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這些食物擺脫溼氣糾纏 四款粥湯最消暑

2020-12-20 中國軍網

常吃這些食物擺脫溼氣糾纏

舌苔顏色過於發白髮黃,且比較厚膩,頭髮、鼻子、臉頰總是出很多油;大便稀爛、不成形等都是溼氣重的表現。體內溼氣重的人常常會感覺四肢無力,身體疲乏,活動時關節發緊、不靈活,且常常覺得頭腦昏沉、記憶力減退。很多情況下,體內溼氣過重是由於飲食不當導致的。鄭州市中醫院營養師朱紹英表示,平常吃點這些有助於擺脫溼氣困擾。

1.常吃薏米。薏米可以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水分代謝,有利尿消腫、健脾祛溼的效果。而且薏米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改善便秘。薏米的吃法很多,可用薏米煲湯、煲粥等。

2.吃點姜。姜也是祛溼良品,炒菜、燉湯時可以適當加些薑末、薑片調味,也可以做以子姜為主食材的菜餚,如姜爆鴨、子姜炒肉片、子姜燉牛肉等。

3.吃些紅豆。紅豆可以補血,也可以除溼。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溼、消腫解毒的功效。

用紅豆煮水喝,或者加上黑豆和綠豆一起煮水,可以有效排出體內的溼氣。紅豆也可以用來製作紅豆沙、熬稀粥、做甜品。

4.吃些山藥。雖然山藥並沒有直接除溼的功效,但是山藥可以補脾,可以間接讓體內溼氣排出。

山藥可以炒著吃,燉菜吃,還可以做成點心吃,蒸熟蘸白糖吃也可以。

鐵棍山藥比較好,可以藥食兩用,補脾效果更好一些,而且還可以補氣。

5.吃點水果。水果如蘋果、木瓜、無花果等也有除溼的作用。其中,蘋果有健脾、補氣、益胃、生津和潤燥等功效,適合脾虛、食量減少、胃陰虧虛的人食用。木瓜有健脾胃和助消化的功效,可用於緩解消化不良。無花果有開胃、清熱、潤腸等功效,可用於食欲不振、便秘及瀉痢等症的食療。

四款養生食療方助解暑

1、南瓜五豆粥

材料:南瓜250g(連皮、連仁)切塊洗淨,大米、紅豆、赤小豆、扁豆、綠豆、黃豆各100g,浸泡1小時;陳皮5g。

做法:所有材料一起加水煲爛,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這個湯、粥方解暑清熱、健脾化溼、生津。

2、雙麥雙米粥

材料:大麥、燕麥各100克,大米、小米50克,雞蛋1個。

做法:現將大麥、燕麥、大米、小米用適量水煮成粥,後加入雞蛋,如喜歡甜味可加入適量白糖,溫食飲用。

功效:益肝和胃,食少納差,解暑。對大便不爽、肥胖以及脂肪肝的人群來說更是適合。

3、冬瓜苡米荷葉鴨肉湯

材料:冬瓜200克(連皮、連仁),苡米50克,荷葉15克、陳皮4克,鴨肉200克洗淨去內臟。

做法:以上材料一起放入瓦罐中加水適量煲湯,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滋陰去熱,解暑化溼,補脾胃。

4、海帶苦瓜黃豆排骨湯

材料:海帶100g、苦瓜200g、黃豆100g,陳皮5g,排骨200g

做法:排骨先用開水涮洗,去血水,再與其他材料一起加入適量水煲湯,調味可食

功效:本方具有降血糖、退熱、利尿、增加食慾等功效。(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白恬)

三杯飲品最消暑

三鮮飲

取新鮮竹葉、荷葉、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10分鐘後取汁,加入適量蜂蜜代茶飲即可。

薄荷葉中含有薄荷油,用水衝泡後,是天然的降溫飲品,能夠提神醒腦、清心明目;

新鮮竹葉是一味清熱的中藥,生津利尿;

荷葉主治暑熱煩渴,二者都是解暑佳品。

這道飲品所需的都是新鮮葉子,故名三鮮飲。

做法上,別煮太久,一天喝一小杯,可解暑降火,還能除煩止渴。此外,夏天吃葷腥食物時,將食材用荷葉包裹,不但營養不會流失,荷葉中的生物鹼還能調和油膩感。

三仙飲

取金銀花10克,土茯苓20克,生蠶豆30克,加水煎煮,一般以蠶豆煮爛為度,飲汁食豆。

土茯苓能夠清熱解毒以除溼;

金銀花清熱解毒以消腫;

蠶豆利溼排毒。

這道飲品尤其適用於伏天好生痱子、瘡癤者。但購買金銀花時一定到正規藥店,切勿買到山寨版的山銀花,以免因一字之差,降火變上火。蠶豆用熱水泡發以後更易煮爛。

三花飲

顧名思義就是三種花朵做茶飲。野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洗淨後以沸水衝泡,加蓋稍冷後當茶飲。

野菊花能疏風清熱、解毒明目;

荷花消渴止煩;

茉莉花清熱解表、利溼開鬱。

以這三種花的花朵代茶飲,有消暑解熱、芳香開竅,去心胸煩熱的作用。

需注意,野菊以色黃無梗、完整、氣香、花未全開者為佳。

三伏天吃點絲瓜能解暑防燥

絲瓜含有人參中所含的成分——皂甙,還含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植物黏液、木糖膠等物質,非常適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新買來的絲瓜,無論是做清湯,還是做排骨、雞湯,都能除油解膩,令人胃口大開。天熱的時候,涼拌絲瓜最好。三伏天的炎熱,不僅會導致人的食慾下降,還會減慢人體胃腸的蠕動,再加上煩躁上火,很容易出現便秘情況。這個時候一定要採取一些預防措施,建議多吃一些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如粗糧、芹菜、紫薯等,還要多吃一些新鮮的時令水果。

(人民健康網綜合自生命時報、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脾胃虛,溼氣重,喝點祛溼粥,趕走溼氣,激活脾胃,肚子慢慢變小
    一、脾胃不好、溼氣重容易導致肥胖脾胃不好也會影響飲食的消化情況,導致肥胖,體內溼氣太重也會導致肥胖,這種體質主要是要進行去除溼氣處理,能有效的去除水腫,起到減肥的作用,體內有溼氣就要調理,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食物來調理,食物中赤豆、薏米、絲瓜、苦瓜、冬瓜都是有利於排出溼氣,祛溼利水;將這些食材做成為湯羹或者養生粥,常常食用這些食材就能夠達到除溼的效果了
  • 女性去溼氣最快的方法_薏米紅豆湯祛溼嗎
    將湯濾出當水喝,紅豆和薏米當飯吃,也可以一起當成粥吃。喜歡甜的,就加些糖。做法很簡單,但是有些人會覺得效果不太理想。紅豆薏米祛溼嗎,當然真是肯定回答的。那有些人就說了我經常吃怎麼溼氣還是那麼重,其實要祛溼總得先了解什麼是溼氣吧。那溼氣是什麼呢?中醫理論溼氣是這麼解釋的「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裡有汙染,運動量少,身體就會陰盛陽虛,溼邪內鬱。」
  • 夏天預防中暑吃什麼好?---10款湯粥消暑解渴
    本文導讀:夏天高溫要注意預防中暑,通過飲食也可以起到防暑的功效,那麼,預防中暑吃什麼?下面為大家介紹10款消暑解暑湯粥。夏天是四季中最炎熱的季節,現在已經進入小暑,高溫天導致很多人除了中暑現象,因此,夏季的時候我們注意防暑降溫,飲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下面我們來看看防暑食療方都有哪些。  1、冬瓜粥  材料:冬瓜500克(去皮除瓤),粳米100克,熟火腿少許,麻油、蔥末各適量。  做法:冬瓜切成小塊;粳米洗淨;熟火腿切成碎米狀。
  • 溼氣不出,百病纏身,溼氣重會有這些症狀,四種方法,祛溼健脾胃
    三、四種方法,祛除身上溼氣1、中藥療法 去溼比較好的方法就是中藥療法,大家可以通過服用一些中草藥來去除自己體內的溼氣,但是需要長期堅持,才能夠將體內的溼氣祛除掉,有多種中藥祛溼的效果是最厲害的,比如薏米、茯苓、五指毛桃、白茅根這些中藥是祛溼最厲害的中藥,祛溼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而且不會給我們帶來傷害
  • 夏天喝粥更消暑 怎樣煮粥不溢鍋
    原標題:夏天喝粥更消暑 怎樣煮粥不溢鍋   原標題:夏天喝粥更消暑 怎樣煮粥不溢鍋   一到夏天,炎熱的天氣總讓人覺得食欲不振,正因如此,既能填飽肚子,又好消化的粥,成了夏天很多人的選擇。粥除了上述好處,還有不少養生的功效。他們為此特為大家推薦了幾款夏天的養生粥。
  • 湯泡飯≠粥,老人常吃更傷胃!
    湯泡飯≠粥,老人常吃更傷胃 老人特別是高齡老人常常面臨吞咽、消化吸收功能不好,牙齒鬆動或脫落等問題,而湯泡飯由於含水較多、容易吞咽,同時製作簡單
  • 小暑養生:清熱消暑茶湯粥,精神飽滿迎三伏
    在中午氣溫最高、陽氣最盛之時,宜適當安排午休,不宜在烈日下長時間劇烈運動,並且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以免津液大量流失而出現身體不適。 小暑之後不但炎熱,而且還是高溼、悶熱的時段。我們在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少食辛辣油膩之品。清熱消暑的茶湯粥非常適合此時節食用。 1.銀菊桂花飲
  • 小暑過後,多給家人喝這3道湯,祛溼氣,清熱消暑,安穩過夏天
    小暑過後,多給家人喝這3道湯,祛溼氣,清熱消暑,安穩過夏天。小暑過後,盛夏開啟,一年裡最熱的高溫天氣即將到來,飲食上要清淡,儘量少吃油膩的食物,出汗多,要及時補充水分,飯前多喝湯,給大家推薦4道適合夏天的湯,口味清淡,做法簡單,清熱消暑除溼氣,一起來看一下。
  • 溼氣也會從食物中來,這三種食物會增加體內溼氣,以後儘量少吃
    導語:中醫上認為,傷害身體的元兇,就是「六淫邪氣」,而這六種邪氣中,唯獨溼邪是最令人頭疼的,體內的溼氣過重,會引起很多的併發症,那不禁有人要問了,溼氣到底是從何而來呢?溼氣也會從食物中來,這三種食物會增加體內溼氣,以後儘量少吃。
  • 春季陰雨綿綿 常吃這十種食物能祛溼
    原標題:春季陰雨綿綿 常吃這十種食物能祛溼   春季陰雨綿綿,「溼漉漉」的回南天更是讓人煩悶不已,而有時可能連續一周如此。在南方這樣溼氣重的季節裡,祛溼是非常重要的。那麼,該如何祛溼呢?食療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下面,和大家推薦10種祛溼食物。
  • 去溼氣的食物有哪些 哪些方法可以去除溼氣
    很多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溼氣的。尤其是南方人,屬於潮溼性比較大的地帶。身體有溼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我們需要經常的吃一些能夠去除溼氣的食物來除溼。否則身體很容易生病,那麼去溼氣的食物有哪些呢?身體溼氣重有哪些表現?有哪些方法能夠去除身體的溼氣。想要了解的朋友就接著往下看吧。
  • 三伏天溼氣重,這湯多給家人喝,一周喝2次,消暑祛溼,體質變好
    三伏天溼氣重,這湯多給家人喝,一周喝2次,消暑祛溼氣,體質好。入伏後,三伏天的氣候特徵就是悶熱潮溼,這個季節我們既要做好防暑降溫的準備,還要懂得祛除體內溼氣。三伏天人們的飲食又習慣貪涼食,平時還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體內更容易積累溼氣,整個人都比較沒精打採的,特別容易疲憊,這個時候我們就適當的吃一些清熱解暑祛溼的食物。我們當地人特別愛喝湯,尤其是炎熱的三伏天每一餐更是少不了湯,熱天煲湯喝秋冬季節不一樣,三伏天煲湯選用的食材大多數是消暑祛溼的。這裡跟大家分享的夏天養生湯是:薏米木棉花鯽魚湯。這道湯鮮香甘甜,清熱解暑還能祛溼,三伏天喝它再合適不過了。
  • 天熱了,最該喝的湯是它,三天兩頭喝一碗,減少溼氣順利度夏!
    天熱了,最該喝的湯是它,三天兩頭喝一碗,減少溼氣順利度夏!常言到:應季而食。眼看天氣一天天熱起來,又到了一年當中最炎熱的時候,飲食上也應該有所調整,夏天吃什麼好呢?想必大多數人會說,吃冰鎮西瓜、雪糕、冰沙呀!
  • 常吃茯苓能祛溼健脾,但怎麼吃效果好?教你製作4款養生祛溼粥
    兩種食材一起煮粥,祛溼的效果加倍,身體中沒有溼氣,身體就會更加健康。同時如果體內沒有溼氣,茯苓薏米粥對保養脾胃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常吃強健脾胃。將薏米和紅豆洗淨煮爛,然後加入薏米粉煮成粥就可以食用了,為了口感更好,可以加入一點白糖。
  • 去溼氣喝什麼粥比較好?推薦這4個去溼氣的做法,祛除溼氣補氣血
    去溼氣喝什麼粥比較好?推薦這4個去溼氣的做法,祛除溼氣補氣血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溼氣重的問題。身體溼氣重的話就會出現各種不舒服的症狀,特別容易出現流口水,皮膚出油,臉上出現油光等表現。情況嚴重的話,還容易導致風溼疾病出現。
  • 春夏換季,這湯要常吃,健脾祛溼,清熱解暑,去除體內溼氣一身輕
    每到春夏換季的時候,也是溼氣最重的時候,這個季節我們當地人在飲食上就會特別講究,「健脾祛溼,清熱解暑」的食療吃法。體內溼氣是我們用肉眼不能直觀的看見的,但是人體體內溼氣重的話,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每到夏季除了要注意防暑以外,祛溼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當地人祛溼的方法也有不少,但煲湯喝是最為家常的做法,也是食療法。
  • 腸胃不好吃什麼 常吃這些食物讓腸胃更健康
    腸胃不好吃什麼如果你的腸胃存在問題,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食物,相信能夠得到很好的保養效果。1、烤饅頭烤饅頭可以養胃,不妨試試作為主食。秋天是吃芋頭好季節,對於苦了一夏而又要面臨秋老虎發威的腸胃,吃點芋頭可以養胃健胃,增強脾胃消化功能,還能除煩止渴,滋潤和美白肌膚,而且在這個季節芋頭便宜又好吃。需要提醒的是,吃芋頭時注意一定要烹熟,否則其中的黏液會刺激咽喉,而且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南方人食用芋頭的花樣相比北方人豐富多了,最常做的就有芋頭餃子。
  • 寶媽產後溼氣重怎麼辦?常吃這3種食物,除溼又下奶
    寶媽產後溼氣重怎麼辦?常吃這3種食物,除溼又下奶寶媽產後,不僅身體虛弱,需要好好休養,還可能存在身體溼氣重的問題。如果寶媽皮膚經常起疹子、雀斑增多,還伴隨著有腸胃不好等問題,那麼就可能說明寶媽身體溼氣重,需要排除溼氣,那麼寶媽產後吃什麼食物,有利於寶媽除溼氣,有利於產後恢復麼?一起來看看吧!
  • 常吃哪些食物可以健脾
    日常生活中我們吃哪些食物可以起到健脾的作用呢?、脂肪酸等等的精微物質,這些物質經過脾臟的運化作用輸送到各個臟腑後再合成相應的營養物質,以供給機體所需。常吃5種食物,幫你健脾祛溼人體之所以容易溼氣重的一個原因就在於脾臟運化水溼的作用力度不夠,因而日常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有助於幫助人體祛溼氣:1.薏米
  • 5月20日很重要,我們為這一天備了四款養生湯
    母乳餵養日,為新媽媽和baby們服務學生營養日,為馬上就要重返校園的孩子們補充能量小滿節氣,給溼氣正重的家人一點關懷「520」這一天,向家人說一句「我愛你」所以,在這四個重要日子集合的一天每天應多吃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肉類,蔬菜,水果等,多喝各種湯水來增加乳汁量,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款豬蹄花生通草湯。豬蹄富含蛋白質,是廣東民間常用的催乳食材,包括剛生完孩子的產婦也有吃豬腳姜的習俗,不過由於豬蹄富含脂肪,怕胖的產婦需要去浮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