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超越異化勞動的勞動解放

2020-12-24 人民論壇網

【摘要】異化勞動將勞動變成了壓迫人、剝削人的異己力量,容易導致勞動者精神萎靡、自由意志喪失、生存異化等現象。工匠精神是求真尚美、獨具匠心、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勞動精神,體現了勞動者的本質力量、創造精神、思想情感以及價值理想。新時代,我們應以工匠精神促進勞動者的自由解放以及全面發展。

【關鍵詞】工匠精神 異化勞動 勞動解放 【中圖分類號】F249.21 【文獻標識碼】A

異化勞動:工業文明時代不可忽視的事實

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社會財富的增加並不能改變工人貧困的命運,也不能改變工人異化的生存狀態,工人仍面臨著精神萎靡、勞動異化、思想墮落等悲慘處境。馬克思對當時歐洲工人階級的生存狀態進行了調查,發現工人僅僅是獲得了「繁衍工人這個奴隸階級所必要的那一部分」,揭示了工人生產得越多就越貧困的社會事實。工人越生產越貧困的事實促使馬克思進一步思考這一社會現象的背後根源,他以剩餘價值理論為基礎,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中勞動形式與勞動內容相衝突、勞動產品與勞動者相分離的內在本質,提出了「異化勞動」這一重要的哲學範疇。事實上,異化勞動不只是某個資本主義國家的特有現象,而是工業文明時代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

異化勞動是壓迫人、剝削人、奴役人的勞動。在異化勞動中,勞動成為了統治人、壓迫人、奴役人、壓榨人的異己力量,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越多,壓迫工人的異己力量就越強大。同時,異化勞動不僅使工人越生產越貧困,還摧殘了工人的身心健康、精神世界等。異化勞動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其一,勞動產品的異化。勞動產品是勞動者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也是工人的勞動成果和價值所在,但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產品成為工人的對立面,工人創造的勞動產品越多,自身佔有的東西就越少,最終淪為勞動產品的奴隸。其二,勞動過程的異化。在異化勞動中,工人無法獲得幸福和快樂,更無法將自身的情感、意志、思想、創造性等投入勞動過程中,其想方設法地逃避勞動,背離了自由自覺的勞動的本質。其三,人的存在的異化。勞動理應是自由的、有意識的生命活動,但異化勞動卻將其變成了維持生命存在的手段,將有意義的生命活動變成了枯燥乏味的勞作。

異化勞動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普遍社會現象。異化勞動不僅影響著工人的身體健康、精神世界、生命價值等,還導致了整個社會的異化。比如,在異化勞動中,工人的勞動已不再屬於自己,而是成為了資本家控制和剝奪工人的工具;工人不再以勞動的方式創造目的和意義,而是通過勞動為資本家創造目的和意義,導致了工人與資本家關係的異化。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領域的異化勞動拓展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帶來了生產者與消費者、消費目的與消費手段、勞動者與資本家的分離和異化。從人類發展史的維度來看,異化勞動是工業文明時代不可避免的勞動現象,也是「物的依賴性」的社會發展階段的必然產物。

工匠精神:超越異化勞動的自由勞動精神

工匠精神是超越重複勞動、機械性勞作、異化勞動的非功利性精神,也是消解勞動過程中目的與手段衝突、工具與價值分裂、形式和內容矛盾的重要途徑,其對於消解勞動異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及自由解放具有重要意義。

工匠精神能夠消解工業化生產中的異化勞動問題。工匠精神是以精益求精、推陳出新、專注敬業、認真嚴謹、追求卓越為基本特徵的精神,體現了勞動者對卓越製造、優質產品、盡善盡美的追求,能夠使勞動者將自己的目的、意志、情感、情懷、智慧等投入勞動過程,將辛苦的機械性勞作變成自由的創造性勞動,消解枯燥的勞動生產所帶來的目的與手段、內容與形式的分裂。比如,在工匠精神的指導下,勞動者能夠創造出新穎獨特的勞動產品,在勞動中獲得意義、價值和快樂,消解勞作性生產所帶來的異化勞動問題;勞動者將意志、情感和思想投入勞動過程中,能夠提高其對勞動生產的智力和精神參與度,使勞動生產不再枯燥乏味、機械單調。

工匠精神能夠促進勞動者的全面發展以及自由解放。工匠精神體現了求真尚美、獨具匠心、精益求精、自由創造、追求完美的自由勞動,對於勞動者的潛能開發、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等具有重要價值。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工匠精神是獨具匠心、道技合一、至真至美的崇高精神,「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心合於道」等都是對工匠精神的形象描述。當勞動者全身心投入勞動時,往往能夠創造出品質優良、質量過硬的勞動產品,能更好地提升勞動產品的價值,凸顯勞動的利他性和非功利性,彰顯勞動者的生命價值和存在意義。

以工匠精神消解異化勞動、促進勞動解放

以工匠精神消解異化勞動。在社會分工高度發達的今天,勞動者難以從單一的勞動中獲得精神享受、生命價值、勞動意義,由此,勞動異化問題在某種程度上仍然存在。而工匠精神是全身心投入勞動生產、重塑勞動意義的精神,有助於消解異化勞動問題。所以,新時代,我們應以工匠精神指導生產勞動,引導勞動者將所有的情感、意志、思想、目的、創造性等投入勞動過程,在非功利性的創造性勞動中實現物我兩忘、道技合一。應引導勞動者在生產活動中展現自己的本質力量和創造精神,以消解勞動目的與勞動過程、勞動主體與勞動對象、勞動內容與勞動形式之間的矛盾衝突。應引導勞動者專心致志地對待每道工序、每個零件、每個工藝,以創造藝術品的態度對待勞動產品,在勞動過程中獲得精神超越和思想解放。

以工匠精神促進勞動解放。人的解放是與人被剝削、被奴役、被異化等相對應的存在狀態,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價值理想和終極目標。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曾就用大量的筆墨闡述了異化的哲學範疇,用異化勞動表徵了工業化大生產中工人「無法再迴避的、無法再掩飾的、絕對不可抗拒的貧困」和非人性的生存狀態,並提出了消滅剝削制度、重塑生產關係等實現勞動解放的方法策略。馬克思關於勞動解放的論述為人類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但在生產力還不夠發達的當代社會,我們只能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消解異化勞動、實現勞動解放,而培育工匠精神無疑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新時代,我們應培養勞動者的工匠精神,使其全神貫注地投入勞動,在勞動中獲得精神享受以及勞動價值。我們應培養勞動者的非功利性精神,引導勞動者在追求完美品質、進行卓越製造中感受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幸福和快樂。此外,還應將工匠精神融入公民意識教育以及價值觀教育,將其轉化成為社會成員的價值信仰以及文化精神,促進人的自由解放以及全面發展。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①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②潘寧、丁麗麗:《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及其當代意義》,《江西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

③張端:《超越異化勞動的勞動解放——以<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為中心的考察》,《雲南社會科學》,2016年第4期。

④張璟:《論工匠精神對異化勞動的克服》,《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4期。

⑤蔣楚楚:《工匠精神:勞動滿足感與光榮感的當代形式》,《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7年第4期。

責編/孫渴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誌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論異化勞動
    首先,從勞動者與產品異化的角度來說,勞動異化迫使勞動的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物與勞動者、與勞動對立,勞動者和勞動的生產對象之間本來具有的人格化的聯繫喪失了。其次,從勞動者在生產行為中異化的角度來說,異化勞動使人在勞動中不能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進行生命的創造。這種勞動活動本身與人的同一化可以用滕尼斯的《共同體與社會》中勾勒的在共同體下家族生活的基本特徵來舉例,其中的僕人階層是由於共同的精神和意志被同化,出於自己的意志而服從,而且是感到滿意的,這樣的勞動無疑是使人感到幸福、自在、自願的。
  • 庖丁解牛、自由勞動與工匠精神
    這是工匠精神一個不可或缺的涵義  ■表彰體現工匠精神的勞動者,改變那種一味推崇書本知識,推崇高學歷、高職稱、高職銜的輿論,無疑是重要的。由於生產力水平的低下,勞動者長期處於異化勞動的境地,從事極其繁重的勞作,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勞動要成為「樂生要素」,只能在莊子筆下的一個理想人物中體現出來。歷史上,許多對人類文明作出貢獻的工匠(廣義上包括教書匠、醫匠、畫匠等腦力勞動者),都懷有一種對自己勞動成果躊躇滿志的心態,把創作視為樂趣。這是工匠精神一個不可或缺的涵義。
  • 勞動和異化勞動 (一)
    我們這裡概括的是他關於勞動的抽象規定,他對勞動的具體考察和規定,貫徹他的全部哲學和理論體系中。而他首先考察並規定的勞動的社會形式,就是現實的資本主義制度,在這個制度下,勞動已經異化。異化勞動也就成為馬克思規定資本主義制度主要矛盾的第一個核心概念。  異化,是黑格爾哲學的一個基本範疇,也是他辯證法的重要內容,在他的體系中,異化是範疇轉化的中介。
  •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精闢概括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指出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強調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不惰者,眾善之師也。」
  • 深刻理解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豐富內涵
    我們應該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匠精神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一方面理解工匠精神的科學內涵,另一方面認識到工匠精神與勞模精神、勞動精神相比所體現出的特色。 工匠精神是每一位不甘於平庸的勞動者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斷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並不斷自我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始終追求做更好的自己時所表現出的工作態度、工作境界、工作習慣以及整體工作精神面貌。
  • 【央視快評】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11月2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強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 馬克思異化勞動的四重規定性
    1844 年馬克思首次提出了 「異化勞動」 的概念, 並把非對象化的勞動和私有財產聯繫起來對資本主義進行批判,這些論述成為了《 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重要內容。 馬克思指出:「工人在勞動中耗費的力量越多,他親手創造出來反對自身的、異己的對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強大,他自身、它的內部世界就越貧乏,歸他所有的東西就越少。」
  • 理解情緒勞動:從異化到治理術
    就博爾頓的觀點而言,一方面她拒絕情緒勞動的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基礎;另一方面又將馬克思主義取向的勞動過程理論作為其觀點的理論之源。對於布魯克而言,儘管他想在勞動過程理論的基礎上捍衛和發展情緒勞動的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基礎,但是這明顯難以解釋不同領域、部門和職業的情緒勞動及其帶給個體的複雜影響。
  • 發揚「工匠精神」 勞動風採點亮惠山
    近年來,惠山區湧現了一大批勞動模範,而惠山區通過勞模們先進事跡的傳揚,結合紮實有效的職業技能系統化舉措,逐步將惠山區「工匠精神」植入到每位工作者的生活中。    徐振  李鋒寶:有夢想就會有希望  李鋒寶是一位踏實、肯幹,有激情、有夢想的人。
  •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深刻理解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重大意義 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堅持黨對工會領導的重要抓手,是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架起黨同人民群眾橋梁、引導廣大職工聽黨話、跟黨走的重要抓手;是堅持馬克思主義、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應有之義,是新形勢下對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繼承和延伸,也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提供了更豐富的素材
  • 談談李子柒的「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駱駝精神」「創新精神」
    李子柒當下,最受網民熱議的是李子柒作品的文化內核、文化輸出,但我今天要來談談李子柒的「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駱駝精神」「創新精神」,我想這四種精神是讓她成為「真·網紅」的關鍵所在李子柒的「工匠精神」。當李子柒做農活時,她只是一個普通的鄉民,但當她拿起攝像設備「自編、自導、自拍、自演」時,她就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藝術家。在勞動中,李子柒的每一個動作都嫻熟老練,每一道工序都追求完美,每一處細節都細緻精妙。在攝製中,作品的每一個畫面都充滿意境,每一次剪輯都恰到好處,每一處銜接都緊湊自然。
  • 一句話講清「異化勞動」
    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這就是異化勞動。通俗地講,勞動生產的東西越多,勞動力越便宜。雖然這句話沒有馬克思著作原文表述得那麼嚴密,但是他一語中的,通俗易懂。今天有幸,閱讀到了韓慶祥教授寫的《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貢獻》這篇文章,真的感覺非常解渴,其中關於異化勞動說的簡明扼要。即資本主義社會所存在的一個基本經濟事實,這就是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生產的影響和規模越大,他就越貧窮;工人創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變成廉價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這就是「異化勞動」。
  •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原標題: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12月2日下午,參加四川省第八屆
  • 以勞動教育培養工匠精神
    從70%的學生不會做家務,到99%的學生都會勞動,開展勞動教育多年,長沙財經學校副校長馮慶珍在學生身上看到了改變。他說,10年前,學校剛搬遷到新校區時,很多學生出現了「能躺著絕不坐著」的「勞動恐懼症」,「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為此,從2010年時,學校就著手開展勞動教育。「勞動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職業教育的靈魂。」
  •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我省引起熱烈反響「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屬於勞動者。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24日上午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我省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 人民日報評論員: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精闢概括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指出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強調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不惰者,眾善之師也。」
  • 總書記一貫倡導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中央文件中首次並列在一起。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把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寫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高度重視。
  • 新聞1+1《富士康「七連跳」謎團》與勞動異化的再分析
    而當下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物質富裕、精神痛苦」的狀況在慢慢凸顯,雖然其理論帶有一定的偏頗,烏託邦化,但對於中國當下的社會,仍能起到現實的借鑑。我認為:馬爾庫塞把愛欲的解放當作是人類解放的全部,這是不合理的。他認為的在工業社會「物質富裕、精神痛苦」,表明了他又追求精神享受的一面,但是卻忽視了物質,筆者認為:人的精神上的滿足是建立在滿足的物質基礎上的。
  • 宮崎駿動漫世界中的勞動與異化
    謝韞馬克思將勞動稱為「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從這個角度批判了資本主義對於勞動和人的本質力量的異化。宮崎駿則分析了在發達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異化:隨著科技和機器體系的發展,生產日益擴大,商品日益豐富,生產活動由人的勞動,逐步變成了以科技發展和機器體系能力的增強為主體。