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哪樣? 一邊對華5000億美元加徵稅,一邊降低1600多種進口關稅

2020-12-19 CFW時尚

核心提示:自7月上旬美國已公布擬對千項紡織產品加徵10%的關稅清單後,有關中美貿易的消息一直不斷。

現在本應是家紡布藝企業準備秋冬新品、打樣的繁忙季節,然而多家出口企業告訴記者:「現在不敢接單,因為未來貿易形勢不明朗,有可能做得多賠得多。」還有部分企業提到,「最近看新聞,感覺貿易形勢一天一變,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

的確,自7月上旬美國已公布擬對千項紡織產品加徵10%的關稅清單後,有關中美貿易的消息一直不斷。先有消息稱川普稱將對華50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然而近日,外媒報導,美國通過法案降低1600多種進口商品關稅,其中一半來自中國。

小編來梳理一下被紡織企業視為不確定因素的這些「大事」。

對華徵稅範圍擴大至5000億美元?

7月20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接受CNBC 採訪時表示,準備將對中國進口商品的加徵關稅範圍擴大至5000億美元。

而據美國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出口至美國的貨品總值為5055億美元 。按照這一數據,川普的表態意味著,美國將向全部出口至美國的中國貨品加徵關稅。

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 表示,這種典型的極限施壓和訛詐的方法,對中方不會有任何作用,中方將堅決捍衛國家核心利益和中國人民利益。

2017年全年 ,中國對美國出口紡織服裝及原料456.4億美元 ,同比增長1%,約佔中國對美國貨物總出口的10.6%。美國是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第一大單一國別市場,佔我國紡織服裝總出口的16.9%。2017年,我國對美國紡織服裝及原料出口企業達3.5萬家。

就在7月10日,川普政府剛公布了擬對約2000億美元 中國產品加徵10%的關稅清單,商品類目包括海產食品、蔬果、紗線、羊毛、雨衣夾克外套等,千項紡織產品被列入清單。

7月23日,在第十九屆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紐約)開幕當天,美國時尚產業協會會長Julia K. Hughs 表示:「雖然中美貿易之間現在有摩擦,但我希望它不會影響我們之前美好的明天。夥伴和合作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主題,美國的買家和零售商,與中國供應商之間的關係,正體現了這樣一種合作夥伴關係。協會調查顯示,中國不僅是美國最大的紡織品服裝進口商和提供商,而且在未來也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成本、質量和規範規方面,優勢明顯。當前,雖然雙方都面臨貿易戰挑戰,但我們對未來依然充滿信心和希望。希望我們共同面對挑戰,推進中美之間貿易穩步發展;希望我們會有更多的自由貿易,雙方市場都更加開放。」

美歐冰釋前嫌要聯手?

▲川普發帖稱美國和歐盟愛著對方

7月25日,美國總統川普和歐盟主席容克在經過數小時的談判後發布了一份共同聲明。聲明中的第四條這樣寫道:「第四,我們同意將攜手保護美國和歐洲企業不受不公平的全球貿易行為的侵害。我們會緊密合作改革世界貿易組織,破解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包括盜竊智慧財產權、強制技術轉移,行業補助,國企對市場的擾亂行為,以及產能過剩。」

這幾乎是301調查對中國指責的照搬。對此很多人擔心並不解:中國前不久才剛剛和歐洲召開了中歐峰會,談得也很好。反倒是美國之前一直在把歐盟當成「敵人」並屢屢挑釁。為啥幾天後這歐洲又投入了美國的懷抱,更要和美國聯手對付中國了呢?

然而,諸多美國乃至歐洲的主流媒體卻並不看好美歐重新聯手的前景——甚至於他們對於美國和歐盟達成的這個所謂的貿易戰「停火」協議,都不看好……

英國《衛報》的理由很直白:因為美國總統川普自己已經多次證明,他根本就不是一個可靠的談判對象。

▲《衛報》原文

美國主流大報《華盛頓郵報》 發現,儘管川普和容克宣布美歐在貿易上「停戰」,美國政府並沒有取消對歐盟加徵的鋼鐵和鋁製品關稅,歐盟也沒有取消對美國進口汽車的反擊性關稅。

▲《華盛頓郵報》原文

兩家媒體都指出這份美歐的聯合聲明缺少很多細節,比如雙方具體會怎麼談和怎麼消除關稅,都沒有交代,就連具體的談判時間表也都沒有給出。

對此,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美國和歐洲的工業水平、技術能力差不多,比較優勢也類似。但是美國的優勢更突出:大市場、技術領先、有創新、有美元,歐洲離不開美國。所以這次歐洲有妥協是很正常的。即便是川普之前用關稅「懲罰」他們,歐洲也不會脫離美國市場。

「美國優先」就是川普的策略。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全球化,形成了一個世界體系;美國憑藉上述的四大優勢,在這個世界體系成為老大。對美國來說,我缺了誰都沒問題,但你缺不了我,無論是市場、技術還是美元。所以川普的觀點很明確,也給了他到處揮舞貿易大棒的底氣。對歐洲、對日本、對中國,都是一模一樣的策略。

對美國來說,中國真正的威脅在於,它有成為美國一樣的消費社會的潛質。我們知道「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在很多美國人看來,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是避免中美進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因為那樣中國就不會挑戰美國了。

對中國來說,我們真正要做的事情是搞好自己的改革,真正做好自己的事情,通過自己的行為改變對方的行為。真正的深化改革是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的,像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區、智慧財產權保護這些,真正拿出力度和深度來,資本看到有利可圖,肯定會到中國來。

我們要用自己的方式吸引優質資本。從規模經濟到質量經濟轉變,需要很多優質資本。川普就是在把優質資本往美國拉。中國通過什麼來吸引資本?如果我們自己的資本都往外跑,發展當然成問題。要做大幾個平臺,營造好環境,留住自己的資本,也吸引外部資本進來。如果中國也可以變成美國一樣的質量兼具的消費社會,自然就是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經濟中心了,很多國家也自然會進入中國的影響圈。

7月26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自2002年以來,我國已與24個國家和地區籤署了16個自貿協定,自貿夥伴遍及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歐洲。目前,我們正在進行的自貿區談判有13個,包括《區域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中日韓自貿協定等。

美國降低1600多種進口商品關稅,一半來自中國?

據央視新聞報導,7月26日,美國參議院通過口頭表決一致通過法案——「綜合關稅法案」 (Miscellaneous Tariff Bill),削減甚至取消約1660種在外國製造的貨品,包括烤麵包機及化學品的關稅。

美國參議院尚未公布這項法案,據路透社分析指出,當中近一半貨品產自中國。

路透社的報導還指出,這個法案可能會鼓勵美國有能力的企業把一些產品的生產線進一步轉移到海外。而且這已經引起了美國一些中小企業的不滿,稱該法案會導致大企業通過全球供應鏈進一步受益,從而影響競爭。

此外,路透社、美國《國會山報》等多家媒體還報導稱,鼓吹「買美國貨」的川普一邊對進口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挑起中美貿易戰,另一邊卻在僱用中國企業為其2020年的競選活動製作各種旗幟、橫幅。來自中國安徽阜陽和中國浙江的旗幟製造公司正在生產用於競選的橫幅和旗幟。

以上3大最受關注的問題尚無定論,但正如鄭永年教授所說,做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這家生產旗幟的浙江企業就曾對記者表示,並不擔心川普貿易政策對其業務的影響,因為與競爭對手相比,他的公司擁有非常大的價格優勢。

(來源:中國紡織報)


相關焦點

  • 央視財經評論:600億VS2000億 怎麼讀怎麼看
    10%關稅清單的基礎上,又提出要將徵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的措施,中方決定,將依法對自美進口的約600億美元產品按照四檔不同稅率加徵關稅,實施日期將視美方行動而定。按雙方進口比例來算,600億美元和2000億美元基本處於同一量級。600億美元,是佔美國對華出口額比重約40%。而美方的2000億美元,是佔到中國對美國出口額比重的40%左右。
  • 美國對華關稅阻礙防疫器械進口
    美國對華關稅阻礙防疫器械進口「川普政府的對華貿易政策嚴重影響醫療物資進口。」美國CNBC電視臺13日報導稱,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數據顯示,總值約33億美元的關鍵醫療產品進口到美國時被徵收7.5%的關稅,而總值11億美元的新冠肺炎治療物資被徵收高達25%的關稅。美國《華爾街日報》此前報導,正推動呼吸機轉產工作的通用汽車希望取消自中國進口的呼吸機零部件25%的關稅。
  • 關稅捲土重來?美國恢復對中國加徵25%關稅 涉及73項產品
    恢復加徵25%關稅據記者了解,此次美國恢復加徵25%關稅的產品,主要來自於2018年7月6日正式開始執行的340億美元關稅加徵清單。在2018年4月,美國政府發布了對中國加徵關稅的商品清單,將對中國輸美的1333項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的關稅。
  • 美國取消對中國口罩、溼巾、醫用手套等100多種產品關稅
    據MarketWatch3月6日報導,川普政府已經對從中國進口的100多種醫療產品(包括口罩、淨手溼巾、檢查手套等)免除了進口關稅,目前已有27家公司獲批。
  • 美國開出一份涵蓋3805種產品的徵稅清單,哪些行業最受影響?稀土被...
    (USTR)辦公室發布公告,將就約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徵求意見並舉行公開聽證會,值得注意的是,USTR的徵稅清單裡將藥品、某些藥品原料、部分醫療產品、稀土材料和關鍵礦物等排除在外。其中智慧型手機的總價值達到了432億美元,是徵稅範圍中最高的,其次是筆記本電腦,價值也達到了375億美元,還有數位相機類產品,也是被徵稅的重點。然而,藥品、某些藥品原料、部分醫療產品、稀土材料和關鍵礦物被排除在清單之外。在此之前,美國已經對2500億中國商品加徵了25%的關稅,如果上述清單落地,中國出口至美國的絕大多數商品將會被加徵關稅。
  • 美國開出一份涵蓋3805種產品的徵稅清單,哪些行業最受影響?
    其中智慧型手機的總價值達到了432億美元,是徵稅範圍中最高的,其次是筆記本電腦,價值也達到了375億美元,還有數位相機類產品,也是被徵稅的重點。然而,藥品、某些藥品原料、部分醫療產品、稀土材料和關鍵礦物被排除在清單之外。
  • BIMCO:中國從美國進口的關稅產品下降
    儘管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下降,但由於美國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彌補了對中國出口的下降,美國對中國的關稅產品的海運出口總額在同一時期有所上升。與2017年的1100萬噸相比,2019年運往中國的受影響貨物總量減少了3000萬噸。出口下降發生在2018年,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商品出口下降了41.8%(- 3730萬噸)。
  • 籤署貿易協議,日本將開放70億市場,美國還對日本汽車徵稅嗎?
    摘要:日本與美國在9月25日籤署了貿易協議,日本答應對大約7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開放市場。但是,讓日本意難平的是,美國並沒有提到汽車關稅一事。要知道,日本為了讓美國取消對汽車徵稅,做了多大的退讓。據報導,9月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紐約進行了會談,就這項貿易協議進行了籤署。川普表示,這項協議將使日本每年對價值約7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開放市場,日本同意大幅降低或取消對美國牛肉,豬肉、小麥、奶酪、玉米、葡萄酒等產品的關稅。
  • 狂奔大豆終局:13日已申報進口 買主繳超4千萬關稅
    13日13:40,貨主正式向海關申報進口上述大豆。海關將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已生效的對美部分商品加徵關稅措施規定,依法徵稅。8月14日18:45,船訊網顯示,飛馬蜂號貨船已經靠泊大連大窯灣北良港。在大連港外錨地「轉圈圈」四十餘日後,那船狂奔的美國網紅大豆終於迎來「大結局」。
  • 為了維護國家安全,美國對進口鋁板加徵關稅,德國獨享353%稅率
    美國現任總統川普上臺之後,一直大打貿易戰,不斷與其他國家發生貿易上的糾紛,動不動就實施各種手段,包括加上外國商品的進口關稅,且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在2020年10月,美國疫情控制不住,還不忘與全球打貿易戰,剛決定對進口鋁板產品加關稅。
  • 美就對華加徵新關稅舉行聽證會 加稅引發美企反對浪潮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17日開始就美方擬對約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舉行為期七天的聽證會。數十位美國行業協會和企業代表當天在聽證會上警告說,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關稅將增加美國企業成本和消費者負擔,降低美國產業競爭力,損害美國經濟與就業。
  • 醫療物資購買難、價格貴 美國為對華加徵關稅付出了代價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負責全球衛生事務的高級研究員黃延忠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相比其他國家用「更靈活」地方式採購個人防護裝備,美國徵收關稅「進一步削弱了應對疫情的準備和反應」。如果沒有關稅,美國將在「競爭」進口中國醫療物資上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 【科普】美國800美元進口免稅優惠都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16年籤署了一項法案,將美國國民海外進口物品的免稅額從原來的200美元提高至800美元,此法案於2016年3月10起正式生效。 免徵稅金額是指符合條件的貨件其申報美元金額小於規定金額,即可免於做海關正式報關也無需繳納關稅或稅款。 這意味著商品低於800美元可免於做海關正式報關以及繳納進口關稅,UPS、FedEx和DHL等快遞公司表示其業務也因此激增。 FedEx Express的國際業務總監Ralph Carter稱,美國進口商品免稅額提高為全球企業進入美國打開了方便之門。
  • 一邊告中國,一邊說「談談吧」,澳大利亞安的什麼心?
    但是近段時間,澳大利亞甘願當美國在太平洋的「打手」,對中國採取步步緊逼的態度。在前段時間,中國遵循中國的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向澳大利亞大麥等進行反傾銷調查,並且加收關稅。為此,12月16日,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曾表示,將於當天晚些時候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上訴,針對的是中國決定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高額關稅一事。
  • 日本同意進口250萬噸玉米後,川普不打算取消汽車關稅?
    摘要:為了讓美國不對日本車企徵稅,日本不僅答應了進口250萬噸美國玉米,還答應消化70億的美國農產品。實際上日本並不沒有這麼大的需求。但如今臨近籤約,川普卻隻字未提汽車關稅一事,不打算放棄了?雖然川普先後提出了120億和160億美元的農業補貼計劃,但美國農民目前實際到手的補貼只有40億美元。如今美國農產品又丟失了中國這一大市場,為了安撫美農,川普不得不另尋買家。8月,美國玉米庫存暴漲,為了避免損失,川普讓日本進口這些賣不出去的玉米。
  • 日本+抱美國大腿?日本也要對中國加收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籤署對華貿易備忘錄,宣布將有可能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之際,其「盟友」日本也緊隨其後和中國的鋼鐵貿易發生摩擦。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3月23日在內閣會議上決定對中國和韓國產的部分鋼鐵產品徵收反傾銷關稅。
  • 美超80家協會將發起全國遊說活動 阻止美對華2000億美元商品徵稅
    (拖拽圖片可查看大圖)(人民日報9月14日報導)9月12日,由80多家協會組成的「支持自由貿易美國人聯盟」 表示,他們與「支持自由貿易農場主聯盟」共同發起名為「關稅傷害美國腹地」的全國性遊說活動,共同反對美國政府對進口產品加徵關稅。該遊說行動將通過社交媒體、數字廣告等多種形式講述加徵關稅對美國企業、農民、工人和家庭造成的傷害。
  • 美國公布3000億關稅第二批排除清單,又有部分醫療防護產品免加徵關稅
    這是美國3000億關稅加徵清單的第二批排除產品,如有出口美國產品在此清單內的企業,可著手恢復正常出口美國業務,且中國海關已闢謠,未禁止口罩等防疫產品出口。本批排除有效期可追溯至3000億關稅(A清單)加徵實施之日即2019年9月1日,此前被加徵過的關稅可申請退回。
  • 美國對法國13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
    7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五,美國政府宣布對價值達13億美元的法國化妝品、手提包和其他進口品徵收25%的額外關稅,以回應法國政府的數字服務稅政策。不過,美國政府的這一額外徵稅措施向後推遲180天執行。
  • 美國要求其限制中國轉運出口,不然就加關稅
    據彭博社24日報導稱,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在越南訪問時,強令越南立即限制中國轉運出口,否則將對越南處以新一輪加徵關稅的懲罰。這對剛剛加入RCEP的越南來說,是由美國加稅、還是停止轉口貿易,的確是一個難做的「選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