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看戲,是由來以久的金華民俗。當代許多中國人已經習慣了在除夕晚看春節聯歡晚會,其實古代也有春節聯歡晚會,只不過沒有電視直播。古代,在春節期間,大街上會出現遊行的隊伍,且各朝代各地區都不一樣:有的會演社戲,有的會舞龍舞獅,當戲曲逐漸佔據人們主要的娛樂領域後,春節看戲就成了那場鬆散的「春晚」最熱鬧最受人歡迎的地方。這種遊行,有的地方稱其為「演春」。至於古代有錢的人家,就不用出去看戲了,他們會在自己家裡搭戲臺、邀請戲班子開鑼。
春節有好戲,過年有驚喜。1月29日(正月初二)至2月3日(正月初七),由本報和浙江婺劇研究院(浙江婺劇團)聯合推出的「春節,到中國婺劇院看大院」將隆重上演。主辦方將以20元/張的優惠票價邀您前往,切勿錯過。
此次演出陣容強大,由浙江婺劇院的楊霞雲、吳淑娟、李月秋、範紅霞、樓勝、巫文玲、陳建旭、唐自星、蔣偉強、陳麗俐、傅川明、劉菁、姜窯紅、祝其剛、施美娟、吳雁青、王玲等國家一二級演員,以及李烜宇、董國建、王為軒、武延興、葉曉花、高倩等優秀青年演員參與演出。同時,此次編排的節目也是精彩紛呈,有《鄭義門》《畫龍點睛》《崑崙女》《後金冠》《連環計》《尋兒記》《二度梅》《狸貓換太子》等足本大戲,也有《花頭臺》《牡丹對課》《花果山》《轅門斬子》等精彩的折子戲。
每天演出分13:30的下午場和19:15的夜場,戲迷朋友可以前往以下地點購票觀看。中國婺劇院南門售票廳,售票時間:上午9:00-12:00,下午12:30-17:00;演出當天婺劇院售票時間:下午12:30-17:00;晚上演出前在婺劇院東大門觀眾進場處可購當天演出票。其中,1月27-28日(除夕、正月初一)休息,1月29日(正月初二)繼續售票(只有中國婺劇院售票點)。
正月初二、初三上演的《鄭義門》是由浙婺陳美蘭新劇目創作團隊創作的新編歷史劇,也是我市首部廉政題材婺劇。它講述了浦江鄭義門的廉政孝義家風的故事,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角度,採取「探索與發現」的方式,讓朱元璋對歷經三代舉家同居、同食,長盛不衰,被多位皇帝旌表的「鄭義門」,從懷疑甚至排斥,準備抄家嚴懲開始,到走近、考察、信服、感佩,並進而主動將其旌表為「江南第一家」的過程,由此深悟出:「自古家國乃一體,要治國,先齊家乃是大道理。」浙婺人用婺劇語言講述金華故事,弘揚中國精神。
婺劇《崑崙女》表現的是北宋年間,西域公主雙陽招漢將狄青為駙馬,並率軍士以崑崙山為屏障,阻擊西河國公主海飛雲對北宋及西域各國的進犯,之後以德報怨,攜手各方共修絲綢之路,弘揚了華夏兒女渴望和平、中華民族團結融合的深刻主題。該劇創排於1999年,曾獲文化部第10屆文華新劇目獎。為培養青年優秀人才,近年浙婺又精心打造了青春版《崑崙女》。今年春節的演出,也是由該院優秀青年演員楊霞雲、樓勝等領銜主演。
除了新編歷史劇之外,傳統題材的婺劇也有著大批忠實的觀眾。
《狸貓換太子》是大家熟悉的戲劇體裁。該劇講述了劉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時懷孕,為了爭當正宮娘娘,劉妃工於心計,將李氏所生之子換成了一隻剝了皮的狸貓,污衊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將李妃打入冷宮,而將劉妃立為皇后。宮女寇珠不忍心,就在太監陳琳的幫助下把太子送出宮給了八賢王。結果真宗無子,就過繼了八賢王之子,此子是為仁宗。後來李氏逃出宮外被包拯救助。在包拯的幫助下,仁宗得知真相,便與已雙目失明的李妃相認,而已升為皇太后的劉氏則畏罪自縊而死。
《二度梅》的故事以唐朝為背景,梅良玉與陳杏元俱為官宦之後,兩人結為姻眷。梅、陳兩家屢遭朝廷中奸相盧杞的迫害。在陳杏元被迫和番出關途中,發現盧杞陰謀篡國的書信,為了家國利益,她毅然抱書投江。在經歷一番戲劇性的磨難後,盧杞的惡行終被揭露,梅、陳兩家沉冤昭雪,共慶團圓。
《連環計》演的是《三國演義》中,董卓以勤王之名帶兵入京,卻更為殘暴害民。為除去董卓,司徒王允在萬般無奈之下,與義女貂蟬,以美人計爭取了呂布,除去了董卓的一段故事。婺劇傳統重於表演,素有「文戲武唱」之特色。如何在《連環計》中弘揚這個特點呢?編導對戲進行微調,變劇中「美人計」愛情的假戲,而為「假戲真做」。陰謀背景下產生的熾烈真愛情。這樣,戲的矛盾大為強化後,就為表演的「文戲武唱」處理提供了更好的基礎。這才造就此劇演出風格的別開生面,特別是「小宴」「餞別」更是精彩喜人……
好戲講不完,精彩任你看。
標 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