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通報名貴特產腐敗問題:土特產裡的黑金交易,「看著很土,其實...

2020-12-21 中國青年網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按照黨中央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展專項整治的要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牽頭,各級黨委(黨組)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認真履行監督責任,在主題教育中專項整治黨政領導幹部、國企管理人員利用名貴特產、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全國共查處利用名貴特產、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2848個,處理4217人,其中移送司法機關749人,給予黨紀處分2009人、政務處分1161人,組織處理449人,誡勉307人,通報曝光典型問題856個,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結合實際制定了規範管理的制度規定。

關於土特產腐敗問題,今年4月,《新華每日電訊》曾刊發報導《土特產裡的黑金交易,「看著很土,其實很腐」》。今日重發此文,以饗讀者。

「土味」裡夾雜著「腐味」,特產裡暗藏著貪腐「密碼」。嚴禁領導幹部收受名貴特產,為的是剷除土特產裡的黑金交易, 防止「土特產」異化為「貪腐媒介」,扎牢不能腐的籠子,鞏固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成果

漫畫:曹一

近段時間,全國多地相繼發布禁令,嚴禁領導幹部收受名貴特產。包括茅臺酒、冬蟲夏草、熊膽、麝香等在內的高檔地方菸酒、珍稀藥材以及茶葉、珠寶玉石、名瓷名畫等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都被各地列為收送禁令清單。  

土特產尤其是名貴特產是一個地方的經濟明珠和特殊名片,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一段時期內,有的「土特產」被人為異化為奢華「土豪金」,成為灰色利益鏈條上的特殊工具。拿名貴特產編織關係網謀權者有之,借土特產之名心安理得受賄者有之……  

「土味」裡夾雜著「腐味」,特產裡暗藏著貪腐「密碼」。嚴禁領導幹部收受名貴特產,為的是剷除土特產裡的黑金交易,防止「土特產」異化為「貪腐媒介」,扎牢不能腐的籠子,鞏固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成果。  

反腐劍指名貴特產

對領導幹部利用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線索進行全面起底、專帳管理、分級督辦,深挖徹查領導幹部利用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搞權錢交易、權權交易的行為

去年底以來,已有貴州、四川、江西、青海等地出臺規定,嚴禁領導幹部收受名貴特產。這些規定,劍指地方名貴特產背後的不正之風。  

不少地方列出名貴特產清單,從源頭進行土特產領域的反腐專項整治:青海省對本省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界定為冬蟲夏草、崑崙玉及其製品等兩種;雲南怒江州規定,珠寶玉石重點指碧璽、玉石玉器(翡翠、獨龍玉、羊脂玉)、奇石等,名貴木材重點指紅豆杉、雲南榧、楠木等及其製品,名貴藥材重點指熊膽、麝香、蟲草、野生天麻、野生重樓等,貴重礦產製品主要指白銀及銅器工藝品等;內蒙古巴彥淖爾緊盯當地的奇石、佘太翠玉石、肉蓯蓉等資源;河北省保定市將淶水紅木家具、曲陽石雕和定瓷、易水硯、安國名貴藥材、順平桃木工藝品等列為重點對象;陝西洛南縣將瑪瑙石、金錢石、根雕、名人字畫等列為當地四類名貴特產類資源……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公開報導的被各地納入反腐視野的地方名貴特產已有60多種。以剷除「土味」腐敗為目標,各地正在採取形式多樣的舉措,為領導幹部經營使用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劃紅線、定規矩,一張監管之網越織越密:  

立足地方特色,從源頭端對名貴特產經營使用加強管理。今年1月,貴州出臺《關於嚴禁領導幹部利用茅臺酒謀取私利的規定》,其中明確領導幹部嚴禁以下行為:本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參與茅臺酒經營活動;利用職權或職務上的影響為其他特定關係人獲取茅臺酒經營資格、增加茅臺酒銷售指標、倒賣茅臺酒提供便利;違規審批茅臺酒經營權;違規收送茅臺酒;其他違規插手、參與茅臺酒經營的行為。對有意違反、規避規定或者不按規定整改的領導幹部,按照貴州省領導幹部利用茅臺酒謀取私利紀律處分專項規定,依紀依法嚴肅處理。  

開展專項整治,深挖以名貴特產為媒介的權錢交易、權權交易行為。今年3月,青海省紀委監委印發方案部署開展為期3個月的專項整治工作,劍指冬蟲夏草、崑崙玉及其製品等重點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同時,對近5年來涉及領導幹部利用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線索進行全面起底、專帳管理、分級督辦,深挖徹查領導幹部利用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搞權錢交易、權權交易的行為。  

強化制度監管,建立名貴特產腐敗預警機制。江西在規定中明確,將通過日常監控和設立預警事項的方式,加強對公款違規購買名貴特產的資金支付行為進行監控。江西省財政廳分別在預算執行動態監控系統和公務消費網絡監管平臺,設置預警規則,對使用財政資金購買支付名貴特產的行為實施預警,省、市、縣(區)財政部門對發生的預警事項及時開展核查,必要時將調閱購買發票和明細小票等相關原始資料。  

四川省今年出臺的《關於嚴禁領導幹部利用地方名貴特產謀取私利的規定》還要求,領導幹部應當在每年年度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上如實說明本人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是否參與地方名貴特產經營活動。同時,領導幹部利用非四川本地出產的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謀取私利的,參照這一規定執行。  

「看著很土,其實很腐」

一些場合下,它是測試幹部廉潔度的「試紙」;一些場合下,它是大搞利益輸送的幌子;一些場合下,它本身就是腐敗

各地密集亮劍名貴特產領域不正之風,與其在一些腐敗案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密不可分。記者梳理發現,紀檢監察部門查處通報案件顯示,一些場合下,它是測試幹部廉潔度的「試紙」;一些場合下,它是大搞利益輸送的幌子;一些場合下,它本身就是腐敗。  

——土特產裡有「生意經」。一盒茶葉價值幾何?不久前雲南省紀委通報的十起違規公款購買茶葉等謀取私利典型問題顯示,除了用公款違規購置茶葉當饋贈禮品外,一些幹部還在「茶道」裡開闢出各種生財之道:借職務之便制茶賣茶、低買高賣套取公款、直接在單位購茶款上動手腳……  

例如,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林業局原局長楊明華任職期間曾與同學合夥做茶葉生意、開發禮品茶,並利用職務之便將茶葉賣給縣林業局、賣給與其行使職權有關的涉林企業,共計約263萬元;臨滄市雙江縣委原常委、縣委辦公室原主任胡發森,曾貪汙縣委辦購茶返還款、購茶優惠返還款、購茶剩餘款、虛增購茶款共計78.75萬元。  

一些「天價茶」背後,更是暗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在南方某地的高檔茶葉店中,一些打著「大師茶」「山場茶」等稱號的茶葉,被炒成了奢侈品、高檔禮品,價格動輒一斤上萬元、十幾萬元。當地紀檢監察幹部指出,有的官員以支持茶葉產業為由,坦然收受、消費「天價茶」。  

——土特產裡有「名利場」。以土特產為敲門磚,攀附身居要職的領導幹部,這是一些不法商人鑽營取巧的套路,也是不少官員謀求提拔上位的「捷徑」。  

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提到,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原副主席蘇榮的妻子於麗芳喜歡瓷器,不少人投其所好送來各種名貴瓷器,於麗芳來者不拒。  

蘇榮在懺悔錄裡寫道:「收受別人的陶瓷瓷瓶,被碰得頭破血流;收受別人的陶瓷瓷碗,被砸得遍體鱗傷;收受別人的書畫字畫,將政治生命化為灰燼;收受別人的錢財和貴重物品,使自己跌入了經濟犯罪的萬丈深淵。」  

——土特產裡有「黃金屋」。一些土特產看似「很土」,實則珍貴稀有,如高檔菸酒、珍稀藥材、天價茶葉、名貴木材、珠寶玉石、名瓷名畫。現在明目張胆的行賄受賄已經大幅減少,但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借贈送「土特產」之名,行「暗賄」之實。

長沙市紀委監委通報的案例顯示,2006年至2018年期間,劉平利用擔任寧鄉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寧鄉縣(市)常務副縣(市)長的職務便利,為多名私營企業主等人謀取利益,並收受以上人員所送30年或15年貴州茅臺、五糧液等各類名酒235瓶,和天下、黃鶴樓「1916」等名煙101條。  

特產名「土」卻讓人栽了大跟頭

從思想根源上剷除「土特產」裡滋生黑金交易的土壤,防止少數領導幹部在「土特產只是一般人情往來」的心理影響下逐漸失守底線,擰緊幹部廉潔從政的「總開關」

因名貴特產牽出的違紀違法案例時有發生,其中有諸多共性原因,既有幹部理想信念不牢的主觀因素,也與土特產的特殊性質容易滋生腐敗密不可分。  

廉政專家表示,眾多「土味」腐敗警示我們要對土特產領域的腐敗給予重視,從全環節加強監督,真正斬斷「腐敗鏈」,鞏固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成果。  

其一,打著「土特產」的旗號容易讓幹部放鬆思想警惕。正是拿點土特產無關緊要、無足輕重的心理作祟,才導致廉潔底線一步步失守。  

「第一次收人家兩瓶醋,我就有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來收受菸酒、土特產,收紅包、貴重物品,直至搞權錢交易。我也經常提醒自己,這樣幹是違法犯罪,下不為例。但思想鬥爭的最終結果是,貪婪佔了上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披露的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原副司長周望軍在《悔過書》裡寫的一段話,真實地反映了一些幹部的腐敗思想軌跡。  

其二,土特產的隱蔽性容易滋生腐敗僥倖心理。以土特產的名義進行利益輸送,比起直接的收送財物更隱蔽、更間接,這容易使一些幹部產生僥倖心理。  

江西峽江縣縣委原書記宋銅最為青睞江蘇宜興紫砂壺,他常借出差機會光顧宜興,前往大師工作室「淘寶」。宋銅因受賄1600多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收受賄賂中,購壺款就達1200餘萬元,被查獲的紫砂壺有兩三百把。  

其三,名貴特產的稀缺性提供了利益輸送的絕佳載體。無論是貴州茅臺、雲南普洱茶,還是景德鎮大師瓷、天山雪蓮,名貴特產集地方特色與稀缺性於一身,早已不是一般意義的「土特產」。既可消費、把玩,也能變現,這些特質使得不少官員對名貴特產情有獨鍾。  

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因沉迷收藏玉石而被人稱為「玉王」「玉痴」,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先後9次送給倪發科價值129.98萬元的玉石、字畫等物品30件。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表示,涉名貴特產腐敗案多發,警示我們,不僅要紮緊制度防腐的籬笆,還要多從日常點滴細節抓起,從思想根源上剷除「土特產」裡滋生黑金交易的土壤,防止少數領導幹部在「土特產只是一般人情往來」的心理影響下逐漸失守底線,擰緊幹部廉潔從政的「總開關」。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相關焦點

  • 名貴土特產裡的黑金交易:「看著很土,其實很腐」
    嚴禁領導幹部收受名貴特產,為的是剷除土特產裡的黑金交易,防止「土特產」異化為「貪腐媒介」,扎牢不能腐的籠子,鞏固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成果。「看著很土,其實很腐」一些場合下,它是測試幹部廉潔度的「試紙」;一些場合下,它是大搞利益輸送的幌子;一些場合下,它本身就是腐敗各地密集亮劍名貴特產領域不正之風,與其在一些腐敗案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密不可分。
  • 土特產裡的黑金交易:看著很土,其實很腐
    「土味」裡夾雜著「腐味」,特產裡暗藏著貪腐「密碼」。嚴禁領導幹部收受名貴特產,為的是剷除土特產裡的黑金交易, 防止「土特產」異化為「貪腐媒介」,扎牢不能腐的籠子,鞏固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成果。    土特產尤其是名貴特產是一個地方的經濟明珠和特殊名片,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一段時期內,有的「土特產」被人為異化為奢華「土豪金」,成為灰色利益鏈條上的特殊工具。拿名貴特產編織關係網謀權者有之,借土特產之名心安理得受賄者有之……  「土味」裡夾雜著「腐味」,特產裡暗藏著貪腐「密碼」。
  • 樂山市紀委通報5起黨員幹部違規購買收送名貴禮品和地方土特產問題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王博爾)為深入整治黨員幹部利用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進一步正風肅紀,11日,樂山市紀委監委將近期樂山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5起違規購買、收送名貴禮品和地方土特產問題通報如下。2.五通橋區住建局黨委原委員、原副局長劉聖違規收受高檔菸酒等問題。2019年1月,劉聖收受與區住建局有業務聯繫的個體老闆張某贈送的2條名牌香菸和2瓶葡萄酒。劉聖還存在其他違紀問題。2019年5月,劉聖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違紀款予以收繳。3.夾江縣迎江鄉大橋村黨支部原書記阮烈洪違規公款購買土特產送禮問題。
  • 中紀委通報68起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中國網2月8日訊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中紀委「每月通報」今天公布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68起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具體如下:    天津市天津市通報4起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1.東麗區軍糧城散貨物流區管委會原主任林靖收受財物問題。林靖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獲取項目工程提供幫助,收受他人財物128萬元。
  • 中紀委通報案例中尋答案
    這些似乎沒有明確界線的問題,從中紀委網站最近曝光的案例可以找到解答。 9月28日,中紀委通報的北京市懷柔區紀委公款旅遊問題典型案例中,一個紀委班子的5 位常委因「外出學習開拓視野」,遊覽了新疆喀納斯、揚州瘦西湖、黃果樹瀑布、騰衝火山公園等景點,最後都受到了處分。
  • 中紀委發布每月通報:查處119起四風和腐敗問題
    北京市  北京市通報1起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高碑店派出所主任科員張碩受賄問題。  20.通遼市科左後旗查日蘇鎮公司嘎查不規範管理使用高速公路佔地補償費和取土補償費等問題。通遼市科左後旗查日蘇鎮公司嘎查,在管理使用長春到深圳高速公路佔地補償費和取土補償費帳目中,招待費多,自製單據多,會計資料管理不規範,較大項目沒有履行民主監督管理決策機制,財務管理不規範,帳簿不健全等。通遼市科左後旗查日蘇鎮黨委給予負有領導責任的公司嘎查黨支部書記于濤黨內警告處分。
  • 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式腐敗徹底收手
    何淼玲11月24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整治黨政領導幹部、國企管理人員利用名貴特產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階段性成效:全國共查處利用名貴特產、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2848個,處理4217人。筆者注意到,通報中有案例、有數據——各省對本省的名貴「特產」開展了對應的整治行動,比如貴州茅臺酒、四川五糧液、新疆和田玉、西藏冬蟲夏草等等。這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式腐敗,嚴重敗壞黨風政風,嚴重破壞政治生態,值得警惕、應予嚴查。中國地大物博、物華天寶,很多地方都有特產。
  • 青海專項整治「特產歪風」
    新華社西寧3月20日電(記者央秀達珍)雖是青海「土特產」,價格卻昂貴。近年來多起腐敗案件中屢屢出現冬蟲夏草的「影子」。近日,青海省紀委監委印發方案部署開展為期3個月的專項整治工作,「劍指」冬蟲夏草等重點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狠剎「特產歪風」。
  • 反腐不靠中紀委,靠誰?
    這個疑問,來自中紀委。5月10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的一篇名為《上下聯動,全國一盤棋》的文章,提到地方巡視工作缺乏責任擔當、幹部帶病提拔等問題,引發媒體廣泛關注。(5月12日央視網)  十八大以來,中紀委作為反腐敗的主力軍,不僅一馬當先,而且成績斐然,從中央到地方,光副部級以上的大「老虎」都被打下來一百多隻,涉及黨政軍企等各領域、各部門。
  • 買房建地下室儲存名貴菸酒,落馬貪官懺悔「腐敗真的就是溫水煮青蛙...
    據中紀委網站通報,一名住建局原副局長貪汙受賄折合人民幣300多萬元,為了隱藏受賄所得的名貴物品,煞費苦心,最終被查處。「有人說『大樓建起來,幹部倒下去』,而我正是倒下去的那個人。」「在幾次伸手後,我對紀律法律僅存的那點敬畏之心也蕩然無存,開始為自己的腐敗尋找心理救贖,認為這是建築業的潛規則,認為送禮是老闆自願的,從幾百到幾萬、幾十萬,不加以制止反而心安理得的自然默許。」姜勇說。
  • 中紀委通報山西2起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1月12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2016年12月份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89起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其中涉及山西省2起。1.大同市南郊區鴉兒崖鄉黑流水村村委會原副主任邢捷騙取國家退耕還林款問題。
  • 分析了152起違規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典型案例後,發現……
    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布了2020年8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統計表。數據顯示,違規收送名貴特產和禮品禮金問題依然位居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總數的第一位,佔比達28.1%。今年以來,該類問題也一直是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的突出表現。
  • 中紀委:有央企搞團團夥夥 領導子女靠山吃山
    從巡視、審計、信訪反映的問題以及審查案例引出的問題線索看,國有企業在管黨治黨、黨風廉政建設上存在一些普遍性問題,有的問題相當突出。巡視組要專注目標,盯住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機動靈活、聞風而動,提高發現問題的精準度。圍繞「四個著力」,重點發現企業在作風、紀律、腐敗、選人用人方面的普遍性問題,尤其要把落實「兩個責任」、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執行情況作為巡視重要內容。
  • 【俠客島】從小官巨腐到通姦,中紀委用詞變化透露的反腐邏輯
    除了輸到全國動亂的巴西隊之外,最近能連續搶頭條的,還是要數連續放出巡視反饋大招的中紀委。   俠客島有句俗語,叫外行看熱鬧,內行看反腐有多熱鬧,不妨就從中紀委在巡視、反貪裡表現出的強大的造詞能力,來看這一年多的反腐力度有多大。   不看不知道,我們詞彙庫裡原來有這麼多詞是中紀委同志放進來的。
  • 中紀委通報首現長期搞迷信活動表述
    中紀委通報首現長期搞迷信活動表述 2015-12-29 04:03:21  經查,白雪山嚴重違反政治紀律,黨員意識淡漠,對抗組織審查,長期搞迷信活動;嚴重違反組織紀律,在組織函詢時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幹部選拔任用中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嚴重違反廉潔紀律,在企業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為親友經營活動謀取利益。其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財物問題涉嫌犯罪。
  • 這些「特產」收不得,今年已有4217人被處理!
    製圖:陳子蘊利用名貴特產和特殊資源謀取私利 4217人被處理11月24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稱,全國共查處利用名貴特產、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這些「特產」曾「現身」近年來查處通報的案件中「高檔菸酒」一直是各地紀委的重點「關注對象」,在這方面,什麼價位的菸酒才能被稱為高檔?我們可以從各地紀委通報的違紀問題中找到答案。去年12月,長沙通報3起領導幹部利用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典型案例。
  • 中紀委披露醫療系統腐敗窩案:縣醫院藥劑士斂財1000多萬,多家上市...
    同時,多家上市醫藥公司出現在法院認定的行賄企業名單裡。今年11月,國家醫保局剛剛公布了醫藥企業信用評價的「黑名單」制度,其中包括了對藥企進行醫藥商業賄賂行為的裁量,並與藥品集採進行聯動掛鈎,對於失信等級評定為「嚴重」和「特別嚴重」的醫藥企業,將限制或中止該企業全部藥品和醫用耗材掛網、投標或配送資格。
  • 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大數據分析
    ——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大數據分析  新華社記者 楊帆  村鎮幹部用「公家錢」理「自家財」,危房和廁所改造資金被侵佔……2015年下半年,中紀委六次發布月度通報,共曝光860起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滅蠅除蚊」力度不減。
  • 6月中紀委官員案件通報看點:兩"老虎"被擒 4名金融幹部落馬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7月2日電   (扶婧穎)6月30日下午15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以下簡稱中紀委網站)發布了當月最後一條案件消息:「廣東省國資委原黨委副書記、巡視員張小剛被開除黨籍」。 據統計,中紀委網站「審查調查」欄目6月共通報近80名幹部案件信息,涉及2名中管幹部,8名國家機關、國企和金融單位幹部,以及60餘名省管幹部。
  • 中紀委整治高檔酒;紅樓夢酒出售債權;蒙牛接盤麒麟啤酒乳品業務
    來源:雲酒頭條文 | 雲酒團隊中紀委排查整治高檔酒、定製酒等問題11月24日,據中紀委通報,整治黨政領導幹部、國企管理人員利用名貴特產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取得階段性成效據悉,此次全國共查處利用名貴特產、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2848個,處理4217人,排查整治「高檔酒」「定製酒」等問題,並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多地、多部門也在此方面強化制度建設。黔酒力爭2022年省內包裝配套率達80%11月23日,貴州省白酒企業與包裝企業供求現場對接會在茅臺集團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