能化、專業化,是日本「化妝室」的特點,三衛浴分離(即洗手池、坐便器、淋浴分離)的洗手間,最早便出現在日本,日本同時也是廁所文化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各國的廁所文化,讓人不得不感嘆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