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丨正月初一至初七 來這兒感受傳統民俗和鄉居韻味

2020-12-11 浙報融媒體

「如果你想感受年味、感受鄉土文化、體驗鄉村振興成果,那麼請來花塢戲劇節!」1月16日下午,記者從溫嶺市塢根鎮第二屆花塢戲劇節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為了讓全市遊客有更好的節日體驗,接觸傳統民俗文化,近日,塢根鎮將會在花溪村坑潘景區舉辦為期7天的第二屆花塢戲劇節。

第二屆花塢戲劇節由塢根鎮聯合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共青團溫嶺市委員會、市社會發展集團共同主辦,旨在以「民俗+活動」的形式打造塢根鄉村旅遊文化產業品牌,吸引八方遊客前來溼地漫生活小鎮遊玩,助推塢根鄉村振興。此次活動時間為2020年1月25日至2020年1月31日(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七)。

本次活動主要有兩部分內容:一是戲劇個性展示。包括提線木偶戲、微話劇、戲劇聯演、古彩戲法、口戲、越劇票友大戲等六類,分別安排在正月初一至初六,分場地分時間段進行。觀眾可以免費觀看各種劇目表演,更可直接換上道具服參與到整個表演節目之中,以充分領略戲劇節的親和力和多元化特色。二是坑潘春節傳統文化系列。包括新春祈福、抬花轎、拜大年、民樂專場、老友記民謠、天官賜福,分別安排在初一至初六,初七安排的是電子競技遊戲、綜藝演出等。

此外,還有「五鼠鬧新春」鼠年打卡活動貫穿初一到初七整個春節,可以讓遊客們感受和體驗濃濃的年味。塢根桐子葉包、番薯蒸糕等特色點心,古法紅糖衍生產品如麻花、芝麻糖、花生糖、薑糖等,以及花塢八大碗、北緯28.3°塢根農副產品伴手禮等特色美食也都會在坑潘歡迎全市廣大遊客品嘗。

塢根鎮相關負責人表示,花塢戲劇節是我市鄉村文化的傳承、弘揚和發展,不僅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渠道,也是新時代人民精神風貌的展示窗口。第二屆花塢戲劇節將在總結去年首屆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活動形式、活動內涵,讓全市廣大遊客在原有觀賞類節目的基礎上,增添更多新的體驗,以既具民俗魅力又含文化內涵的活動形式,將淡化的年味重新喚起,遊客們可以全身心融入鄉村休閒體驗,並共同來欣賞溼地漫生活小鎮的獨特魅力。

記者了解到,為了讓遊客們玩得開心玩得安全,塢根鎮還制定了《第二屆花塢戲劇節活動專項安保方案》,組織專職安保人員、值班組執勤人員、交警、村級應急人員等近150名工作人員,分工分職全天候對活動現場進行交通疏導和秩序管理。同時,提供停車位200個,設置烈士陵園、紅軍谷、坑潘橋、街頭村紅軍路4處交通分流點,確保春節假日期間,遊客開車不堵路,遊玩不堵心。

相關焦點

  • 春節出行指南 正月初一至初七西湖景區單雙號限行
    西湖景區>>>  小型機動車實施「區域」單雙號限行  正月初一至初七(1月31日至2月6日),每天8時30分至17時,對懸掛小型車號牌(藍牌照)的機動車輛(含個性化牌照、臨時號牌)最後一位阿拉伯數字與公曆日單雙號不一致的,在限行區域內禁止通行。
  • 春節民俗日曆 正月初一
    春節,民間俗稱過年,是我國最隆重、習俗最多、時間最長、也是最具有喜慶氣氛的傳統節日,其起源蘊含著豐厚深邃的人文與自然文化內涵。春節期間,中安在線推出「春節民俗日曆」,為您呈現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傳承,和您一起歡喜過年。
  • 正月初一到初七,每天吃什麼都有不同的意義,老傳統不要忘記
    正月初一到初七,每天吃什麼有不同意義,老傳統不要忘記。
  • 正月初七是「人日節」,老傳統吃什麼有講究,為新春祈福納吉
    傳統民俗認為正月初七是人類的生日,相傳女媧在先造出了雞狗豬羊牛等動物以後,在第七天才創造出了人類,所以這一天也被稱為「人日節」。古人相信「天人合一」,唐代詩人高適在《人日寄杜二拾遺》中寫到: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農曆正月初一
    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 民俗專家:正月初七「人的生日」 源於女媧創世神話
    新華社天津2月10日電(記者周潤健)11日,正月初七。民俗專家表示,這一天是「人勝節」,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人的生日,也稱人日、人慶、七元等。天津市民俗專家由國慶介紹說,「人勝節」來源於中國的創世神話。因此,古人將農曆正月初一視為雞的生日,初二是狗的生日,以此順序,初七是人的生日。後來,在民間還出現補充說法,初八為穀日,初九為天日,初十為地日。人日這一天的民俗活動較早出現在古人的佔卜生活中。
  • 正月初一到初七這幾天都有什麼忌諱呢?
    春節是個重要的節日,也是個古老的節日;正月又是一年之始,在民間最受重視。整個正月期間的習俗、禁忌特多。那么正月初一到初七都有哪些禁忌,還不知道的,快來看!初一: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
  • 正月初七「人日」 祭祀詩聖杜甫
    1992年,杜甫草堂博物館為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首倡恢復人日遊草堂的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二十七屆。如今,「人日遊草堂」現已成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每年人日這天,成都市民便扶老攜幼,相偕至草堂憑弔詩聖杜甫,吟唱杜詩,賞梅祈福。杜甫文化集團倡議各地的杜甫紀念地和全球各地舉辦人日祭杜甫活動。人日節指每年農曆正月初七,根據東亞傳統習俗,當日為眾人生日。
  • 民俗!莆田正月初一有14個習俗和禁忌,現在來補一補吧……
    同時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廟裡燒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順利平安。正月初一這天,廣州街坊會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為「搶春」。海口人初一拜神祭祖也是很有講究的,先擺好酒和茶,事先要準備好雞、雞血、魷魚、豬肉等食物,雞血要擺放在雞身上。給祖先像上三炷香後就可以開始祭祖了。祭祖完後,紅紅火火新的一年就開始了。
  • 春節後,正月初一到十五的忌諱和習俗
    春節是我們國家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而農曆新一年第一個月是重要月份,聚集很多節日,因此需要注意習俗與禁忌也不少。那麼2018年新年正月初一到十五都有哪些習俗與忌諱講究?不能動刀剪等鋒利之物是怕傷到人,如有人受傷、流血,就是不祥;而不取井水是因為井中有井神,初一如取井水,會惹怒井神,帶來災害。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習俗
    中國傳統春節貫穿了臘月到正月,特別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的習俗,每天都不一樣,您知道,春節年初一到十五都有什麼習俗嗎?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不倒垃圾準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 正月初七吃什麼好?正月初七是什麼日子 人日節傳統習俗介紹
    說起「人的生日」那就得和正月初七連在一起了。那麼說到這一定會有不少人覺得非常好奇了。正月初七究竟是什麼日子呢?正月初七和「人的生日」又都有著哪些關聯呢?下面就趕緊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正月初七是什麼日子?為什麼是「人的生日」?
  • 正月初一「鬧」起來!過年來山西堯廟趕廟會!景點門票優惠至10元
    堯廟等你來!1月25日(正月初一)至2月13日(正月二十),「金鼠鬧春 盛世堯都」——山西臨汾堯都區2020第21屆堯廟正月廟會將在堯廟華門景區舉行,與往年相比,第21屆堯廟廟會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活動更精彩,並且有多個「首次」新鮮亮相。
  • 2020春節正月初七還放假嗎 1月31日大年初七要上班了嗎
    2020春節正月初七還放假嗎2020春節正月初七還放假嗎  初七已經不放假了。  2020年1月24日至30日放假調休,共7天。1月19日(星期日)、2月1日(星期六)上班。春節放假時間春節是什麼節日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節日。
  • 除夕和正月初一 鞍山九成長客停運
    4日,2018年鞍山長途汽車客運總站春節期間停發班次方案出爐,2月15日(除夕)、2月16日(農曆正月初一),鞍山將有超過九成長途客車停運,2月23日(農曆正月初八)起所有班次將恢復正常。根據鞍山長途汽車客運總站發布的《2018年客運站春節期間停發班次一覽表》,春節期間,鞍山長途汽車客運總站停發班次從2月13日(農曆臘月二十八)開始,2月22日(農曆正月初七)結束,2月23日(農曆正月初八)起所有線路恢復正常。
  • 正月初七,是人日,人人生日!祝你生日快樂!
    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節日起源
  • 新年正月初二至初七 浙婺惠民請你看大戲
    新年正月初二至初七 浙婺惠民請你看大戲
  • 農曆的正月初一,這一天被稱為「雞日」,排名六畜之首
    歡迎來到封塵舊事,解說民俗文化你知道嗎?正月初一的那天在民間傳統看來,是被稱為雞日。中國古代對新年開始的那幾天有這麼一種說法,從正月初一開始,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這些日子古人是如何定下來的呢?在中國古代神話中,世界上的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包括人,都是由女媧娘娘創造出來的。
  • 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中國傳統習俗知多少?
    正月初一從年初一開始便進入開門大吉,送舊迎新,正月初一迎新歲,拜歲,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正月初二回娘家,大年初二這天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正月初二是「狗日」。
  • 首屆東營迎春遊園燈會正月初一精彩亮相
    7日,首屆東營迎春遊園燈會新聞發布會在東營市文化和旅遊局舉行。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東營市春節檔文旅主打項目,首屆東營迎春遊園燈會將於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在白鷺園溼地開幕,燈會上匯集了彩燈、美食、遊樂設施、馬戲、廣場演藝等文旅展示,將為東營春節旅遊市場增添新的活力,等會將持續至正月十六。新聞發布會現場,東營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燈會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